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亦是贪生怕死之徒!-《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耿青前来禀报:“陛下、汉王殿下,轮台城已控,西域守军尽降,东察合台枢密院枢密使、异密部首领怯马鲁丁被擒。”言罢,挥手示意,周通领两军卒押着五花大绑的怯马鲁丁上前。

  朱松闻此人大有来头,眼前一亮。

  枢密使,军事之巅,等同大明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或蓝玉大将军。

  怯马鲁丁乞求:“大明皇帝陛下,吾无意冒犯,愿率军而降,乞饶一命。”

  怯马鲁丁已失往日高傲,此刻满面惶恐,向朱元璋跪倒。

  “此刻言降,是否已迟?”

  “为何当初命尔等投降时,尔等充耳不闻?”

  “如今力不能支方思降,世间岂有如此易事?”

  朱元璋听罢,冷笑不以为意。

  “你若此刻求死,本王尚能高看,不料东察合台枢密使,亦是贪生怕死之徒!”

  朱松亦露不屑之色,摇头失望。

  “不然,大明陛下、汉王殿下,留我尚有大用!”

  “我熟知阿力麻里布防,若攻之,有我必事半功倍!”

  “怯马鲁丁愿为前驱,领大军冲锋,望戴罪立功!”

  怯马鲁丁脸色苍白,慌忙解释。

  闻言,朱元璋与朱松相视一笑。

  “不必,本王以你人头祭奠汉中军亡灵更佳!”

  “阿力麻里,无你,本王亦能取之!”

  朱松摇头,示意耿青。

  耿青会意,拔刀而出,怯马鲁丁未及求饶,头已落地。

  “此次谁擒此人?”

  朱松笑问耿青。

  耿青目光微异,瞥向周通。

  朱松与朱元璋皆惊。

  莫非又是周通?

  前次攻哈密,他机缘巧合斩哈密首领,此番擒怯马鲁丁又是他?

  运气何其好!

  “回汉王,乃周通所擒。”

  耿青苦笑解释。

  众人目光聚焦周通,他面色羞赧,手足无措,挠头不已。

  “周通,真是了得!”

  “你这运气,真是让人不知该如何评判!”

  “这一功绩,我记下了!”

  朱元璋闻言,大笑起来。

  “多谢陛下!”

  周通听后,憨态可掬地笑了。

  “轮台城之战,汉中军伤亡如何?”

  朱松转向耿青问道。

  “凉国公与秦武尚在统计,目前俘虏西域将士约九千,杀敌四万余!”

  耿青急忙答道。

  “九千人,数目不小,轮台城战后需重建,正好让他们充当劳力。”

  朱松微微点头。

  这些俘虏正好可用作劳动力,不论是重建轮台,还是日后修筑通往哈密卫或兰州的道路,都大有裨益。

  免费的劳力,何乐而不为?

  不久,汉中军的伤亡统计也出炉了。

  战死将士三百余,伤者约两千,其中轻伤者尚能再战千余人。

  又是一场以极小代价取得的辉煌胜利!

  相较于被歼的四万西域守军,汉中军仅亡三百余,比例惊人,近乎一百比一!

  此皆因汉中军全员披甲,西域将士手中的兵器难以伤其分毫。

  很快,轮台城内,除了九千多被俘的西域守军,百姓也被集中到了一片空地上。

  他们面露惊恐,显然担心大明军队会加害于他们。

  “诸位!”

  “本王乃大明汉王朱松,攻打轮台,非为屠戮,乃为覆灭东察合台!”

  “自此,轮台归大明所有,尔等亦为大明子民!”

  “只要归顺大明,即可享受与大明子民同等的待遇,牧场、田赋,无须再上交王公贵族!”

  “你们不仅能保有余粮与牲口,甚至还能向外贩卖!”

  “所有归降的西域将士,一旦放下武器,本王将为其安排差事,衣食住行无忧,月薪亦按时发放!”

  “本王言尽于此,轮台城的原住民与牧民皆可归家,无须忧虑任何困扰,若遇难题,可直接向汉中军求助!”

  “至于已降的西域守军,自明日起参与修缮轮台城受损之城墙!”

  “机会已给,本王事先言明,若再怀反心,休怪本王无情!”

  “举报有反心者,可得汉中军赏银或食物!”

  朱松待人到齐,当众高声宣布。

  众人,包括百姓与降军,皆震惊不已!

  大明军队竟如此善待他们,出乎所有人意料!

  西域守军作为俘虏,竟有工作、食宿,且月有俸银,前所未闻!

  更令人惊叹的是,百姓无需再向王公贵族进贡,大明百姓皆如此!

  身为大明子民,难道连赋税都无需缴纳?

  粮食、牲口皆归己有,还能外销,此等事,昔日想都不敢想!

  震惊之余,众人面露疑惑。

  朱松所提政策与条件,过于优渥,犹如天降横财,令人难以置信!

  然无人敢当面质疑。

  他们本以为大难临头,能保命已是万幸!

  如今朱松许下承诺,准其归家,即便心存疑虑,也不得不承认,此乃最佳结局!

  “父皇,您曾言西域攻下后交由儿臣管理,儿臣如此安排,您可有异议?”

  朱松此刻转向朱元璋,笑问道:

  “我说过的话必当守信。

  西域一旦归属大明,如何治理便是你的职责,我便不再插手!”

  “或许你的想确,只要能让西域的原住民衣食无忧,生活得更加美满,他们定会迅速融入大明。

  你对大明……有句什么话来着?”

  朱元璋笑着点头反问。

  “你是说让他们对大明产生归属感吧?”

  朱松随之笑道:

  “正是,归属感!”

  “你前些日子不是还说要治理好西域,就必须让这里的原住民被大明汉人同化吗?要让他们认同我们,仅凭武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便拭目以待,看你如何治理!”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笑道。

  “那我定不让父皇失望!”

  朱松笑答,随后对耿青下令:“大军在轮台城外扎营休整三日!”

  半日之间,轮台城被攻破,汉中军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四方,震惊周边各部族。

  他们虽预料怯马鲁丁守不住轮台,却未曾料到汉中军从攻城至完全控制轮台,竟不足一日,仅三四时辰而已!

  同时,朱松宣布的优待俘虏与原住民政策也迅速传播,令各部族心动。

  若汉王朱松所言属实,必有更多部族愿归顺大明!

  东察合台看似强大,实则除少数大部落及王室,其余中小部落地位如奴隶,无话语权,资源亦被王公贵族掠夺,自然心生不满。

  若朱松所言能成真,谁还愿继续效忠东察合台?

  成为大明子民岂不更好?

  次日,又有一消息自轮台城传出!

  除了被俘的西域将士,普通百姓已能自由进出轮台城。

  汉中军甚至协助百姓修缮房屋,为缺衣少食的家庭送去冬需,虽不多,却如同汉中和西安对困难户的援助,令百姓感激不已。

  这正是朱松所求,他相信轮台城的现状传开后,会有更多部落动摇,归顺大明。

  “你这招真绝,直戳人心!”

  “若西域部落纷纷归降大明,东察合台的首领怕是要被你气死!”

  朱元璋非但不阻朱松在轮台施恩,反而玩笑道。

  “治国其实不难,就是让百姓衣食无忧,有生存的希望。”

  “满足了这些,谁还会闲着没事来反抗?”

  “即便有人想搞事,百姓也不会答应,不用我们动手,他们就会被百姓撕了!”

  朱松笑道。

  “对,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此理!”

  朱元璋点头赞同。

  朱松欲赢民心,让西域真正融入大明,需公平对待,让西域子民享受与大明百姓同等的待遇。

  凭借后世经验,朱松深知征服一片土地所需。

  单凭武力远远不够。

  他非作秀或收买人心,而是真心希望西域百姓能对大明产生归属感。

  至少让他们在接受大明治理后,不再怀念东察合台。

  “陛下、汉王殿下,战死将士的事宜已处理完毕。”

  此时,耿青面色凝重地向朱松和朱元璋禀报。

  听闻此言,朱松与朱元璋父子面露凝重。

  那些捐躯沙场的汉中军勇士,实为大明不可磨灭的英雄!

  空旷之地,三百余阵亡将士的被庄严排列。

  四周聚集了不少西域民众,他们同样好奇汉中军会如何处置这些英勇的。

  依西域习俗,战死沙场者通常会选择一种特殊方式处理。

  那是一种将在特定仪式后肢解,再喂食秃鹫或其他野兽的仪式。

  而汉人则注重入土为安或火葬。

  然而在西域,木材稀缺,严禁用于焚烧。

  不久,朱松、朱元璋随耿青抵达现场,同行的还有负责引领的道士。

  西域民众的目光迅速从朱松父子转向道士,只见他们正虔诚地为阵亡将士超度,引得众人聚精会神地观看。

  朱元璋内心激动不已,他深知道士即将施展赶尸术,让自行返回汉中府。

  昔日仅在梦中推演所见,今朝终得亲眼目睹这神奇景象!

  超度仪式结束后,道士们取出准备好的符箓,逐一贴在额头。

  围观民众面露诧异,不解其意。

  突然,一名老道士口中念念有词,随着一声大喝,原本静默的竟逐一站立!

  现场惊呼连连,西域民众从未见过如此离奇之事,个个面如土色,仿佛见鬼一般!

  很快,他们察觉到汉中军将士与那些道士面对眼前景象,毫无惊慌之色。

  朱元璋与朱松父子二人面色依旧如常,众人也随之冷静下来。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那些逝去的将士仿佛行尸走肉,随着摇铃的道士离去。

  此刻,汉中军将士摘下头盔,望着昔日战友,脸上满是感慨。

  这一幕诡异而神奇,让围观的西域百姓心惊胆颤,虽默不作声,但对这未知情境本能地感到恐惧。

  朱松并未在意这些西域百姓的反应。

  如今,赶尸之业在大明已渐成风气,时日一长,大明百姓对此类道士赶尸的情景也就习以为常。

  西域既已归属大明,百姓们迟早会习惯。

  不少百姓鼓起勇气,向汉中军将士询问缘由。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