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对于郑锦而言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他从未经历过任何战争。前世别说战争,就连枪都没有见过几次。而现在,他要指挥一场十七世纪中叶的冷热兵器交替时期的战争了。
对此,郑锦表示小儿科····
呃,算了,还是比较大的,比较大的儿科。
内心七上八下,大脑有些混乱的他却只能面无表情的率领四千人的部队前往金门城。这确实只让经历过两百多人民兵训练的他,有些手脚无措。
幸好,身边有一群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将,郑锦还算勉强糊弄过去了。
郑锦是不想上战场的。
何全也是不愿意郑锦上战场的,郑锦若是出了什么事,对于依靠郑锦的文武官员来讲,那真的是天塌了。
郑大阁也万分担心,郑锦带领的军队数量太少了,只有三千人,其中一千五百还是新兵,实在放心不下的他,一咬牙,将水师九镇上的水兵凑足一千人,跟随世子一起上岛。
四千人的部队,即便金门真的发生叛乱了,四千人也足以保护郑锦逃离金门岛。
对于郑锦而言,金门岛是他不得不来的地方,无论金门是否发生叛乱,都要第一时间将它解决。金门在郑家军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个时候,派遣谁领兵来金门,都不如他亲自来金门来得快。至于金门上的军队,在他看来确实最小的威胁,只要郑成功不死,以郑成功在郑家军军中的威信,没有人敢公然反叛。
郑锦打着延平王世子的旗号,在金门而言,真的可以堪比一万大军。
有时候威望高确实是一种隐形的实力啊!
郑锦知道金门的兵力不会少于八千,自己率领四千人鲁莽进入金门岛,确实有些冒险,但这个险值得冒啊。
他打赌郑缵绪不敢明面上公然反抗。
即便赌输了,也没什么。无非是消耗一些炮弹而已,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新式大炮和炮弹。
郑锦可谓是心中很有底气。
郑锦率领四千兵力,行进速度很快,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以快打慢,打得郑缵绪一个措手不及。
攻下金门码头后,稍作休整,在郑锦的率领下,四千人开始急行军。
十里路程,仅仅半个时辰,郑锦就赶到了金门城下,金门城已经关闭,城上的到处都是士兵在警戒。
郑锦可不想让自己的三千轻步兵去攻打一个防守严密的城池,尤其是这个城池还有大炮守城的情况下,贸然行事,必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何全看着金门城大门紧闭,有些生气的骂道:“世子,看来这郑缵绪反心已起啊。”
郑锦不以为意的道:“正常,正常。乱世之中,保持一份警惕是正常的。来人,让旗手将大旗聚高一些,派人去城门前叫门。就说延平王世子、厦金留守锦前来视察金门,让他们开门。”
何全道:“遵命。来人,前去叫门。”
几个大嗓门的军士立即前往金门城下,大声吼道:“城上的人听着,延平王世子、厦金留守锦前来视察金门城,赶紧打开城门。”
军士连续重复了十几遍,金门城上的士兵一阵混乱,城下的可是郑家军下一代的继承人,延平王的世子,这怎么跟将军说的不一样啊。
眼尖的士兵们看着高举的旗子,“延平王世子锦”六个大字赫然在目。这可是真的啊。
城上的士兵窃窃私语:“看起来是世子到了。”
“东南沿海,还有人敢冒充世子的吗?怎么可能是假冒的?”
“看看世子身后的部队,打的旗帜不就是木武镇何、漳义镇郑吗?这可是世子的嫡系部队啊。看起来不像是假的?”
“那现在怎么办?要打开城门吗?”
“你傻啊,小侯爷不是下令,没有他的命令不允许开城门吗?”
“咳咳,我们该干嘛,还干嘛,这是他们上层的事情,跟我们这些小兵没有关系。只要我们伤着世子就好。赶紧熄火,弓箭手放下弓箭,不要惹的世子误会。”
“好像十年前,建国公就是这样丢掉厦门的?莫不是世子也想趁机拿下金门?”
“闭嘴,这都是他们郑家的内斗,谁胜了我们听谁的。更何况藩主还在呢?”
城楼上的士兵们的窃窃私语消失了,也都放下了警惕,刀枪入鞘,火把熄火,大炮重新罩上炮衣。人人一脸吃瓜的看着城门前的部队。
郑锦哈哈一笑,指着城楼说道:“看吧,我就说,这事郑缵绪肯定瞒着下层官兵,不让他们知晓此事。不然他们不会如此放松。”
何全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道:“世子把握人心确实高人一筹。看样子是打不起来了。这次说不定真的可以一动吹灰之力解决此事。”
郑锦嘿嘿冷笑道:“吩咐下去,全军戒备,小心扬威二镇的偷袭。让炮兵部队尽快赶到,等会儿说不定需要大炮威慑。”
何全点头应是。
……
听到探子的汇报,郑缵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郑亚晋和匆匆赶来的扬威前后镇镇将也有些担忧。
这跟得到的情报不一样啊,这厦门军不过三千人,但是有郑锦在场和没有郑锦在场,这是两个概念啊!
也是两个难度啊!
郑缵绪愣愣一会儿,问道:“可以确认是郑锦吗?他不是去铜山了吗?现在出现在金门,铜山他不管了?”
郑亚晋急急的说道:“小侯爷哎,我们都被郑锦给骗了。这铜山叛乱,是他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也只有他知道。说不定这就是郑锦抛出来的圈套,就像看看有异心。
现在关键是,郑锦就在城下,我们还要不要将他和三千军队一起歼灭。”
郑缵绪回过神来,道:“是喽,这是郑锦在钓鱼。我们忍不住上钩了。”
扬威前镇镇将郑四宝一脸横肉,道:“小侯爷,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做了,就一直做下去。
郑锦在城下更好,若是抓住他,以他为质,那厦门城唾手可得。”
扬威后镇镇将郑家忠也道:“小侯爷,下令吧。扬威前后镇一万人马听从小侯爷调遣。”
郑缵绪目露凶光,道:“事已至此,多想无意。干吧!按照之前商议的,包围郑锦。
记住,让岛津二郎的军队顶在前面。最好岛津二郎击溃郑锦后,顺利死在战场上。”
“遵命。”
对此,郑锦表示小儿科····
呃,算了,还是比较大的,比较大的儿科。
内心七上八下,大脑有些混乱的他却只能面无表情的率领四千人的部队前往金门城。这确实只让经历过两百多人民兵训练的他,有些手脚无措。
幸好,身边有一群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将,郑锦还算勉强糊弄过去了。
郑锦是不想上战场的。
何全也是不愿意郑锦上战场的,郑锦若是出了什么事,对于依靠郑锦的文武官员来讲,那真的是天塌了。
郑大阁也万分担心,郑锦带领的军队数量太少了,只有三千人,其中一千五百还是新兵,实在放心不下的他,一咬牙,将水师九镇上的水兵凑足一千人,跟随世子一起上岛。
四千人的部队,即便金门真的发生叛乱了,四千人也足以保护郑锦逃离金门岛。
对于郑锦而言,金门岛是他不得不来的地方,无论金门是否发生叛乱,都要第一时间将它解决。金门在郑家军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个时候,派遣谁领兵来金门,都不如他亲自来金门来得快。至于金门上的军队,在他看来确实最小的威胁,只要郑成功不死,以郑成功在郑家军军中的威信,没有人敢公然反叛。
郑锦打着延平王世子的旗号,在金门而言,真的可以堪比一万大军。
有时候威望高确实是一种隐形的实力啊!
郑锦知道金门的兵力不会少于八千,自己率领四千人鲁莽进入金门岛,确实有些冒险,但这个险值得冒啊。
他打赌郑缵绪不敢明面上公然反抗。
即便赌输了,也没什么。无非是消耗一些炮弹而已,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新式大炮和炮弹。
郑锦可谓是心中很有底气。
郑锦率领四千兵力,行进速度很快,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以快打慢,打得郑缵绪一个措手不及。
攻下金门码头后,稍作休整,在郑锦的率领下,四千人开始急行军。
十里路程,仅仅半个时辰,郑锦就赶到了金门城下,金门城已经关闭,城上的到处都是士兵在警戒。
郑锦可不想让自己的三千轻步兵去攻打一个防守严密的城池,尤其是这个城池还有大炮守城的情况下,贸然行事,必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何全看着金门城大门紧闭,有些生气的骂道:“世子,看来这郑缵绪反心已起啊。”
郑锦不以为意的道:“正常,正常。乱世之中,保持一份警惕是正常的。来人,让旗手将大旗聚高一些,派人去城门前叫门。就说延平王世子、厦金留守锦前来视察金门,让他们开门。”
何全道:“遵命。来人,前去叫门。”
几个大嗓门的军士立即前往金门城下,大声吼道:“城上的人听着,延平王世子、厦金留守锦前来视察金门城,赶紧打开城门。”
军士连续重复了十几遍,金门城上的士兵一阵混乱,城下的可是郑家军下一代的继承人,延平王的世子,这怎么跟将军说的不一样啊。
眼尖的士兵们看着高举的旗子,“延平王世子锦”六个大字赫然在目。这可是真的啊。
城上的士兵窃窃私语:“看起来是世子到了。”
“东南沿海,还有人敢冒充世子的吗?怎么可能是假冒的?”
“看看世子身后的部队,打的旗帜不就是木武镇何、漳义镇郑吗?这可是世子的嫡系部队啊。看起来不像是假的?”
“那现在怎么办?要打开城门吗?”
“你傻啊,小侯爷不是下令,没有他的命令不允许开城门吗?”
“咳咳,我们该干嘛,还干嘛,这是他们上层的事情,跟我们这些小兵没有关系。只要我们伤着世子就好。赶紧熄火,弓箭手放下弓箭,不要惹的世子误会。”
“好像十年前,建国公就是这样丢掉厦门的?莫不是世子也想趁机拿下金门?”
“闭嘴,这都是他们郑家的内斗,谁胜了我们听谁的。更何况藩主还在呢?”
城楼上的士兵们的窃窃私语消失了,也都放下了警惕,刀枪入鞘,火把熄火,大炮重新罩上炮衣。人人一脸吃瓜的看着城门前的部队。
郑锦哈哈一笑,指着城楼说道:“看吧,我就说,这事郑缵绪肯定瞒着下层官兵,不让他们知晓此事。不然他们不会如此放松。”
何全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道:“世子把握人心确实高人一筹。看样子是打不起来了。这次说不定真的可以一动吹灰之力解决此事。”
郑锦嘿嘿冷笑道:“吩咐下去,全军戒备,小心扬威二镇的偷袭。让炮兵部队尽快赶到,等会儿说不定需要大炮威慑。”
何全点头应是。
……
听到探子的汇报,郑缵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郑亚晋和匆匆赶来的扬威前后镇镇将也有些担忧。
这跟得到的情报不一样啊,这厦门军不过三千人,但是有郑锦在场和没有郑锦在场,这是两个概念啊!
也是两个难度啊!
郑缵绪愣愣一会儿,问道:“可以确认是郑锦吗?他不是去铜山了吗?现在出现在金门,铜山他不管了?”
郑亚晋急急的说道:“小侯爷哎,我们都被郑锦给骗了。这铜山叛乱,是他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也只有他知道。说不定这就是郑锦抛出来的圈套,就像看看有异心。
现在关键是,郑锦就在城下,我们还要不要将他和三千军队一起歼灭。”
郑缵绪回过神来,道:“是喽,这是郑锦在钓鱼。我们忍不住上钩了。”
扬威前镇镇将郑四宝一脸横肉,道:“小侯爷,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做了,就一直做下去。
郑锦在城下更好,若是抓住他,以他为质,那厦门城唾手可得。”
扬威后镇镇将郑家忠也道:“小侯爷,下令吧。扬威前后镇一万人马听从小侯爷调遣。”
郑缵绪目露凶光,道:“事已至此,多想无意。干吧!按照之前商议的,包围郑锦。
记住,让岛津二郎的军队顶在前面。最好岛津二郎击溃郑锦后,顺利死在战场上。”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