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如刀,呼啸着掠过敕勒川广袤的草原,将汉军大营的旌旗吹得猎猎作响。白日里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已经结束,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混合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营中大部分篝火已经熄灭,只剩下几处值夜的火把在风中摇曳,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倚着长矛打盹,有的低声交谈着白日的战事。
"你看见羊将军那一箭了吗?"一个年轻士兵兴奋地比划着,"百步之外,一箭射穿了柔然大将的咽喉!"
"那算什么,"另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吐了口唾沫,"你没看见高将军亲自冲锋时的样子,那才叫威风!一人连斩七名敌将,吓得那些柔然崽子屁滚尿流!"
年轻士兵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跟着这样的将军打仗,死也值了!"
"呸!说什么晦气话!"老兵拍了下他的后脑勺,"咱们打赢了,要活着领赏钱,回家娶媳妇!"
不远处的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刘璟单手撑在案几上,闭目养神。他身着玄色战袍,肩甲未卸,眉宇间还残留着战场上的肃杀之气。案上摊开的地图布满了标记,一盏青铜油灯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在帐壁上投下高大的影子。
帐外传来脚步声,亲兵刘桃枝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杯热茶放在案几上。
"大王,喝口茶暖暖身子吧。"刘桃枝声音低沉,眼中满是敬重。
刘璟缓缓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他端起茶杯,热气氤氲中,茶香沁人心脾。
"具体伤亡统计如何?"刘璟啜了一口茶,问道。
"回大王,我军战死八千七百四十三人,伤两千有余。柔然方面,初步估算死伤过十万,俘虏三千。"刘桃枝回答得一丝不苟。
刘璟点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柔然主力虽溃,但阴山王庭尚在,终是隐患。"
话音刚落,帐外突然传来高昂洪亮的声音:"大哥!"紧接着帐帘被猛地掀开,一阵冷风灌入,吹得案上烛火剧烈摇晃。
刘璟抬眸,看见高昂大步走入,铁甲铿锵作响。他英俊的脸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显然是刚从战场上归来。
"二弟,何事如此匆忙?"刘璟放下茶杯,声音沉稳。
高昂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你看我把谁带来了!"他转身朝帐外吼道,"拖进来!"
两名亲兵架着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踉跄而入,随后像扔死狗般将他丢在地上。那人身着华贵的皮裘,却已破烂不堪,金线刺绣被血污浸染得黯淡无光。他挣扎着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正是柔然可汗阿那环。
帐内顿时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尿骚味。刘璟眉头微蹙,目光落在阿那环湿漉漉的裤裆上。
"哈哈哈!"高昂拍腿大笑,"这老狗被俘时吓得尿了裤子!堂堂柔然可汗,不过如此!"
阿那环眼中闪过一丝羞愤,随即用柔然语破口大骂:"汉狗!你们不得好死!长生天会降下惩罚..."
刘璟眉头一皱,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胡语聒噪,扰我清梦。"
侍立一旁的刘桃枝立刻会意,大步上前。他身材强壮精悍,面无表情地揪住阿那环的发髻,右手抡圆了就是一记耳光。
"啪!"清脆的响声在帐内回荡。
阿那环的头猛地偏向一侧,嘴角渗出血丝。刘桃枝动作不停,左右开弓,一连扇了十几个耳光,直到阿那环半边脸肿得老高,吐出一口混着碎牙的鲜血才停手。
刘璟抬手示意,刘桃枝立刻退到一旁,仿佛刚才的暴行与他无关。
"会说汉话吗?"刘璟声音平静,目光如刀般锐利。
阿那环紧闭着嘴,眼神闪烁。他精通汉语,年轻时还曾在边境与大魏朝廷做过交易,但此刻他选择沉默——他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
军师长孙俭捋着胡须上前:"主公,依我看,不如将此人送给高欢。草原上的柔然残部尚多,让高欢去处理这个烫手山芋。"
阿那环闻言,眼中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喜色。高欢是他的女婿,女儿阿兰深受高欢宠爱。若能到武州...他心中盘算着,只要见到女儿,定能说服高欢放他回柔然重整旗鼓。
刘璟的目光始终未离开阿那环的脸。他捕捉到了那一瞬的表情变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砰!"高昂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案上杯盏跳动。"送给高欢作甚?依我说,一刀砍了这厮,把人头给高欢送去!让他看看与我大哥作对的下场!"
刘璟轻笑出声:"二弟不必动怒。"他站起身,缓步走到阿那环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位昔日的草原霸主。"我也正有此意。此人庸碌之辈,留之无用,杀了吧。"
阿那环浑身一颤,脸色瞬间惨白。他听懂了,这次真的听懂了。死亡的恐惧如潮水般淹没了他所有的算计和尊严。
"不...不要!"他用蹩脚的汉语尖叫起来,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汉王饶命!我...我愿意臣服!我柔然愿世代为汉国守边..."
刘璟眼中闪过一丝讥诮:"现在会说汉话了?"他转身背对阿那环,挥了挥手,"拖下去。"
"不!汉王!我女儿是高欢的爱妾!杀了我,高丞相不会放过..."阿那环的哀嚎戛然而止,因为高昂已经一把掐住了他的喉咙。
"聒噪!"高昂狞笑着,像拖死狗一样将阿那环拖出大帐。夜风中传来阿那环断续的求饶声,很快变成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归于寂静。
不多时,高昂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回来,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杀气。"大哥,办妥了。"
刘璟点点头,目光落在那颗头颅上。阿那环死前惊恐万状的表情凝固在脸上,双目圆睁,似是死不瞑目。
"崔昂。"刘璟唤道。
参军崔昂立刻上前,铺开绢帛,研墨提笔:"主公请讲。"
刘璟负手而立,目光仿佛穿透帐篷,望向远方:"玄德不才,已替丞相一净胡尘。今献阿那环于丞相,此颅宜悬中阳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崔昂笔走龙蛇,将刘璟的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写毕,他吹干墨迹,双手呈上。刘璟扫了一眼,满意地点头:"把这颗人头,一并送给高欢。"
帐内众将肃然。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对高欢的警告,更是向天下宣告汉军的威严。
刘璟环视众将,声音铿锵:"传令三军,明日寅时造饭,卯时拔营,直取阴山王庭!"
"诺!"众将齐声应和,声震营帐。
二十天后,五百里外的武州城内,高欢正搂着阿兰在温暖的寝宫中饮酒作乐。
阿兰身着轻纱,肌肤如雪,正娇笑着将美酒喂到高欢嘴边。"夫君今日怎么心不在焉?"她柔声问道,葱白手指轻抚过高欢紧锁的眉头。
高欢勉强笑了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无事,只是惦记前线战事。"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思绪万千。
柔然与汉军交战,无论哪方获胜,对他都不利。若柔然胜,阿那环必定挟大胜之势威逼他;若汉军胜,他这十万大军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天下人如何看自己?
"父汗定能击败汉军。"阿兰依偎在高欢怀中,眼中闪烁着野性的光芒,"到时候,夫君可与父汗联手,共谋大事..."
高欢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心中却暗自警惕。他深知阿那环的野心,也明白自己正走在刀尖上。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报——!"传令兵跪在门外,声音颤抖,"紧急军情!"
高欢心头一紧,推开阿兰坐直了身体:"讲!"
"汉...汉王刘璟送来...送来..."传令兵结结巴巴,似乎被什么吓住了。
"送来什么?!"高欢厉声喝道。
"送来柔然可汗阿那环的首级...还有...还有一封信..."
阿兰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昏死过去。
高欢打开书信一看,脸色铁青,手中的酒杯"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好!好!好!不愧是刘玄德,不愧是汉王,不愧是天策上将!"说完,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和阿兰齐齐昏倒在地。
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倚着长矛打盹,有的低声交谈着白日的战事。
"你看见羊将军那一箭了吗?"一个年轻士兵兴奋地比划着,"百步之外,一箭射穿了柔然大将的咽喉!"
"那算什么,"另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吐了口唾沫,"你没看见高将军亲自冲锋时的样子,那才叫威风!一人连斩七名敌将,吓得那些柔然崽子屁滚尿流!"
年轻士兵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跟着这样的将军打仗,死也值了!"
"呸!说什么晦气话!"老兵拍了下他的后脑勺,"咱们打赢了,要活着领赏钱,回家娶媳妇!"
不远处的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刘璟单手撑在案几上,闭目养神。他身着玄色战袍,肩甲未卸,眉宇间还残留着战场上的肃杀之气。案上摊开的地图布满了标记,一盏青铜油灯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在帐壁上投下高大的影子。
帐外传来脚步声,亲兵刘桃枝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杯热茶放在案几上。
"大王,喝口茶暖暖身子吧。"刘桃枝声音低沉,眼中满是敬重。
刘璟缓缓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他端起茶杯,热气氤氲中,茶香沁人心脾。
"具体伤亡统计如何?"刘璟啜了一口茶,问道。
"回大王,我军战死八千七百四十三人,伤两千有余。柔然方面,初步估算死伤过十万,俘虏三千。"刘桃枝回答得一丝不苟。
刘璟点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柔然主力虽溃,但阴山王庭尚在,终是隐患。"
话音刚落,帐外突然传来高昂洪亮的声音:"大哥!"紧接着帐帘被猛地掀开,一阵冷风灌入,吹得案上烛火剧烈摇晃。
刘璟抬眸,看见高昂大步走入,铁甲铿锵作响。他英俊的脸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显然是刚从战场上归来。
"二弟,何事如此匆忙?"刘璟放下茶杯,声音沉稳。
高昂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你看我把谁带来了!"他转身朝帐外吼道,"拖进来!"
两名亲兵架着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踉跄而入,随后像扔死狗般将他丢在地上。那人身着华贵的皮裘,却已破烂不堪,金线刺绣被血污浸染得黯淡无光。他挣扎着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正是柔然可汗阿那环。
帐内顿时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尿骚味。刘璟眉头微蹙,目光落在阿那环湿漉漉的裤裆上。
"哈哈哈!"高昂拍腿大笑,"这老狗被俘时吓得尿了裤子!堂堂柔然可汗,不过如此!"
阿那环眼中闪过一丝羞愤,随即用柔然语破口大骂:"汉狗!你们不得好死!长生天会降下惩罚..."
刘璟眉头一皱,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胡语聒噪,扰我清梦。"
侍立一旁的刘桃枝立刻会意,大步上前。他身材强壮精悍,面无表情地揪住阿那环的发髻,右手抡圆了就是一记耳光。
"啪!"清脆的响声在帐内回荡。
阿那环的头猛地偏向一侧,嘴角渗出血丝。刘桃枝动作不停,左右开弓,一连扇了十几个耳光,直到阿那环半边脸肿得老高,吐出一口混着碎牙的鲜血才停手。
刘璟抬手示意,刘桃枝立刻退到一旁,仿佛刚才的暴行与他无关。
"会说汉话吗?"刘璟声音平静,目光如刀般锐利。
阿那环紧闭着嘴,眼神闪烁。他精通汉语,年轻时还曾在边境与大魏朝廷做过交易,但此刻他选择沉默——他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
军师长孙俭捋着胡须上前:"主公,依我看,不如将此人送给高欢。草原上的柔然残部尚多,让高欢去处理这个烫手山芋。"
阿那环闻言,眼中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喜色。高欢是他的女婿,女儿阿兰深受高欢宠爱。若能到武州...他心中盘算着,只要见到女儿,定能说服高欢放他回柔然重整旗鼓。
刘璟的目光始终未离开阿那环的脸。他捕捉到了那一瞬的表情变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砰!"高昂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案上杯盏跳动。"送给高欢作甚?依我说,一刀砍了这厮,把人头给高欢送去!让他看看与我大哥作对的下场!"
刘璟轻笑出声:"二弟不必动怒。"他站起身,缓步走到阿那环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位昔日的草原霸主。"我也正有此意。此人庸碌之辈,留之无用,杀了吧。"
阿那环浑身一颤,脸色瞬间惨白。他听懂了,这次真的听懂了。死亡的恐惧如潮水般淹没了他所有的算计和尊严。
"不...不要!"他用蹩脚的汉语尖叫起来,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汉王饶命!我...我愿意臣服!我柔然愿世代为汉国守边..."
刘璟眼中闪过一丝讥诮:"现在会说汉话了?"他转身背对阿那环,挥了挥手,"拖下去。"
"不!汉王!我女儿是高欢的爱妾!杀了我,高丞相不会放过..."阿那环的哀嚎戛然而止,因为高昂已经一把掐住了他的喉咙。
"聒噪!"高昂狞笑着,像拖死狗一样将阿那环拖出大帐。夜风中传来阿那环断续的求饶声,很快变成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归于寂静。
不多时,高昂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回来,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杀气。"大哥,办妥了。"
刘璟点点头,目光落在那颗头颅上。阿那环死前惊恐万状的表情凝固在脸上,双目圆睁,似是死不瞑目。
"崔昂。"刘璟唤道。
参军崔昂立刻上前,铺开绢帛,研墨提笔:"主公请讲。"
刘璟负手而立,目光仿佛穿透帐篷,望向远方:"玄德不才,已替丞相一净胡尘。今献阿那环于丞相,此颅宜悬中阳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崔昂笔走龙蛇,将刘璟的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写毕,他吹干墨迹,双手呈上。刘璟扫了一眼,满意地点头:"把这颗人头,一并送给高欢。"
帐内众将肃然。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对高欢的警告,更是向天下宣告汉军的威严。
刘璟环视众将,声音铿锵:"传令三军,明日寅时造饭,卯时拔营,直取阴山王庭!"
"诺!"众将齐声应和,声震营帐。
二十天后,五百里外的武州城内,高欢正搂着阿兰在温暖的寝宫中饮酒作乐。
阿兰身着轻纱,肌肤如雪,正娇笑着将美酒喂到高欢嘴边。"夫君今日怎么心不在焉?"她柔声问道,葱白手指轻抚过高欢紧锁的眉头。
高欢勉强笑了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无事,只是惦记前线战事。"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思绪万千。
柔然与汉军交战,无论哪方获胜,对他都不利。若柔然胜,阿那环必定挟大胜之势威逼他;若汉军胜,他这十万大军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天下人如何看自己?
"父汗定能击败汉军。"阿兰依偎在高欢怀中,眼中闪烁着野性的光芒,"到时候,夫君可与父汗联手,共谋大事..."
高欢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心中却暗自警惕。他深知阿那环的野心,也明白自己正走在刀尖上。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报——!"传令兵跪在门外,声音颤抖,"紧急军情!"
高欢心头一紧,推开阿兰坐直了身体:"讲!"
"汉...汉王刘璟送来...送来..."传令兵结结巴巴,似乎被什么吓住了。
"送来什么?!"高欢厉声喝道。
"送来柔然可汗阿那环的首级...还有...还有一封信..."
阿兰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昏死过去。
高欢打开书信一看,脸色铁青,手中的酒杯"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好!好!好!不愧是刘玄德,不愧是汉王,不愧是天策上将!"说完,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和阿兰齐齐昏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