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沈家喜事-《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沈家的许多亲戚都没有见过周守义,他来了之后,沈父自然是拉着他,给亲戚们一顿介绍。

  其实沈家也没有多少亲戚,沈秀萍只有一个叔叔和一个姑姑。沈母则不是四九城人,根本就没有亲戚到来。

  所以,整个沈家人加起来,也就十几口人。

  周守义一边和沈家人聊天,一边帮忙摆摆桌椅板凳,包包饺子。

  至于席面上为什么要包饺子,那当然是因为肉菜不够,包饺子比较省肉。

  毕竟1斤肉多加点菜,就能包好几百个饺子。而且听起来也好听。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院门口突然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接亲的队伍回来了。

  沈家人立马一窝蜂的冲出去,准备迎接新娘子。

  大院门口也聚集了很多人。沈家人赶紧每人给了一颗糖,簇拥着新娘子进了家门。

  这下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新娘的家人把带来的一些简单的嫁妆摆放好,虽然东西不多,但也透着浓浓的喜庆。

  接下来就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婚礼仪式了。

  沈秀成和他媳妇儿,都穿着一身军绿色服装。这就是当下时代非常流行的结婚“礼服”。

  别看着衣服款式简单,而且还不是喜庆的大红大紫,但却很不好买。

  因为军绿色,可是当下时代的流行色。这衣服,一般人还根本穿不起。

  谁要是能有这么一身衣服穿出去,走到哪都是最靓的仔。

  一首红歌唱完后,又简单的拜了家里的长辈。

  送亲的人与沈家人,便坐在屋里的两张桌子上,准备开席。

  而沈秀萍和她二叔家的哥哥,则拿着糖果瓜子给院里的人家们,每家抓了一把,算是应个景儿。

  沈家的饭菜相当简单,并没有后世流行的什么八大碗。

  除了饺子之外只有两个肉菜,一个是鱼,一个是鸡肉炖土豆。还有一个客来必上的炒鸡蛋。

  剩下的全是一些时蔬调的凉菜。

  这样的菜也已经够下血本了。幸亏只有两桌,再多点沈,沈家估计都承担不起了。

  虽然只有自家人,但礼账还是要记得。周守义看人家的姑姑和二叔每人给了10块钱的礼。他不好逾越,给了5块。

  其实,人家的姑姑二和二叔作为至亲,给十块钱礼,肯定是有帮扶他们家的想法。

  要是按正常的礼数,有2块钱就顶天了。

  但周守义也无所谓,5块10块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但是,当周守义把那张手表票递给沈秀成之后,却让所有人都侧目。

  人们都被这张手表票惊到了。

  在这个年代,手表可是极为珍贵的物件。就连票也值个百80块钱。

  沈秀成和新娘子有些不知所措地接过手表票,

  “守义啊,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周守义笑着说:“大哥,嫂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结婚是大喜事,这手表票就当是我对你们的祝福了。

  而且我和秀萍的关系,咱们迟早也是一家人,不用见外。”

  沈秀成和他的新娘子听了周守义的话,心中满是感动。

  沈母也在一旁说道:“守义啊,你这孩子真是太有心了,秀萍能有你这样的对象,真是我们的福气。”

  周守义最不喜欢这样的场面了,但又不得不客套。轮番应付了沈家人之后,才入了桌。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一块手表不仅仅是一个计时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戴手表的人大多都是干部,起码也是工种级别比较高的人。

  一块儿手表出去,往往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所以周守义这张手表票,可谓是重礼。

  随着周守义的入席,沈家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当然,这毕竟是沈家的大事儿。随完礼之后,周守义在桌子上那是能低调就低调。

  但有了先前那一幕,他就算想藏拙都藏不了。

  不管是送亲的还是接亲,都对周守义另眼相看,频频给他敬酒。周守义也客气的回应着。

  酒席直接持续到了3点多,周守义和沈秀成的几个朋友才离开。

  至于沈家人,当然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了。不过那就不关他们的事儿了。

  虽然沈秀成的婚事已经完成了。周守义和沈秀萍的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但这事儿急不来,得找合适的时间上门拜访才行。

  当下紧要的,还是先完成外汇订单的事情,保证此次交易不出纰漏。

  接下来几天时间,周守义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外汇订单的物资盘点上。

  就连女朋友们那里,他也没时间去。只有对方主动送上门了,他才会和人家一起嗨皮。

  大概用了一周时间,他才把邓继海定的物资,全部打包完成,当然每一样免不了要多送几件。

  以免有未检查到的不合格物品,或者是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多给的部分,就当是提前补上了数量。

  这些都弄好后,已经进入了8月中旬。

  周守义得想办法给邓继海回话了。

  不过现在可没有后世方便。一个电话过去,啥都解决了。

  如今,最合适的方式可不是打电话。因为正处于冷战时期,国内与国外的通信还处于限制监管状态。

  而从国内往国外打电话,还需要通过日本或英国等国家进行信号中转。

  不止要经过特别审批,还要申请紧急通信,那是相当的麻烦。

  所以最合适的方式是发电报。

  不过,这种国际业务,周守义可不能自己单独出马。

  他得先去与局里进行报备,然后让局里派人和他一起去四九城的电报大楼。

  进行申请,发送专门的国际电报。

  他自己去,到时也可以。

  毕竟以红星物资公司的名义,也是有资格申请的。但这外汇订单的收益,局里拿的可是大头。

  有这种“高个”出头,凭什么不用?

  再说了,有局里出面,政审方面也比较容易。可以节省预排时间,很快就能把电报发出去。

  把货物都安顿好之后,确定没有问题。

  周守义便直接去了冶金一局,找秦局长汇报外汇订单的事情。以及请求局里协助发送电报。

  喜欢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