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观点,让百姓们连连点头。
这可太对了!
这张文锦——本来众人还对其持有一定的认同和同情态度,虽然都觉得士卒们不想送死也不算奇怪,但是张文锦也是为了天下、为了更多的百姓着想。
但是现在么……
这可真的是个彻头彻尾不通人情、不在乎普通人性命、不在乎普通人想法、随时有可能把这把火烧到他们头上的官员啊!
“我原本还以为这张文锦是个好的,觉得那些士卒们有点问题,连出去戍守竟然都不愿意……”有人喃喃道,深深觉得之前还同情对方的自己是脑子里面进了水,是自以为是脑子有病,“可原来竟然是这样……”
明明是那些士卒们倒霉,碰上了一个这样的主官啊!
另外的人也都点头:“我也是,我之前还觉得,你都是边疆上的士卒了,当然要冒一冒风险……虽然出了要塞去戍守堡垒危险更大了,但是这不能因为害怕不想送死就不去做啊,毕竟是士卒……可是吧,呵呵……”
最后,这人用“呵呵”两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所有心情。
就是这样!无话可说。
原本,虽然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但是大家确实是觉得,这边疆上的士卒们就是要面临战死的风险的——这就是他们这个身份带来的必然结果,和张文锦有没有想要让他们出去戍守堡垒没有关系。
不出去,也有可能面临死亡;而出去,同样是面临死亡的风险。
但是如果按照张文锦的计划,在外面的堡垒就进行一次或者多次阻截外敌的话,那么最后,外敌可能根本就没法打到这边的城池之外,或者,就算能打过来,那也已经被削弱许多次,力量不足……
这样一来,对于这边城中的百姓们,都是一件好事儿。
甚至他之前还觉得,这城里面也有这些士卒们的家属,如果能够把外敌拦在外面不让他们打到城池之外,那对于士卒们的家属而言同样是好事儿啊!
因此,他一度觉得,这张文锦虽然可能有些急躁,但是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有问题的是那些士卒们。
可现在,他只想狠狠打过去的自己一巴掌。
这还叫张文锦没什么问题,只是有点急躁?这还能是有问题的是那些士卒们?
根本不是啊!!!
他想着,这是士卒们不愿意履行职责贪生怕死,这是士卒们意识不到把外敌在外面解决不让他们打到城池之外对自己的家人也有好处,这是士卒们不能体会上面官员将领的良苦用心和长远计划……
统统都是屁话!!
人家张文锦,那是要让这两千五百士卒带着自己的家人前去堡垒戍守,根本不是让士卒们前去堡垒戍守啊!
这样的话,那对于士卒们的家属来说,对于士卒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一分一毫的好处!
要是戍守成功的话,他们战死,他们的家眷可能也要死伤不少,然后保全的是城池中的人,是张文锦等人获得了功劳——这对他们这些戍守在堡垒的士卒和家眷们来说,有哪怕一丁点好处吗?
若说平常战死,说不定家属还能领到抚恤、获得后续的照顾,那现在这样一来,连这些东西也都统统没有了!
不是说上面的人贪污腐败,而是上面的人即便不贪污腐败,也不存在了——因为战死士卒的妻儿都已经没了,那根本就没有人需要抚恤和照顾……
真他娘一个地狱笑话。
“这要换成是我,那也不可能答应张文锦的这么个要求……”还有人已经直接表态支持那些抗拒的士卒们了。
而周围的人都明白,他是话没有说的那么明白——实际上,这人就是在说,他支持这些士卒们的想法和行为,包括他们后来可能发动的兵变。
这个想法,他们也是一样的。
如果说原本不能理解、或者不完全赞同这些士卒们的行为的话,那现在……大部分人的态度就又都转为了赞同。
-
目瞪口呆的不只是百姓们,还包括了皇帝。
李世民完全没有想到,这一通乱象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个情况。
“他张文锦要让两千五百名士卒出去戍守堡垒也就算了,这个计划其实也没什么大错误,但是他怎么就能想到要让士卒们带着自己的妻儿家小然后前去戍守堡垒?”他惊愕万分。
李世民回想自己当年的领兵生涯,确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过这种脑子有病的想法,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们、甚至包括大唐其他的将领——譬如李建成等人手下的将领们,也都没有过这种神经的想法;
不说大唐的将领们了,就是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以及宇文某某、隋朝的那些官员将领们,也都没有这种堪称脑子有大病的想法的。
没有!!真的没有!
但是这张文锦……这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又是怎么想的?
你既然能够想到,士卒们为了自己的家人亲属,会奋力作战,会尽心戍守,会发挥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那你怎么不能想到,这些士卒们同样会为了避免让自己的亲人家属落到这样面临生命危险朝不保夕的境地,而奋力作战吗?
张文锦……既然懂得一部分人心,那么又为什么能够意识不到这样的情况呢?
难不成,他总不会觉得,士卒们“为了亲人家属而奋力拼搏不畏死亡”这种心态和情况,只会出现在针对外敌这种情况上,而不会出现在面对自己这么个上级官员上?
还是说,他就是纯粹的把这些士卒们当做是一种可以消耗的消耗品,每天成日里琢磨的,就是怎么把这些“消耗品”的功效发挥到最大,而根本从来没有把这些士卒们也当做人来看待?同样,也没有把这些士卒的家属们当做人来看待……
李世民想想,觉得这还真的不是不可能。
鉴于这个张文锦之前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命令来。
这可太对了!
这张文锦——本来众人还对其持有一定的认同和同情态度,虽然都觉得士卒们不想送死也不算奇怪,但是张文锦也是为了天下、为了更多的百姓着想。
但是现在么……
这可真的是个彻头彻尾不通人情、不在乎普通人性命、不在乎普通人想法、随时有可能把这把火烧到他们头上的官员啊!
“我原本还以为这张文锦是个好的,觉得那些士卒们有点问题,连出去戍守竟然都不愿意……”有人喃喃道,深深觉得之前还同情对方的自己是脑子里面进了水,是自以为是脑子有病,“可原来竟然是这样……”
明明是那些士卒们倒霉,碰上了一个这样的主官啊!
另外的人也都点头:“我也是,我之前还觉得,你都是边疆上的士卒了,当然要冒一冒风险……虽然出了要塞去戍守堡垒危险更大了,但是这不能因为害怕不想送死就不去做啊,毕竟是士卒……可是吧,呵呵……”
最后,这人用“呵呵”两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所有心情。
就是这样!无话可说。
原本,虽然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但是大家确实是觉得,这边疆上的士卒们就是要面临战死的风险的——这就是他们这个身份带来的必然结果,和张文锦有没有想要让他们出去戍守堡垒没有关系。
不出去,也有可能面临死亡;而出去,同样是面临死亡的风险。
但是如果按照张文锦的计划,在外面的堡垒就进行一次或者多次阻截外敌的话,那么最后,外敌可能根本就没法打到这边的城池之外,或者,就算能打过来,那也已经被削弱许多次,力量不足……
这样一来,对于这边城中的百姓们,都是一件好事儿。
甚至他之前还觉得,这城里面也有这些士卒们的家属,如果能够把外敌拦在外面不让他们打到城池之外,那对于士卒们的家属而言同样是好事儿啊!
因此,他一度觉得,这张文锦虽然可能有些急躁,但是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有问题的是那些士卒们。
可现在,他只想狠狠打过去的自己一巴掌。
这还叫张文锦没什么问题,只是有点急躁?这还能是有问题的是那些士卒们?
根本不是啊!!!
他想着,这是士卒们不愿意履行职责贪生怕死,这是士卒们意识不到把外敌在外面解决不让他们打到城池之外对自己的家人也有好处,这是士卒们不能体会上面官员将领的良苦用心和长远计划……
统统都是屁话!!
人家张文锦,那是要让这两千五百士卒带着自己的家人前去堡垒戍守,根本不是让士卒们前去堡垒戍守啊!
这样的话,那对于士卒们的家属来说,对于士卒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一分一毫的好处!
要是戍守成功的话,他们战死,他们的家眷可能也要死伤不少,然后保全的是城池中的人,是张文锦等人获得了功劳——这对他们这些戍守在堡垒的士卒和家眷们来说,有哪怕一丁点好处吗?
若说平常战死,说不定家属还能领到抚恤、获得后续的照顾,那现在这样一来,连这些东西也都统统没有了!
不是说上面的人贪污腐败,而是上面的人即便不贪污腐败,也不存在了——因为战死士卒的妻儿都已经没了,那根本就没有人需要抚恤和照顾……
真他娘一个地狱笑话。
“这要换成是我,那也不可能答应张文锦的这么个要求……”还有人已经直接表态支持那些抗拒的士卒们了。
而周围的人都明白,他是话没有说的那么明白——实际上,这人就是在说,他支持这些士卒们的想法和行为,包括他们后来可能发动的兵变。
这个想法,他们也是一样的。
如果说原本不能理解、或者不完全赞同这些士卒们的行为的话,那现在……大部分人的态度就又都转为了赞同。
-
目瞪口呆的不只是百姓们,还包括了皇帝。
李世民完全没有想到,这一通乱象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个情况。
“他张文锦要让两千五百名士卒出去戍守堡垒也就算了,这个计划其实也没什么大错误,但是他怎么就能想到要让士卒们带着自己的妻儿家小然后前去戍守堡垒?”他惊愕万分。
李世民回想自己当年的领兵生涯,确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过这种脑子有病的想法,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们、甚至包括大唐其他的将领——譬如李建成等人手下的将领们,也都没有过这种神经的想法;
不说大唐的将领们了,就是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以及宇文某某、隋朝的那些官员将领们,也都没有这种堪称脑子有大病的想法的。
没有!!真的没有!
但是这张文锦……这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又是怎么想的?
你既然能够想到,士卒们为了自己的家人亲属,会奋力作战,会尽心戍守,会发挥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那你怎么不能想到,这些士卒们同样会为了避免让自己的亲人家属落到这样面临生命危险朝不保夕的境地,而奋力作战吗?
张文锦……既然懂得一部分人心,那么又为什么能够意识不到这样的情况呢?
难不成,他总不会觉得,士卒们“为了亲人家属而奋力拼搏不畏死亡”这种心态和情况,只会出现在针对外敌这种情况上,而不会出现在面对自己这么个上级官员上?
还是说,他就是纯粹的把这些士卒们当做是一种可以消耗的消耗品,每天成日里琢磨的,就是怎么把这些“消耗品”的功效发挥到最大,而根本从来没有把这些士卒们也当做人来看待?同样,也没有把这些士卒的家属们当做人来看待……
李世民想想,觉得这还真的不是不可能。
鉴于这个张文锦之前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命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