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名声初显思明州-《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周十一只好听从车夫的安排,但舍不得用粮食探子将粮袋扎破,只是打开粮袋的一角,深深的闻了一口,一股粮食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小心翼翼的掏出几粒糙米在口中嚼了几下,带壳的糙米有些硬,有些扎舌头,竟然是新粮。

  周十一一时间有些老泪横流,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还能吃到新粮,这真的是天老爷保佑啊。

  车夫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老泪横流的周十一,面上没有丝毫的鄙视。想当初他吃到第一口新粮的时候,情绪反应比周十一大多了,这周十一也仅仅是流泪而已。

  周十一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有些愧疚的道:“抱歉,小人失态了。这粮食小人不验了,小人信世子,信邓知州。”

  车夫点点头,道:“好,既然你已经验证无误,那就签字。”

  看着车夫从车架上拿出的文房四宝,周十一无比认真的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尽管已经无比认真,一笔一划了,但还是有些歪歪扭扭。

  周十一有些愧疚的道:“抱歉,几十年不写字了,都写不好了。”

  车夫收起文房四宝,不在意的道:“没事,能够识字写出自己的名字,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走吧。今天还有很多粮食要送呢。”

  周十一忙点点头,道:“好的,好的。麻烦您了。”

  车夫拉着粮食,周十一在后面推着,从粮铺旁边专门留出的通道走了出去,正在排队买粮的百姓们看着这一辆粮车,心中的火热就更加旺盛了。看来这次是真的了。

  有人看到在后面帮忙推着粮车的周十一,有认识的人忍不住高声问道:“周老哥,你这买了多少粮食,花了多少银子啊?”

  早打听好无需隐瞒购粮情况的周十一也高声回应道:“谢老弟,这次老哥买了三石糙米,三石杂粮,花了一两八分银子,加上这送粮上门的车夫钱一分银子,合计一两九分银子。”

  谢老弟一听,不对啊,这银子怎么少了?“怎么是一两八分,不是一两二钱吗?”

  周十一满脸微笑,高声喊道:“世子大德,说是军属按照从军职位高低进行打折。小老儿长子在洪提督麾下任班子,购粮给打了九折。”

  此话一出,引起百姓轰然之声,议论之声不绝于耳,而后面没有听到的也急急忙忙向前面的人打听出了什么变故。

  军属购粮打折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队伍,这更是激起了百姓们的热忱。

  随着一辆辆粮车的出现,一个又一个消息被暴露出来,粮本证的发放更是让百姓为之欣喜若狂,不说别的,单单粮本证上的府衙大印,就能让百姓们认可。

  短短的一天时间,这粮本证就已经在思明州全面铺开了,百姓们对粮本证的认可和支持,更是让郑锦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这初步的户口本政策已经初见成效了,费大量的时间,只能一点一点的做了。

  渔港码头上的渔获市场更是火爆,一文钱一斤的海鱼,这个价格几乎已经跟白送差不多了,首批到港的近五万斤海鱼,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销售一空。

  第二批近十万斤海鱼更是在短短的二个时辰内被卖的一干二净。无论什么样的肉在任何年代都是稀缺品,更何况是营养丰富的海鱼呢?

  三月一日的思明州上空,飘满了海鱼的香味。

  思明百姓口中吃着一年到头都吃不上的海鱼,还有混杂着野草的杂粮糊糊,心中对世子的敬仰油然而生。

  而饿怕了的百姓几乎在第一天都足额购买了粮食。

  第一天,思明州足足卖出去了六万七千三百八十石粮食,几乎是府库粮食的十分之一了,照这个速度下去,不出十天,府库的粮食就要被销售一空了,到时候事情就比较危险了。

  邓会、陈永华、洪磊等人劝说郑锦暂缓放粮,府库真的有些顶不住压力了。

  郑锦大手一挥,坚决要求继续放粮,顶住压力,思明的百姓不会连续十天购粮的,他们只会看到思明府库的粮食源源不断,根本不用担心。

  有多少百姓家中的存银能有几两呢?粮食价格虽然低廉,但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还是有些高昂了。

  百姓家中的存银能够购买十石粮食已经是顶天了。

  更何况每天都还有新鲜的海鱼在不断地上市,有了鱼肉,粮食的消耗就会降低下来,只要撑过这几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邓会等人只好遵从世子的意见,看着粮食源源不断的流入市场。

  与此同时,城管大队频繁出动,将城中的地痞无赖、城狐社鼠几乎一网打尽,敢于反抗的就地击杀,整个思明州街上几乎为之一空,一些见势不妙之人赶紧逃出思明州,向金门逃去。

  近百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十个粮铺门口,这几乎都让思明百姓人人叫好。这些爪牙被剿灭更是震慑一批心怀不轨之人。

  一些小动作都在这些砍杀之中停了下来。

  几乎罕见的开仓放粮没有任何权贵在中闹事。

  当第二天拿着粮本证去购粮的时候,让思明百姓惊讶的是,府衙竟然还是照常放粮,虽然还是每天限购,但第一天已经验证了府衙的信用,有些已经较为放心的百姓仅仅购买了三四石粮食,而不是足额购买了。

  百姓家中银两有限,囤积太多粮食也容易腐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也不想因保存不得法而让粮食受损。

  第二天的情况果真比第一天要好,仅仅支出了六万一千一百二十石粮食,还有近二十万斤的海鱼。这让府衙和世子府众人轻轻出了口气。只要明天售卖的粮食能够进一步降低,那粮库还能够支撑几天,东筹西措之下,能够度过这三个月后,一切都会明朗起来的。

  连续三天都能够买到低价粮食和充足的海鱼,淳朴的百姓对带给他们生活巨大变化的世子郑锦有了初步的好感,都认为郑锦还是为他们考虑,将他们的死活放在心上的。

  现如今能有这样的上位者,可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