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贸易货物,琉璃镜子-《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东溪工地已经烧制出长九尺宽三尺的超大型玻璃镜子,还有几尊纯净的琉璃药师王佛像,嗯,还有高级瓷器建盏之类的,这些都是价值不菲的货物,用它们来引诱厦金两岛上的权贵搓搓有余。

  邓知州,此事你多费费心,务必让哪些权贵大户拿出金银或粮食来加入这货物的售卖之中。

  如若对这些项目不敢兴趣的,世子府主持的海上新式捕鱼之法可以让他们加入到其中。

  这几个项目做的好,每年少说都有近千万两的利润,应该可以满足他们的胃口了。”郑锦吩咐道。

  “冯参事,你来协助邓知州完成这件事情。这件事一定要快,要尽快稳定厦金两岛。”

  冯锡范兴奋的道:“多谢世子。下官一定协助好邓知州完成此事。

  世子,若有权贵大户皆不愿意,该如何处理?”

  郑锦像看一个白痴一样,这是人所能问出的问题吗?

  邓会忙在一旁打圆场道:“冯参事不必担心,这事于大家有大利,哪些权贵家主都是利益熏心之辈,定然不会放弃此事。且安心。”

  郑家是海盗世家,郑氏集团就是一个半军半商的综合体,他们追求的是利润,是白银,是社会地位。海盗集团信奉的利益为上,谁的拳头大,谁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利益、更好的好处,他们就会拥谁为王;谁阻拦大家赚取金银,谁就是大家的敌人,任何人敢阻拦在大家面前,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敌人铲除。

  郑家的根基在海贸,在海上、在军队,而恰恰不在土地上,不在中国传统的乡绅身上。这就是郑氏集团与之前统治阶级最大的区别,那就是统治的基础不一样,不相同,阶级不同,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也是不同的。

  郑锦继续说道:“文主事,你回厦门后,联系金木水火土和仁义礼智信十大商行,这十大商行被郑泰长期把持,其中的人员情况复杂多变,你要择优使用,利用十大商行的经商渠道,将镜子等货物卖出。还有,可以向他们说明,玻璃、镜子、瓷器、还有琉璃物料都可以订制,但订制的价格要高出三到四层。”

  户房文祯眼前一亮,道:“世子,伪清统治地界的良绅官员是否可以加入到其中来?”

  “当然可以,只要是支持我们的良绅商人官员文吏,都可以得到售卖货物的资格。甚至伪清八旗官员也可以加入到其中。当然,价钱肯定要更贵一些,毕竟付出的成绩和风险都不一致,其所享受的待遇,肯定也会有所差别。”郑锦耐心的指导道。

  众人得知肯定的消息后,都个个变得心满意足起来,对于郑锦所说的待遇差别,没有任何人反对,投入多少,自然获得多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不可能自己提着脑袋反清复明,其待遇跟在伪清地界做伪臣的人一样的,能为他们争取到利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贪婪过度的人,总会死于非命的。

  冯锡范提出疑问,道:“世子,将货物交由一些大陆良绅售卖,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收益?”

  郑锦解释道:“目前而言,整个大陆、南洋、甚至西洋都是我们货物的市场,这个市场很大很大,仅靠我们是吃不下的,两湖、云贵、四川、长江以北甚至关外,这都是我们的实力盲区,只有靠这些当地的良绅才有足够的实力去售卖,我们的利益只会更大,不会减少。

  若是打通长江以北,甚至长城内外的市场,每年的贸易利润不会少于一亿两白银。大好的钱途,就要靠你们来创造了。”

  书房众人一阵火热,这样的钱景真的是一片大好,若是能够公布出去,整个郑家军都会紧紧地团结在世子郑锦的周围,支持东溪工地持续不断地运转,甚至会要求世子扩大东溪工地的产值。别说每年一亿白银的利润,就是十分之一,一千万两白银,都足以让人疯狂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名缰利锁谁能挣脱的开呢?

  他们也知道这是郑锦要通过的他们的口将郑家军的前景描绘出去,稳定厦金两岛的同时,扩大郑家军旁支势力,得到他们的支持,减少郑家军攻伐漳泉二府的阻力。

  伟人说过:“所谓政治,就是把敌人的朋友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

  要是能够暗中拉拢漳泉二府当地的士绅,只要能够消灭伪清军队,这些士绅明面不敢给予支持,暗中的支持肯定不会少的。这或许就是郑锦让利润分出的原因所在吧。

  邓会惊讶了,道:“竟然会有如此高额的利润吗?若真的如此,闽粤浙的商人都会蜂拥而至啊。于我军大为有利啊。”

  郑锦点点头,道:“商贸之事,就交由邓知州、冯参事还有户房负责妥善处理了。还有一事,东溪工地给我们带来的炼铁、铸造大炮、还有现在的琉璃、瓷器、佛像、镜子等待,都是工匠潜心研制的功劳。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是我们郑家军的规矩,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我们用人的原则。

  为了表彰工匠的巨大功绩,我意在工部下设营缮所,秩正七品,设所正、所副、所丞各一人,以诸匠之精艺者为之。如此可激发诸匠工艺技艺的提高,给海贸、军工带来更大的收益。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冯锡范支持道:“世子,此建议可行,若能设立营缮所,必会让工匠们更为专心自己的工艺,提高技术。哪怕每年都能有几个琉璃、镜子这样的高端产物,这营缮所设立就非常有必要。”

  陈永华也支持道:“确实如此,工匠之人,人才辈出,世子仅仅是稍加使用,就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成绩,若是加大对工匠的支持,提高政治地位,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邓会等人也纷纷赞同此事。新的机构成立,又代表了多了许多编制,许多官位,谁能不喜欢呢?

  新型商贸之事,就在这个小小的书房由几个人就这样确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