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统一晋城铁业-《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长久的沉默,如同淬火的铁块,在雅间里散发着无形的灼热。

  铁锅张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指节泛白。

  剪子刘的视线在苏承业平静的脸和桌上那把冰冷的德国扳手之间来回逡巡。

  最终,是镰刀王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叮当响:

  “干了!苏老板,俺老王信你!

  再这么下去,俺那点祖传的镰刀铺子,迟早得让洋钉挤兑黄了!

  与其等死,不如拼一把!

  不就是把徒弟送出去学点新花样嘛!

  俺家大小子,第一个报名去枯树岭!”

  这一声吼,像砸开了冰封的河面。

  铁锅张一咬牙:

  “算我一个!

  不过苏老板,这协会,还有你说的那什么…股份公司,到底怎么个搞法?

  总不能空口白牙吧?

  俺们这点家当,可经不起折腾!”

  “是啊,苏老板,章程细节,您得给咱们交个底!”剪子刘也紧接着追问,眼神锐利。

  苏承业知道,最难的一关已经闯过,现在是拿出真章的时候了。

  他示意随从展开另一幅早已准备好的草图,上面清晰地勾勒着晋兴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架构蓝图。

  “诸位请看,”苏承业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晋兴铁业,将是咱们晋城铁器行当真正的龙头和未来!它不是要吞并谁,而是要把大家的根拧在一起,长出更强壮的枝干!”

  首先是入股:

  “公司股本,初步定为五十万银元。”苏承业语惊四座,这个数字对在座的大多数作坊主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入股方式灵活多样:

  1.资产作价入股:诸位掌柜现有的作坊场地、房屋、主要生产设备(铁砧、锻炉、鼓风机等),由协会聘请第三方行家公正估价,折算成股本。

  2.现金入股:愿意投入现银扩大份额者,优先认购。

  3.技术干股:诸位掌柜及铺子里身怀绝技的老师傅,以其独门手艺或管理经验作价,授予一定比例的技术股,年底按股分红!手艺越精,贡献越大,分的红利越多!”苏承业特意强调了技术干股,这让原本担心自己手艺被流水线废掉的老师傅们眼神一亮。

  “这…技术也能算钱入股?”铁锅张有点不敢相信。

  “当然!”苏承业肯定道,“张师傅您那手控火绝活,能让铁锅不沾不裂,这就是无价之宝!放在公司里,就是核心竞争力!就该拿干股分红!”

  其次是运作:

  “公司成立后,运作模式分三步走:

  1.集中统筹,分散生产(初期):

  公司统一采购质优价廉的生铁、焦炭(枯树岭投产后,优先供应协会成员!)。

  统一制定并下发各类铁器产品的详细标准图纸和工艺规范(就是刚才说的协会标准!)。

  然后,根据各家作坊的场地、设备和技术特点,将标准化产品的不同部件或不同品类的生产任务,分包下去。

  比如,铁锅张的铺子,专精打制协会标准的几号铁锅锅体;镰刀王的铺子,专攻标准化镰刀刃片;剪子刘的铺子,负责标准化剪刀的淬火和精磨,这就是流水线的雏形!

  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做自己最擅长的一道工序!”

  2.统一质检,统一品牌:

  所有分包生产出来的部件或半成品,必须送回公司设立的总成工场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只有完全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进入最后的组装(如装锅耳、装刀柄)或精加工环节。

  检验合格的产品,统一打上晋兴铁器的商标和晋城铁业协会监制的烙印!

  劣质品,退回重做,费用自理!

  三次不合格,取消分包资格!”

  3.统一销售,利润分成:

  公司建立统一的销售渠道,对内供应枯树岭等大客户,对外开拓省城乃至外省市场。

  销售利润,扣除公司运营成本(采购、质检、管理、营销)后,按各股东(包括资产股、现金股、技术干股)所占比例进行年度分红!

  干得多,干得好,分的就多!”

  苏承业的描述,为这些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作坊主们,描绘出一个既保持一定独立性(分散生产),又能抱团取暖、共享红利(统一采购、质检、销售、分红)的未来图景。

  不再是零散的小舢板,而是一艘有统一旗号、分工协作的大船!

  再次是拓展产业:

  “这仅仅是开始!”苏承业的声音带着强烈的煽动性,“枯树岭基地建成后,需要的铁器何止万千?螺丝螺母、建筑构件、工具配件,这些都是我们的机会!但仅仅做这些基础件,还不够!”

  他目光灼灼:“晋兴铁业,未来要成为晋东南乃至整个山西的铁器巨头!我们要拓展产业!”

  “第一,深加工:利用枯树岭提供的优质钢材,不再仅仅打制农具炊具,要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五金工具!标准化的扳手、钳子、榔头!甚至尝试生产简单的机械零件!”

  “第二,新产品研发:公司要设立专门的技研所,集合老师傅的经验和新学徒学回来的技术,研发适应新需求的产品!比如…”

  苏承业停顿了一下,抛出了真正的重磅炸弹,他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比如,我代表我妹夫,长治县长林永年,以及他背后的领航者公司,现在就给咱们未来的晋兴铁业股份有限公司,下一个实实在在的订单!”

  所有人的耳朵瞬间竖了起来,眼睛死死盯着苏承业。

  “十万套!领航者牌家用蜂窝煤炉!”苏承业一字一顿,清晰地吐出这个订单。

  “蜂窝煤炉?”众人面面相觑,这是个新名词。

  “没错!”苏承业示意随从拿出几张图纸和一个小巧的陶土模型,“这是我外甥林砚那孩子琢磨出来的新玩意儿,由我安排工匠根据图纸试制成功。诸位请看!”

  图纸上清晰地画着一个结构精巧的炉子,分内外两层,中间有孔道。

  旁边的小模型更是直观。

  “此炉专为烧蜂窝煤设计。

  蜂窝煤,是用煤末、黄土、石灰按特定比例混合压制,中间有十二个孔,形似蜂窝,燃烧充分,火力旺,省煤,烟少!

  而这炉子,便是配套之物!”

  苏承业指着模型解释:

  “炉体采用铸铁,坚固耐用。

  内有可拆卸炉芯,通风道设计巧妙,保证煤块充分燃烧。

  炉口有活动盖板,可调节火力。

  炉下带接灰抽屉,干净卫生。更重要的是,它结构紧凑,占地小,非常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比传统的煤球炉子省煤近三成,火力却更稳更旺!”

  他环视着被这新奇玩意儿吸引的掌柜们:

  “林县长和领航者公司,看准了此物在山西乃至北方冬季取暖做饭的巨大市场!

  十万套,只是第一批试水订单!

  要求:

  完全按照图纸标准生产!

  炉体尺寸、壁厚、通风孔径、炉芯规格、甚至表面防锈处理,都必须一丝不苟!

  交货期,从现在开始明年开春前!”

  苏承业的声音陡然拔高:

  “诸位!十万套!

  这是什么概念?

  一套炉子,就算只赚一块银元,那也是十万银元的流水!

  这还仅仅是开始!

  一旦打开市场,后续订单将源源不断!

  这蜂窝煤炉,就是我们晋兴铁业打响名号、赚取第一桶金的拳头产品!

  更是检验我们推行标准化、流水线协作能力的试金石!”

  “哗——!”

  雅间彻底沸腾了!

  十万套!

  十万银元的流水(虽然利润要分)!

  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市场前景巨大的新产品!

  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铁锅张激动得胡子直抖:“这…这炉子,真能省三成煤?真那么好用?”

  “千真万确!样品就在我府上,诸位散会后可亲自去试烧!”苏承业斩钉截铁。

  “好!好!这订单,俺接了!俺那铺子,就专打这炉子的外壳!”铁锅张拍着胸脯。

  “俺负责打炉芯和盖板!”镰刀王不甘落后。

  “淬火和表面处理,包在俺身上!”剪子刘也下了决心。

  “还有通风道的弯管…”

  “接灰抽屉…”

  掌柜们七嘴八舌,瞬间开始认领起蜂窝煤炉的各个部件,仿佛已经看到了流水线上协作的场景。

  巨大的订单前景和新产品的刺激,彻底点燃了他们的热情和野心。

  苏承业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大定。

  他知道,晋城铁器这艘古老的大船,在枯树岭钢铁洪流的牵引和十万蜂窝煤炉订单的强劲东风下,已经不可阻挡地,驶向了变革与重生的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