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阴谋初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郑缵绪点点头表示认可,道:“两位将军言之有理,还是动一下比较好,免得兵临城下了,我们还在迷蒙之中。单单是扬威二镇还不够,让中冲镇、宣毅中镇也动一下,前往金门码头一看究竟。”

  岛津二郎也插口道:“小侯爷,若是真的是厦门军登陆了,你要速下决断,将这股厦门军留在金门岛。决不能让他们逃出金门岛,以免影响我们的大计。”

  郑缵绪有些犹豫了,这个决定可真的不好下啊,没有父亲的命令,要是厦门军真的登陆了,并将他们留下的话,那真的跟厦门彻底决裂了。若情况不瑜,真的完蛋了。

  郑亚晋不想这么快就跟厦门军发生决裂,忙劝说道:“小侯爷,还是等一下侯爷的命令吧。在藩主还在世之前,郑家军没有人敢明面上反对郑家军旗。目前厦门还不知我们的谋划,还是先讲明情况比较好。”

  郑岗也想在猥琐发展一段时间,道:“郑将军所言甚是。我军不过一万三千余人,其中扬威二镇的一万人组建不过月余,阵型未熟,军阵演练还需要时间,还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洗礼,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火铳和大炮的数量严重不足,铠甲也不足,这些都需要厦门军器厂的大力支持。若这个时候与厦门军爆发冲突,于我军大为不利啊。还请小侯爷慎重考虑。”

  郑缵绪犹豫了,现在这个情况确实这样。兵器不足,军心未定,若是突然与郑家军发生冲突,那岂不是损失很大。他们想要厦门岛,但又不希望厦门岛有太大的损失。但现在来看,之前制定的突袭厦门岛的计划似乎已经夭折了,正面进攻厦门岛,郑缵绪虽然狂妄,但也没有想着仅凭一万军队就可以攻克防守严密的厦门岛。

  岛津二郎则道:“不然,你们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事到临头须放胆。你们听听,现在的炮声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明显是厦门军已经登陆金门码头了,而且与驻守金门码头的军队发生了冲突。这个时候,你们还要想着与厦门军和平相处,这岂不是异想天开吗?

  既然厦门军已经发现并向金门进军,我们就应该果断处置,将这股厦门军吃掉,然后进兵厦门岛。

  现在厦门空虚,郑锦又远征铜山,没有半个月是回不来的,他又带走了一镇水师和两个兵镇三千人的兵力。厦门岛其余军队分散在其他岛屿,本岛上能够动用的军队不足一万,若无郑锦的命令,厦门没有人可以有权出动三千人以上的兵力,更何况是进兵金门岛。

  这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军事勇气,以我估计现在能够进军金门岛的不会超过三千。

  若是能够吃下这三千人,厦门岛的军队将不足七千。金门现由军队一万两千余人,在加上我带来的一千大铳军,突袭厦门岛的行动完全有机会成功。”

  岛津二郎嘴干舌燥的分析一大堆情况,就是想让郑缵绪下定决心。

  心中对郑缵绪优柔寡断的行为更是有些看不上眼。

  书房之中一片沉默,金门码头传来的炮声越发响亮,这是实实在在的军事进攻啊。

  郑缵绪还在犹豫当中,这跟计划中的完全不一样啊,原计划是等着父亲传来藩主暴毙的消息,自己才出兵偷袭厦门岛的。封锁金门岛,也是为了让岛津二郎带着军队偷偷登陆,以防止倭军进入金门的消息泄露出去引起厦门岛的怀疑。

  郑锦南下铜山,更是为了这个事情一个更大的契机。毕竟留守厦门的邓会、陈永华等人可不一定有魄力来出兵金门岛。没有想到的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了。

  邓会、陈永华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金门封锁仅仅三天时间,就派兵入岛。这真的没有把郑泰和他放在眼里啊。

  郑缵绪突然有些后悔了,前几日不应该将金队的暗探全部关押,也不应该将金队的探子赶出金门岛。若是没有这些鲁莽的行为,邓会、陈永华应该不会想了解金门的情况吧。

  郑缵绪明白应该下定决心了,是战是和总要有个决定。但他担心自己的贸然决定会影响父亲在台湾的计划。郑成功死讯未传过来之前,他心中还是有些忐忑。郑亚晋和郑岗两位将军反对的最大的原因就是郑成功未死。

  现在有些骑虎难下。

  郑亚晋再次劝说道:“小侯爷,此时金门码头虽然发生战斗,但只要及时制止,还是可以回转。我们只要能够拖延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我们一切都准备完毕了,征台的远征军也尽入侯爷之手。到哪个时候,厦门唾手可得,何须现在一时莽撞,而丧失大好时机呢。”

  岛津二郎有些愤怒的看着郑亚晋,道:“郑将军,现在正是攻克厦门的大好时机,有我们出手,加上建平侯的内应,郑成功死定了。若小侯爷趁机夺取了厦门岛,岂不是让建平侯更高看一眼?”

  郑岗有些焦急的道:“小侯爷,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是战是和,总要尽快下决心。不能再拖了。金门码头的炮声已经逐渐小了,没有时间了。”

  郑缵绪脸色变幻无常,最后一咬牙,道:“打,将这股厦门军留在金门岛。联系杨富将军,让他带兵赶回金门岛,然后乘坐他的水师战船,连夜登陆厦门岛,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左城拿下,进而占领整个厦门岛。”

  岛津二郎,大喜,道:“小侯爷明知之举,我现在就让大铳队作为奇兵,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将这股厦门军留下。”

  郑亚晋和郑岗互望一眼,见到郑缵绪已经下定决心,虽然有些担心,但侯爷安排他们辅助小侯爷,那就按照小侯爷之令从事吧。况且他们也认为这个时候确实是厦门岛最空虚的时候,但出于对郑成功的害怕和担忧,还是觉得有些不稳定的因素。

  但事已至此,他们还是尊重郑缵绪的决定。

  他们两人齐声道:“尊小侯爷之令。”

  等三人离开书房后准备后,郑缵绪瘫坐在椅子上,现在他对郑泰肩膀上的重担和压力,有了初步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