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回乡!-《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一百一十八章,回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药圃毁坏,家中余粮无几。草屋破损,更不遮风雨。】

  【但冬天,马上就要来了。】

  【战乱已起,友人们也无暇顾及杜甫。】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屋不遮风。无奈,杜甫带着家小,舍弃这有着美好回忆的草堂,再次开启了他流浪之路。】

  【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梓州。】

  【梓州刺史章懿,乃杜甫旧友。】

  【杜甫一家,靠其接济度日。】

  【次年正月。】

  【消息传来,朝廷收复河南河北,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平定。】

  【闻此消息,杜甫欣喜若狂。】

  【年老的残躯在院中又蹦又跳,又哭又笑,手舞足蹈。心中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浊酒助兴。】

  【草书张狂。】

  【杜甫此刻的心情,连张狂的草书都难以表达。】

  【龙飞凤舞的笔下,是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叛乱平定,已经在外漂泊了好几年的杜甫当即决定,回乡。】

  【从巴峡穿巫峡,由襄阳去洛阳。】

  【回乡!】

  写到这里,韩复来再次停了下来。

  就当给广大的网友们一点期待,让他们开心开心吧。

  “呜呜呜呜呜……老杜终于可以回家了!”

  “回家好啊,回家乡去吧,别再漂泊了,可怜的老杜……”

  “刚看到茅屋被风吹破,茅草都被抢了,还感觉老杜又要悲催了呢,没想到结局竟然是好的,终于舒了一口气。”

  “老杜这辈子,真的好苦啊,晚年终于能回乡了,也算是有个好的归宿了。”

  “额,你们就这么确定,老杜能回乡享福吗?”

  “楼上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你给我说清楚,什么意思?”

  “兄弟别激动,我就这么一说啊,瞎猜的……”

  “这小说写的,真是太憋屈了,但又让人忍不住看下去……哪个主角能有这么惨啊?”

  “也有一些虐文,主角就是很惨的……”

  “那能一样吗?别人再怎么也有个高光时刻吧,老杜就是一路纯惨,从头惨到尾。”

  “其实,也是有高光时刻的……”

  “这小说看的,人家乳腺都增生了!”

  “咋,升罩杯了?”

  “应该快结束了吧……老杜回到家乡,把他写的那些诗整理一遍,然后教导一下两个儿子,最后安详地死去。虽然漂泊一生,但也算安享晚年了!”

  “怎么说呢,感觉老杜这人,不太行的样子啊……永远在流浪,永远在被别人接济度日,好不容易有个草堂安生,结果严武一走,直接就完蛋了,自已成不了事啊!”

  “这种社会环境,你让老杜一个老头子怎么成事啊?”

  “就是,那种有三个壮汉的家庭,都家破人亡了,让老杜一个老头子能干嘛?能让一家子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好不!”

  “老杜心怀天下,但命不好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襟啊!”

  “自已茅草屋都不能遮风避雨了,想的却是天下所有受冻的老百姓们,老杜的胸怀是没得说的!”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觉得《客至》这首诗一般般,没什么好的。但看这篇小说看到现在,我读到这首诗,竟然能露出淡淡的微笑……”

  “这是老杜难得的悠闲时光啊!”

  “叼大的教授来讲讲啊!”

  京大认证教授:“来了来了,今天有三首诗,各个都是精品啊!我还以为大家会不喜欢这一首《客至》呢,没想到……”

  “没想到网友们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