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英雄的分岔口-《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长安城东门便传来阵阵马蹄声。刘璟身着银甲,披着猩红战袍,立于城门之下。

  "大王,三万大军已集结完毕。"亲将贺若敦策马而来,年轻的脸上写满不解,"只是...末将实在不明白..."

  刘璟收回思绪,转头看向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小将:"有话直说。"

  贺若敦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道:"那贺拔岳不过是个丧家之犬,如今被困在颖州,进退不得,值得大王亲自率军相救吗?"话一出口,他立即后悔了,生怕惹恼了主公。

  刘璟闻言,眉头微皱。他勒住躁动的战马,沉声道:"阿敦,你可知贺拔将军当年贺拔岳临危受命,连下七州之事?"

  贺若敦撇撇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英雄不问出处。"刘璟目光如炬,"况且,他如果能归顺我大汉,以后我就不用四处奔走了……"

  贺若敦见主公神色凝重,不禁有些讪讪:"末将失言了。只是...除了大王,末将实在看不出这天下还有谁配称英雄。"

  刘璟闻言突然大笑,笑声惊起了路旁的飞鸟:"哈哈哈,是谁说你贺若敦嘴欠的?今日这张嘴倒是抹了蜜一般!"

  贺若敦在马上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晕:"末将...末将只是实话实说..."

  刘璟收敛笑容,拍了拍爱将的肩膀:"好了,闲话少叙。"他转头望向远方,神色重新变得严肃,"斥候来报,贺拔岳粮草将尽。我们必须尽快赶到。"

  贺若敦挺直腰板:"末将明白!"

  刘璟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人立而起:"传令全军,急行军!务必三日内抵达颖州!"说罢,他率先策马冲向武关方向,猩红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贺若敦望着主公的背影,心中暗想:"大王如此重情重义,难怪将士们都愿誓死相随..."他挥鞭赶上,大声喝道:"全军听令,跟上大王!"

  朝阳终于完全升起,三万铁骑扬起漫天尘土,向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刘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贺拔岳,等我!"

  —————

  颖州城外——

  黎明前的楚军大营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只有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打破这份沉重。营帐内,贺拔岳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把陪他征战多年的长剑,剑柄上缠绕的皮革早已被汗水浸透,呈现出深褐色。

  "报——!"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冲入大帐,铠甲上沾满泥浆,"大王,齐州、青州、光州三地急报!"

  贺拔岳猛地站起身,案几上的地图被他的动作带起一角。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就像当年在武川城外遭遇柔然铁骑时那般强烈。

  "说!"他的声音低沉如雷。

  斥候跪伏在地,声音颤抖:"半月前,高欢之子高澄率三万大军渡河偷袭我军后方,三州...三州已全部陷落!城中守军尽数被俘,包括...包括各位将军的家眷..."

  帐内瞬间炸开了锅。贺拔岳只觉耳边嗡的一声,眼前发黑。他仿佛看见妻子那双总是含笑的眼睛,看见长子贺拔纬读书时的模样——他们现在都在高澄手中!

  "贺六浑,你这个小人!"贺拔岳怒吼一声,声音里夹杂着撕心裂肺的痛苦。他猛地拔出长剑,一剑劈断了面前的案几,木屑四溅。随即眼前一黑,重重向后倒去。

  "大王!"若干惠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了贺拔岳倒下的身躯。他转头厉声喝道:"都闭嘴!传军医!"

  帐内顿时鸦雀无声,只有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若干惠将贺拔岳安置在榻上,转头看向帐内诸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惊恐与愤怒。他注意到小将蔡俊的手死死攥着剑柄,指节发白;大将薛孤延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的独子就在青州城中。

  "诸位,"若干惠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有力,"此刻慌乱只会让情况更糟。大王只是急火攻心,很快会醒。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稳住军心。"

  薛孤延颤声道:"可我们的妻儿老小都在高澄手里!若不立即回援..."

  "回援?"若干惠冷笑一声,"高澄此举就是要逼我们撤军。从颖州到青州,至少要二十天行程。等我们赶到,只怕早已落入他的埋伏!"

  帐外突然传来嘈杂声,隐约能听见士兵们惊慌的议论:"听说青州城破,我娘还在那儿...高澄那厮会不会屠城?我们在这里拼命,家却被人端了..."

  若干惠眉头紧锁,大步走出帐外。晨光中,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脸上满是惶恐。他跳上一辆辎重车,高声道:"弟兄们!"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若干惠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恐慌,就像草原上即将溃散的狼群。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他的声音洪亮如钟,"我若干惠的妻儿也在青州!但此刻慌乱无济于事。大王正在商议对策,相信他一定会给我们一个交代!"

  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突然跪下:"将军,我家中只有老母一人,求您让我回去看看..."

  若干惠心头一紧,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松口。他跳下车,走到老兵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老哥,我向你保证,大王绝不会坐视不管。但现在贸然行动,只会害了所有人,包括我们的家人!"

  他环视四周,提高音量:"传我命令,全军戒备,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营!违者——军法处置!"

  士兵们面面相觑,终究不敢违抗这位素来威严的将军。若干惠松了口气,转身回到大帐,发现贺拔岳已经苏醒,正半靠在榻上,脸色苍白如纸。

  "大王..."若干惠单膝跪地,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贺拔岳摆摆手,示意他起来。他的目光扫过帐内诸将,每个人都屏息等待他的决断。

  "现在...什么情况?"贺拔岳的声音沙哑得可怕。

  若干惠凑到他床前,压低声音:"回禀大王,军中弟兄们情绪激动,都想立刻杀回青州..."

  贺拔岳闭上眼睛,喉结上下滚动。当他再次睁眼时,眼中已恢复了几分清明:"青州...我们回不去了。"

  蔡俊忍不住上前一步:"大王何出此言?我们尚有六千精锐,若星夜兼程..."

  "阿俊,"贺拔岳打断他,声音疲惫却坚定,"你不懂高欢父子的手段。他们俘虏我们的家人却不杀,必有图谋。"

  薛孤延急切地问:"大王的意思是...?"

  贺拔岳强撑着坐直身体:"高澄此举,是要逼我们撤军。一旦我们回师,他就能以我们家人的性命相要挟..."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我们的泰山大营...恐怕已经危险了。"

  蔡俊不服气地握紧拳头:"大王何必长他人志气!我们青徐儿郎何曾怕过谁?就算...就算..."他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显然也想到了最坏的可能——在战场上面对自己的亲人,他们还能举起刀吗?

  帐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贺拔岳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掠过,看到的是同样的痛苦与迷茫。他何尝不想立刻杀回青州?但作为统帅,他必须为这六千将士的生命负责。

  若干惠突然跪下:"大王,末将有一事禀报..."

  贺拔岳挑眉:"说。"

  "末将...末将曾私自以大王名义,给汉军大将慕容绍宗送过一封求援信..."若干惠低下头,不敢直视贺拔岳的眼睛。

  帐内众将一片哗然。贺拔岳却出奇地平静,只是深深地看了若干惠一眼:"什么时候的事?"

  "半月前,我军久攻颖州不下时..."若干惠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末将擅作主张,请大王责罚!"

  出乎所有人意料,贺拔岳竟轻笑一声:"阿惠,你做得好。若无你这一手,我们恐怕...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话未说完,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冲进来,单膝跪地:"报!汉王派出信使,说他亲率三万大军已出武关,邀请大王明日午时在颖水相会!"

  若干惠猛地抬头,眼中迸发出希望的光芒:"大王!汉王一定是收到我的求援信了!"

  贺拔岳却没有立即回应。他缓缓起身,走到帐门口,望着远处初升的朝阳。他一生征战沙场,最重英雄气节。曾无数次想象与汉王刘璟——这位名震天下的豪杰相见的情景,却从未想过会是在如此狼狈的境地。

  "大王?"若干惠小心翼翼地唤道。

  贺拔岳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往日的坚毅:"替我回禀汉王,就说...朔州贺拔岳明日一定准时赴约。"

  他走回案前,手指轻抚过那把环首刀的刀背。明日之会,或许将决定他以及这六千将士的命运。但无论如何,朔州男儿的骨气不能丢。

  "传令下去,"贺拔岳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全军整装,明日随我赴约。记住——"他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每个人,"我们是青州的铁骑,就算死,也要站着死!"

  众将齐声应诺,声音震得帐幕簌簌作响。贺拔岳知道,明日面对汉王时,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价值,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与援助。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须先稳住这支濒临崩溃的军队。

  "阿惠,"待众人退下后,贺拔岳叫住若干惠,"今夜加强巡逻,防止有人私自离营。另外..."他顿了顿,"派人去打听青州的消息,我要知道...他们还活着吗。"

  若干惠重重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末将明白。"

  当帐内只剩贺拔岳一人时,他终于允许自己流露出疲惫。他取出一块绣着并蒂莲的手帕——那是妻子李氏留给他的唯一信物,紧紧攥在手中。

  "等着我..."他对着虚空低语,仿佛这样就能穿越千山万水,将话语传到妻子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