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藩王问题-《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然,这种什么缝缝补补左支右绌之类的做法,也只是无奈之下的最后选择,要是可以的话,那当然还是能够正常运转延续国祚最好了。

  至于说怎么做到……那就要看这上面能给大明指出来哪些方面的弊病,大明又能够做到改正哪些方面的弊病了。

  朱元璋收回了放在国祚方面的思绪。

  紧接着就听见了——“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明”……

  他的神情瞬息万变。

  朱允炆生死不明?嗯?生死不明?!

  怎么会这样?

  现在朱标还好好地活着,朱标的长子、朱元璋的大孙子朱雄英也还好好地活着,所以,朱元璋对于朱允炆这个孙子还没有多少深厚的感情——但是,要让他接受自己的孙子生死不明,那也不可能。

  虽然他早知道老四后来造了反,还成功了,而且治国也还不错,但是他确实不知道之前的朱允炆是这么一个情况。

  因为故事还没有讲到大明,所以朱元璋虽然也用尽全力旁敲侧击了,但是很多时候也确实还是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所以,他一度以为,朱允炆或者被朱棣关起来了,或者被朱棣杀了……

  就是没想到,在正经的记载中,朱允炆居然是个生死不明的结果。

  生死不明……那也就是说,大概率是下落不明,在老四进入京城的时候,没能找到朱允炆……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对于大明而言。

  要是有人在外面打着朱允炆的名号作乱……

  朱元璋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至于说朱允炆在即位之后直接选择大刀阔斧削藩,朱元璋毫不意外,而朱允炆面对的藩王情况,朱元璋其实也能够意识到——但是他一直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大错,自己布置藩王也是为了大明为了朝廷啊!

  -

  “藩王?”对于这个词,刘彻那可是相当敏感,一听就意识到了问题。

  朱允炆面临了不小的藩王压力,导致他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削藩,而且还是大削特削……其做法对不对暂且放在一边,但从这里面,刘彻确实已经看出来了问题。

  “难道这明朝的藩王,还是什么有封地有军队有财富的藩王???”他略有些不可思议地道。

  大汉的藩王,有很多就是这种情况。

  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小朝廷,有自己的行政机构,有自己的官员下属,有自己的财政来源,有自己的军队……

  总体来说,就是小的国家,只不过名义上隶属于大汉、听从大汉天子的命令而已。

  但是实际上……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作为皇帝,刘彻对此当然是深恶痛绝,当然,持有同样心态的不只是他,还有他的父亲汉景帝等许多大汉皇帝。

  谁愿意下面有一群不听自己管教,但是还拥有皇位继承权的家伙?

  反正他不喜欢,他非常讨厌,所以他想尽办法地去削藩。

  但是要刘彻来说,有大汉这样的先例在前,后来的王朝应该没有人会选择效仿大汉,分封上这么一大堆有实际权力的藩王啊……

  不是这样吗?

  应该就是这样的啊!

  要不然,后面的几个王朝也没听说过有什么藩王的问题,比如唐朝,那是有藩镇割据,但是没有藩王;宋朝,同样没有;元朝,是个特例不说;哪怕是那什么晋朝,也没有大汉这种藩王。

  怎么明朝就蹦出来了这种——或者说,类似于大汉的这种藩王了???

  总不能是受到了元朝蒙古人的影响吧?

  还是说,朱元璋就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种藩王的情况很好,有利于明朝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明朝的长期统治?

  不能这样吧?

  这种藩王,哪怕不是照搬的大汉的封国藩王,而是削减了部分权力的藩王,那也不是是什么好玩儿的东西!

  一方面,如果藩王有了一定的权力,那么一定会产生对中央皇位虎视眈眈的家伙——哪怕是那个元朝也是同理,虽然没说,但是刘彻可不信元朝的皇位换得这么快,和元朝那些宗室王爷们没关系;

  另一方面,即使这些藩王们没有打算对着皇位奋斗,但是如果他们有一定权力,于是在地方上胡作非为祸害百姓的话,也会对朝廷、对天子声誉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百姓们不会想“哦,这是这个王爷不当人,只是这个王爷坏”,他们很容易会连带着对朝廷、对皇帝产生恨意的——特别是当朝廷不会处置掉这个藩王的时候。

  而这种怨恨日益增长,不断发酵……

  明朝朝廷和皇帝焉能讨得了好?

  要说什么设立藩王是为了给明朝留下后路……刘彻不觉得只有这一种方法能够留下后路。

  看看那宋朝,虽然宗室一度来了个一网打尽,但是那不是也有后路给留下来,还有了个南宋吗?那可没有这种藩王。

  再看看元朝——即使这个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藩王难道成了他们的后路了吗?

  根本没有。

  所以,何必要设立这种类型的藩王?要是想要子孙后代能够享受荣华富贵,那给个爵位也就算了,怎么还能给出实际权力?

  【明朝初期的藩王,那是有不少有着实际权力的。】

  【是的,他们有实际权力,虽然没有到达汉朝封国的地步,但是也绝对不是后来宋朝那种宗室王爵的情况。】

  【譬如朱棣,作为燕王,他的任务是镇守北部边疆,对抗蒙古以及其他游牧民族,因此,他是拥有一定的兵力、并且能够调动一定的明朝北部边疆的军队的——当然,理论上,这些权限是要低于朝廷的。】

  【但是放在实际执行之中,那情况就要不一样了。】

  【诸如朱棣这样的皇帝年长的儿子们,基本上都有这方面的任务和权力,同时,他们也基本上都领兵打仗过,换言之,有一定的军功,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威望,还在军中有一定的人手……】

  【这样一来,倘若朝廷稍微弱势,而藩王们产生了一些想法的话,不能说他们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必定还是能够给朝廷带来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