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巴蜀与荆州(六)-《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清晨的雾气笼罩着当阳大营,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兰钦站在中军大帐前,看着陆续赶来的将领们。他们脸上还带着睡意,却掩不住眼中的疑惑——这么早召集众将,必有大事。

  "诸位。"兰钦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整夜未眠,眼中布满血丝,"刚收到急报,汉军骑兵已切断我军的粮道。"

  帐内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大将章昭达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我们的粮草不是有三路护送吗?"

  鲁悉达冷笑一声:"三路?怕是三路都喂了汉军的马!"他转向兰钦,眼中闪烁着怒火,"大帅,这仗还怎么打?"

  监军周石珍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尖细的嗓音刺破了嘈杂:"兰钦!你是怎么带的兵?让五万人把十万大军围了?"他颤抖的手指几乎戳到兰钦鼻尖,"我要立刻启奏陛下,参你一本!"

  说完,这个身材瘦小的阉人转身就要往外冲,宽大的官袍在身后飘荡,活像只受惊的鹌鹑。

  鲁悉达一个箭步挡在帐门前,高大的身躯像座铁塔:"周监军这么着急走?"他上下打量着周石珍,嘴角勾起一抹讥讽,"长得细皮嫩肉的,出了这个大营,怕是要被汉军将士'好好伺候'一番。"

  周石珍闻言浑身一抖,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臀部,引得众将哄堂大笑。笑声中,兰钦却皱起了眉头——大敌当前,军心已乱。

  "报——"斥候的喊声打断了帐内的喧闹。一名满身尘土的士兵冲了进来,单膝跪地,"禀大帅,汉军中军大营已探明,仅有不到三万人在此扎营,其余骑兵不知所踪!"

  这消息像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章昭达眼中精光一闪:"大帅,这是天赐良机!汉军主力必在封锁我军退路。不如趁其大营空虚,拼死一搏!"

  兰钦沉默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刘璟的中军大营故意驻扎在十里外,还只留三万人?这太过明显,必是陷阱。但若说出来,恐怕会被视为怯战...

  "大帅!"鲁悉达洪亮的声音震得帐顶的灰尘簌簌落下,"昔年楚霸王破釜沉舟,一战灭秦军三十万。今日我军数倍于敌,为何畏战不前?"

  兰钦依旧沉默,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将领们的目光像刀子般刺在他背上,他能感觉到信任正在流失。

  周石珍突然阴恻恻地开口:"兰将军这是将自己的儿子送出去了,所以准备拿我们来成就他舍身殉国的英名吗?"

  这句话像惊雷般在帐内炸响。众将齐刷刷看向兰钦,眼中满是震惊和愤怒。

  "什么?大帅把儿子送走了?"

  "难怪一直不肯出战!"

  "这是要我们送死,他自己当忠臣啊!"

  七嘴八舌的指责声中,兰钦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确实在昨夜秘密派人护送兰京回襄阳求援,但不是为了什么"舍身殉国"的虚名,而是...作为一个父亲。

  "够了!"兰钦一声暴喝,帐内顿时鸦雀无声。他深吸一口气,知道已无退路:"众将听令,立刻集结部队,进攻汉军大营!"

  将领们鱼贯而出,各自去召集部队。兰钦独自站在帐前,望向南方——襄阳的方向。京儿应该已经安全了吧?想到这里,他心中涌起一丝慰藉。

  "刘璟..."兰钦拔出佩剑,寒光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就让我们一决高下!"

  十里外,汉军中军大营。

  刘璟站在一处高岗上,晨风吹动他的猩红战袍。他望着远处梁军大营扬起的尘土,嘴角微微上扬。

  "大王料事如神。"军师刘亮站在身侧,由衷赞叹,"兰钦果然沉不住气了。"

  刘璟轻笑一声:"不是他沉不住气,是不得不动。十万大军的肚子,可比什么军令都管用。"

  一名斥候飞奔而来:"报!梁军已倾巢而出,正向我军进发!"

  刘璟点点头,转向身旁的传令兵:"传令侯莫陈悦、库狄干,按原计划行事。"又对另一名传令兵道,"命李虎、吴明彻各率七千五百骑护卫两翼。"

  他的目光扫过正在列阵的步兵方阵,忽然停在一个身材瘦小的士兵身上。那少年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手中的盾牌几乎和他一样高。

  "那是谁家的孩子?"刘璟皱眉问道。

  刘桃枝连忙回答:"回大王,是盛参军推荐过来的小子,名叫窦毅,刚满十四,死活要参军..."

  刘璟摇摇头,却没有下令遣返。乱世之中,谁又不是提着脑袋过日子?他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于是暗中记了下来。刘璟继续大步走向阵列前方,所过之处,士兵们自发挺直了腰板。

  "鱼鳞阵!"刘璟一声令下,一万汉军骑兵下马列阵,动作整齐划一。他们取出长矛和盾牌,把宿铁刀背在身后,转眼间变成了一支精锐步兵。

  十四岁的窦毅站在第一排,双手紧握盾牌。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仿佛要撞断肋骨冲出来。

  "别怕。"身旁的老兵张胡子低声安慰,"跟着大王的旗号行动,保准没事。"

  窦毅点点头,偷眼望向不远处那个高大的身影。汉王刘璟没有像传说中那样战前鼓舞士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远方扬起的烟尘。这种沉默的自信,反而让窦毅莫名安心。

  "报——梁军前锋距此已不足五里!"

  刘璟依然不动如山,只有嘴角微微上扬:"兰钦啊兰钦,你终于来了。"

  ————

  梁军阵中,兰钦骑在战马上,感受着十万大军行进时地面的震动。这种力量本该让人信心倍增,但他心中却充满不安。

  太顺利了...从出营到现在,竟没有遇到任何汉军斥候的阻拦。就像...就像对方巴不得他们快点来一样。

  "大帅!"鲁悉达策马而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前锋已能看到汉军阵列!他们果然人少,还摆了个奇怪的阵型!"

  兰钦眯起眼睛:"什么阵型?"

  "像是...鱼鳞?"鲁悉达挠挠头,"前排全是盾牌,后面层层叠叠,怪得很。"

  鱼鳞阵?兰钦心中一凛。这是防守反击的阵型,刘璟想干什么?以少围多还敢用守势?

  正思索间,章昭达也赶了过来:"大帅,机不可失啊!汉军这是自寻死路!"

  兰钦没有立即回应。他环顾四周,这片地形...开阔平坦,极适合骑兵冲锋。而汉军骑兵却下马步战?不对劲...

  "传令下去,"兰钦终于开口,"放缓前进速度,派斥候向两翼搜索,看看有没有埋伏。"

  章昭达顿时急了:"大帅!此时正该一鼓作气!若拖延下去,将士们知道粮草被断的消息,士气必溃啊!"

  鲁悉达也附和道:"是啊大帅,项羽破釜沉舟时,可没这么多顾虑!"

  兰钦看着两位大将急切的面容,又回头望了望身后浩浩荡荡的大军。他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不出战,军心必乱;出战,则正中刘璟下怀。

  "传令全军..."兰钦深吸一口气,"变锋矢阵,准备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