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鹰扬北天卫队-《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他将桌上那份曹大勇刚刚传回的密报递给杨霸。

  “杨寨主看看这个。”

  杨霸接过那张薄薄的纸,他虽然识字,但看得不快,眉头紧锁着逐字逐句看完。

  信上详细写了曹大勇如何用药稳住盛勇吴婴,如何夺回秦冲尸体。

  看完信,杨霸紧绷的肩背明显松弛了一些,长长吁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后怕:“还好……还好我没冲动派人去!这曹大勇……是条汉子!有他在,盛勇和吴婴暂时应该能压住。”

  他放下信,看向严星楚的眼神多了几分感激和佩服,“严帅御下有方,杨霸佩服!是我莽撞了。”

  严星楚摆摆手:“杨寨主关心则乱,人之常情。盛勇、吴婴都是我的兄弟,更是靖宁军留下的火种,我严星楚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

  杨霸心头一热,重重点头:“有严帅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气氛缓和下来。

  严星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口问道:“杨寨主,北天寨如今情形如何?”

  提到这个,杨霸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挠了挠头:“不瞒严帅,这日子……是越来越不好混了!”

  他叹了口气,实话实说:“以前乱世,官道阻塞,商旅为了求个平安,还愿意交点买路钱。现在北境在鹰扬军治下,路修通了,关卡也守得严实,商队都走官道,谁还往我们那穷山僻壤钻?偶尔有些不开眼的小股流寇想打主意,还没靠近就被鹰扬军的巡逻队给收拾了。寨子里几千号兄弟,还有几百张要吃饭的马嘴,坐吃山空啊!再这么下去,不用官军来剿,自己就得散伙。”

  严星楚静静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杨霸的困境在他意料之中。

  乱世草莽,治世隐忧,北天寨这股力量,与其任其消亡或成为隐患,不如……收为己用。

  “加入鹰扬军如何?”严星楚突然开口。

  杨霸一愣,随即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严帅的好意杨霸心领了!可我手下那帮兄弟,自由散漫惯了,野性难驯。让他们穿上军装,听号令守规矩,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弄不好当了逃兵,反倒连累大帅的军法威严,也害了他们性命。”

  严星楚笑了笑,似乎早料到他会这么说:“杨寨主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不加入鹰扬军正军。”

  杨霸疑惑地看着他。

  “杨寨主可听说过余重九的‘洛商护卫队’?”严星楚问道。

  “余重九?”杨霸眉头一挑,这个名字他当然听过。

  最近北境很火的一名字。

  役夫队起家,后来成了鹰扬商行护卫队的头儿,听说这次北境瘟疫,还是他找回了关键药材才控制下来。

  其手底下的人马虽然多是出身役夫,但是经历多次战事,早已经练出精悍之气,专门负责商路押运,对付那些不开眼的马匪路霸,在北境道上名头很响。

  “听过,现在怕是有好几千人了吧?”

  “已经扩到五千了。”严星楚更正道,“但这还远远不够。北境在恢复,商路在拓展,未来还要打通西南,甚至通海。需要护卫的商队、货物、路线会越来越多,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光靠余重九一支护卫队,捉襟见肘。”

  他看着杨霸,眼神变得锐利而富有深意:“杨寨主的人马,都是刀口舔血过来的,劫道经验丰富,打遭遇战、山地战更是看家本领。这正是长途商路护卫最需要的能力。与其让兄弟们守着山寨坐吃山空,或者将来被当成匪患清剿,不如……带着他们加入洛商护卫队,为鹰扬军的商路保驾护航,堂堂正正地拿一份安稳的饷银,如何?”

  杨霸的心猛地一跳:加入洛商护卫队?

  这个提议,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眼前的迷雾!

  是啊!抢劫是没前途了,当兵又受不得约束。可这护卫商路……不正是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人最擅长的事吗?熟悉劫道,会看风色,敢打敢拼!而且打着洛商护卫队的旗号,那就是有“编制”的,不再是土匪了!以后天下太平,也有了立足之地!

  巨大的利益前景让杨霸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但他很快又想到一个问题——余重九!

  他杨霸好歹是北境绿林道上的头把交椅,北天寨大当家!

  让他带着兄弟去投奔余重九,在他手下听令?这……这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啊!江湖人,讲究的就是个脸面。以后道上兄弟怎么看他杨霸?说他杨霸混不下去,给人当马仔了!

  杨霸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犹豫和挣扎。

  严星楚将他的神色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不高:“杨寨主多虑了,你的兄弟们,自然是单独成立一支!北天寨的旗号可以保留,就叫‘鹰扬北天卫队’。人员、编制、日常管理,都由你杨寨主说了算。鹰扬军只负责提供统一的制式装备、分成标准,以及……最重要的,洛商护卫队的旗号和后盾!”

  杨霸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单独成立一支?

  保留北天寨旗号?自己说了算?这……这待遇太好了吧!

  “不过,”严星楚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既然打上了鹰扬的旗号,那就是我鹰扬军体系下的一部分,自然要接受鹰扬军的统一调度和节制。但是——”

  这个“但是”让杨霸的心又提了起来。

  严星楚看着他,一字一句道:“这支‘鹰扬北天卫队’,不归我严星楚直接节制,也不归余重九管。它……归你妹妹杨玉琼节制。”

  “归……归玉琼管?”杨霸彻底懵了,脑子一时没转过弯来。

  自己妹妹?一个带着俩孩子的妇人?管他们这一大帮子土匪出身的糙汉子?这……这算怎么回事?

  但杨霸是什么人,能在北境绿林混成头把交椅,把山寨经营得有声有色,脑子绝对够活泛!最初的错愕过后,他猛地回过味来!

  归玉琼管,玉琼是谁。那是盛勇的妻子,是盛勇两个孩子的娘!

  盛勇是谁,是靖宁军的老兵,是严星楚视为手足的兄弟!

  更是现在潜伏在天阳城,为鹰扬军立下汗马功劳的暗桩头目,还有吴婴、陆节。

  严星楚这是在给盛勇、吴婴、陆节他们这一系人马,打造一支真正属于他们的、能摆在明面上的力量!

  一支由盛勇妻子的亲哥哥掌控的武装护卫队!

  这支力量现在负责商路护卫,看似不起眼。

  但未来呢?等盛勇他们功成身退(如果还有命回来的话),或者他们的后代长大,这支力量就是他们立足鹰扬军体系、甚至是在未来可能的庞大的鹰扬军体系里拥有话语权的根基!

  否则,一群永远见不得光的暗探,就算功劳再大,他们的后人又能有什么前途?

  这是严星楚看在盛勇、吴婴、陆节这些兄弟为他出生入死的份上,看在杨玉琼和两个孩子的份上,给他杨霸,更是给盛勇这一系人马,铺的一条后路!

  一条能堂堂正正立足、甚至荫及子孙的后路!

  想通了这一层,杨霸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看向严星楚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激!

  这位年轻的北境之主,心思之深,布局之远,情义之重,远远超出了他一个绿林草莽的想象!

  “严帅!”杨霸猛地站起身,对着严星楚,抱拳,躬身,行了一个前所未有郑重的江湖大礼,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杨霸……替我那不懂事的妹子,替北天寨几千号兄弟……谢大帅厚恩!这条道,我杨霸走了!北天寨上下,从今往后,唯大帅马首是瞻!”

  严星楚看着眼前这个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北境巨寇,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意。

  他扶起杨霸:“杨寨主言重了,是互惠互利。盛勇他们在外搏命,我们这些在后面的人,总要为他们,也为自己,谋个安稳的未来。具体章程,我会让陶玖来跟你详谈。装备、分成、商路划分,都好商量。只有一条,既入了鹰扬军的旗号,以前的规矩就得改改,令行禁止,不得骚扰商旅百姓,这是底线。”

  “大帅放心!”杨霸拍着胸脯保证,眼中闪烁着对新生的憧憬和绿林豪雄的锐气,“我杨霸懂规矩!以后都是自家买卖,谁敢坏了鹰扬军的名声,我第一个剁了他!”

  书房外,夕阳的余晖将归宁城的屋宇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书房内,一场关乎数千人命运、一个家族未来、以及鹰扬军内部势力格局悄然变化的合作,在简朴的对话中敲定。

  次日,归宁城的晨光还没铺满青石板路,帅府门前已是车马辚辚。

  严星楚已经翻身上马,动作利落。

  史平带着二十名亲卫紧随其后,人人轻甲快马,眼神锐利。

  邵经和洛天术也策马赶到。

  邵经一身武将常服,腰板挺得笔直,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带着点被大帅点名的凝重。

  洛天术则是一身文士袍,风尘仆仆,眼底有熬夜的青影,显然刚处理完手头的水利公文就赶来了。

  “大帅。”两人在马上抱拳。

  “嗯,出发。”严星楚没废话,一夹马腹,当先冲出城门。

  马蹄踏在平整的新修官道上,扬起一道笔直的烟尘。

  离洛北口的洛商大会还有七天,他却提前动身了。

  邵经和洛天术交换了个眼神,都明白这次大会绝不简单。梳理章程是明面上的事,大帅心里,怕是揣着更沉的算盘。

  就在严星楚一行踏上通往洛北口的官道时,千里之外的西南汉川城,迎来了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

  余重九骑在马上,抬头望着汉川城不算高大但透着股沉稳劲儿的城墙。

  他身后是五百名洛商护卫队的汉子,个个精悍,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队伍里,金方那张轮廓分明、带着草原气息的脸格外显眼,旁边跟着的是护卫队里出了名的神射手冷面,一脸生人勿近。

  不多久,一行人进了城,来到汉川军帅府。

  大门外,汉川城的道员崔平和秦昌的夫人乐怡亲自在城门处相迎。

  崔平一身青色官袍,举止儒雅;乐怡穿着西南常见的织锦长裙,落落大方,手里还牵着一个虎头虎脑的五岁小男孩。

  “余统领,一路辛苦!”崔平笑容可掬地拱手。

  乐怡也微笑着点头致意,目光在余重九身后扫过,尤其在金方脸上略作停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但很快隐去。

  “崔大人,秦夫人,叨扰了。”余重九抱拳还礼,声音平稳。

  他递上秦昌的亲笔信。

  崔平接过快速浏览,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信里秦昌把鹰扬军的援手和鲁阳合作的蓝图说得情真意切。

  “余统领是汉川军的贵客,何来叨扰?快请入府!”崔平热情引路。

  余重九带着金方和冷面进了帅府,说明来意:按秦帅允诺,洛商护卫队要在汉川城设个据点,方便日后商路护卫和协调。

  崔平连声道好,他早已经接到了秦昌的来信,当即拿出一本册子,把准备好的几处位置不错的院落介绍给了余重九。

  余重九看中了一处临街带大院子的,地方够大,也方便马匹车辆进出,当即拍板定下,说稍后就付定金交割。

  事情办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眼看天色渐晚,余重九正要告辞带人去安顿,崔平和乐怡却热情挽留,非要请他们在帅府用晚饭不可。

  “余统领一行远道而来,接风洗尘是应有之义,岂能让你们去住客栈吃冷饭?就在帅府外院,家常便饭,务必赏光!”崔平言辞恳切。

  乐怡也在一旁含笑点头,小男孩更是好奇地打量着这群气度不凡的外乡人。

  余重九看看天色,再看看对方真切的热情,实在不好推辞,只得抱拳:“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过崔大人、秦夫人盛情。”

  帅府外院的客厅布置得不算奢华,但透着股书卷气和西南特有的精致。

  饭菜陆续上来,都是西南风味,香气扑鼻。

  崔平招呼余重九、冷面、金方入座。

  余重九本以为就他们几个男人,刚拿起筷子,就见乐怡端着一个酒杯走了进来。

  “几位贵客,一路辛苦,我代我家大帅,敬诸位一杯。”乐怡笑容温婉,声音清亮。

  余重九三人明显愣了一下。

  在大夏其他地方,除了家宴,极少有女子参与这种正式饭局。

  但余重九反应极快,立刻起身举杯:“秦夫人太客气了,余某惶恐。”冷面和金方也赶紧跟着站起来。

  乐怡落落大方,一人敬了他们一杯,仰头就干了,面不改色,酒量着实不浅。

  敬完酒,她又笑着说了几句场面话,便道:“几位慢用,让崔大人好好陪诸位。”说罢,便牵着孩子施施然离开了。

  余重九和冷面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一丝惊讶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