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道上,晨雾如纱,笼罩着蜿蜒的山路。
贺拔岳蹲下身,指尖轻轻捻起地上的一支断箭。箭头泛着诡异的青黑色,在晨光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这已经是三天内第七次遭遇僚人袭击了。
"大帅,又伤了三个兄弟。"王老生大步走来,铁甲上还挂着晨露,随着他的步伐滴落在地。这位猛将脸上写满愤怒,"那些猴子一样的蛮子,放完箭就跑,追都追不上!"
贺拔岳眉头紧锁,将毒箭举到眼前仔细端详。僚人的战术很明确——不正面交锋,专挑运输粮草的小队下手。每次数十人,埋伏在密林深处,用毒箭偷袭,得手后立刻遁入山林。就像蚊子叮咬大象,虽不致命,却令人烦躁不安。
"王将军,你怎么看?"贺拔岳将毒箭递给身旁的大将。
王老生接过箭,粗壮的手指几乎要将箭杆捏碎:"要我说,直接烧山!把这片林子全烧了,看那些猴子往哪躲!"他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光,右脸颊上的一道伤疤因激动而泛红,"当年在陇右对付羌人,我就是这么干的,效果立竿见影!"
贺拔岳没有立即回应。他望向远处连绵的青山,那里藏着无数僚人部落。王老生的办法简单粗暴,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
"烧山治标不治本。"贺拔岳缓缓道,声音低沉而坚定,"僚人袭击我们,一是受了萧宝夤的金银诱惑,二是本性贪婪。就算烧了这片林子,他们还会从别处冒出来。"
王老生不耐烦地跺脚,铁靴踏在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那大帅说怎么办?总不能任由这些蛮子骚扰我们的粮道!弟兄们已经三天没睡个安稳觉了!"
贺拔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指向远处的山峦:"两步走。第一,找到他们的山寨,彻底端掉老巢;第二,封锁阳平关外的通路,切断萧宝夤对僚人的支持。"他拍了拍王老生的肩膀,"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确保下一批粮草安全抵达。只要粮草到了,我们就能腾出手来收拾这些僚人。"
王老生挠了挠头,虽然不完全明白贺拔岳的长远谋划,但他信任这位统帅的判断:"那现在怎么办?"
"加强巡逻,每支运输队增派三倍护卫。"贺拔岳下令道,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派斥候深入山林,务必找到僚人山寨的位置。"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两人转头看去,只见一队士兵正拖着一个受伤的僚人俘虏走来。那僚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腿上中了一箭,却仍凶狠地挣扎着,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嘴里不断发出嘶哑的吼叫。
"大帅,抓到一个活的!"领头的士兵兴奋地报告,"这蛮子腿受伤跑不动,被我们按住了!"
贺拔岳与王老生对视一眼,或许,突破口来了。
南阳城外,汉军大营旌旗招展。
刘璟站在营帐外,大将库狄干随侍在侧。远处,一队骑兵正缓缓靠近,旗帜上绣着"慕容"二字。
"大王,慕容将军到了。"库狄干低声道。
刘璟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慕容绍宗身后的一个年轻亲卫身上。那人二十出头,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骑马的姿态挺拔如松,在众多亲卫中格外醒目。
"大王,"慕容绍宗下马行礼,铠甲铿锵作响,"末将奉命前来会师。"
刘璟扶起慕容绍宗,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那年轻人身上:"这位是?"
慕容绍宗顺着刘璟的目光看去,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这是末将的亲卫梁士彦,虽年纪尚轻,但武艺超群,谋略过人。"他顿了顿,"末将斗胆推荐给汉王,此子如璞玉,稍加雕琢必成大器。"
刘璟心中暗笑。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梁士彦是谁——未来北周的名将杀手,战功赫赫的猛将。没想到竟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自己面前。
"好一块璞玉!"刘璟故作惊喜,上前两步仔细打量梁士彦,"正好此次征梁,我所带的大将不多。绍宗此举,正合我意。"
梁士彦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末将梁士彦,愿为汉王效死!"
刘璟扶起他,近距离打量这个未来的名将。梁士彦眼中那种不屈的光芒,正是他最欣赏的将领特质。他能感觉到,这个年轻人的手掌粗糙有力,是常年握刀磨出的茧子。
"汉王,"慕容绍宗突然道,"不如让末将也一同征梁?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刘璟摇摇头,笑容收敛:"绍宗,这次我大军无船渡汉水,只能在荆北一带活动。你的任务是守住南阳,保住我军后背,防备北周宇文泰趁机插手。"
提到"宇文泰"三个字,慕容绍宗神色一凛。他最近刚收到关于"武川会"的情报,知道这个新兴势力对汉国的威胁。
"末将明白。"慕容绍宗郑重抱拳,"定保南阳无虞,绝不让宇文泰有机可乘。"
刘璟满意地点头。他转向梁士彦,指着库狄干说:"士彦,这是我军的虎卫将军库狄干,你就担任他的副将,协助他统领左军。这次征梁,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梁士彦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恢复沉稳:"末将必不负汉王厚望!"
当晚,刘璟在大帐中召见李虎、侯莫陈悦和库狄干、梁士彦等人,详细部署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梁士彦虽然年轻,却深得慕容绍宗真传,提出的几条建议都切中要害,让刘璟更加确信自己捡到了宝。
刘璟听得频频点头,心中暗喜:不愧是未来名将,见解独到。他当即采纳了梁士彦的建议,调整了作战部署。
会议结束后,刘璟单独留下了梁士彦。
"士彦,你很有才能。"刘璟亲自为他斟了一杯酒,"此战若立大功,我必不吝封赏。"
梁士彦双手接过酒杯,眼中闪烁着忠诚的光芒:"末将不求封赏,只愿追随汉王,建功立业!"
刘璟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志向!来,干了这杯!"
两人举杯共饮,帐外月光如水,预示着明日又将是一场血战。
襄阳城外,春风拂面,十万梁军列阵以待。
兰钦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整齐的军阵。旌旗猎猎,刀枪如林,场面壮观。但兰钦心中没有半点豪情,只有沉甸甸的忧虑。
"将军此次率王师讨伐不臣,必定大获全胜!"襄州刺史夏侯夔笑容满面地走上前,拱手行礼,"季龙在此提前恭喜将军了。"
兰钦嘴角浮现一丝苦笑:"多谢季龙。臣必不负陛下厚望,阻敌于北,保我荆州太平。"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在这荆北平原上与汉军铁骑交锋,胜算渺茫。但皇命难违,他别无选择。
夏侯夔似乎没注意到兰钦的勉强,继续热情洋溢地说道:"将军放心出征,襄阳有我坐镇,万无一失。粮草辎重也会按时运往前线。"
兰钦深深看了夏侯夔一眼。这个刺史向来圆滑世故,今日却异常热情,让他隐隐感到不安。但大战在即,他无暇多想。
"有劳季龙了。"兰钦拱手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夏侯夔回礼,脸上笑容不减,心中却暗想:兰钦啊兰钦,你就放心去吧。正好替我试试那个汉王的本事,看看值不值得我夏侯夔改换门庭。
送行仪式结束后,兰钦骑马巡视各营。经过一队正在准备的士兵时,他听到了兴奋的议论声。
"听说北虏铁骑厉害?哼,那是没遇到我欧阳頠!这次非要砍他十个八个首级不可!"一个年轻将领拍着胸脯说道。
"欧阳兄说得对!我鲁悉达的长枪也不是吃素的!"另一个络腮胡将领豪迈地大笑。
"哈哈哈,可别忘了我老章,到时候比比谁杀的多!"几个年轻军官一起哄笑起来。
兰钦勒马驻足,看着这些年轻将领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他们还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怎样的敌人。汉军铁骑来去如风,箭无虚发,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父亲。"兰京的声音打断了兰钦的思绪。他儿子穿着一身火头军的装束,显得有些滑稽,"火头军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兰钦看着儿子天真的笑脸,心中一痛。他本不该带兰京出征的,但如今后悔也晚了。
"好,跟紧我,别乱跑。"兰钦轻声叮嘱,随即高声下令,"全军出发!"
号角声中,十万梁军缓缓开拔。兰钦回头望了一眼襄阳城,不知为何,有种再也回不来的预感。
远处山坡上,几个黑影默默注视着梁军动向。为首的掏出一个小本子,快速记录着什么,随后对同伴低声道:"速报汉王,兰钦已出兵。"
贺拔岳蹲下身,指尖轻轻捻起地上的一支断箭。箭头泛着诡异的青黑色,在晨光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这已经是三天内第七次遭遇僚人袭击了。
"大帅,又伤了三个兄弟。"王老生大步走来,铁甲上还挂着晨露,随着他的步伐滴落在地。这位猛将脸上写满愤怒,"那些猴子一样的蛮子,放完箭就跑,追都追不上!"
贺拔岳眉头紧锁,将毒箭举到眼前仔细端详。僚人的战术很明确——不正面交锋,专挑运输粮草的小队下手。每次数十人,埋伏在密林深处,用毒箭偷袭,得手后立刻遁入山林。就像蚊子叮咬大象,虽不致命,却令人烦躁不安。
"王将军,你怎么看?"贺拔岳将毒箭递给身旁的大将。
王老生接过箭,粗壮的手指几乎要将箭杆捏碎:"要我说,直接烧山!把这片林子全烧了,看那些猴子往哪躲!"他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光,右脸颊上的一道伤疤因激动而泛红,"当年在陇右对付羌人,我就是这么干的,效果立竿见影!"
贺拔岳没有立即回应。他望向远处连绵的青山,那里藏着无数僚人部落。王老生的办法简单粗暴,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
"烧山治标不治本。"贺拔岳缓缓道,声音低沉而坚定,"僚人袭击我们,一是受了萧宝夤的金银诱惑,二是本性贪婪。就算烧了这片林子,他们还会从别处冒出来。"
王老生不耐烦地跺脚,铁靴踏在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那大帅说怎么办?总不能任由这些蛮子骚扰我们的粮道!弟兄们已经三天没睡个安稳觉了!"
贺拔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指向远处的山峦:"两步走。第一,找到他们的山寨,彻底端掉老巢;第二,封锁阳平关外的通路,切断萧宝夤对僚人的支持。"他拍了拍王老生的肩膀,"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确保下一批粮草安全抵达。只要粮草到了,我们就能腾出手来收拾这些僚人。"
王老生挠了挠头,虽然不完全明白贺拔岳的长远谋划,但他信任这位统帅的判断:"那现在怎么办?"
"加强巡逻,每支运输队增派三倍护卫。"贺拔岳下令道,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派斥候深入山林,务必找到僚人山寨的位置。"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两人转头看去,只见一队士兵正拖着一个受伤的僚人俘虏走来。那僚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腿上中了一箭,却仍凶狠地挣扎着,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嘴里不断发出嘶哑的吼叫。
"大帅,抓到一个活的!"领头的士兵兴奋地报告,"这蛮子腿受伤跑不动,被我们按住了!"
贺拔岳与王老生对视一眼,或许,突破口来了。
南阳城外,汉军大营旌旗招展。
刘璟站在营帐外,大将库狄干随侍在侧。远处,一队骑兵正缓缓靠近,旗帜上绣着"慕容"二字。
"大王,慕容将军到了。"库狄干低声道。
刘璟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慕容绍宗身后的一个年轻亲卫身上。那人二十出头,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骑马的姿态挺拔如松,在众多亲卫中格外醒目。
"大王,"慕容绍宗下马行礼,铠甲铿锵作响,"末将奉命前来会师。"
刘璟扶起慕容绍宗,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那年轻人身上:"这位是?"
慕容绍宗顺着刘璟的目光看去,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这是末将的亲卫梁士彦,虽年纪尚轻,但武艺超群,谋略过人。"他顿了顿,"末将斗胆推荐给汉王,此子如璞玉,稍加雕琢必成大器。"
刘璟心中暗笑。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梁士彦是谁——未来北周的名将杀手,战功赫赫的猛将。没想到竟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自己面前。
"好一块璞玉!"刘璟故作惊喜,上前两步仔细打量梁士彦,"正好此次征梁,我所带的大将不多。绍宗此举,正合我意。"
梁士彦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末将梁士彦,愿为汉王效死!"
刘璟扶起他,近距离打量这个未来的名将。梁士彦眼中那种不屈的光芒,正是他最欣赏的将领特质。他能感觉到,这个年轻人的手掌粗糙有力,是常年握刀磨出的茧子。
"汉王,"慕容绍宗突然道,"不如让末将也一同征梁?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刘璟摇摇头,笑容收敛:"绍宗,这次我大军无船渡汉水,只能在荆北一带活动。你的任务是守住南阳,保住我军后背,防备北周宇文泰趁机插手。"
提到"宇文泰"三个字,慕容绍宗神色一凛。他最近刚收到关于"武川会"的情报,知道这个新兴势力对汉国的威胁。
"末将明白。"慕容绍宗郑重抱拳,"定保南阳无虞,绝不让宇文泰有机可乘。"
刘璟满意地点头。他转向梁士彦,指着库狄干说:"士彦,这是我军的虎卫将军库狄干,你就担任他的副将,协助他统领左军。这次征梁,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梁士彦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恢复沉稳:"末将必不负汉王厚望!"
当晚,刘璟在大帐中召见李虎、侯莫陈悦和库狄干、梁士彦等人,详细部署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梁士彦虽然年轻,却深得慕容绍宗真传,提出的几条建议都切中要害,让刘璟更加确信自己捡到了宝。
刘璟听得频频点头,心中暗喜:不愧是未来名将,见解独到。他当即采纳了梁士彦的建议,调整了作战部署。
会议结束后,刘璟单独留下了梁士彦。
"士彦,你很有才能。"刘璟亲自为他斟了一杯酒,"此战若立大功,我必不吝封赏。"
梁士彦双手接过酒杯,眼中闪烁着忠诚的光芒:"末将不求封赏,只愿追随汉王,建功立业!"
刘璟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志向!来,干了这杯!"
两人举杯共饮,帐外月光如水,预示着明日又将是一场血战。
襄阳城外,春风拂面,十万梁军列阵以待。
兰钦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整齐的军阵。旌旗猎猎,刀枪如林,场面壮观。但兰钦心中没有半点豪情,只有沉甸甸的忧虑。
"将军此次率王师讨伐不臣,必定大获全胜!"襄州刺史夏侯夔笑容满面地走上前,拱手行礼,"季龙在此提前恭喜将军了。"
兰钦嘴角浮现一丝苦笑:"多谢季龙。臣必不负陛下厚望,阻敌于北,保我荆州太平。"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在这荆北平原上与汉军铁骑交锋,胜算渺茫。但皇命难违,他别无选择。
夏侯夔似乎没注意到兰钦的勉强,继续热情洋溢地说道:"将军放心出征,襄阳有我坐镇,万无一失。粮草辎重也会按时运往前线。"
兰钦深深看了夏侯夔一眼。这个刺史向来圆滑世故,今日却异常热情,让他隐隐感到不安。但大战在即,他无暇多想。
"有劳季龙了。"兰钦拱手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夏侯夔回礼,脸上笑容不减,心中却暗想:兰钦啊兰钦,你就放心去吧。正好替我试试那个汉王的本事,看看值不值得我夏侯夔改换门庭。
送行仪式结束后,兰钦骑马巡视各营。经过一队正在准备的士兵时,他听到了兴奋的议论声。
"听说北虏铁骑厉害?哼,那是没遇到我欧阳頠!这次非要砍他十个八个首级不可!"一个年轻将领拍着胸脯说道。
"欧阳兄说得对!我鲁悉达的长枪也不是吃素的!"另一个络腮胡将领豪迈地大笑。
"哈哈哈,可别忘了我老章,到时候比比谁杀的多!"几个年轻军官一起哄笑起来。
兰钦勒马驻足,看着这些年轻将领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他们还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怎样的敌人。汉军铁骑来去如风,箭无虚发,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父亲。"兰京的声音打断了兰钦的思绪。他儿子穿着一身火头军的装束,显得有些滑稽,"火头军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兰钦看着儿子天真的笑脸,心中一痛。他本不该带兰京出征的,但如今后悔也晚了。
"好,跟紧我,别乱跑。"兰钦轻声叮嘱,随即高声下令,"全军出发!"
号角声中,十万梁军缓缓开拔。兰钦回头望了一眼襄阳城,不知为何,有种再也回不来的预感。
远处山坡上,几个黑影默默注视着梁军动向。为首的掏出一个小本子,快速记录着什么,随后对同伴低声道:"速报汉王,兰钦已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