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毕,移步二楼书房。
巨大的玻璃窗外,新村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梯田的轮廓在月色下若隐若现。
铸铁暖气片散发着稳定的暖意,驱散了深秋夜寒。
“那份《长治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我看了。”阎长官开门见山,声音沉稳,“十个水库,五百万亩旱改水,五十万亩水浇地,襄垣玻璃厂、食品工业区、机械厂,保安团扩至十万,建军士、军官学校…”他一口气列出纲要核心,语气听不出褒贬,“手笔之大,志气之高,放眼全国,亦属罕见。”
林永年肃立一旁,将一份更详尽的文本轻轻放在棋枰旁的矮几上:
“草案粗陋,请长官斧正。
此非长治一隅之谋,实为晋东南乃至三晋之未来根基。
水利兴,则粮秣足;工业立,则筋骨强;武备修,则门户固。
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唯根基夯实,方能御外侮,安黎庶。”
阎长官未看文本,目光依旧落在指尖的黑子上,仿佛在掂量其分量。
“根基,说得好。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你这纲要,就是在给山西,打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根基!”
他话锋一转,带着棋手般的锐利,“只是,这根基要打下去,耗资巨万,非一县一府所能承担。钱粮何来?器械何来?尤其是那十万人的枪炮!”
书房内安静下来,只有暖气片水流低吟。
林永年的目光与安静坐在一旁小凳上的林砚微微一碰。林砚放下手里把玩的一枚白子,清澈的童音打破了沉寂:
“阎伯伯,钱粮器械,有人送来了。”
阎长官眉梢一挑,看向林砚:“哦?砚哥儿说说,谁这么大方?”
林永年适时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有力:
“禀长官,前次与德方合作枯树岭钢铁基地,零首付十年无息,乃第一局。此次,借世界大变局之势,再下一城。赌注已定,德方须即刻支付!”
“一、德制毛瑟Gewehr98步枪,十万支!及弹药!”
“二、75口径及以上克虏伯野战炮、山炮,完整炮组及基数炮弹!”
“三、青岛德资工厂所有备用之精密机床、动力设备、电机、五金器材!”
“四、日耳曼啤酒厂全套酿造、灌装、杀菌设备!”
每念一项,阎长官捏着棋子的手指便收紧一分!
十万条最新式的德制步枪!
克虏伯重炮!
还有那些代表着现代工业核心的机械设备!
这哪里是赌注?
这分明是一支足以武装劲旅、奠定一方霸业的军火库!
是一个行省梦寐以求的工业火种!
阎长官的呼吸微不可察地粗重了一丝,鹰隼般的目光死死盯住林永年,又缓缓移向安静坐着的林砚。
这滔天的“势”,竟真被这孩童,被这林氏,牢牢攥在了手中!
巨大的狂喜瞬间涌上心头,旋即又被更深的警惕压下!
阎长官强压住内心的惊涛骇浪,目光灼灼如烙铁,扫过林永年和林砚,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威严:
“东西!必须一根钉子、一颗螺丝不少地运到长治!
就地入库!
任何人不得染指!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砚哥儿知!
绝不可示于第六耳!
省府那边,我自有计较,绝不会有人伸手!”
他猛地转向林砚,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征询:
“砚哥儿,这些军火器械,非同小可!
运抵之后,如何安排?
如何用,方能不招猜忌,不引祸端?”
林砚坐直身子,清亮的童音在静谧的书房里响起:
“阎伯伯,山西要广积粮,缓称王。
军队,可分四级而建。
第一级,中央认可之精锐。”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员额有限,装备精良,明面上,是咱山西的门面,也是给北京看的。此部,不可大力扩编,以防物议。”
“第二级,各县城防之基干。”
林砚伸出第二根手指:“如曹文轩叔叔的长治城防部队。守土安民,保境安民,名正言顺。装备可稍逊于一级,但训练不可松懈。”
“第三级,”林砚的声音顿了顿,目光看向林永年,又转向阎长官,“便是如我林家村保安团这般的地方劲旅。
晋南第一保安团,乃至未来纲要中的十万之众!
此为根基!”
他语气加重,“明为保安团,实为储才练兵之所!
装备可精良,训练必严苛!
其核心,当以培养忠诚可靠、技艺精湛之士官为目标!
一旦时局有变,此十万士官,便是十万火种,顷刻间可化十万班排长!”
“第四级,”林砚伸出最后一根手指,“全民皆兵。凡在籍青壮,农闲工余,皆受基础军事操练。
明号令,知进退,守乡土!
遇有缓急,一声号令,便可入伍,到时百万精兵,那便是浩荡洪流!”
林砚说完,清澈的目光坦然地迎着阎长官审视的眼神:
“至于士兵们的忠诚,阎伯伯无需忧心。
长治之军,无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皆是长治之军,皆是山西之军,皆是阎伯伯之军。”
“广积粮,缓称王,四级建军。”阎长官喃喃重复着,眼中的疑虑和凝重如同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激赏和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
这孩童寥寥数语,竟勾勒出一条在乱世中既能积蓄力量、又不引火烧身的绝妙路径!
尤其是最后那句关于“忠诚”的暗示,更是让他心头大石落地!
气运相连,这忠诚,是超乎寻常的保障!
“好!好一个广积粮,缓称王!好一个四级建军!”
阎长官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暴射,再无半分犹疑!
他走到林永年面前,重重拍在他的肩膀上,力道沉雄:
“永年!这长治五年纲要,我阎百川,全力支持!”
“保安团十万之数,我亲自批红!
军官学校架子,我让陆大(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最硬朗的教官来搭!
所需钱粮物资,督军府全力协调,绝无掣肘!”
“青岛那边的东西…”他目光转向窗外长治的方向,“清点转运,我会动用最隐秘的力量,确保万无一失,直抵长治!长治,就是它们唯一的家!”
“长治这盘棋,”阎长官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整个潞城盆地的生机都纳入胸中,一字一句,重若泰山,“我陪你们,下到底!”
巨大的玻璃窗外,新村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梯田的轮廓在月色下若隐若现。
铸铁暖气片散发着稳定的暖意,驱散了深秋夜寒。
“那份《长治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我看了。”阎长官开门见山,声音沉稳,“十个水库,五百万亩旱改水,五十万亩水浇地,襄垣玻璃厂、食品工业区、机械厂,保安团扩至十万,建军士、军官学校…”他一口气列出纲要核心,语气听不出褒贬,“手笔之大,志气之高,放眼全国,亦属罕见。”
林永年肃立一旁,将一份更详尽的文本轻轻放在棋枰旁的矮几上:
“草案粗陋,请长官斧正。
此非长治一隅之谋,实为晋东南乃至三晋之未来根基。
水利兴,则粮秣足;工业立,则筋骨强;武备修,则门户固。
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唯根基夯实,方能御外侮,安黎庶。”
阎长官未看文本,目光依旧落在指尖的黑子上,仿佛在掂量其分量。
“根基,说得好。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你这纲要,就是在给山西,打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根基!”
他话锋一转,带着棋手般的锐利,“只是,这根基要打下去,耗资巨万,非一县一府所能承担。钱粮何来?器械何来?尤其是那十万人的枪炮!”
书房内安静下来,只有暖气片水流低吟。
林永年的目光与安静坐在一旁小凳上的林砚微微一碰。林砚放下手里把玩的一枚白子,清澈的童音打破了沉寂:
“阎伯伯,钱粮器械,有人送来了。”
阎长官眉梢一挑,看向林砚:“哦?砚哥儿说说,谁这么大方?”
林永年适时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有力:
“禀长官,前次与德方合作枯树岭钢铁基地,零首付十年无息,乃第一局。此次,借世界大变局之势,再下一城。赌注已定,德方须即刻支付!”
“一、德制毛瑟Gewehr98步枪,十万支!及弹药!”
“二、75口径及以上克虏伯野战炮、山炮,完整炮组及基数炮弹!”
“三、青岛德资工厂所有备用之精密机床、动力设备、电机、五金器材!”
“四、日耳曼啤酒厂全套酿造、灌装、杀菌设备!”
每念一项,阎长官捏着棋子的手指便收紧一分!
十万条最新式的德制步枪!
克虏伯重炮!
还有那些代表着现代工业核心的机械设备!
这哪里是赌注?
这分明是一支足以武装劲旅、奠定一方霸业的军火库!
是一个行省梦寐以求的工业火种!
阎长官的呼吸微不可察地粗重了一丝,鹰隼般的目光死死盯住林永年,又缓缓移向安静坐着的林砚。
这滔天的“势”,竟真被这孩童,被这林氏,牢牢攥在了手中!
巨大的狂喜瞬间涌上心头,旋即又被更深的警惕压下!
阎长官强压住内心的惊涛骇浪,目光灼灼如烙铁,扫过林永年和林砚,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威严:
“东西!必须一根钉子、一颗螺丝不少地运到长治!
就地入库!
任何人不得染指!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砚哥儿知!
绝不可示于第六耳!
省府那边,我自有计较,绝不会有人伸手!”
他猛地转向林砚,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征询:
“砚哥儿,这些军火器械,非同小可!
运抵之后,如何安排?
如何用,方能不招猜忌,不引祸端?”
林砚坐直身子,清亮的童音在静谧的书房里响起:
“阎伯伯,山西要广积粮,缓称王。
军队,可分四级而建。
第一级,中央认可之精锐。”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员额有限,装备精良,明面上,是咱山西的门面,也是给北京看的。此部,不可大力扩编,以防物议。”
“第二级,各县城防之基干。”
林砚伸出第二根手指:“如曹文轩叔叔的长治城防部队。守土安民,保境安民,名正言顺。装备可稍逊于一级,但训练不可松懈。”
“第三级,”林砚的声音顿了顿,目光看向林永年,又转向阎长官,“便是如我林家村保安团这般的地方劲旅。
晋南第一保安团,乃至未来纲要中的十万之众!
此为根基!”
他语气加重,“明为保安团,实为储才练兵之所!
装备可精良,训练必严苛!
其核心,当以培养忠诚可靠、技艺精湛之士官为目标!
一旦时局有变,此十万士官,便是十万火种,顷刻间可化十万班排长!”
“第四级,”林砚伸出最后一根手指,“全民皆兵。凡在籍青壮,农闲工余,皆受基础军事操练。
明号令,知进退,守乡土!
遇有缓急,一声号令,便可入伍,到时百万精兵,那便是浩荡洪流!”
林砚说完,清澈的目光坦然地迎着阎长官审视的眼神:
“至于士兵们的忠诚,阎伯伯无需忧心。
长治之军,无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皆是长治之军,皆是山西之军,皆是阎伯伯之军。”
“广积粮,缓称王,四级建军。”阎长官喃喃重复着,眼中的疑虑和凝重如同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激赏和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
这孩童寥寥数语,竟勾勒出一条在乱世中既能积蓄力量、又不引火烧身的绝妙路径!
尤其是最后那句关于“忠诚”的暗示,更是让他心头大石落地!
气运相连,这忠诚,是超乎寻常的保障!
“好!好一个广积粮,缓称王!好一个四级建军!”
阎长官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暴射,再无半分犹疑!
他走到林永年面前,重重拍在他的肩膀上,力道沉雄:
“永年!这长治五年纲要,我阎百川,全力支持!”
“保安团十万之数,我亲自批红!
军官学校架子,我让陆大(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最硬朗的教官来搭!
所需钱粮物资,督军府全力协调,绝无掣肘!”
“青岛那边的东西…”他目光转向窗外长治的方向,“清点转运,我会动用最隐秘的力量,确保万无一失,直抵长治!长治,就是它们唯一的家!”
“长治这盘棋,”阎长官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整个潞城盆地的生机都纳入胸中,一字一句,重若泰山,“我陪你们,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