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怕劫数难逃。”
【劫数?】吉鼐笑了,却更像是在哭。
【你以为长华和长生都是一出生就注定夭折的吗?这世上的意外,除了天灾,不都是人祸。】
“我是怕承瑞他们因为灵液身体康健,避开了死劫,天道会利用这个强行修正轨迹。”
【应当不会,承瑞他们在上一世离世的时间点都没有出事。若是修正,那个时间点才是最有可能的,不是那个时间,还叫什么修正。】
“那就好。”元絮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惊愕道:“什么叫都?长华和长生......”
【康熙十三年四月和康熙十六年三月,是上辈子长华和长生离世的时间。】
她的长华,连满月都没有过。她的长生好不容易养到三岁,明明身体都养好了,一场风寒就......
【现在就只剩下荣宪和胤祉了,他们两个前世都活到雍正朝,也算长寿。】
怪不得吉鼐的改变这么大,如今正是康熙十六年的四月。
“既然已经没有顾虑,那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胤祉可是还在慈宁宫呢。
这段时间,承瑞和赛音察浑为了弟弟,几乎是在慈宁宫安家了。
太皇太后倒是挺高兴的,但我估计,康熙怕是已经心生不满了。”
【还剩十天,胤祉自然就回来了。】
“你就不怕太皇太后又搞什么小动作?”
【赛音察浑已经序齿,又聪明伶俐,太皇太后没有必要冒着风险重新养一个孩子。】
这个时代,孩子夭折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加之吉鼐生产时难产,太皇太后难免会怀疑对胤祉的身体有影响,她是疯了才会舍弃一个健康,聪明的阿哥。
“你就不怕她会继续对你下手?”只要吉鼐出事,胤祉就是想回来,也没法子了。
【一个伤了身体,此后再也无法生育,缠绵病榻的妃子能有什么威胁?更何况,新的宠妃不是已经出现了吗?所谓的真爱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元絮当即变了脸色,吉鼐是怎么知道的?李嬷嬷她们也没敢和吉鼐说啊。
她应该高兴的,未来的宜妃入场了,太皇太后就不会一直怀疑康熙会被吉鼐迷了心窍,吉鼐安全了,可是......
看到元絮变脸,吉鼐只觉得有趣。
哪里还需要谁来告诉她,吉鼐又不是不记得郭络罗氏是哪一年进宫的,而康熙......本就不是一个会委屈自己的人。
她又和康熙吵架了,近乎决裂,康熙找上旁人疗愈情伤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都说了,别指望一个帝王真能为一个女人守身如玉,那是话本子里才会出现的奇迹。
更何况,比起和皇帝谈情说爱,她还有更重要的事。
不过不能急,还要再等一等,等过了五月,太皇太后落在钟粹宫的视线才会完全移开。
......
听着来人的禀报,康熙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吉鼐怕是真的伤心了。
可那又如何?这不都是她自找的吗?是她自己,只求孩子们的平安,却不想要他的心。
他让承瑞给胤祉取名,一方面是还在迁怒那个孩子,确实不愿意为那个导致了他与吉鼐决裂的孩子花心思,另一方面,康熙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吉鼐,他将心收回来了,过去所有的特殊待遇也一并收回了。
康熙也不知道,他究竟想不想看到吉鼐后悔。
如果对方后悔了,那就证明吉鼐做错了,康熙会高兴,可是只要一想到,吉鼐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荣宠、身份、地位感到后悔,康熙又觉得自己很可笑。
他——爱新觉罗玄烨的真心,永远比不得皇帝这个身份带来的一切。
“吉......荣妃可还说了旁的。”有没有提到他。
“没有,问清楚胤祉阿哥的名字确实是承瑞阿哥取的之后,荣妃娘娘就歇下了。”
“胤祉的去处也没有问?”
“并无。”
这就奇怪了,她不是很在乎那个孩子吗?在乎到,宁可得罪自己,宁可毁了自己的身子。
康熙只要想起吉鼐生产那一日发生的事情,就遏制不住心底的怒气,他是真的差一点点就彻底失去了吉鼐。
可康熙却只能站在屋外,什么都不能做,还要克制自己的心情去演戏,去算计。
若非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吉鼐被救回来了,有太皇太后在场,他怕是连吉鼐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那一天,康熙是真的后悔了。后悔自己与吉鼐赌气,身为女子,身为宫妃,吉鼐本就是弱势的那一方,她害怕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他是皇帝,是吉鼐的夫君,是承瑞他们的阿玛,何必非要在那种时候与她计较。
吉鼐心疼孩子,舍不得孩子,那就由着她便是,太医院那么人,还保不住吉鼐母子吗?如果吉鼐真的出事了,或者是胤祉出事了,他该怎么办?岂非余生都要活在悔恨当中。
他就不应该听太医的鬼话,什么叫:荣妃娘娘和皇嗣的情况都十分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真的稳定,那怎么会突然难产,一定是吴太医见吉鼐失宠,便不肯上心,在糊弄他。
吴太医本就是一个善于钻营的,从前见吉鼐得势,便攀附上去,能有几分忠心。
吴太医觉得自己真是冤枉,荣妃主子生产之前的情况的确很稳定嘛,稳定的生机流逝,稳定的没有到生死关头。
只要继续保持下去,说不准还真能熬过生产那道鬼门关,母子平安。
谁能想得到,内务府送来的接生嬷嬷胆子那么大,竟然敢对荣妃主子和皇嗣下手呢。
偏偏他是男子,主子生产,自然是要避嫌的,只能隔着纱幔看诊,也就没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蒲黄的气味。
可是万岁爷既然将荣妃主子和皇嗣的安危交给他,吴太医能辩解说:没有歹人作乱,荣妃母子可能不会出事?
当然,这可不是吴太医的态度有问题,而是,他的医术确实也就只有这点水平,否则当初吴太医也不会着急向钟粹宫投诚。
不就是因为他的医术不精,想要利用专业出头,还不知需要埋头钻研多少年。
现在好了,荣妃主子出事了,不仅身体出了问题,和万岁爷的感情也出了问题,导致给荣妃主子看诊的重担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
刚得知消息的吴太医是崩溃的,他,何德何能,敢一人独挑大梁。
万岁爷不应该不放心他,然后再派一个医术高明,经验丰富的前辈给荣妃主子看诊,然后让他从旁协助吗?
吴太医一点都不介意自己被小瞧了,真的一点都不介意。
然后,现实很残酷,主子的心意怎么会因为他的想法改变。
至于所谓的不上心更是无稽之谈,这宫里谁不清楚他吴太医是钟粹宫的奴才,即便他真的有那个改换门庭的想法,旁人也不敢要他这个叛徒啊。
吴太医很清楚,从自己贴上来钟粹宫的标签起,他就已经和钟粹宫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死,那就只能一起死了。
所以看,哪怕不谈高尚的操行,单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和前途,吴太医也不会想要荣妃母子出事的。
没见这段时间他都消瘦了许多吗?头发更是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吴太医甚至觉得,如果不是荣妃主子足月,是时候生产了,他怕是会走在主子的前头。
再说了,旁人不清楚荣妃主子失宠的真相,他还不清楚吗?万岁爷根本就是气主子为了腹中的孩子,不将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
喜欢荣妃不荣
【劫数?】吉鼐笑了,却更像是在哭。
【你以为长华和长生都是一出生就注定夭折的吗?这世上的意外,除了天灾,不都是人祸。】
“我是怕承瑞他们因为灵液身体康健,避开了死劫,天道会利用这个强行修正轨迹。”
【应当不会,承瑞他们在上一世离世的时间点都没有出事。若是修正,那个时间点才是最有可能的,不是那个时间,还叫什么修正。】
“那就好。”元絮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惊愕道:“什么叫都?长华和长生......”
【康熙十三年四月和康熙十六年三月,是上辈子长华和长生离世的时间。】
她的长华,连满月都没有过。她的长生好不容易养到三岁,明明身体都养好了,一场风寒就......
【现在就只剩下荣宪和胤祉了,他们两个前世都活到雍正朝,也算长寿。】
怪不得吉鼐的改变这么大,如今正是康熙十六年的四月。
“既然已经没有顾虑,那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胤祉可是还在慈宁宫呢。
这段时间,承瑞和赛音察浑为了弟弟,几乎是在慈宁宫安家了。
太皇太后倒是挺高兴的,但我估计,康熙怕是已经心生不满了。”
【还剩十天,胤祉自然就回来了。】
“你就不怕太皇太后又搞什么小动作?”
【赛音察浑已经序齿,又聪明伶俐,太皇太后没有必要冒着风险重新养一个孩子。】
这个时代,孩子夭折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加之吉鼐生产时难产,太皇太后难免会怀疑对胤祉的身体有影响,她是疯了才会舍弃一个健康,聪明的阿哥。
“你就不怕她会继续对你下手?”只要吉鼐出事,胤祉就是想回来,也没法子了。
【一个伤了身体,此后再也无法生育,缠绵病榻的妃子能有什么威胁?更何况,新的宠妃不是已经出现了吗?所谓的真爱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元絮当即变了脸色,吉鼐是怎么知道的?李嬷嬷她们也没敢和吉鼐说啊。
她应该高兴的,未来的宜妃入场了,太皇太后就不会一直怀疑康熙会被吉鼐迷了心窍,吉鼐安全了,可是......
看到元絮变脸,吉鼐只觉得有趣。
哪里还需要谁来告诉她,吉鼐又不是不记得郭络罗氏是哪一年进宫的,而康熙......本就不是一个会委屈自己的人。
她又和康熙吵架了,近乎决裂,康熙找上旁人疗愈情伤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都说了,别指望一个帝王真能为一个女人守身如玉,那是话本子里才会出现的奇迹。
更何况,比起和皇帝谈情说爱,她还有更重要的事。
不过不能急,还要再等一等,等过了五月,太皇太后落在钟粹宫的视线才会完全移开。
......
听着来人的禀报,康熙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吉鼐怕是真的伤心了。
可那又如何?这不都是她自找的吗?是她自己,只求孩子们的平安,却不想要他的心。
他让承瑞给胤祉取名,一方面是还在迁怒那个孩子,确实不愿意为那个导致了他与吉鼐决裂的孩子花心思,另一方面,康熙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吉鼐,他将心收回来了,过去所有的特殊待遇也一并收回了。
康熙也不知道,他究竟想不想看到吉鼐后悔。
如果对方后悔了,那就证明吉鼐做错了,康熙会高兴,可是只要一想到,吉鼐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荣宠、身份、地位感到后悔,康熙又觉得自己很可笑。
他——爱新觉罗玄烨的真心,永远比不得皇帝这个身份带来的一切。
“吉......荣妃可还说了旁的。”有没有提到他。
“没有,问清楚胤祉阿哥的名字确实是承瑞阿哥取的之后,荣妃娘娘就歇下了。”
“胤祉的去处也没有问?”
“并无。”
这就奇怪了,她不是很在乎那个孩子吗?在乎到,宁可得罪自己,宁可毁了自己的身子。
康熙只要想起吉鼐生产那一日发生的事情,就遏制不住心底的怒气,他是真的差一点点就彻底失去了吉鼐。
可康熙却只能站在屋外,什么都不能做,还要克制自己的心情去演戏,去算计。
若非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吉鼐被救回来了,有太皇太后在场,他怕是连吉鼐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那一天,康熙是真的后悔了。后悔自己与吉鼐赌气,身为女子,身为宫妃,吉鼐本就是弱势的那一方,她害怕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他是皇帝,是吉鼐的夫君,是承瑞他们的阿玛,何必非要在那种时候与她计较。
吉鼐心疼孩子,舍不得孩子,那就由着她便是,太医院那么人,还保不住吉鼐母子吗?如果吉鼐真的出事了,或者是胤祉出事了,他该怎么办?岂非余生都要活在悔恨当中。
他就不应该听太医的鬼话,什么叫:荣妃娘娘和皇嗣的情况都十分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真的稳定,那怎么会突然难产,一定是吴太医见吉鼐失宠,便不肯上心,在糊弄他。
吴太医本就是一个善于钻营的,从前见吉鼐得势,便攀附上去,能有几分忠心。
吴太医觉得自己真是冤枉,荣妃主子生产之前的情况的确很稳定嘛,稳定的生机流逝,稳定的没有到生死关头。
只要继续保持下去,说不准还真能熬过生产那道鬼门关,母子平安。
谁能想得到,内务府送来的接生嬷嬷胆子那么大,竟然敢对荣妃主子和皇嗣下手呢。
偏偏他是男子,主子生产,自然是要避嫌的,只能隔着纱幔看诊,也就没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蒲黄的气味。
可是万岁爷既然将荣妃主子和皇嗣的安危交给他,吴太医能辩解说:没有歹人作乱,荣妃母子可能不会出事?
当然,这可不是吴太医的态度有问题,而是,他的医术确实也就只有这点水平,否则当初吴太医也不会着急向钟粹宫投诚。
不就是因为他的医术不精,想要利用专业出头,还不知需要埋头钻研多少年。
现在好了,荣妃主子出事了,不仅身体出了问题,和万岁爷的感情也出了问题,导致给荣妃主子看诊的重担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
刚得知消息的吴太医是崩溃的,他,何德何能,敢一人独挑大梁。
万岁爷不应该不放心他,然后再派一个医术高明,经验丰富的前辈给荣妃主子看诊,然后让他从旁协助吗?
吴太医一点都不介意自己被小瞧了,真的一点都不介意。
然后,现实很残酷,主子的心意怎么会因为他的想法改变。
至于所谓的不上心更是无稽之谈,这宫里谁不清楚他吴太医是钟粹宫的奴才,即便他真的有那个改换门庭的想法,旁人也不敢要他这个叛徒啊。
吴太医很清楚,从自己贴上来钟粹宫的标签起,他就已经和钟粹宫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死,那就只能一起死了。
所以看,哪怕不谈高尚的操行,单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和前途,吴太医也不会想要荣妃母子出事的。
没见这段时间他都消瘦了许多吗?头发更是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吴太医甚至觉得,如果不是荣妃主子足月,是时候生产了,他怕是会走在主子的前头。
再说了,旁人不清楚荣妃主子失宠的真相,他还不清楚吗?万岁爷根本就是气主子为了腹中的孩子,不将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
喜欢荣妃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