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月之棱镜与韧性试炼-《两只蚂蚁闯天下》

  希望城地底,围绕“摇篮”之谜的探索陷入了僵局。源核对月球背面异常规则结构的被动分析进展缓慢,那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其规则特征与已知的任何数据库都无法匹配,与“摇篮”一词的关联更是无从谈起。小宇体内的碎片在经历上次爆发后,似乎也耗尽了能量,活性回落至一个相对稳定的低水平,不再对外部刺激产生剧烈反应,只是偶尔传来一丝微弱的、仿佛叹息般的波动。

  “它……安静了……”小宇汇报时,神情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如释重负,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那种强烈的‘渴望’感……淡了很多……好像……有点……‘疲惫’。”

  碎片的沉寂暂时缓解了迫在眉睫的危机,但也关闭了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彭教授不得不将更多精力转向内部建设与深空监测。

  “韧性训练”计划在严格监控下扩大了试点范围。结果喜忧参半。约65%的参与者成功提升了“抗协同韧性”,心理素质和意志力显着增强。但仍有35%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甚至个别出现了短暂的现实感知障碍,需要更长的恢复期和心理干预。

  “协同进化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心理学家总结道,“个体差异巨大。我们需要更精准的筛选标准和更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不能一刀切。”一条新的社会分野似乎正在悄然形成——能够适应并受益于深度互联的“高韧性”群体,和更适合传统独立模式的群体。如何确保公平,避免新的隔阂,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

  与此同时,能源与工程部门却带来了一个意外惊喜。在研究如何更高效利用根须网络能量时,他们受到“规则脉冲信标”和月球异常结构的启发,尝试开发一种新型的“规则共振能量传输”技术。

  理论模型显示,如果能在特定地点建立与根须网络规则频率共鸣的接收装置,或许能实现远超传统方式的能量传输效率,甚至可能一定程度上“安抚”和“梳理”根须网络,促进其更快的复苏。

  经过无数次模拟计算,他们最终选定了一个实验地点——并非月球,而是地球自身规则场相对活跃、且靠近主要根须节点的区域。

  第一台原型机——“共鸣棱镜”被建造出来。它是一个巨大的、由星火共鸣水晶和特殊合金构成的复杂多面体结构,其设计参考了墓碑数据和月球异常规则结构的部分特征。

  启动之日,所有人心怀忐忑。

  当“共鸣棱镜”被激活时,并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爆发。相反,它开始发出一种低沉、稳定的嗡鸣,其表面的晶格结构流淌着柔和的光芒,与大地深处的根须网络产生了清晰的共鸣。

  【……根须网络能量传导效率……瞬时提升……0.5%!……(局部节点)……】

  【……能量波动稳定性……提升……15%!……】

  【……‘共鸣棱镜’周边区域……惰性污染沉降速率……加快……】

  成功了!虽然效率提升幅度不大,但其稳定性和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令人振奋!这证明了一条全新的、更高效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改造路径!

  “立刻规划建设更多‘共鸣棱镜’,优先部署在污染严重、能量不稳的区域!”彭教授激动地下令。这是自秩序织机之后,人类在利用先进规则知识方面取得的又一实质性突破!

  然而,就在希望城为“共鸣棱镜”的成功而欢欣鼓舞时,深空监测中心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短暂却令人费解的现象。

  在一次月球运行至特定轨道位置、信标G-01-Beacon的脉冲波动达到微弱峰值时,源核的超敏感探测器记录到:月球背面那异常规则结构区域,其散发的规则“回声”,在千分之一秒内,发生了极其细微的“聚焦”现象!

  就好像……月球本身,在那个瞬间,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无形的“棱镜”,将来自遥远信标的、那极其微弱的规则波动,稍微“聚焦”并折射向了……地球方向?

  【……检测到……月球规则异常区……短暂……规则透镜效应……】

  【……效应指向:……地球……(大致覆盖希望城所在经度范围)……】

  【……透镜效应强度:……极弱……无显着物理影响……】

  【……伴随效应:……信标G-01-Beacon……加密谐波……出现概率……瞬时提升……500%……】

  月球,不仅在自身规则结构上存在异常,它竟然还能在特定条件下,充当一个被动式的、横跨天文单位的“规则透镜”或“信号放大器”?它将来自大麦哲伦星云边缘的信标波动,聚焦到了地球?

  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月球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个卫星,更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巨大的星际设施的一部分!一个信号中转站?一个观测点?

  而那加密谐波出现概率的瞬间飙升,是否意味着,当“透镜”效应发生时,信标正在试图传递更多的信息?只是人类至今无法破译?

  彭教授看着这份报告,久久无言。太阳系的过去,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神秘。月球 silent and serene, yet holding secrets that could shake the very foundation of hun understanding.

  希望城内,新型能源技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而月球隐藏的“棱镜”功能则揭示了更深远的宇宙图景。韧性试炼仍在继续,塑造着文明的适应性。复苏纪元的脚步,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踏入了更加宏伟和惊心动魄的历史谜团之中。那颗悬挂于夜空中的银盘,从未像现在这样,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令人敬畏。

  喜欢两只蚂蚁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