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嘴馋-《家里家外:开局小渔村赶海》

  返航时已近黄昏,夕阳把海水染成金红色,船舱上的鱼获堆成了小谷堆。

  船只刚靠码头,大哥陈业新就推着板车跑来了,看到舱里的渔获眼睛都直了:“阿峰、五叔,今天收获也太好了吧。”

  “哈哈,看来咱们店里又有新货卖了。”二胖也过来,看着今天的鱼获也笑了起来。

  因为还没有正式开业,现在收也只是收陈业峰家渔船,跟阿志家渔船的鱼获,码头上其他渔船的货暂时都没收。

  以后生意要是好的话,肯定也是要到外面去收货的。

  陈业峰指挥着把梭子蟹和海虾装上车:“这些先送店里,让大姐挑最大的梭子蟹留出来,然后给酒楼送去。”

  “还有那些值钱也都送到水产店,乌鲻鱼跟马鲛鱼也拣一点,这两种鱼零售不怎么好卖。拿几条马鲛鱼回去,大家分一分,天气凉了,用来打点鱼丸煮汤喝…其余的都送到王富贵那边去。”

  陈业峰一边说着,一边跟大哥把鱼获往码头上搬。

  “阿峰,好久没有看到你出海了,你阿公好点了没有?”

  “听说这次你阿公去省城治病都是你在忙前忙后,真是不容易,出钱又出力,实在是太有孝心了。”

  “你大伯家那两个儿子就没有尽点孝心?你那大堂哥不是记者,不多出点钱?”

  “听说你们还在石康镇开了一个水产店,生意怎么样?还是你们年轻人的胆子大,竟然敢开店,也不怕亏钱。”

  “……”

  刚抬着一筐鱼获上岸,码头上的人就围着七嘴八舌,搞得他脑袋嗡嗡的,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索性就敷衍几句。

  玛的,出海打鱼累个半死,哪有功夫理会他们。

  把鱼获全部都处理好,在王富贵结完账,陈业峰跟五叔推着板车就往家里走去。

  至于那些送往镇上的货,都由他大哥跟二胖负责了,搬上驴车前就过了秤,全部都记在账本上,等到月底再清算一下。

  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时,周海英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纳着鞋底,见他提着鱼回来,连忙起身:“今天收获这么好?这马鲛鱼真大,正好可以打肉丸。”

  看着老婆嘴馋的咂巴着嘴,陈业峰脸上也流露出笑容。

  果然,女人一怀孕就嘴馋。

  他把鱼获递给迎出来的陈母,笑着说:“娘,这季节的马鲛鱼肥美得很,用来打鱼丸吃吧。”

  “啧啧,这几条马鲛鱼真不错,你们是遇到鱼群了?”

  “嗯,还有不少乌鲻鱼,杂鱼也有不少。”

  “那敢情好,马上要过冬了,到时候天气不好也没法出船,这些鱼晒成鱼干,也够我们一家人吃上一阵子了。”

  “对,趁着天气好,干货都可以多晒点。”

  秋天的天气很适合晒干货,所以村子里到处能看到晒咸鱼干的身影,一进村子,远远的,就能闻到咸鱼干的味道。

  说到晒鱼干,陈业峰心中也是一动。

  趁着这天气好,完全可以收一些便宜的海鱼回来,然后晒成鱼干。

  鱼干、虾干之类的干制品容易保存、运输,特别是这个年头,冷涟运输不发达,想要运送到外地,制作成干货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想着事情,陈业峰突然觉得有些干渴,于是拿着桌上的搪瓷杯倒了凉白开灌上一口。

  只听到陈母又说道:“你大嫂跟阿嬷他们都拿了鱼虾了。”

  陈业峰喝完水,舔了舔嘴唇,说道:“大嫂他们那边,我们回来的时候就给了,至于阿嬷那边就拣了点虾蟹当晚上的菜,马鲛鱼什么的都没要,说吃不完。”

  陈母道:“那等打了鱼丸,再给他们送点过去吧。”

  “嗯,这样也行。”陈业峰点点头,然后准备去冲凉。

  等到他冲了凉出来,就看到陈父蹲在树根边上抽着烟,看到陈业峰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以前总担心你不务正业,现在看来,这海龙王都帮你啊。”

  陈业峰擦了擦头发,笑着说道:“还是爹您教得好,之前带我出海,从你身上我也学到不少东西。”

  “那是…”听到狗儿子的话,陈父的脸上欣慰之色更浓,他话音一转,道,“对了,房子的事情,我已经问过老胡了。不过他没说具体要多少钱卖,只是说明天再一起坐下来谈。”

  “这样呀,那明天出海早点回来,然后让娘做几个菜,请胡大爷过来喝酒,到时候再谈吧。”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暮色渐浓时,院子里飘起饭菜香。

  鱼肉炖在砂锅里,奶白色的汤面上浮着层黄油。

  新鲜海螺煮过之后,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海味,堆在盘子里像座小山。

  海虾炒得金黄,撒着翠绿的葱花。

  还有螃蟹,蒸得红彤彤的,膏油流出来,馋得人口水长流。

  等到他们吃完饭,过了一阵,大姐也从镇上回来了,就连身上那深蓝色的工装围裙都没来得及脱,就兴奋的向家里人诉说了一下今天水产店的生意。

  “我跟你们说,今天的生意真不好。就下午运过去的梭子蟹,一下就被抢光了。鸿福酒楼的燕姐还说要长期订,让咱们每天留三十斤。”

  “还有供销社的李主任,也打算到我们店里进行采购。”

  陈业峰看着大姐自信的样子,心里面也特别欣慰。

  大姐刚开始到店里的时候,她自己生怕算错账,每天都是忧心忡忡。

  收钱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如今却能独当一面,加上她很勤劳,心地善良,镇上不少客商都夸她精明能干。

  “对了姐,要不要我给你在镇上租个房子,这样你也不用来回跑了,偶尔回趟家就可以了。”陈业峰突然想到什么,开口说道。

  “行不用吧,我搭你大哥的车回来就行了。现在店铺都还没有正式营业,能省一点是一点。”陈业娟摇了摇头,拒绝道。

  “行吧,那等一阵再说。”听到大姐这么说,陈业峰也是点点头。

  不过,他也会找人留意一下房子的事。

  要是觉得有合适的房子,租一个也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