清晨。
李斯和李由一起走出家门。
哪怕已经是科学院院长了,但李由依旧会和自己老爹同乘一车。
可能别人会担心他们父子这走得太近会不会被人说闲话,只是当国师告诉他‘只要你心里没鬼、大王也相信你们,那你们怕什么?’之后,他就不在乎这个了。
反正我是国师一派的人,总有些传统贵族看自己不爽,那我还担心什么?
哦对了,老爹可能会担心。
但无所谓啦,区区李斯……
“我感觉你在想什么不好的事。”李斯看着他说道。
李由连连摇头。
现在老爹还是廷会官,自己还没进廷会,科学院的财政需求上还得靠老爹帮忙,不能翻脸……
“军队最近的实战演练,你有何看法?”
李斯忽然问道。
李由知道老爹这是在考验自己,想了想后道:“贴合实际,符合军情,最主要是能压一下高级军官们的求战心理;让他们明白天天只想着打仗立功是不行的,许多事情上自己的部队都没整明白,空有强大装备却不会用,这种指挥官注定走不远,更别说立功。”
李斯点了点头:“那你觉得,此法有用吗?”
“短时间有用,若是再过十年、或者军队装备趋于稳定了,到时候估计就没什么用了。”李由说。
虽然他不是将领,但作为李斯的儿子,又成为重臣好几年,刻苦学习之下到如今基本的为将能力还是有的。
现在的秦军,装备在数年内几乎换了一遍,冷兵器和热兵器之间的差距甚至大到一些将领都反应不过来。
可科技发展总会陷入瓶颈,不可能时刻都像这刚起步时日新月异。
等到未来,科学院的线膛枪制造变得稳定、便宜且可以大量供给军队了,到时候除非有跨越式的科技进步,否则小改动都没必要大规模变动现役武器。
到时,这样实战演习可能已经变成了常态化,可能就会失去实战演习的意义了。
各部队做做样子,战法、训练等已经固化,再演习也演不出什么样。
而且到时候,秦国估计已经统一华夏了,秦国的视线已经放到了整个地球吧?
这时候,天下无敌的军队能忍得住?
装备磨合不好?
训练拉胯?
那又怎样?说得好像有人能给秦军造成麻烦似的……
到时候看着星球上全是“触手可及”的战功,怕是普通士兵都忍不住了。
“这种实战演习,必须处于时刻变动中,给部队更强的压力,否则一旦陷入停滞,又会压不住。”李由说。
李斯满是凝重的点头。
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秦军太强大了,强大到军功只是随手可得;强大到根本没有同一等级的对手,以至于太过封闭;强大到将领都不知道该怎么适应新武器下的秦军战法,以至于这场演习里闹出了许多笑话……
如果李缘在这,他估计会很认同。
上世纪的华夏军队,武器不行,战法和思维还停留在以前,最后被一场海湾战争震惊……
北方红色敌国倒下后的山姆大叔,军队天下无敌,以至于到后来因为找不到对手在一些装备上自废武功,直到除少部分精锐外、其他部队甚至在小国的治安战中都力不从心……
“爹,大王和国师有别的想法吧?”
“那是自然。”李斯点了点头:“只是我担心,有些将领可能会因为此事,加上家族被大王打压的事而走上歧路。”
这歧路并不是指造反,那就不是歧路而是死路了。
他所指的歧路,是在治军时不用心、搞小动作,以至于坏了秦军的风气或者让训练毫无作用。
虽然因为文武之分,军官和文官们渐渐分道扬镳,但毕竟许多将领都是贵族出身,看着家族被打压,虽说碍于身份不能说什么,可要说心里完全没气估计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他们。”李由显得很没心没肺。
李斯看着他,面上似乎有些不喜,但心里很是满意。
以李由这情况,就算自己完蛋了,他都能保李家不倒。
到达王宫。
一些官员已经提前到了。
哪怕离早朝开始还有一两刻钟,但这些官员似乎不在乎这个,只想提前来表现一下。
“一帮肤浅家伙!”
李由很是不屑。
自家老爹来这么早,是因为有些事要和其他重臣提前交流一下,或者先传达一下大王的意思。
若不是老爹要求,否则他恨不得再多睡一会。
这帮人却早到这么久,又没什么事,空等在这,图什么呢?
两人走上前。
顿时就有一些官员凑上前来打招呼。
李斯微微点头以示意。
李由则直接无视——不是他刻意不近人情,只是有一次一个贵族官员套过近乎后居然想让他在一个朝会议题上站队后,他就不想理这帮人了。
或许对方是刻意如此,也许只是那一个人那一天心里没数。
不管如何,李由对这些人的冷淡态度已经表达出来了,他也不愿意再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科学院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几乎是前后脚,王绾也来了。
“李院长,科学院最近忙吗?”王绾忽然问道。
他没有任何遮掩,声音也挺大,传入了所有在场官员耳中。
李由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忙,王祭酒有事尽可说。”
“我在想,让一些学宫学子去科学院见习一下,增加一下实践课程。”王绾微笑道:“毕竟一个是天之骄子聚集地,一个是国之栋梁研究之地,实践一下也可以增加学子们的见识嘛!”
“是极是极。”李由认可道:“总不能跟现在某些官员一样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科学之利吧?”
“是啊,我也是想到了这方面才有这想法。”
众人沉默着。
一些官员眉头一皱,自家孩子也在学宫里,瞧这意思,是要把我们的孩子扔到科学院里去搞什么……实践?
而且那话说得……他们点谁呢?
王宫里。
嬴政听着汇报,露出了一丝笑意:“王绾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王祭酒前天晚上去一个平民学子家做家访了。”锦陇想了下最近关于王绾的情报,立刻回道:“那学子的爹是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助理,他娘亲则无业,在家操持。”
“国师出现前,他们家甚至还欠着一些外债,直到他考入学宫家庭才好起来。”
嬴政若有所思,这么看来,王绾是察觉到这个问题了,而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他正准备再一次打压传统贵族们。
不过王绾这行为,也够有魄力。
他压根没想这么做了之后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而是觉得这件事应该做便做了。
不错,有这等臣子,寡人的大业何愁不成?
“大王,礼部溪副部长欲要找王祭酒理论,但交谈落入下风后情绪激动,不小心推了王祭酒一下,三人打起来了。”
“三个人?”嬴政问。
“科学院李院长帮着王祭酒在打。”
嬴政点了点头,毫不见怪。
但礼部……
这个部门还有必要存在吗?
……
学宫。
蒙恬拿着书走出了宿舍。
去往教室的路上,两个贵族学子看见了他,顿时脚步一停,随后才冷哼一声。
蒙恬看了他们一眼:“怎么?要打架吗?”
“学宫禁止打架。”两人顿时警惕道。
蒙恬嗤笑一声,越过他们朝着教室走去。
按常理,蒙恬作为蒙家的子弟,又和大王、太子关系莫逆,学宫里应该没人敢与他作对才是。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许多传统贵族的子弟,面对这个曾无数次发表过让他们感到“反感”的思想的同辈人,厌恶之情几乎写在了脸上。
刚来学宫的第二天,蒙恬就让人见识到了他的思想。
先生问:“你们觉得学宫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其他人都还在思考时,蒙恬直接来了一句:“学宫太封闭了,这种环境下的学子只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事,十有八九都不会。”
此话一出,一些心高气傲者顿时就不爽了。
什么意思?
我等自幼接受贵族教育,哪怕到了学宫也是好学生,什么叫遇到事十有八九都不会?
当天,有人找蒙恬麻烦。
然后学宫医馆里就躺了几个人……
蒙恬一改以前他在众人心里的沉静印象,在学宫里锋芒毕露,俨然一副“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模样。
除了李安、王珏等少数一些人外,其他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这些少部分隐约猜到了蒙恬的目的。
如果说朝堂上的试探和对弈是当代人的战争,那蒙恬在学宫里就是在打下一代人的战争。
蒙恬是国师的弟子——虽然只是军事上,也是大王的忘年交,太子的伴读,如果说有谁能保证自己在思想上绝对站在大王和国师那边,那绝对是蒙恬,李斯都得靠后。
他从军事学院里毕业后来到学宫,一来以这种激烈的姿态出现,目的是什么还用想?
不仅他们这些学子知道,这件事在他们的长辈那也是公开的。
到现在为止,还对蒙恬有意见的人,要么是受家里人的意,要么就是自己还看不明白的蠢货。
到达教室。
大部分人都只是看着他,少数几个人对着他点了点头。
蒙恬一一回礼,坐在了自己位置上。
不一会,先生来了。
这节课是物理课。
先生翻开课本教授着知识,众人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先生拿来了实验道具……
“同学们,我手上有个杯子,里面是一杯溶液,接下来我们要以蒸馏法将溶液分离出来,什么溶液我不能说,全靠你们自己观察。”
先生虽然没有明说,但受限于科技水平,能以蒸馏法分离出来的溶液,也就那么几种。
“接下来,我想喊一位同学上来帮助我做这个实验。”
先生点了一位老实本分的平民子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酒精灯烧着的时候,先生又看向他们:“物理和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哪怕以后你们不进科学院,但作为学宫的学生,也应该做到举一反三。”
“你们现在就应该通过这一个蒸馏法分离实验想到一些别的事上,可以是你们自己的家事,也可以是你们未来的方向之路……”
下方,蒙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当先生点几个人起来问他们想到了什么时,其他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唯独蒙恬。
“不管杯里是什么溶液,既然蒸馏法能起作用,那就证明这溶液里的成分稳定性不够。”
“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溶液也不怕蒸馏法。”
“如果有什么东西因为被火烧了就跑了出去,那这东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先生眉头一皱。
众学子则是面面相觑。
他是在骂人吗?
这也能扯上关系?
实验到最后,一小撮盐出现在烧杯底部。
“是盐啊!”
蒙恬的声音忽然响起:“看来到最后,盐也得露出来。”
教室里为之一静。
物理先生深吸了两口气,忍了下来。
……
“有趣。”
城外大营。
听到学宫里的消息,蒙武露出了一丝笑意。
当初知道大王要让他儿子当出头鸟去学宫里搅动风云时,他还有些担心。
担心自己孩子不适应这个角色。
但现在看来,蒙恬适应得很好!
这才是我蒙家儿郎该有的朝气!
什么?
你说怕树敌?
不存在的……
“蒙部长!”
门口走来一名卫兵:“军部情报,另有尉部长命令一道!”
蒙恬接过一看。
最近实战的两个师分出胜负了。
蓝军师将所有部队以连为单位分散,最后在混战中试探出了红军的指挥部,迅速集结起一支部队打掉了对方指挥部。
分散到这个地步,最后还能在混战中快速集结起一支部队,这个师长在战前制定的方案看来很是完善。
他又打开尉缭的命令。
下一场演练的部队有一个是蒙恬麾下的,为了避嫌,尉缭让他立刻离开咸阳赶去与自己汇合。
“嘿!”
蒙武心里感觉有些意思。
尉缭对原则倒真是坚守,哪怕是自己也要在这种事上防着……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李斯和李由一起走出家门。
哪怕已经是科学院院长了,但李由依旧会和自己老爹同乘一车。
可能别人会担心他们父子这走得太近会不会被人说闲话,只是当国师告诉他‘只要你心里没鬼、大王也相信你们,那你们怕什么?’之后,他就不在乎这个了。
反正我是国师一派的人,总有些传统贵族看自己不爽,那我还担心什么?
哦对了,老爹可能会担心。
但无所谓啦,区区李斯……
“我感觉你在想什么不好的事。”李斯看着他说道。
李由连连摇头。
现在老爹还是廷会官,自己还没进廷会,科学院的财政需求上还得靠老爹帮忙,不能翻脸……
“军队最近的实战演练,你有何看法?”
李斯忽然问道。
李由知道老爹这是在考验自己,想了想后道:“贴合实际,符合军情,最主要是能压一下高级军官们的求战心理;让他们明白天天只想着打仗立功是不行的,许多事情上自己的部队都没整明白,空有强大装备却不会用,这种指挥官注定走不远,更别说立功。”
李斯点了点头:“那你觉得,此法有用吗?”
“短时间有用,若是再过十年、或者军队装备趋于稳定了,到时候估计就没什么用了。”李由说。
虽然他不是将领,但作为李斯的儿子,又成为重臣好几年,刻苦学习之下到如今基本的为将能力还是有的。
现在的秦军,装备在数年内几乎换了一遍,冷兵器和热兵器之间的差距甚至大到一些将领都反应不过来。
可科技发展总会陷入瓶颈,不可能时刻都像这刚起步时日新月异。
等到未来,科学院的线膛枪制造变得稳定、便宜且可以大量供给军队了,到时候除非有跨越式的科技进步,否则小改动都没必要大规模变动现役武器。
到时,这样实战演习可能已经变成了常态化,可能就会失去实战演习的意义了。
各部队做做样子,战法、训练等已经固化,再演习也演不出什么样。
而且到时候,秦国估计已经统一华夏了,秦国的视线已经放到了整个地球吧?
这时候,天下无敌的军队能忍得住?
装备磨合不好?
训练拉胯?
那又怎样?说得好像有人能给秦军造成麻烦似的……
到时候看着星球上全是“触手可及”的战功,怕是普通士兵都忍不住了。
“这种实战演习,必须处于时刻变动中,给部队更强的压力,否则一旦陷入停滞,又会压不住。”李由说。
李斯满是凝重的点头。
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秦军太强大了,强大到军功只是随手可得;强大到根本没有同一等级的对手,以至于太过封闭;强大到将领都不知道该怎么适应新武器下的秦军战法,以至于这场演习里闹出了许多笑话……
如果李缘在这,他估计会很认同。
上世纪的华夏军队,武器不行,战法和思维还停留在以前,最后被一场海湾战争震惊……
北方红色敌国倒下后的山姆大叔,军队天下无敌,以至于到后来因为找不到对手在一些装备上自废武功,直到除少部分精锐外、其他部队甚至在小国的治安战中都力不从心……
“爹,大王和国师有别的想法吧?”
“那是自然。”李斯点了点头:“只是我担心,有些将领可能会因为此事,加上家族被大王打压的事而走上歧路。”
这歧路并不是指造反,那就不是歧路而是死路了。
他所指的歧路,是在治军时不用心、搞小动作,以至于坏了秦军的风气或者让训练毫无作用。
虽然因为文武之分,军官和文官们渐渐分道扬镳,但毕竟许多将领都是贵族出身,看着家族被打压,虽说碍于身份不能说什么,可要说心里完全没气估计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他们。”李由显得很没心没肺。
李斯看着他,面上似乎有些不喜,但心里很是满意。
以李由这情况,就算自己完蛋了,他都能保李家不倒。
到达王宫。
一些官员已经提前到了。
哪怕离早朝开始还有一两刻钟,但这些官员似乎不在乎这个,只想提前来表现一下。
“一帮肤浅家伙!”
李由很是不屑。
自家老爹来这么早,是因为有些事要和其他重臣提前交流一下,或者先传达一下大王的意思。
若不是老爹要求,否则他恨不得再多睡一会。
这帮人却早到这么久,又没什么事,空等在这,图什么呢?
两人走上前。
顿时就有一些官员凑上前来打招呼。
李斯微微点头以示意。
李由则直接无视——不是他刻意不近人情,只是有一次一个贵族官员套过近乎后居然想让他在一个朝会议题上站队后,他就不想理这帮人了。
或许对方是刻意如此,也许只是那一个人那一天心里没数。
不管如何,李由对这些人的冷淡态度已经表达出来了,他也不愿意再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科学院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几乎是前后脚,王绾也来了。
“李院长,科学院最近忙吗?”王绾忽然问道。
他没有任何遮掩,声音也挺大,传入了所有在场官员耳中。
李由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忙,王祭酒有事尽可说。”
“我在想,让一些学宫学子去科学院见习一下,增加一下实践课程。”王绾微笑道:“毕竟一个是天之骄子聚集地,一个是国之栋梁研究之地,实践一下也可以增加学子们的见识嘛!”
“是极是极。”李由认可道:“总不能跟现在某些官员一样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科学之利吧?”
“是啊,我也是想到了这方面才有这想法。”
众人沉默着。
一些官员眉头一皱,自家孩子也在学宫里,瞧这意思,是要把我们的孩子扔到科学院里去搞什么……实践?
而且那话说得……他们点谁呢?
王宫里。
嬴政听着汇报,露出了一丝笑意:“王绾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王祭酒前天晚上去一个平民学子家做家访了。”锦陇想了下最近关于王绾的情报,立刻回道:“那学子的爹是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助理,他娘亲则无业,在家操持。”
“国师出现前,他们家甚至还欠着一些外债,直到他考入学宫家庭才好起来。”
嬴政若有所思,这么看来,王绾是察觉到这个问题了,而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他正准备再一次打压传统贵族们。
不过王绾这行为,也够有魄力。
他压根没想这么做了之后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而是觉得这件事应该做便做了。
不错,有这等臣子,寡人的大业何愁不成?
“大王,礼部溪副部长欲要找王祭酒理论,但交谈落入下风后情绪激动,不小心推了王祭酒一下,三人打起来了。”
“三个人?”嬴政问。
“科学院李院长帮着王祭酒在打。”
嬴政点了点头,毫不见怪。
但礼部……
这个部门还有必要存在吗?
……
学宫。
蒙恬拿着书走出了宿舍。
去往教室的路上,两个贵族学子看见了他,顿时脚步一停,随后才冷哼一声。
蒙恬看了他们一眼:“怎么?要打架吗?”
“学宫禁止打架。”两人顿时警惕道。
蒙恬嗤笑一声,越过他们朝着教室走去。
按常理,蒙恬作为蒙家的子弟,又和大王、太子关系莫逆,学宫里应该没人敢与他作对才是。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许多传统贵族的子弟,面对这个曾无数次发表过让他们感到“反感”的思想的同辈人,厌恶之情几乎写在了脸上。
刚来学宫的第二天,蒙恬就让人见识到了他的思想。
先生问:“你们觉得学宫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其他人都还在思考时,蒙恬直接来了一句:“学宫太封闭了,这种环境下的学子只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事,十有八九都不会。”
此话一出,一些心高气傲者顿时就不爽了。
什么意思?
我等自幼接受贵族教育,哪怕到了学宫也是好学生,什么叫遇到事十有八九都不会?
当天,有人找蒙恬麻烦。
然后学宫医馆里就躺了几个人……
蒙恬一改以前他在众人心里的沉静印象,在学宫里锋芒毕露,俨然一副“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模样。
除了李安、王珏等少数一些人外,其他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这些少部分隐约猜到了蒙恬的目的。
如果说朝堂上的试探和对弈是当代人的战争,那蒙恬在学宫里就是在打下一代人的战争。
蒙恬是国师的弟子——虽然只是军事上,也是大王的忘年交,太子的伴读,如果说有谁能保证自己在思想上绝对站在大王和国师那边,那绝对是蒙恬,李斯都得靠后。
他从军事学院里毕业后来到学宫,一来以这种激烈的姿态出现,目的是什么还用想?
不仅他们这些学子知道,这件事在他们的长辈那也是公开的。
到现在为止,还对蒙恬有意见的人,要么是受家里人的意,要么就是自己还看不明白的蠢货。
到达教室。
大部分人都只是看着他,少数几个人对着他点了点头。
蒙恬一一回礼,坐在了自己位置上。
不一会,先生来了。
这节课是物理课。
先生翻开课本教授着知识,众人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先生拿来了实验道具……
“同学们,我手上有个杯子,里面是一杯溶液,接下来我们要以蒸馏法将溶液分离出来,什么溶液我不能说,全靠你们自己观察。”
先生虽然没有明说,但受限于科技水平,能以蒸馏法分离出来的溶液,也就那么几种。
“接下来,我想喊一位同学上来帮助我做这个实验。”
先生点了一位老实本分的平民子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酒精灯烧着的时候,先生又看向他们:“物理和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哪怕以后你们不进科学院,但作为学宫的学生,也应该做到举一反三。”
“你们现在就应该通过这一个蒸馏法分离实验想到一些别的事上,可以是你们自己的家事,也可以是你们未来的方向之路……”
下方,蒙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当先生点几个人起来问他们想到了什么时,其他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唯独蒙恬。
“不管杯里是什么溶液,既然蒸馏法能起作用,那就证明这溶液里的成分稳定性不够。”
“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溶液也不怕蒸馏法。”
“如果有什么东西因为被火烧了就跑了出去,那这东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先生眉头一皱。
众学子则是面面相觑。
他是在骂人吗?
这也能扯上关系?
实验到最后,一小撮盐出现在烧杯底部。
“是盐啊!”
蒙恬的声音忽然响起:“看来到最后,盐也得露出来。”
教室里为之一静。
物理先生深吸了两口气,忍了下来。
……
“有趣。”
城外大营。
听到学宫里的消息,蒙武露出了一丝笑意。
当初知道大王要让他儿子当出头鸟去学宫里搅动风云时,他还有些担心。
担心自己孩子不适应这个角色。
但现在看来,蒙恬适应得很好!
这才是我蒙家儿郎该有的朝气!
什么?
你说怕树敌?
不存在的……
“蒙部长!”
门口走来一名卫兵:“军部情报,另有尉部长命令一道!”
蒙恬接过一看。
最近实战的两个师分出胜负了。
蓝军师将所有部队以连为单位分散,最后在混战中试探出了红军的指挥部,迅速集结起一支部队打掉了对方指挥部。
分散到这个地步,最后还能在混战中快速集结起一支部队,这个师长在战前制定的方案看来很是完善。
他又打开尉缭的命令。
下一场演练的部队有一个是蒙恬麾下的,为了避嫌,尉缭让他立刻离开咸阳赶去与自己汇合。
“嘿!”
蒙武心里感觉有些意思。
尉缭对原则倒真是坚守,哪怕是自己也要在这种事上防着……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