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刘璟指颖水为誓-《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正午的颖水河畔,烈日灼烧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汗水的混合气味。三万汉军铁甲森然列阵,长矛如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刘璟端坐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前,面前摆着一桌简单的酒菜——一壶浊酒,两盘炙肉,几枚干枣。

  他双目微闭,手指有节奏地轻叩桌面,看似悠闲,实则心中思绪万千。河风拂过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吹动他额前几缕散落的黑发。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汉王,眉宇间已有了几分帝王气象。

  "大王,贺拔岳不会不敢来了吧?"亲将贺若敦凑到刘璟耳边,压低声音问道。这位身材魁梧的小将军粗犷的脸上写满不耐,右手始终按在腰间的环首刀上。

  刘璟眼皮都没抬一下:"安心等着就是,哪里那么多话!"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贺若敦立刻噤声,退回原位,但眼中的焦躁并未消散。刘璟虽然表面镇定,心里却在反复推演今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贺拔岳,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楚王,如今虽陷入绝境,但麾下六千铁骑仍是不可小觑的力量。若能收服此人,不仅得一良将,更能震慑宇文泰和高欢。

  "亮弟,你觉得贺拔岳会作何选择?"刘璟微微侧首,向站在一旁的刘亮问道。

  刘亮轻抚短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大王,贺拔岳此人刚烈自负,若直接劝降,恐怕适得其反。不过..."他压低声音,"据探子回报,他的家眷已被高澄控制,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刘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恢复平静。他端起酒杯浅酌一口,烈酒的辛辣刺激着他的喉咙,让他更加清醒。这场会面,表面是宴请,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

  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如闷雷滚动。刘璟缓缓睁开眼,只见地平线上扬起一片尘土,六千铁骑如黑色洪流般奔涌而来。为首的将领身披暗红色战袍,正是贺拔岳。

  "来了。"刘璟轻声道,嘴角微微上扬。他注意到贺拔岳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阵型严整,旗帜鲜明,显然军心未散。这样的对手,硬拼只会两败俱伤。

  贺拔岳在百步外勒马,翻身而下。他取下头盔,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浓眉下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锐利如初。他领着副将若干惠和蔡俊大步走来,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丝毫不见败军之将的颓态。

  刘璟身后的贺若敦和刘桃枝不约而同地握紧刀柄,肌肉紧绷。刘璟却只是轻轻摆手,示意他们放松。

  "朔州贺拔岳参见汉王殿下!"贺拔岳走到近前,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洪亮却不失恭敬。

  刘璟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贺拔岳的态度很关键——若他仍端着楚王的架子,今日之事恐怕难以善了。刘璟立刻起身,双手扶住贺拔岳:"贺拔兄不必多礼!你我都是当世豪杰,何必拘泥这些虚礼?"

  两人目光相接,彼此都在打量对方。贺拔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随即恢复平静。他明知故问道:"不知汉王特意率三万大军前来与我相会,所为何事?"

  刘璟心中暗笑:这老小子,明知故问。他脸上却露出真诚的笑容:"还不是令妹明月非要我来救我的大舅哥。"他故意将"大舅哥"三个字咬得极重。

  贺拔岳闻言,瞳孔猛然收缩,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汉王何出此言?"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震惊和困惑。

  不等刘璟回答,急性子的贺若敦已经按捺不住:"你妹妹仰慕汉王的英姿,已经决定嫁给汉王了!这事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你还装什么糊涂?"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贺拔岳的表情从震惊转为困惑,最后化作一丝苦笑。他确实曾想过将妹妹托付给刘璟,但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突然宣布。他尴尬地笑道:"即如此,那我就厚颜叫你一声贤弟了!"

  刘璟心中微有不悦——他向来只喜欢给别人当大哥。但为了汉国霸业,这个大舅子自己认了。他笑容不减:"理当如此啊!兄长请坐。"

  两人重新落座,气氛微妙地缓和下来。刘璟亲自为贺拔岳斟酒:"不知贺拔大哥下一步可有什么打算?"他故意用"大哥"称呼,既显得亲近,又暗示了从属关系。

  贺拔岳端起酒杯,却没有立刻饮下。他望着杯中晃动的酒液,声音低沉:"如今三州失陷,我...确实不知该何去何从。"他的手指在杯沿轻轻摩挲,指节处有几道新鲜的伤痕,显然是近期激战所致。

  刘璟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过去:"昨日绣衣卫传来的消息,高澄用将士亲眷为筹码,已经逼降了兄长在泰山的四万将士,目前正在和宇文泰谈判。"

  贺拔岳接过信笺的手微微颤抖。他逐字阅读,脸色越来越苍白。当他读到寇洛和怡峰投降的消息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却终究没有撕碎信纸。他深吸一口气,将信折好还给了刘璟。

  "我不怪他们。"贺拔岳的声音沙哑,"只恨自己...赌输了。"他的眼神飘向远方,仿佛在回忆那些逝去的荣光。

  刘璟观察着贺拔岳的反应,心中暗自点头。这位名将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理智,确实难得。他趁热打铁:"兄长若不嫌弃,可入我关中暂住。我已在长安为兄长准备了府邸。"

  贺拔岳猛地抬头,眼中精光一闪。他明白"暂住"二字的含义——这是要他归顺。他环顾四周,三万汉军严阵以待,而自己只剩六千疲惫之师。青州已失,天下之大,竟无他贺拔岳容身之处。

  "汉王好意,岳心领了。"贺拔岳艰难地开口,"只是..."

  刘璟不等他说完,突然起身走到颖水边,拔出佩剑指天立誓:"我刘璟愿在此立誓,与贺拔岳结为兄弟!此生必不负贺拔岳!若贺拔岳负我,我亦不负贺拔岳!若违此誓,颖水倒流!我刘氏子弟不得好死!"

  这誓言一出,全场哗然。贺拔岳震惊地望着刘璟的背影,没想到对方竟会发下如此重誓。特别是"若贺拔岳负我,我亦不负贺拔岳"这一句,简直闻所未闻。

  贺拔岳不再犹豫,突然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阿斗泥如今穷途末路,蒙汉王不弃,愿效犬马之劳!"他的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

  刘璟转身,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他快步上前扶起贺拔岳:"兄长不必如此!我得兄长,如高祖得韩信,天下唾手可得矣!"

  贺拔岳眼眶微红。他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征战,虽然勇猛善战,却始终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或许...眼前这位年轻的汉王,真能结束这乱世?

  "兄长和将士们的家眷不必担忧,"刘璟继续说道,声音坚定有力,"我来替兄长赎回。"

  贺拔岳身体一震:"大王打算如何做?"

  刘璟背着手,望向北方:"我打算把汾州还给高欢。这次大胜柔然,缴获牛羊马匹无数,我再给高欢一万匹战马,换取兄长麾下六千将士的家眷。"

  贺拔岳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他知道汾州对汉国的重要性,刘璟竟愿为他割让国土!他转身对身后将士高喊:"兄弟们!随我入关中,追随汉王!汉王答应为我们赎回家眷!"

  六千将士闻言,纷纷放下武器,摘掉头盔,齐刷刷跪倒在地:"多谢汉王大恩!"声浪如雷,震得河面泛起涟漪。

  军师刘亮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欣慰又无奈:"又一大将归心...只是大哥这誓发得太狠,还要拉我们垫背。"他摇摇头,却又忍不住露出微笑。

  刘璟拉着贺拔岳的手回到席间,亲自为他斟满酒杯:"今日与兄长结为兄弟,当痛饮一番!"

  贺拔岳举杯一饮而尽,豪气顿生:"贤弟厚待,岳必以死相报!"

  河风拂过,颖水波光粼粼,见证着这场改变中原格局的誓言。刘璟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已经开始谋划南阳的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