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墙之上,空气仿佛凝固。
鞠义那句裹挟着上位者威压的质问,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哨卡主将宋然的心头。
“若是耽误了王帅的大事,这责任,你宋然,担得起吗?!”
宋然的脸色,在这一刻变得有些苍白。他死死地盯着城下那个自称“王建成”的将军,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挣扎与动摇。
他当然知道,大营断粮三日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军心涣散,意味着士气崩溃,意味着他眼前这位老帅的八万大军,随时可能因为饥饿而爆发一场毁灭性的哗变。
眼前这三百多车粮食,不是粮食,是军心,是命脉!
若是真的因为自己的“谨慎”,而耽误了这批救命粮入营,导致大军出了任何纰漏,王坤大帅的雷霆之怒,绝不是他一个小小哨卡偏将所能承受的。
届时,别说这身官皮,怕是连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将军……”
他身旁,那个先前被他呵斥过的络腮胡队率,此刻也凑了上来,脸上带着哀求的神色,压低了声音劝道。
“将军,算了吧。文书是真的,大印也是真的,人家的旗号、军服,也都没问题。王建成将军说的在理啊,大帅那边……真的等不起了。”
他看了一眼墙下那些席地而坐、正啃着麦麸的“援军”,又想了想自家大营里那些天天喝稀粥、饿得眼冒绿光的袍泽,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哭腔。
“再说了,您看王建成将军和他手下那帮兄弟,一个个风尘仆仆,跟叫花子似的,就差啃树皮了。咱们就算不信他,也得信大帅的判断啊。万一……万一这王建成将军在王帅面前抱怨几句,说咱们故意刁难,不让他这支援军入营……将军,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番话,句句都说在了宋然的软肋上。
他为人古板,恪尽职守不假,但他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
他知道,在军中,有时候,太过“较真”,并非好事。
宋然的目光,再次落回了下方。
他看着鞠义那张“坦然”中带着几分“不耐”的脸,看着他身后那支疲惫不堪、军容散漫的“疲敝之师”。
他找不到任何破绽。
旗帜是真的,甲胄是真的,文书是真的,大印也是真的。甚至连对方的疲惫和急切,看起来,都是真的。
或许……真的是自己多虑了?
宋然在心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
无论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有多么强烈,在“延误军机大事”这顶巨大的帽子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他缓缓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所有下属那如释重负的目光中,艰难地,挥了下去。
“开门。”
“放行。”
……
“嘎吱——!”
哨卡那扇由厚重木料打造的寨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中,缓缓地,向两侧打开。
吊桥落下,砸在壕沟的对岸,发出“轰”的一声闷响。
一条通往王坤大营的生命通道,就此敞开。
鞠义那张一直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但他眼底深处,那抹冰冷的杀机,却愈发浓烈。
他没有立刻下令进军,而是对着寨墙上的宋然,拱了拱手,脸上重新挤出了那种属于胜利者的、带着几分宽宏大量的笑容。
“宋将军深明大义,本将记下了。待面见王帅之后,我必会为你请功。”
说完,他便不再看宋然一眼,只是轻轻一夹马腹,当先朝着那洞开的寨门行去。
当他催马,经过依旧站在吊桥一侧的宋然身旁时,鞠义的脚步,微微一顿。
他侧过头,用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充满了敲打意味的语气,冷哼了一声。
“不过,宋将军。军中法度,贵在变通。有时候,太过于死板,反而会误了大事。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便不再停留,带着他身后的“亲兵”,径直穿过了哨卡。
身后,那三百多辆满载着“粮食”的驴车,和那五千名“人困马乏”的大军,开始如同潮水般,缓缓地,涌入这条通往地狱的单行道。
宋然僵立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鞠义最后那番话,像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火辣辣地疼。
自己今天,算是把这位祁都督的心腹爱将,给彻底得罪了。
“完了……完了……”
络腮胡队率看着那支终于远去的“援军”背影,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凑到几个相熟的士兵身边,哭丧着脸抱怨道:“这下完了!咱们把王建成将军得罪了个死!本来咱们就被大帅安置在这鸟拉屎的地方,吃的比猪差,干得比狗多,这下好了,等这位爷回去一告状,咱们怕是连这点稀粥都没得喝了!”
“谁说不是呢!”另一个士兵也压低了声音,愤愤不平地说道,“都怪将军!明明是自己人,非要搞得跟审犯人一样!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我看这个宋然就是喜欢疑神疑鬼,莫名其妙!仗着自己读过几天兵书,就不把咱们这些大老粗放在眼里!我看他早晚得死在这份‘谨慎’上!”
士兵们的议论声虽小,却一字不漏地传到了宋然的耳朵里。
他没有回头,也没有呵斥。
只是缓缓地抬起头,看了一眼那支已经走远,即将消失在山路尽头的军队,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那股从始至终都未曾消散的不安,反而愈发浓烈。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虽然看不出任何不对劲的地方,但他总觉得,自己好像……犯下了一个足以致命的,无法挽回的错误。
……
山道的另一端,那支刚刚通过了哨卡的“援军”,在彻底脱离了宋然的视线之后,整个军队的气质,瞬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些原本看起来脚步虚浮、满脸菜色的“辅兵”,瞬间挺直了腰杆,眼神中的麻木与疲惫,被一片冰冷的杀机所取代。
那些原本吱呀作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的驴车,行进的速度陡然加快,车轮滚滚,悄无声-息。
而走在最前方的鞠义,脸上的那丝笑容,也早已消失不见。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座已经变成一个小黑点的哨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好险。
那个叫宋然的偏将,是他整个计划中,最大的一个变数。
若是再被他拖延半个时辰,一旦被他派出的斥候近距离接触到自己的先登死士,那股刻在骨子里的杀气,必然会露出破绽。
届时,功亏一篑。
“将军,那宋然……”身旁的先登队率,眼中闪过一丝杀机,“要不要派人……”
“不必了。”鞠义摇了摇头,“留着他,还有用。”
像宋然这种“不合群”的将领,在王坤的军中,必然不受待见。他今天的“刁难”,只会让他和自己袍泽的“梁子”,越结越深。
而这,正是他乐于见到的。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鞠义的声音,恢复了不带感情的冰冷,“按照计划,将这批‘粮食’,送进王坤的仓库之后,我便去亲自‘面见’王坤大帅。”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火中取栗,擒贼擒王。
只要控制住了王坤,再配合岳麓山南麓,辛弃疾和杨再兴发动的总攻。
这盘棋,就该收官了。
喜欢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鞠义那句裹挟着上位者威压的质问,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哨卡主将宋然的心头。
“若是耽误了王帅的大事,这责任,你宋然,担得起吗?!”
宋然的脸色,在这一刻变得有些苍白。他死死地盯着城下那个自称“王建成”的将军,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挣扎与动摇。
他当然知道,大营断粮三日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军心涣散,意味着士气崩溃,意味着他眼前这位老帅的八万大军,随时可能因为饥饿而爆发一场毁灭性的哗变。
眼前这三百多车粮食,不是粮食,是军心,是命脉!
若是真的因为自己的“谨慎”,而耽误了这批救命粮入营,导致大军出了任何纰漏,王坤大帅的雷霆之怒,绝不是他一个小小哨卡偏将所能承受的。
届时,别说这身官皮,怕是连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将军……”
他身旁,那个先前被他呵斥过的络腮胡队率,此刻也凑了上来,脸上带着哀求的神色,压低了声音劝道。
“将军,算了吧。文书是真的,大印也是真的,人家的旗号、军服,也都没问题。王建成将军说的在理啊,大帅那边……真的等不起了。”
他看了一眼墙下那些席地而坐、正啃着麦麸的“援军”,又想了想自家大营里那些天天喝稀粥、饿得眼冒绿光的袍泽,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哭腔。
“再说了,您看王建成将军和他手下那帮兄弟,一个个风尘仆仆,跟叫花子似的,就差啃树皮了。咱们就算不信他,也得信大帅的判断啊。万一……万一这王建成将军在王帅面前抱怨几句,说咱们故意刁难,不让他这支援军入营……将军,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番话,句句都说在了宋然的软肋上。
他为人古板,恪尽职守不假,但他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
他知道,在军中,有时候,太过“较真”,并非好事。
宋然的目光,再次落回了下方。
他看着鞠义那张“坦然”中带着几分“不耐”的脸,看着他身后那支疲惫不堪、军容散漫的“疲敝之师”。
他找不到任何破绽。
旗帜是真的,甲胄是真的,文书是真的,大印也是真的。甚至连对方的疲惫和急切,看起来,都是真的。
或许……真的是自己多虑了?
宋然在心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
无论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有多么强烈,在“延误军机大事”这顶巨大的帽子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他缓缓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所有下属那如释重负的目光中,艰难地,挥了下去。
“开门。”
“放行。”
……
“嘎吱——!”
哨卡那扇由厚重木料打造的寨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中,缓缓地,向两侧打开。
吊桥落下,砸在壕沟的对岸,发出“轰”的一声闷响。
一条通往王坤大营的生命通道,就此敞开。
鞠义那张一直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但他眼底深处,那抹冰冷的杀机,却愈发浓烈。
他没有立刻下令进军,而是对着寨墙上的宋然,拱了拱手,脸上重新挤出了那种属于胜利者的、带着几分宽宏大量的笑容。
“宋将军深明大义,本将记下了。待面见王帅之后,我必会为你请功。”
说完,他便不再看宋然一眼,只是轻轻一夹马腹,当先朝着那洞开的寨门行去。
当他催马,经过依旧站在吊桥一侧的宋然身旁时,鞠义的脚步,微微一顿。
他侧过头,用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充满了敲打意味的语气,冷哼了一声。
“不过,宋将军。军中法度,贵在变通。有时候,太过于死板,反而会误了大事。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便不再停留,带着他身后的“亲兵”,径直穿过了哨卡。
身后,那三百多辆满载着“粮食”的驴车,和那五千名“人困马乏”的大军,开始如同潮水般,缓缓地,涌入这条通往地狱的单行道。
宋然僵立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鞠义最后那番话,像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火辣辣地疼。
自己今天,算是把这位祁都督的心腹爱将,给彻底得罪了。
“完了……完了……”
络腮胡队率看着那支终于远去的“援军”背影,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凑到几个相熟的士兵身边,哭丧着脸抱怨道:“这下完了!咱们把王建成将军得罪了个死!本来咱们就被大帅安置在这鸟拉屎的地方,吃的比猪差,干得比狗多,这下好了,等这位爷回去一告状,咱们怕是连这点稀粥都没得喝了!”
“谁说不是呢!”另一个士兵也压低了声音,愤愤不平地说道,“都怪将军!明明是自己人,非要搞得跟审犯人一样!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我看这个宋然就是喜欢疑神疑鬼,莫名其妙!仗着自己读过几天兵书,就不把咱们这些大老粗放在眼里!我看他早晚得死在这份‘谨慎’上!”
士兵们的议论声虽小,却一字不漏地传到了宋然的耳朵里。
他没有回头,也没有呵斥。
只是缓缓地抬起头,看了一眼那支已经走远,即将消失在山路尽头的军队,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那股从始至终都未曾消散的不安,反而愈发浓烈。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虽然看不出任何不对劲的地方,但他总觉得,自己好像……犯下了一个足以致命的,无法挽回的错误。
……
山道的另一端,那支刚刚通过了哨卡的“援军”,在彻底脱离了宋然的视线之后,整个军队的气质,瞬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些原本看起来脚步虚浮、满脸菜色的“辅兵”,瞬间挺直了腰杆,眼神中的麻木与疲惫,被一片冰冷的杀机所取代。
那些原本吱呀作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的驴车,行进的速度陡然加快,车轮滚滚,悄无声-息。
而走在最前方的鞠义,脸上的那丝笑容,也早已消失不见。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座已经变成一个小黑点的哨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好险。
那个叫宋然的偏将,是他整个计划中,最大的一个变数。
若是再被他拖延半个时辰,一旦被他派出的斥候近距离接触到自己的先登死士,那股刻在骨子里的杀气,必然会露出破绽。
届时,功亏一篑。
“将军,那宋然……”身旁的先登队率,眼中闪过一丝杀机,“要不要派人……”
“不必了。”鞠义摇了摇头,“留着他,还有用。”
像宋然这种“不合群”的将领,在王坤的军中,必然不受待见。他今天的“刁难”,只会让他和自己袍泽的“梁子”,越结越深。
而这,正是他乐于见到的。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鞠义的声音,恢复了不带感情的冰冷,“按照计划,将这批‘粮食’,送进王坤的仓库之后,我便去亲自‘面见’王坤大帅。”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火中取栗,擒贼擒王。
只要控制住了王坤,再配合岳麓山南麓,辛弃疾和杨再兴发动的总攻。
这盘棋,就该收官了。
喜欢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