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渔翁得利-《荣妃不荣》

  在皇家,皇嗣自然是比妃嫔重要的,万岁爷却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荣妃主子,其中的真情可见一斑。

  更别说事后,万岁爷虽然再未踏足过钟粹宫,对荣妃主子也不闻不问的,可私下里,几乎是按照一日三餐的频率传召吴太医,询问荣妃的身体状况。

  吴太医曾经猜测过,如果不是荣妃主子的情况一直很稳定,估计万岁爷真的会不顾所有人的阻拦,直接送走胤祉小阿哥。

  哪怕吴太医不是钟粹宫的人,只是一个单纯的,身家清白的太医,就以万岁爷对荣妃的态度,他敢让对方出事吗?

  所以荣妃主子生产之后,在吴太医被万岁爷申斥时,他尚且不觉得有什么,甚至隐隐庆幸主子没事,否则他怕是得陪葬。

  但是在被质疑用心,带去审问的时候,吴太医委屈了。

  当然,被带去审问的不可能只有吴太医一个人。明面上,康熙的动作很大,私底下,康熙的人更是动作频频。

  这不,明面上的人还没有丝毫成果,暗地里的人已经将荣妃生产时的“意外”查了个底朝天。

  不得不说,有一个大清之主在背后全力支持,哪怕是秘密培养打造的班底,也能快速形成一定的规模。

  因过去后宫里发生的各种“意外”,以及层出不穷的害人手段,康熙深觉他对后宫的掌控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意识到太皇太后已经察觉他对吉鼐的心意,并愈发亲近赛音察浑之后。

  他需要一只藏在暗处势力,融进紫禁城的影子里,替他监视、查探、掌控一切无法在阳光下出现的鬼蜮伎俩。

  康熙将其称之为“影子”。

  看着影卫呈上来的结果,康熙的脸色意外的平静,或者说,这上面出现的名字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荣妃此次有孕,宫中各处都有所行动。

  倒不是说吉鼐前几次怀孕,就没人有想法了,只是最初有赫舍里氏在,轮不到她们出手,后来荣妃博得盛宠,手中又握有宫权,那些庶妃自知不是荣妃的对手,便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这一次,她们实在怕了荣妃的宜男体质,不愿看到钟粹宫再多一位阿哥。

  偏巧天赐良机,佟佳氏出手了。

  这一出手,就“惊”得荣妃这一胎不稳当。

  她们才不管这中间有什么算计,荣妃和佟佳氏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她们只需确认荣妃险些小产是真的就好。

  对付一个健康的胎儿,可比对付一个虚弱的胎儿容易多了,关键是还有一个现成的替罪羊。

  事后,尽管将一切都推到佟佳氏身上便是,就说是上一次的后遗症,是因为佟佳氏,荣妃和皇嗣才会变得虚弱,一点风吹草动便害了皇嗣。

  若是荣妃受不住,直接跟着皇嗣去了,那就更棒了。

  钟粹宫的几位阿哥,她们可是眼馋许久了。

  结果不知出了什么变故,皇嗣是保住了,可是身为“受害者”的荣妃却无端失了宠。

  事情的走向实在是出乎了她们的预料,因着谨慎,便没有立即出手,孰料竟然错过了最佳时机,荣妃被禁足了。

  按理说,荣妃被禁足一事更加印证了对方失宠的真实性,她们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只要想到荣妃缩在钟粹宫不出来,就没有机会再对荣妃腹中的皇嗣下手,她们就高兴不起来。

  别说什么可以把手伸进钟粹宫这样的蠢货,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荣妃的前几个孩子还能生得下来嘛?

  荣妃能在宫中独领风骚,将其他人远远地甩在后边,会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别开玩笑了。

  荣妃若是连自个儿的钟粹宫都守不住,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这么一想着,这一次的情况和荣妃前几次有孕时的情景竟有七分相似。只是那时是荣妃主动缩在钟粹宫里养胎,而这一次,则是“被迫”困在自己宫里。

  细细思索起来,这所谓的“被迫”是真是假都还不一定呢。

  本就不抱什么希望的一众庶妃就更不敢轻易出手了。

  万一荣妃的失宠只是万岁爷和荣妃演的一出戏呢?万一此时的钟粹宫不仅难以攻克,还是一个等着她们自投罗网的陷阱呢?万一她们此时的心动都是旁人故意挑起来的,就是为了找一个蠢的先去探探路呢?

  抱着不能让其他人渔翁得利,甚至自己也可以当一回渔翁的想法,一众庶妃都按捺住了蠢蠢欲动的心。

  正巧,除夕之后,她们家里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有了家里人的支持,她们就更坚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了。

  这也就导致了呈上康熙桌案的是这样的结果:

  几乎是宫里所有的妃嫔都在荣妃生产前有所行动,但是,多方势力又都在尝试将手伸进钟粹宫之前停下了。

  偏偏人手也没有撤回去,像是在等待自家主子发布接下来的指令。

  康熙一眼就看出这些人打的是什么算盘,不过是对吉鼐和胤祉起了歹念,但是又顾惜自身,不肯亲自动手,便想着等旁人先出手,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之所以不将人手撤回去,不过是她们担心其他人也都是这个想法,最后形成了无人出手的局面,白白浪费这一次的大好机会。

  所以想着,如果到了最后还是没有等来“意外”,那她们就只能自己下场了,即便有些冒险,也不愿意看到钟粹宫再诞下一位阿哥。

  这些人啊,只要自己受了委屈,或者是吃亏了,就恨不得康熙将另一方直接处死,如若不然,就是他这个皇帝偏心。

  可是私底下对旁人出手的时候,却是又狠又毒,全然忘了自己是受害者的时候有多痛苦。

  就像兆佳氏,当初赫舍里氏崩逝时宫中大乱,她留下的人手故意生事,一些本就对兆佳氏腹中的皇嗣抱有恶意的人都趁机对她出手,加上有太皇太后搅局,兆佳氏那一胎差点没有生下来。

  每一次,康熙去兆佳氏宫里看望六格格的时候,她都要抱着瘦弱的六格格向自己哭诉一番。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如果不是她被算计的难产,六格格也不会先天不足。

  这样的声音听多了,难免在康熙的心里留下了痕迹。

  更何况,六格格的模样确实很可怜,所以即便当初的一团烂账理不清,但康熙还是冷落了那几个最有嫌疑的。

  可是兆佳氏又做了什么?她转头就和伊尔根觉罗氏搅合在了一起,利用对方将“避子汤”的事闹大。

  真以为康熙没有计较,是不清楚躲在伊尔根觉罗氏身后的是谁嘛?

  除了当时一同住在乾清宫兆佳氏,还有谁的能耐这么大,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窥探乾清宫里的秘密。

  康熙不过是看在六格格的份上,担心她失去了生母的照顾,怕是会......才会放过兆佳氏。

  他心疼孩子,对兆佳氏也有几分怜惜,结果却将一条毒蛇放在了吉鼐的身边,给对方亲手送上了攻击吉鼐的刀。

  他为了六格格,没有将兆佳氏和伊尔根觉罗氏一起处死,只是敲打一二,可是兆佳氏却不知悔改,仍对吉鼐生出了恶意。

  吉鼐又没有害过兆佳氏母女,即便是为了报仇,兆佳氏也不应该找上吉鼐。

  更何况,兆佳氏吃过难产的苦,也时常因为没能给六格格一个健康的身体而自责,却还是选择了在另一个母亲生产的时候暗害对方。

  一个曾经的受害者,在某一日,选择了同样方式伤害另一个无辜之人。

  他对阿哥格格们的怜惜,竟然成了孩子额娘对他人举起屠刀的依仗,真是可笑。

  喜欢荣妃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