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棱镜焦点与碎片共振-《两只蚂蚁闯天下》

  希望城地底,“共鸣棱镜”的成功点燃了工程师们的热情,更多棱镜的建造计划被提上日程,旨在逐步构建一个能稳定疏导根须能量、加速全球净化的网络。这务实的技术突破,如同在沉重的谜团迷雾中投下了一道温暖而实际的光束,让希望城的居民感受到了切实的进步。

  然而,深空监测中心关于月球短暂充当“规则透镜”的发现,却在高层投下了更深的阴影。月球不再只是一颗星球,它是一个装置,一个古老到难以想象的星际设施的一部分。它无声地转动,却在特定的时刻,将来自遥远深渊的信息,聚焦向地球。

  彭教授下令对月球透镜效应进行全天候被动监测,试图捕捉其完整的规律。源核的分析表明,这种效应极其微妙,其聚焦的“焦点”并非固定在地球某一处,而是随着月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不断移动的、极其模糊的“光斑”。希望城只是恰好位于其经过的路径上。

  “它像是在……扫描?”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推测道,“一个自动运行的、跨越亿万年的古老扫描系统?”

  更令人不安的是,源核通过回溯数据发现,在过去数月里,每次月球透镜效应发生、信标加密谐波出现概率飙升时,隔离室内小宇体内规则碎片的“微弱悸动”频率,也有一个统计上的显着提升!只是之前变化过于微弱,未被重点关联。

  月球透镜聚焦的信标波动,不仅能被仪器捕获,更能跨越物理距离,与小宇体内的碎片产生共振!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脊背发凉。那碎片与遥远信标、与月球异常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空间的、规则层面的深刻联系。人类就像偶然闯入了一个宏大精密仪器的孩子,懵懂地触摸着按钮,却完全不知其运作原理和最终目的。

  “必须彻底弄清这种共振的后果!”彭教授感到时间前所未有的紧迫,“源核,集中算力,模拟下一次透镜效应发生时,碎片可能产生的反应!我们需要预案!”

  模拟结果不容乐观。根据碎片当前的活性水平以及透镜效应的强度推算,下一次强烈的透镜效应发生时,碎片有73%的概率突破之前的峰值,甚至可能直接触及那个未知的“阈值”!

  “能否屏蔽?”彭教授急切地问。

  【……困难……】源核回应,【……共振发生于……规则深层……现有屏蔽技术……效率预计低于……12%……最佳方案:……物理距离隔离……】

  物理距离隔离?将小宇送往远离月球透镜焦点的地方?但这焦点在地球表面移动,且效应微弱,除非将小宇送入深空,否则难以完全避开。而将人类最重要的守护者送入未知的深空,风险更大。

  “如果……不屏蔽呢?”小宇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不知何时已来到观察窗前,脸色平静,“如果让它共振呢?”

  “太危险了!我们不知道阈值之后是什么!”彭教授反对。

  “但我们一直被动等待,同样危险。”小宇的目光投向虚拟星图上那轮被标记出异常结构的月球,“它(碎片)渴望回应。阻止它,可能会让它积累更大的能量,最终更猛烈地爆发。也许……引导它进行一次可控的、有限的共振,是我们唯一能主动了解真相、甚至……化解风险的机会。”

  又是一次高风险的选择。被动等待未知的爆发,还是主动引导一次可控的危机?

  经过彻夜的激烈争论和风险评估,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被制定——“棱镜焦点计划”。

  在下一次预测的、强度较大的月球透镜效应发生时,将小宇转移至一个 specially prepared 位于希望城边缘、远离核心区、强化了屏蔽和防护的地下设施。不追求完全屏蔽共振,而是准备引导和记录共振过程,并在情况失控前拥有更强力的切断和压制手段。

  同时,调动所有监测手段,对准月球和信标方向,记录一切可能的数据变化。

  这无异于在悬崖边进行一场精密的舞蹈,每一步都关乎文明存亡。

  计划制定后,希望城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特殊设施快速改建,应急小队反复演练,源核的算力全力投入到对共振过程的预测和引导模型中。

  小宇则进入了更深层的冥想,尝试与那碎片进行更细腻的沟通,不是获取信息,而是传递“控制”与“稳定”的意念,如同驯服一头即将苏醒的巨兽。

  约定的时间日渐临近,空气中的紧张感几乎凝成实质。月球在轨道上无声滑行,如同一个冷漠的倒计时器。

  终于,预测的日子到来。

  小宇被转移至边缘设施,置身于最强的抑制场中心。

  所有监测设备开机待命。

  深空阵列锁定月球和信标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然后——

  月球运行至预定轨道点!

  深空监测中心第一时间捕捉到那微弱的规则透镜效应!

  几乎同时!

  设施内,小宇身体猛地一震!皮肤下的星火烙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未知规则碎片……活性……急剧攀升!……90%……95%……98%……】

  决定命运的时刻,来临了!

  喜欢两只蚂蚁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