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未透,寝殿内仍是一片沉沉的昏暗。秦济悄无声息地睁开眼,意识瞬间从深沉的睡眠中抽离,恢复了清明。他微微侧头,目光落在身旁熟睡的沈梦澜身上。她呼吸均匀,面容恬静,昨夜那场无形的交锋带来的惊惶似乎已被安稳的睡眠抚平。
秦济没有立刻起身,只是静静地躺着,回味着刚刚结束的梦境。
这次的梦,不同以往。
没有断续的碎片,没有惊悸的醒来,他睡得很沉,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好觉”。然而,梦的内容却荒诞得令他嘴角无声地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梦里,曹家竟密谋造反,而他身边这位枕边人沈梦澜,赫然成了曹家的内应!更离奇的是,最终洞察奸谋、力挽狂澜的,竟是司马颖和她的家族。梦境的结尾,他感念司马家“忠勇”,册封司马颖为四妃之首的贵妃,位份尊荣。
秦济无声地呼出一口气,胸腔里是了然,是嘲弄,更有一丝冰冷的兴味。
他几乎可以肯定,之前那些扰得他不得安眠、每每将他从睡梦中惊醒的“噩梦”,是谁的手笔了。今夜这出“大戏”,倾向性简直强得刺眼,手法也……过于拙劣了些。
“呵。”一声极轻的气音在寂静的寝殿内逸散。秦济虽非穿越者,但江筠带来的那些光怪陆离的“知识”早已拓宽了他的认知边界。这世间既有能凭空变物的系统,那么再出一个能编织梦境的存在,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想象。
只是这司马颖的能力,看来限制不小。若她真有通天彻地之能,何至于之前屡屡让他惊醒?昨夜这出戏,想必是她能力有所精进,或是终于找到了更稳妥的法子?
秦济的目光在黑暗中锐利如鹰隼。
他不打算立刻戳破这层窗户纸。戳破?那太无趣了。他倒要看看,这位司马家的小姐,还能整出些什么“活”来?她费尽心机,编织如此一个梦境,核心目的昭然若揭——无非是塑造司马家“擎天保驾”的大忠臣形象,同时构陷曹家,最终为她自己谋得贵妃的尊位。
为何是曹家?在他的认知里,司马家与曹家,虽不算亲密无间,但也绝无深仇大恨。甚至,曹彬当年能顺利带兵投效太祖,还是太傅司马彧一力举荐的功劳。两家在朝堂上,更多是各为其主、利益交织的平衡。若说构陷,指向王家、李家这些根基更深的勋贵,或者指向他近期有所打压的派系,都比指向曹家更合乎“常理”。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私怨。司马颖与曹倩之间,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深刻的个人过节。这过节强烈到足以让她在编织“忠奸大戏”时,毫不犹豫地将曹家推上反贼的位置。
既然对方如此卖力地搭起了“忠臣救国、奸佞伏诛”的戏台,那他这个看客,不妨就“入戏”一回。他倒要瞧瞧,这戏码最终会唱向何方。更要看看,这司马颖,究竟是胸藏丘壑、野心勃勃的棋手,还是被某种未知力量推至台前、身不由己的提线木偶?
念头落定,秦济再无睡意。他动作轻缓地掀开锦被,无声地走到窗边。天际已泛起一线极淡的鱼肚白,黎明将至,万物将醒。
他回头,目光再次扫过龙榻上沉睡的沈梦澜,最终落在她枕畔那个小巧精致的紫铜鎏金香炉上。昨夜那缕能引动他体内燥热、试图影响他心神的奇异幽香早已散尽,只余下冰冷的金属在微熹晨光中泛着幽暗的光泽。
秦济的视线没有过多停留,漠然地收回。黎明前最深的寒意透过窗棂缝隙渗入,丝丝缕缕缠绕上他的肌肤,却反而将他本就清醒锐利的头脑淬炼得更加冰冷、更加清明。
司马颖有造梦之能,这一点已几乎可以确认。但这能力显然有限制——否则,之前的“噩梦”也不会屡屡将他惊醒,破坏她想要的效果。昨夜那场“好梦”,大概是她能力提升或掌握更佳运用方式的结果。
然而,那梦境的内容……
秦济走到外间,为自己斟了一杯早已冷透的茶水。冰冷的液体滑入喉咙,带来一阵激灵,也让他思绪更加清晰。
那梦境的内容,与其说是一个深思熟虑、逻辑缜密的政治构陷,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强烈个人意志和欲望的直接宣泄。充满了生硬的指向性(司马忠、曹奸)、毫不掩饰的目的性(贵妃之位),甚至为了达成目的,不惜生拉硬拽(让并无明显动机的沈梦澜充当内应)。这种表达方式,显得急切、笨拙,甚至带着点不顾逻辑的偏执,仿佛一个被情绪冲昏头脑的孩子在涂鸦。
他放下冷透的茶杯,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这磕碰声也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沈梦澜。她嘤咛一声,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意识还有些混沌,下意识地伸手往旁边一探——空的?
她瞬间清醒了大半,连忙撑起身子,撩开床边的帷幔。昏暗的光线下,看到秦济独自站在外间的桌案旁,手中似乎还拿着什么。她心头一紧,陛下怎么起得这么早?昨夜……昨夜难道还有什么不妥?
顾不上细想,沈梦澜翻身下床,赤着脚快步走到秦济跟前。走近了才看清,他手里拿着的正是自己昨夜献上的那个紫铜香炉,而他面前的茶杯里,茶汤颜色深浓,显然早已冷透。
“陛下!”沈梦澜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更多的是大胆的关切,“您怎么又喝冷茶?太医可是千叮万嘱过的,您脾胃虚寒,要少食些生冷的东西。”她说着,自然而然地伸出手,直接覆上秦济握着冷茶杯的手背,肌肤相触,带着暖意,试图将那冰冷的杯子从他手中抽走,动作间带着不容拒绝的亲昵。
秦济并未阻止她拿走茶杯,目光却从香炉上抬起,落在沈梦澜脸上。她的担忧看起来情真意切,带着侍妾应有的温顺和关怀,但那份大胆的肢体接触,才是她沈梦澜的本色。
“无妨,只是醒了,口渴。”秦济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他顺势将手中的香炉也递了过去,“这香炉,倒是精致。昨夜那香,也确有些安神之效。”
沈梦澜一手拿着冷茶杯,一手接过香炉,听到秦济提及香有安神之效,心中顿时松了口气,脸上也绽开一个明媚的笑容,带着几分邀功的意味,身体更是下意识地又靠近了秦济半步:“陛下喜欢就好!那香是臣妾家传的古方,加了好些名贵的药材,能宁心静气,助益睡眠呢。臣妾瞧着陛下近日操劳,睡不安稳,才想着献上……”她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慵懒,尾音微微上挑,透着一丝撩拨。
不过很快她就话锋一转,说道:“时候不早了,陛下要更衣吗?”
“更衣吧。”他终于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倦意,反而带着一种被黎明淬炼过的清明与锐利。
沈梦澜如蒙大赦,立刻扬声唤外殿伺候的宫人。她自己则转身,动作利落地取过旁边衣架上早已熏暖的常服。
宫人们鱼贯而入,捧着热水、巾帕、漱盂,训练有素地开始忙碌。寝殿内瞬间充满了细微的声响和清晨特有的、带着水汽的忙碌气息。
秦济垂眸,看着她低眉顺眼为自己系上腰带的样子。昨夜那个试图用异香影响他的女人,与眼前这个动作规矩、神情恭谨的宫女,仿佛判若两人。这份收放自如,倒也算一种本事。
他任由她整理,目光却越过她的头顶,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司马颖编织的那个梦境,将沈梦澜塑造成曹家的内应,一个背叛者。这自然是无稽之谈。但昨夜沈梦澜的试探也绝非偶然。
“陛下,”沈梦澜的声音放得极轻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一边为他整理领口,一边低语,“昨夜您睡得可还安稳?臣妾瞧着您今日气色甚好。”她的目光飞快地扫过秦济的脸,捕捉着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秦济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抬了抬下巴,方便她动作,视线则平静地落在她光洁的额头上。
“嗯,”秦济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确实比前些日子安稳些。”他清晰地感觉到,沈梦澜整理他衣领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顿了一下,动作有刹那的凝滞,随即又恢复了流畅。
“那就好,那就好。”沈梦澜的声音里立刻带上了明显的雀跃,像是松了一口气,又像是某种目的达成后的满足,“想是那安神香起了效用。陛下勤政忧劳,能安寝便是社稷之福。”她顺势拿起一旁的朝珠,准备为秦济戴上。
秦济的目光掠过她明媚的笑脸,那笑容底下,是松了一口气的庆幸,还是更深层的盘算?昨夜那场由司马颖强塞给他的荒诞梦境,与沈梦澜这主动的、带着试探意味的香料献媚,这两件事看似孤立,却在秦济心中悄然碰撞。
一个是暗处编织的陷阱,试图引导他的判断;一个是明处的试探,想要影响他的情绪。这后宫,或者说这朝堂的暗涌,比他预想的还要活跃。
她垂下眼睑,专心地将最后一颗朝珠的穗子理顺。寝殿内只剩下宫人们轻手轻脚收拾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越来越清晰的鸟鸣。秦济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天已大亮,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需要更冷静地观察,更耐心地等待。无论是司马颖的“梦境”,还是沈梦澜的“香料”,其背后隐藏的动机和联系,终会随着棋局的推进,慢慢浮出水面。
“更衣毕了?”秦济收回目光,看向身旁的掌事太监,声音恢复了帝王的清冷与威严。
“回陛下,已毕。”太监躬身应道。
“嗯,”秦济微微颔首,“摆驾,前朝议事。”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山呼万岁之声如潮水般涌过玉阶。
议政开始,各地奏报,条陈政务。秦济处理得有条不紊,声音沉稳有力,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位出列奏事的大臣,仿佛昨夜那个经历了一场荒诞梦境的人并非是他。
待几桩紧要政务议毕,殿内气氛稍缓。秦济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撇了撇浮沫,状似随意地开口,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司马爱卿。”
司马烈心头一凛,连忙再次出列,躬身道:“臣在。”
“方才所奏漕运损耗,虽较往年略有下降,然损耗之巨,仍触目惊心。”秦济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千里运河,国之命脉。损耗几何,关乎社稷民生。朕记得,漕运总督司下,专设缉私巡防营,职责便是清肃河道,严查夹带偷漏。损耗如此,是巡防营懈怠无能,还是另有缘由?”
“陛下明鉴!”司马烈额角瞬间渗出细汗。漕运损耗是积年痼疾,涉及盘根错节的利益,历来都是烫手山芋。皇帝今日突然点名,且语气不善,绝非偶然。他连忙解释,将责任尽力推往地方吏治和河道天险等客观因素上。
“司马爱卿卿所言,不无道理。”待司马烈说完,秦济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淡,“然,客观之难非懈怠之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损耗之事,看似细微,日积月累,便是动摇国本之患。巡防营主官,责无旁贷。”他目光扫过兵部尚书的席位,“传朕旨意,着兵部会同都察院,即日起对漕运巡防营上下,行风纪整肃之查!凡有懈怠渎职、监守自盗者,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臣遵旨!”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连忙出列领命。
“退朝吧。”秦济收回目光,不再多言,起身离座。
只有司马烈站在原地一副怀疑人生的样子,我又有哪做的不对了?这漕运本来也不是我管的呀?
秦济没有立刻起身,只是静静地躺着,回味着刚刚结束的梦境。
这次的梦,不同以往。
没有断续的碎片,没有惊悸的醒来,他睡得很沉,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好觉”。然而,梦的内容却荒诞得令他嘴角无声地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梦里,曹家竟密谋造反,而他身边这位枕边人沈梦澜,赫然成了曹家的内应!更离奇的是,最终洞察奸谋、力挽狂澜的,竟是司马颖和她的家族。梦境的结尾,他感念司马家“忠勇”,册封司马颖为四妃之首的贵妃,位份尊荣。
秦济无声地呼出一口气,胸腔里是了然,是嘲弄,更有一丝冰冷的兴味。
他几乎可以肯定,之前那些扰得他不得安眠、每每将他从睡梦中惊醒的“噩梦”,是谁的手笔了。今夜这出“大戏”,倾向性简直强得刺眼,手法也……过于拙劣了些。
“呵。”一声极轻的气音在寂静的寝殿内逸散。秦济虽非穿越者,但江筠带来的那些光怪陆离的“知识”早已拓宽了他的认知边界。这世间既有能凭空变物的系统,那么再出一个能编织梦境的存在,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想象。
只是这司马颖的能力,看来限制不小。若她真有通天彻地之能,何至于之前屡屡让他惊醒?昨夜这出戏,想必是她能力有所精进,或是终于找到了更稳妥的法子?
秦济的目光在黑暗中锐利如鹰隼。
他不打算立刻戳破这层窗户纸。戳破?那太无趣了。他倒要看看,这位司马家的小姐,还能整出些什么“活”来?她费尽心机,编织如此一个梦境,核心目的昭然若揭——无非是塑造司马家“擎天保驾”的大忠臣形象,同时构陷曹家,最终为她自己谋得贵妃的尊位。
为何是曹家?在他的认知里,司马家与曹家,虽不算亲密无间,但也绝无深仇大恨。甚至,曹彬当年能顺利带兵投效太祖,还是太傅司马彧一力举荐的功劳。两家在朝堂上,更多是各为其主、利益交织的平衡。若说构陷,指向王家、李家这些根基更深的勋贵,或者指向他近期有所打压的派系,都比指向曹家更合乎“常理”。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私怨。司马颖与曹倩之间,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深刻的个人过节。这过节强烈到足以让她在编织“忠奸大戏”时,毫不犹豫地将曹家推上反贼的位置。
既然对方如此卖力地搭起了“忠臣救国、奸佞伏诛”的戏台,那他这个看客,不妨就“入戏”一回。他倒要瞧瞧,这戏码最终会唱向何方。更要看看,这司马颖,究竟是胸藏丘壑、野心勃勃的棋手,还是被某种未知力量推至台前、身不由己的提线木偶?
念头落定,秦济再无睡意。他动作轻缓地掀开锦被,无声地走到窗边。天际已泛起一线极淡的鱼肚白,黎明将至,万物将醒。
他回头,目光再次扫过龙榻上沉睡的沈梦澜,最终落在她枕畔那个小巧精致的紫铜鎏金香炉上。昨夜那缕能引动他体内燥热、试图影响他心神的奇异幽香早已散尽,只余下冰冷的金属在微熹晨光中泛着幽暗的光泽。
秦济的视线没有过多停留,漠然地收回。黎明前最深的寒意透过窗棂缝隙渗入,丝丝缕缕缠绕上他的肌肤,却反而将他本就清醒锐利的头脑淬炼得更加冰冷、更加清明。
司马颖有造梦之能,这一点已几乎可以确认。但这能力显然有限制——否则,之前的“噩梦”也不会屡屡将他惊醒,破坏她想要的效果。昨夜那场“好梦”,大概是她能力提升或掌握更佳运用方式的结果。
然而,那梦境的内容……
秦济走到外间,为自己斟了一杯早已冷透的茶水。冰冷的液体滑入喉咙,带来一阵激灵,也让他思绪更加清晰。
那梦境的内容,与其说是一个深思熟虑、逻辑缜密的政治构陷,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强烈个人意志和欲望的直接宣泄。充满了生硬的指向性(司马忠、曹奸)、毫不掩饰的目的性(贵妃之位),甚至为了达成目的,不惜生拉硬拽(让并无明显动机的沈梦澜充当内应)。这种表达方式,显得急切、笨拙,甚至带着点不顾逻辑的偏执,仿佛一个被情绪冲昏头脑的孩子在涂鸦。
他放下冷透的茶杯,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这磕碰声也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沈梦澜。她嘤咛一声,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意识还有些混沌,下意识地伸手往旁边一探——空的?
她瞬间清醒了大半,连忙撑起身子,撩开床边的帷幔。昏暗的光线下,看到秦济独自站在外间的桌案旁,手中似乎还拿着什么。她心头一紧,陛下怎么起得这么早?昨夜……昨夜难道还有什么不妥?
顾不上细想,沈梦澜翻身下床,赤着脚快步走到秦济跟前。走近了才看清,他手里拿着的正是自己昨夜献上的那个紫铜香炉,而他面前的茶杯里,茶汤颜色深浓,显然早已冷透。
“陛下!”沈梦澜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更多的是大胆的关切,“您怎么又喝冷茶?太医可是千叮万嘱过的,您脾胃虚寒,要少食些生冷的东西。”她说着,自然而然地伸出手,直接覆上秦济握着冷茶杯的手背,肌肤相触,带着暖意,试图将那冰冷的杯子从他手中抽走,动作间带着不容拒绝的亲昵。
秦济并未阻止她拿走茶杯,目光却从香炉上抬起,落在沈梦澜脸上。她的担忧看起来情真意切,带着侍妾应有的温顺和关怀,但那份大胆的肢体接触,才是她沈梦澜的本色。
“无妨,只是醒了,口渴。”秦济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他顺势将手中的香炉也递了过去,“这香炉,倒是精致。昨夜那香,也确有些安神之效。”
沈梦澜一手拿着冷茶杯,一手接过香炉,听到秦济提及香有安神之效,心中顿时松了口气,脸上也绽开一个明媚的笑容,带着几分邀功的意味,身体更是下意识地又靠近了秦济半步:“陛下喜欢就好!那香是臣妾家传的古方,加了好些名贵的药材,能宁心静气,助益睡眠呢。臣妾瞧着陛下近日操劳,睡不安稳,才想着献上……”她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慵懒,尾音微微上挑,透着一丝撩拨。
不过很快她就话锋一转,说道:“时候不早了,陛下要更衣吗?”
“更衣吧。”他终于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倦意,反而带着一种被黎明淬炼过的清明与锐利。
沈梦澜如蒙大赦,立刻扬声唤外殿伺候的宫人。她自己则转身,动作利落地取过旁边衣架上早已熏暖的常服。
宫人们鱼贯而入,捧着热水、巾帕、漱盂,训练有素地开始忙碌。寝殿内瞬间充满了细微的声响和清晨特有的、带着水汽的忙碌气息。
秦济垂眸,看着她低眉顺眼为自己系上腰带的样子。昨夜那个试图用异香影响他的女人,与眼前这个动作规矩、神情恭谨的宫女,仿佛判若两人。这份收放自如,倒也算一种本事。
他任由她整理,目光却越过她的头顶,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司马颖编织的那个梦境,将沈梦澜塑造成曹家的内应,一个背叛者。这自然是无稽之谈。但昨夜沈梦澜的试探也绝非偶然。
“陛下,”沈梦澜的声音放得极轻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一边为他整理领口,一边低语,“昨夜您睡得可还安稳?臣妾瞧着您今日气色甚好。”她的目光飞快地扫过秦济的脸,捕捉着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秦济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抬了抬下巴,方便她动作,视线则平静地落在她光洁的额头上。
“嗯,”秦济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确实比前些日子安稳些。”他清晰地感觉到,沈梦澜整理他衣领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顿了一下,动作有刹那的凝滞,随即又恢复了流畅。
“那就好,那就好。”沈梦澜的声音里立刻带上了明显的雀跃,像是松了一口气,又像是某种目的达成后的满足,“想是那安神香起了效用。陛下勤政忧劳,能安寝便是社稷之福。”她顺势拿起一旁的朝珠,准备为秦济戴上。
秦济的目光掠过她明媚的笑脸,那笑容底下,是松了一口气的庆幸,还是更深层的盘算?昨夜那场由司马颖强塞给他的荒诞梦境,与沈梦澜这主动的、带着试探意味的香料献媚,这两件事看似孤立,却在秦济心中悄然碰撞。
一个是暗处编织的陷阱,试图引导他的判断;一个是明处的试探,想要影响他的情绪。这后宫,或者说这朝堂的暗涌,比他预想的还要活跃。
她垂下眼睑,专心地将最后一颗朝珠的穗子理顺。寝殿内只剩下宫人们轻手轻脚收拾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越来越清晰的鸟鸣。秦济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天已大亮,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需要更冷静地观察,更耐心地等待。无论是司马颖的“梦境”,还是沈梦澜的“香料”,其背后隐藏的动机和联系,终会随着棋局的推进,慢慢浮出水面。
“更衣毕了?”秦济收回目光,看向身旁的掌事太监,声音恢复了帝王的清冷与威严。
“回陛下,已毕。”太监躬身应道。
“嗯,”秦济微微颔首,“摆驾,前朝议事。”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山呼万岁之声如潮水般涌过玉阶。
议政开始,各地奏报,条陈政务。秦济处理得有条不紊,声音沉稳有力,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位出列奏事的大臣,仿佛昨夜那个经历了一场荒诞梦境的人并非是他。
待几桩紧要政务议毕,殿内气氛稍缓。秦济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撇了撇浮沫,状似随意地开口,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司马爱卿。”
司马烈心头一凛,连忙再次出列,躬身道:“臣在。”
“方才所奏漕运损耗,虽较往年略有下降,然损耗之巨,仍触目惊心。”秦济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千里运河,国之命脉。损耗几何,关乎社稷民生。朕记得,漕运总督司下,专设缉私巡防营,职责便是清肃河道,严查夹带偷漏。损耗如此,是巡防营懈怠无能,还是另有缘由?”
“陛下明鉴!”司马烈额角瞬间渗出细汗。漕运损耗是积年痼疾,涉及盘根错节的利益,历来都是烫手山芋。皇帝今日突然点名,且语气不善,绝非偶然。他连忙解释,将责任尽力推往地方吏治和河道天险等客观因素上。
“司马爱卿卿所言,不无道理。”待司马烈说完,秦济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淡,“然,客观之难非懈怠之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损耗之事,看似细微,日积月累,便是动摇国本之患。巡防营主官,责无旁贷。”他目光扫过兵部尚书的席位,“传朕旨意,着兵部会同都察院,即日起对漕运巡防营上下,行风纪整肃之查!凡有懈怠渎职、监守自盗者,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臣遵旨!”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连忙出列领命。
“退朝吧。”秦济收回目光,不再多言,起身离座。
只有司马烈站在原地一副怀疑人生的样子,我又有哪做的不对了?这漕运本来也不是我管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