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那龟厌见官船到,众人扛了赈灾物资来来往往,且是心下一个畅然。
暗自道了一声“有药有粮,姑苏城,有救矣!”。
忽然,于人群中,却见那一个六品的中官亦是吭吭哧哧的扛了麻包走来。
然见那中官,走路一瘸一拐,似乎是腿脚不太灵便的样子。那拐呀拐的身姿,于人群当中却是一个显眼。
看罢,便是一个奇怪的挠头。
六品的中官?也算是个押粮官的存在!怎的还带了伤,跟了众人一起扛麻包?说这这朝廷也是个无良,放着好好的人不用,却单单用了这伤残?
于是乎,便将那中官多看了一眼去。
不料,却迎头撞见那中官的眼光过来。那中官也是上上下下的打量了自己。
还未等龟厌多想,却见那中官叫了一声,面上惊讶,口中试探了叫了声:
“爷爷?”
这声“爷爷”叫的龟厌且是一愣。心道:哎呀,这也太客气了?见面就叫爷爷?
然,见那中官叫罢,便好像得了一个确定一般。随即扔下了麻包,上前一把将那龟厌攀住。惊喜了道:
“怎的是你!”
被那中官热情似火的一把抓住,着实的让龟厌有些个懵。心道:我也不曾和那内廷中官有过往来,这中官倒是不认生?
心下虽是个奇怪,倒也不好拒人千里之外,只得赶紧用手虚托了。刚想问话,
却见那中官抹了把脸,面色饶是一个欣喜。然,只望了一眼,却又低头,怨了自己道:
“唉,又怎的不是爷爷!谁人还能干出这事来!”
这一句话让那龟厌甚是一个惊讶,心道:我干什么了我?
刚要问,便又见那中官抬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来,口中道:
“小的且在船上便闻的有一神仙道长,行仙法借城中吊桥运粮于城内,便能想到是仙长爷爷到此……”
说罢,又偏头,在自家脸上打了一巴掌,道:
“且是这两天猪油蒙了心,断是不曾想到……”
这一番操作看得龟厌心下着实有些个迷糊。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却又听那中官道:
“汝州一别,仙长爷爷一向可好?”
龟厌听罢便又是一个惊奇。看着这中官左不过而立之年,口中却称一声“仙长”与他,言中那“汝州一别”饶是让龟厌心下一震。
心道,是那汝州故人麽?
想罢,便是拿眼细细的看他,心下细细回想,却也想不出汝州故人中,有这中官的模样。
却见那中官抹了把眼泪,道:
“之山郎中之事,却是无奈。小的随周督职只顾得护卫天青贡,未尽丧葬之仪,到如今,每每想起仍是如蛊虫噬心。罢了!便是自己有罪,且不敢奢望爷爷海涵。”
龟厌听其口中言说“之山郎中”之事,便凄然泪下,声有哽咽,口中连连称谢。只是感觉这中官有些眼熟,却又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绞尽了脑汁,却还是想不起这中官究竟何许人也!
话说,这中官谁啊?
此人倒不是旁人,乃冰井司周督职手下常随,内侍押官崔正。
龟厌自然认不出他,因两人在汝州之时,也只有匆匆一面之缘。
然这崔正对着龟厌仙长且是一个印象深刻。那叫打死了都不敢忘。
只记得这道士手中的“道君银牌”能无端的要了人命去!
此事说来且是个话长。
本是在那汝州宋粲大营,这厮彼时还是个押官。
然,官虽不大,这官威倒是不小。嫌了博元校尉怠慢了他,便托了大,一场难为下来。
搭上那宋博元不想得罪了这冰井司的阉人,平白惹了祸事于主家。饶是一番的低声下气迁就。然,这崔正也是个不依不饶。
彼时,龟厌着实看不过眼去,便佯装无意之间丢下“道君银牌”好生戏弄了他一番。
此事。于龟厌倒是个玩笑,但于那崔正,便是个记忆深刻,打死都不敢忘!
那真真是夹着屁股跑路的!险些将他的便秘都给治好了去!
咦?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一个“道君银牌”至于让这中官害怕到要拉一裤兜子?
夸张?你也不看看这“道君银牌”上面刻的什么。
前脸錾刻“斩妖除魔,司衙毋问”,后面押款 “元符万宁宫葆真观先生”,两面上的字皆为官家亲手篆刻!御赐的!
这玩意儿危险的地方,是能把你当成“不洁之物”给干掉。而且你还没地方说理去。
想讲理?你得先自证清白,证明自己不是妖怪!
咦?我去,你这厮,死了还能说话?嗯,弄死你肯定错不了。
这两头堵的玩法,谁他妈的受的了去!
闲话少说,姑且回到书中。
见是故人,那龟厌便是一把将他扶起,上下左右的看了。
龟厌直到此时,才想起似乎有这么一个人。倒是自家作的妖,用“道君银牌”吓唬他来着。
然,故人就在眼前,却也着实的不敢认也!
原先,这人虽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中官,饶是不大招人待见,却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如今汝州一别,左不过一年时间。却见这人……
且不说那一脸脸的沧桑,面上却不知何时落下这许多的伤疤,那疤痕狠毒,肉筋鼓鼓,长若蛆虫,蜿蜒了在脸上,看上去饶是有些个狰狞。然,这人衰老的,且是有些个夸张!看上去竟老了十多岁去!
再看那手,且是一个十指指甲全无!一条瘫腿亦是个一瘸一拐,看了倒是让人胆战心惊,这人到底受了什么样的灾祸,才能落得一个如此残疾?
这般的模样且是那龟厌惊呼一声:
“怎得如此?”
说罢,便赶紧将他拉了起来,疑惑了问他:
“你这腿?”
却不料,内侍崔正听了龟厌的这话来,便“哇”了一声哭出个声来。
说起这崔正这一身的伤,便是与那“真龙案”有关。
吕维要的是“皇权归正”。所以,扳倒依附皇权做大的冰井司,便是一个首务也!
迫于那吕维风头正盛,彼时,冰井司撤司归务,重回皇城司辖下。主事周亮入狱永巷。
虽是个戴罪之身,也算是被那黄门公暗保了下来。那吕维也摸不准官家的脉,也不敢猜度了官家的心思,倒也不敢妄动了那周亮。好在是冰井司大势已去,周亮便是光杆一根,也兴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由他去吧。
然,这崔正,却只是个芥末大小的官职,芝麻绿豆般的前程,倒是没又周亮那般好运气。
于是乎,吕维便令吴双将这崔正押入开封府大牢,好声了打了问!
我还就不信了!惹不得那黄门公,押不得周督职,我还不能审这小小的押官?
说这吕维气令智昏麽?没事干难为这小官,且为哪端?
也不能这样说。
别看这崔正官小职卑,却是积年跟随那周督职左右的常随。
这冰井司的大事小情说他全知道,倒是冤枉了他。但,说他一点都不知道,那就没人信了。
吕维何人也?
自是不会放过如此大好的机会。
铁了心的要从这崔正口中问出点口实来,好再下一城,做的一个除恶务尽,一举将这冰井司消于无形。
却不成想,此举倒是让那吴双碰上了一个硬的不能再硬的钉子。
那崔正虽是一个割了卵子的内侍中官,然也知道那“忠勇”二字怎写!
于是乎,便咬碎了牙熬刑,只字未说那冰井司长短。
然,周督职被那黄门公暗保,又让那皇城司奈何不得。
便将刑法用了个无所不用其极,将那崔正拷打了一个死去活来。
然,方法用尽,软硬皆施,终也要不出这崔正的一个只言片语。
但是,这人却不敢真真的给打死。因为,死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口供与他。没有一点口中出来,倒是编出来个口供,也是个漏洞百出。倘若被人拿了漏洞,落得一个满盘皆输,倒是一个划不来。
于是乎,只能暂时放下,将他扔在死牢之中。心下抱了一丝从长计议的希望,等他养好了伤再审。
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那崔正苦熬苦掖不过几月,那皇城司便是一个自作孽。勾当吴双便惹下“宋邸不祥”的“大逆之事”。与那王申一道被叛了一个凌迟。
兹事体大!以至于皇城探事司上下人等均受牵连。一场下来,冰井司倒是没能怎样,却让皇城司输的一个惨淡,连拱卫宫内的黄院子都丢了。
而冰井司借此事,却得了一个咸鱼翻生。再获探事权柄。
周督职念其故旧,又闻听开封府衙役所言之刑讯惨烈,甚感其忠贞!
便使了门路让这崔正得了一个无罪释放。
然,再见此人,亦是遍体鳞伤,蛆虫满身,窝在死牢的石板上堪堪将死。
于是乎,便令人用尽了方法抢了他一条命回来。
然那刑具残酷,又搭上吴双卖力。尽管抢了一条命回来,却留下了一个一身的残疾。
这人都这样了,又是一个残疾,自然不能再回冰井司当差。
那督职周亮也算是个仁义。又是送钱又是送人的央求了那杨戬,终是与那崔正求了一个内东头供奉的职差。
如此,这崔正便是得了一个升迁,由一个九品的押官,升到了从六品的侍奉。也不枉他狱中受得那一场得大罪。
此番,官家圣旨下在那内东头,令:“动内库,姑苏平疫”。
周亮便是看准了这时机,且又求了杨戬,推荐了这崔正权作监粮。
也好让这崔正建了功业,日后也能有个好前程。
于是乎,这崔正这才一路舟船到得姑苏城下。
如今又见汝州故人,见那龟厌问下,便将那平日不可与人言说的委屈,一并哭诉出来。
那龟厌听罢亦是心酸,原本对中官这等的刑人龟厌倒是看不大起。
只因这帮人做事,只遵上位而无是非之心。遇事且无对错,只行一个见风使舵。
听得这崔正哭诉事情的原委,心下却由衷的赞道:这刑人之中也有忠贞之士!
然,抬眼望那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于城下者,皆为医者、内侍,乃至船工走卒。
其众,不下千人,便无一人穿红披紫!
心下感叹了朝堂之上“仁义道德”,上官之“道貌岸然”,倒是不如这刑人小吏,贩夫走卒忠贞也。
朝堂之上的那些个官员,便无一个“爱国惜民”之人麽?
倒是这龟厌想多了。
有倒是有。
然,此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倒是比那“爱国惜民”要实在些。
且是要保得住身安,守得住官位,而后,才能去谈什么“造福于民”。
以平民之身要行“造福于民”之事?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喊一句“苍天已死,岁在甲子”!然后,就等着,看看有没人响应了。没人搭理你,你就是喊破嗓子也是个百搭。
缘何如此?
为民者且只能得一个身危命薄,官位不稳麽?
当时的政治环境是这样的,不作为,便无差错。一切皆为党争,人人自保了先。
元佑、元丰两党剑拔弩张,且又是一个势均力敌。别说做什么事,但凡你能露出一丝“持中”的意思,必为两党所共击之!
先打完了淘汰赛,两党再行残酷的友谊赛。
于两党之人得眼中,只想寻了对方的错处一击而中。倒是将那做官的本分,百姓的安危,甚至家国天下,都暂时的放在一边。
更甚之,宁可毁之,亦不希望让对方得了半点的好处去。
问那朝堂群臣,何至如此哉?
倒是一个陈年积怨,意气使然也!
就像两个人揪了头发打架一般,让谁先松手,倒是一个不好商量。
更甚者,这还不是两人打架那么简单。
此事关乎自家党团之存亡,所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可调和!
话不多说,且说这姑苏城下。
说那龟厌搀起那崔正道:
“无碍,待到城内放行,我便求了我爹,叩门看你这烂腿。”
那崔正听罢也是一愣。傻傻的望了那龟厌,心道:你这道士且是夸的海口,且不知你这“爹”何许人也?
然,却在一瞬,这心下便记起,早先那冰井司的察子有信言道:那宋正平认下这龟厌做义子。
那可是登名造册上告了开封府的。
想至此,心下便是一惊,赶紧跪下道:
“这怎使得?那御太医乃是给咱们官家瞧病的……”
却是说罢,也不等那龟厌回答,便自顾抹了泪道:
“有仙长爷爷此话便是,姑且为了这条烂腿……”
说罢,便自顾站起,扯了那丢在地上的麻包扛在身上欲走。
然,刚拐呀拐的走了两步,便被那龟一把扯住问道:
“哪里去?”
崔正闻言回头,抹了眼泪道:
“爷爷且住,咱家这瘸子放屁虽是个邪门歪道,且也能添个风来……”
这话音还未落地,便被龟厌一把扯落了他肩上的麻包,口中斥道:
“尔乃督粮官?!扛包送粮之事倒是不用你那点邪门歪道的风……”
说罢,便伸手,把拉他将过来,笑了道一句:
“有事与你!完事了再到别处哭丧!”
暗自道了一声“有药有粮,姑苏城,有救矣!”。
忽然,于人群中,却见那一个六品的中官亦是吭吭哧哧的扛了麻包走来。
然见那中官,走路一瘸一拐,似乎是腿脚不太灵便的样子。那拐呀拐的身姿,于人群当中却是一个显眼。
看罢,便是一个奇怪的挠头。
六品的中官?也算是个押粮官的存在!怎的还带了伤,跟了众人一起扛麻包?说这这朝廷也是个无良,放着好好的人不用,却单单用了这伤残?
于是乎,便将那中官多看了一眼去。
不料,却迎头撞见那中官的眼光过来。那中官也是上上下下的打量了自己。
还未等龟厌多想,却见那中官叫了一声,面上惊讶,口中试探了叫了声:
“爷爷?”
这声“爷爷”叫的龟厌且是一愣。心道:哎呀,这也太客气了?见面就叫爷爷?
然,见那中官叫罢,便好像得了一个确定一般。随即扔下了麻包,上前一把将那龟厌攀住。惊喜了道:
“怎的是你!”
被那中官热情似火的一把抓住,着实的让龟厌有些个懵。心道:我也不曾和那内廷中官有过往来,这中官倒是不认生?
心下虽是个奇怪,倒也不好拒人千里之外,只得赶紧用手虚托了。刚想问话,
却见那中官抹了把脸,面色饶是一个欣喜。然,只望了一眼,却又低头,怨了自己道:
“唉,又怎的不是爷爷!谁人还能干出这事来!”
这一句话让那龟厌甚是一个惊讶,心道:我干什么了我?
刚要问,便又见那中官抬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来,口中道:
“小的且在船上便闻的有一神仙道长,行仙法借城中吊桥运粮于城内,便能想到是仙长爷爷到此……”
说罢,又偏头,在自家脸上打了一巴掌,道:
“且是这两天猪油蒙了心,断是不曾想到……”
这一番操作看得龟厌心下着实有些个迷糊。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却又听那中官道:
“汝州一别,仙长爷爷一向可好?”
龟厌听罢便又是一个惊奇。看着这中官左不过而立之年,口中却称一声“仙长”与他,言中那“汝州一别”饶是让龟厌心下一震。
心道,是那汝州故人麽?
想罢,便是拿眼细细的看他,心下细细回想,却也想不出汝州故人中,有这中官的模样。
却见那中官抹了把眼泪,道:
“之山郎中之事,却是无奈。小的随周督职只顾得护卫天青贡,未尽丧葬之仪,到如今,每每想起仍是如蛊虫噬心。罢了!便是自己有罪,且不敢奢望爷爷海涵。”
龟厌听其口中言说“之山郎中”之事,便凄然泪下,声有哽咽,口中连连称谢。只是感觉这中官有些眼熟,却又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绞尽了脑汁,却还是想不起这中官究竟何许人也!
话说,这中官谁啊?
此人倒不是旁人,乃冰井司周督职手下常随,内侍押官崔正。
龟厌自然认不出他,因两人在汝州之时,也只有匆匆一面之缘。
然这崔正对着龟厌仙长且是一个印象深刻。那叫打死了都不敢忘。
只记得这道士手中的“道君银牌”能无端的要了人命去!
此事说来且是个话长。
本是在那汝州宋粲大营,这厮彼时还是个押官。
然,官虽不大,这官威倒是不小。嫌了博元校尉怠慢了他,便托了大,一场难为下来。
搭上那宋博元不想得罪了这冰井司的阉人,平白惹了祸事于主家。饶是一番的低声下气迁就。然,这崔正也是个不依不饶。
彼时,龟厌着实看不过眼去,便佯装无意之间丢下“道君银牌”好生戏弄了他一番。
此事。于龟厌倒是个玩笑,但于那崔正,便是个记忆深刻,打死都不敢忘!
那真真是夹着屁股跑路的!险些将他的便秘都给治好了去!
咦?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一个“道君银牌”至于让这中官害怕到要拉一裤兜子?
夸张?你也不看看这“道君银牌”上面刻的什么。
前脸錾刻“斩妖除魔,司衙毋问”,后面押款 “元符万宁宫葆真观先生”,两面上的字皆为官家亲手篆刻!御赐的!
这玩意儿危险的地方,是能把你当成“不洁之物”给干掉。而且你还没地方说理去。
想讲理?你得先自证清白,证明自己不是妖怪!
咦?我去,你这厮,死了还能说话?嗯,弄死你肯定错不了。
这两头堵的玩法,谁他妈的受的了去!
闲话少说,姑且回到书中。
见是故人,那龟厌便是一把将他扶起,上下左右的看了。
龟厌直到此时,才想起似乎有这么一个人。倒是自家作的妖,用“道君银牌”吓唬他来着。
然,故人就在眼前,却也着实的不敢认也!
原先,这人虽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中官,饶是不大招人待见,却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如今汝州一别,左不过一年时间。却见这人……
且不说那一脸脸的沧桑,面上却不知何时落下这许多的伤疤,那疤痕狠毒,肉筋鼓鼓,长若蛆虫,蜿蜒了在脸上,看上去饶是有些个狰狞。然,这人衰老的,且是有些个夸张!看上去竟老了十多岁去!
再看那手,且是一个十指指甲全无!一条瘫腿亦是个一瘸一拐,看了倒是让人胆战心惊,这人到底受了什么样的灾祸,才能落得一个如此残疾?
这般的模样且是那龟厌惊呼一声:
“怎得如此?”
说罢,便赶紧将他拉了起来,疑惑了问他:
“你这腿?”
却不料,内侍崔正听了龟厌的这话来,便“哇”了一声哭出个声来。
说起这崔正这一身的伤,便是与那“真龙案”有关。
吕维要的是“皇权归正”。所以,扳倒依附皇权做大的冰井司,便是一个首务也!
迫于那吕维风头正盛,彼时,冰井司撤司归务,重回皇城司辖下。主事周亮入狱永巷。
虽是个戴罪之身,也算是被那黄门公暗保了下来。那吕维也摸不准官家的脉,也不敢猜度了官家的心思,倒也不敢妄动了那周亮。好在是冰井司大势已去,周亮便是光杆一根,也兴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由他去吧。
然,这崔正,却只是个芥末大小的官职,芝麻绿豆般的前程,倒是没又周亮那般好运气。
于是乎,吕维便令吴双将这崔正押入开封府大牢,好声了打了问!
我还就不信了!惹不得那黄门公,押不得周督职,我还不能审这小小的押官?
说这吕维气令智昏麽?没事干难为这小官,且为哪端?
也不能这样说。
别看这崔正官小职卑,却是积年跟随那周督职左右的常随。
这冰井司的大事小情说他全知道,倒是冤枉了他。但,说他一点都不知道,那就没人信了。
吕维何人也?
自是不会放过如此大好的机会。
铁了心的要从这崔正口中问出点口实来,好再下一城,做的一个除恶务尽,一举将这冰井司消于无形。
却不成想,此举倒是让那吴双碰上了一个硬的不能再硬的钉子。
那崔正虽是一个割了卵子的内侍中官,然也知道那“忠勇”二字怎写!
于是乎,便咬碎了牙熬刑,只字未说那冰井司长短。
然,周督职被那黄门公暗保,又让那皇城司奈何不得。
便将刑法用了个无所不用其极,将那崔正拷打了一个死去活来。
然,方法用尽,软硬皆施,终也要不出这崔正的一个只言片语。
但是,这人却不敢真真的给打死。因为,死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口供与他。没有一点口中出来,倒是编出来个口供,也是个漏洞百出。倘若被人拿了漏洞,落得一个满盘皆输,倒是一个划不来。
于是乎,只能暂时放下,将他扔在死牢之中。心下抱了一丝从长计议的希望,等他养好了伤再审。
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那崔正苦熬苦掖不过几月,那皇城司便是一个自作孽。勾当吴双便惹下“宋邸不祥”的“大逆之事”。与那王申一道被叛了一个凌迟。
兹事体大!以至于皇城探事司上下人等均受牵连。一场下来,冰井司倒是没能怎样,却让皇城司输的一个惨淡,连拱卫宫内的黄院子都丢了。
而冰井司借此事,却得了一个咸鱼翻生。再获探事权柄。
周督职念其故旧,又闻听开封府衙役所言之刑讯惨烈,甚感其忠贞!
便使了门路让这崔正得了一个无罪释放。
然,再见此人,亦是遍体鳞伤,蛆虫满身,窝在死牢的石板上堪堪将死。
于是乎,便令人用尽了方法抢了他一条命回来。
然那刑具残酷,又搭上吴双卖力。尽管抢了一条命回来,却留下了一个一身的残疾。
这人都这样了,又是一个残疾,自然不能再回冰井司当差。
那督职周亮也算是个仁义。又是送钱又是送人的央求了那杨戬,终是与那崔正求了一个内东头供奉的职差。
如此,这崔正便是得了一个升迁,由一个九品的押官,升到了从六品的侍奉。也不枉他狱中受得那一场得大罪。
此番,官家圣旨下在那内东头,令:“动内库,姑苏平疫”。
周亮便是看准了这时机,且又求了杨戬,推荐了这崔正权作监粮。
也好让这崔正建了功业,日后也能有个好前程。
于是乎,这崔正这才一路舟船到得姑苏城下。
如今又见汝州故人,见那龟厌问下,便将那平日不可与人言说的委屈,一并哭诉出来。
那龟厌听罢亦是心酸,原本对中官这等的刑人龟厌倒是看不大起。
只因这帮人做事,只遵上位而无是非之心。遇事且无对错,只行一个见风使舵。
听得这崔正哭诉事情的原委,心下却由衷的赞道:这刑人之中也有忠贞之士!
然,抬眼望那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于城下者,皆为医者、内侍,乃至船工走卒。
其众,不下千人,便无一人穿红披紫!
心下感叹了朝堂之上“仁义道德”,上官之“道貌岸然”,倒是不如这刑人小吏,贩夫走卒忠贞也。
朝堂之上的那些个官员,便无一个“爱国惜民”之人麽?
倒是这龟厌想多了。
有倒是有。
然,此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倒是比那“爱国惜民”要实在些。
且是要保得住身安,守得住官位,而后,才能去谈什么“造福于民”。
以平民之身要行“造福于民”之事?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喊一句“苍天已死,岁在甲子”!然后,就等着,看看有没人响应了。没人搭理你,你就是喊破嗓子也是个百搭。
缘何如此?
为民者且只能得一个身危命薄,官位不稳麽?
当时的政治环境是这样的,不作为,便无差错。一切皆为党争,人人自保了先。
元佑、元丰两党剑拔弩张,且又是一个势均力敌。别说做什么事,但凡你能露出一丝“持中”的意思,必为两党所共击之!
先打完了淘汰赛,两党再行残酷的友谊赛。
于两党之人得眼中,只想寻了对方的错处一击而中。倒是将那做官的本分,百姓的安危,甚至家国天下,都暂时的放在一边。
更甚之,宁可毁之,亦不希望让对方得了半点的好处去。
问那朝堂群臣,何至如此哉?
倒是一个陈年积怨,意气使然也!
就像两个人揪了头发打架一般,让谁先松手,倒是一个不好商量。
更甚者,这还不是两人打架那么简单。
此事关乎自家党团之存亡,所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可调和!
话不多说,且说这姑苏城下。
说那龟厌搀起那崔正道:
“无碍,待到城内放行,我便求了我爹,叩门看你这烂腿。”
那崔正听罢也是一愣。傻傻的望了那龟厌,心道:你这道士且是夸的海口,且不知你这“爹”何许人也?
然,却在一瞬,这心下便记起,早先那冰井司的察子有信言道:那宋正平认下这龟厌做义子。
那可是登名造册上告了开封府的。
想至此,心下便是一惊,赶紧跪下道:
“这怎使得?那御太医乃是给咱们官家瞧病的……”
却是说罢,也不等那龟厌回答,便自顾抹了泪道:
“有仙长爷爷此话便是,姑且为了这条烂腿……”
说罢,便自顾站起,扯了那丢在地上的麻包扛在身上欲走。
然,刚拐呀拐的走了两步,便被那龟一把扯住问道:
“哪里去?”
崔正闻言回头,抹了眼泪道:
“爷爷且住,咱家这瘸子放屁虽是个邪门歪道,且也能添个风来……”
这话音还未落地,便被龟厌一把扯落了他肩上的麻包,口中斥道:
“尔乃督粮官?!扛包送粮之事倒是不用你那点邪门歪道的风……”
说罢,便伸手,把拉他将过来,笑了道一句:
“有事与你!完事了再到别处哭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