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衰败·人心·拖家带口-《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对此非常不满意。

  他当年定下的对外战略,就是要御敌于国门之外,就是要主动出击,像是那些蒙古部族、游牧民族在历史上逐渐侵入蚕食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压缩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那样,主动向北进发、在草原上扫荡,压缩蒙古部族的生存空间,让他们的活动范围逐渐远离大明的核心疆域。

  也正是为此,他设立了藩王中身份特殊的塞王们,让他们拥有了超过常规藩王的兵权和各项权力——为什么?就是为了让他们能时不时带着自己地方上的大军,出关,到草原上浩浩荡荡扫荡一番!

  而事实证明,这些塞王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盼,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基本上都能履行这方面的职责,特别是那几个比较年长的塞王们。

  事实也证明,自己的这个政策也很正确,到目前为止,因为有这些塞王和北方各地驻军的行动,那些蒙古部族根本没有什么南下打草谷的机会,没有什么袭扰大明北方边疆的机会!

  可是现在,他却从这个故事中知道,大明在日后根本没有了这样的政策,没有了这样的军队,没有了这样的主动出击挤压蒙古诸部的常规活动!

  其实,关于这种政策的可行性,朱元璋也心里有数——在大明强盛的阶段,肯定是能够做到这些、也可以这么做;而等到大明衰弱的时候,那就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

  就算是有人想要这么做,朱元璋也不乐意。

  因为这种时候,主动往外跑,那是在干什么?那就是在主动给敌人送菜!主动让大明更加衰弱!

  “但是朕可没有想过,在嘉靖之前,大明竟然就已经做不到这些了……”他难得情绪有些低落。

  他当然想过这样的情况。

  但是在之前,他一直觉得,这怎么着不应该是过了中期之后的情况吗?

  可是现在才什么时候?才嘉靖年间,才明世宗时期!

  这个时候,怎么着也没有过了大明的中期,也还没有进入到大明的后期啊!

  而且,这种情况的改变,还并非是在嘉靖年间,而是早在明世宗登基之前——早就发生了!

  怎么能衰败的这么快?怎么能改变得这么快?

  竟然都没有撑过中期!

  -

  朱元璋沉浸在这样的心思中难以自拔。

  而其他人则从这段对明朝现状、士卒心态的描述中意识到了相关问题所在。

  “如果基本上大同府这边的所有士卒都是类似心态的话……”赵匡胤摇头,“那这个张文锦的作为就有些冒进了。”

  为将者,当然可以严格要求士卒,可以性情刚直,可以绝不屈服,毕竟,如果将领性格软弱或者优柔寡断,那容易反过来被这些士卒们挟持控制——别管是骄兵悍将,还是怕死而根本不愿意出战只想混日子的士卒。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味的强行压制也并不可取.

  软弱、优柔寡断、被士卒们反过来影响是不行的;但,也不能这么完全不顾底下人的想法和心态,只知道强行推行自己的想法、制度、计划——这么做,很容易引发军中哗变,造成更大的问题;而就算军中忍了没有哗变,也不等于他们就会老老实实执行上面的计划和命令。

  他们人是去了,但是摸鱼划水,糊弄了事儿,难道不行吗?

  对于这些老兵油子来说,想做到后者,那可是太简单了。

  届时,如张文锦这样的主官就会惊愕地发现,自己的计划明明是好的,可怎么就是不起效果,没有发挥作用呢?

  ——当然,张文锦和其他主官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是明眼人,那估计多多少少也能预料到这些老兵油子们会有的想法和行动。

  他们当然也会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让那些老兵油子们不再那么好混日子。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强行让这些老兵油子们做一些在他们眼里纯粹就是送死的事情,还阻断了他们混日子的后路……他们说不定回头,又会走上发动兵变的道路。

  简而言之,一句话,对付这种情况的敌军和己方的军队,不能这么操作。

  【而这么劝说张文锦,让他招募新兵来做这件事情的,除了那些士卒们外,还有当地的小吏、张文锦的幕僚等人——小吏虽然存在利益相关的问题,但是他们在当地生活多年,态度其实很能反映一些问题,而幕僚那就完全是为了张文锦效力了。】

  【但是张文锦依旧拒绝。】

  【以及,士卒们如此抗拒,除了不想送死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按照史册记载,张文锦当时的计划是,派遣士卒“二千五百家”前去戍守。】

  【是两千五百“家”,而非两千五百“人”!】

  【换言之,士卒们是要拖家带口,带着家里面的妻儿跑去关隘之外的堡垒中戍守,而不仅仅是他们本人前去堡垒中戍守。】

  【这——可是要了命了!】

  【士卒们本人都不愿意跑去送死,更何况带上自己的家人?他们只能会更加抗拒!】

  【当然,张文锦之所以做出这么个决断,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如果让士卒们带上家小的话,他们在戍守的时候会更加卖力……】

  【可问题是,确实他们会更加卖力不假,但是难道他们就会真的老老实实把自己的家小也都带过去吗?谁也不想自己的妻儿变成人质不是?】

  【还是那句话,想要这样用亲人家属的性命安危让士卒们更加卖力,想法可以,但是你得先能让这些士卒的家属们变成他们卖力的原因——这涉及到基本的人性问题,确实能够起到效果,可是往往不能强求啊!】

  【如果说是顺势而为,比如说当敌军围城,,然后将领用城中家属的性命鼓励士卒们奋勇作战,那没问题;可要是人家家属本来在城里面,敌军也没过来,然后你强行要把家属迁移到外面逼迫士卒……】

  【人心生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