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巴蜀与荆州(五)-《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五日后,当阳以北十里,汉军大营。

  夜幕低垂,营帐间火把如星。刘璟立于高处,俯瞰着远处梁军营地的点点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五万铁骑如铁桶般将十万梁军团团围住,这局面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大王,梁士彦将军传回消息。"军师刘亮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梁国水军再次尝试靠岸,又被我军游骑击退。他们的粮船只能在江心打转,一粒米也送不上岸。"

  刘璟微微颔首:"士彦做得不错。告诉那小子,别太贪功冒进,守住防线即可。"

  "库狄干和侯莫陈悦也已切断四郡通路。"刘亮继续汇报,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武泉、武宁、顺阳、竟陵——梁军已成瓮中之鳖。"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战马的嘶鸣。刘璟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铁锈混合的气息——这是战争的味道。

  "兰钦现在应该坐立不安了吧。"刘璟轻笑,"传令下去,各营加强戒备,防止梁军狗急跳墙。"

  "大王是担心他们趁夜突围?"刘亮问道。

  刘璟目光深邃:"困兽犹斗,何况兰钦并非庸才。他若拼死一搏..."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队骑兵押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向大营奔来。为首的小兵滚鞍下马,单膝跪地:"报!抓获梁军斥候三人,斩杀五人!"

  刘璟眼中精光一闪:"带上来。"

  三名梁军斥候被粗暴地推到刘璟面前。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已经奄奄一息;另一人满脸血污,却仍怒目而视;最后是个年轻小兵,浑身发抖,眼中满是恐惧。

  "兰钦派你们出来做什么?"刘璟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怒目而视的斥候呸了一口血沫:"要杀便杀,休想从我口中..."

  寒光一闪,刘亮腰间佩剑已抵住斥候咽喉。刘璟却摆摆手:"带下去分开审问。那个小的..."他指向发抖的年轻士兵,"好好'招待'。"

  不过半个时辰,审讯官便来复命:"大王,那小子招了。兰钦派他们寻找运粮队,还说...粮草只够三日之用。"

  刘璟与刘亮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色。

  "三日..."刘璟喃喃自语,随即高声下令,"传令各营,加固防线!三日内,不许一只苍蝇飞出包围圈!"

  ——————

  当阳梁军大营,主帅帐内。

  兰钦盯着案上的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派出的十二队斥候无一返回,本该今晨抵达的粮草也杳无音信。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已陷入汉军精心编织的罗网。

  "父亲。"帐帘轻掀,兰京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走了进来,"您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兰钦抬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儿子清秀的脸上沾着灶灰,想必又在火头军忙活了整日。他接过汤碗,香气扑鼻,却勾不起半点食欲。

  "工事都构筑好了?"兰钦随口问道,更多是为了找话题。

  兰京点点头:"各个将军都按照您的吩咐,三重壕沟都已挖好,还布置了拒马和铁蒺藜。"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可是父亲...士兵们都在私下议论,说粮草..."

  "粮草会到的。"兰钦打断儿子,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严厉。看到兰京受伤的表情,他心头一软,伸手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别担心,为父自有打算。"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跌跌撞撞冲了进来,铠甲上满是血迹。

  "将...将军..."亲兵跪倒在地,气若游丝,"汉军...汉水...粮草..."

  兰钦霍然起身:"慢点说!怎么回事?"

  "汉军骑兵...封锁了汉水..."亲兵艰难地喘息着,"粮船...无法靠岸...弟兄们...死伤...惨重..."话未说完,一口鲜血喷出,人已气绝。

  帐内死一般寂静。兰京手中的汤勺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兰钦缓缓坐回椅中,胸口如压千斤巨石。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粮道被断,十万大军成了笼中困兽。

  "传令,"他的声音出奇地平静,"全军各营即刻起减半口粮。挑选三十名精锐死士,不惜一切代价突围向襄阳求援。"

  亲兵领命而去。兰钦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父亲..."兰京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会死吗?"

  这个直白的问题让兰钦一时语塞。他本想用谎言安慰儿子,但看着那双与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的眼睛,他选择了坦诚。

  "很有可能。"兰钦低声说,"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个天文数字。若不能尽快突破包围..."

  兰京的手微微发抖,茶水溅出几滴:"那...那我们趁夜突围如何?"

  兰钦苦笑摇头:"汉军骑兵机动性极强,我军多为步兵,在平原上突围等于送死。"他顿了顿,"况且,身为主帅,我不能丢下十万将士独自逃命。"

  帐内陷入沉默,只有灯芯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兰京突然抬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父亲,让我去吧。"

  "去哪里?"兰钦一时没反应过来。

  "去求援!"兰京抓住父亲的手,"我体型瘦小,可以伪装成平民,趁夜色溜出包围圈。只要到了襄阳——"

  "不行!"兰钦厉声打断,"太危险了!若被汉军发现..."

  "父亲!"兰京难得地提高了声音,"难道坐以待毙就不危险吗?让我试试吧,我...我不想看着您..."

  兰钦看着儿子泛红的眼眶,喉头一阵发紧。他伸手将兰京揽入怀中,感受到儿子单薄的身躯在微微颤抖。

  "好孩子..."兰钦的声音有些哽咽,"是父亲连累了你。"

  兰京在父亲怀中摇头:"能跟父亲并肩作战,儿子死而无憾。"

  帐外,夜风呜咽,仿佛在为这对父子即将面临的命运哀叹。

  汉军大营,夜半时分。

  刘璟正在灯下研读战报,忽听帐外一阵喧哗。紧接着,贺若敦兴冲冲地闯了进来。

  "大王!抓到一个奸细!"贺若敦年轻的脸庞因兴奋而泛红,"这小子想从西面沼泽地溜出去,被巡逻队逮个正着!"

  刘璟挑眉:"带上来。"

  两名士兵押着一个瘦小的身影进入大帐。那人衣衫破烂,满脸泥污,却掩不住清秀的轮廓。虽被按跪在地,背脊却挺得笔直。

  "报上名来。"刘璟淡淡道。

  俘虏冷哼一声,别过脸去。

  刘璟不以为忤,反而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个年轻人。虽然穿着粗布衣裳,但那双手——白皙修长,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绝非普通士兵或农夫所有。

  "搜他身上。"刘璟命令道。

  士兵粗暴地撕开俘虏的外衣,从贴身处搜出一封密函。刘璟展开一看,眼中精光暴射。

  "兰钦亲笔..."刘璟轻笑一声,突然伸手抬起俘虏的下巴,"让我猜猜,你是兰钦的什么人?儿子?"

  年轻人——兰京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强作镇定:"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刘璟哈哈大笑:"好一个忠烈之士!"他转向刘亮,"军师,你说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位兰公子?"

  刘亮阴冷一笑:"斩首示众,将人头射入梁营,必能打击敌军士气。"

  兰京闻言,脸色煞白,却仍咬紧牙关不发一言。

  刘璟摆摆手:"不急。"他踱步到兰京面前,俯下身,"久闻兰公子厨艺精湛,我有个侄子高澄,近来食欲不振...不如请兰公子去邺城做客,好好调理他的胃口?"

  兰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你...你不杀我?"

  "杀你?"刘璟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你活着比死了有价值得多。"他直起身,厉声下令,"即刻派一队精锐骑兵,押送兰公子前往邺城!记住,要'好好照顾'他!"

  兰京被拖出大帐时,终于崩溃大喊:"父亲!父亲——!"凄厉的叫声划破夜空,随即被一块破布堵住。

  刘亮不解地问:"大王为何不杀他?留着岂不是..."

  "兰钦爱子如命。"刘璟望着远方梁营的方向,冷笑道,"儿子在我们手中,他必会方寸大乱。更何况..."他眼中闪过一丝算计,"高澄那小子最近确实挑食得很。"

  当阳梁军大营,黎明时分。

  兰钦站在帐外,望着东方泛白的天际。派去护送兰京的亲兵已经返回,报告说公子安全离开了包围圈。但他心中却莫名悸动,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永远失去了。

  "京儿..."他轻声呼唤,回应他的只有远处汉军营地传来的号角声——低沉、悠长,如同死神的叹息。

  晨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兰钦不知道,就在此刻,他的儿子正被汉军铁骑押往北方,等待他的是更加残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