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全县动员-《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长治县衙前广场,民国二年(1913年)五月初

  林永年、苏婉贞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台下人山人海,黑压压望不到边:

  士绅工商巨贾:王守业(粮绅)、李德福(商会会长)、赵掌柜(五金行)、钱老板(煤行)、孙掌柜(盐商)、周乡绅(大地主)等数十位本县头面人物,坐在前排。

  全县保甲代表:来自各乡、各村的三百余位保长、甲长,身着或新或旧的短褂,神情严肃而期待。

  工商业主代表:数百位中小作坊主、店铺东家、货栈老板、行会管事,挤在中间区域,交头接耳。

  地主富农:拥有数十亩至数百亩不等的地主、富农代表,人数众多,翘首以盼。

  教师、郎中、乡贤:县城学堂教员、知名郎中、乡间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

  青年学生代表:县城中学堂、新式学堂的学生代表,充满朝气。

  普通乡民代表:由各村推选出的、略识几个字、在村中有威望的普通农民、工匠代表。

  县衙各科科长、职员在台下维持秩序,分发简易的债券说明传单。

  广场四周插着“同心自救,再造长治”、“修路兴水,利在千秋”的标语旗帜。

  空气中弥漫着焦灼、期待与一种破釜沉舟的集体意志。

  林永年站在高台中央,没有用铁皮喇叭,但他的声音通过丹田之气,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个角落:

  “长治的父老乡亲们!兄弟姐妹们!”

  一开口,喧嚣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上万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天降大旱,赤地千里!我长治百万百姓,命悬一线!空喊救命没用,哭天抢地也没用!今日,把全县能主事、能出力、能出钱、能说话的乡亲们都请来,就为一件事:我们长治人,自己救自己!闯出一条活路来!”

  他转身,指向身后悬挂在县衙高大墙壁上的巨幅晋东南地图,手指如刀,重重劈在长治与太原之间:

  “活路的第一步,就在我们脚下!我们要修一条长治直通太原的水泥公路!不是官道那种晴天扬灰、雨天陷车的烂泥路,是能跑大车、载重货、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钢铁大道!是我们长治的钢铁、煤炭、潞绸走出去,外头的粮食、机器、活水流进来的黄金命脉!”

  工务科科长立刻上前,展开巨大的路线图,对着台下高喊:“路线勘定!全长220公里!路基宽六米,五米水泥硬面!工期八个月!建成即收费!”巨大的图纸和铿锵的数字,引发了台下一片巨大的惊叹和议论声浪。

  林永年抬手压下声浪,目光转向身边的苏婉贞,声音充满信任:“乡亲们!修这样的路,要钱!要海量的钱!县库空了,省府也难!怎么办?靠我们自己!靠我们长治人自己的银行——晋兴银行!”

  苏婉贞向前一步,一身利落的西装套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的声音清亮而极具穿透力:

  “父老乡亲们!经县府与晋兴银行共同谋划,今日正式发行长治—太原公路建设债券,总额一百五十万银元!”这个天文数字让全场再次哗然。

  “此债券,由晋兴银行独家承销、登记、兑付!面额分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三种,期限五年,年息六厘(6%)!此为保底之利!”

  “认购此债券者,公路建成后,享有优先通行权!车辆过卡,凭证即走,省时省钱!”

  “更大利好!”苏婉贞提高声调,手指划过地图上路线的两侧,“公路沿线,县府掌控之荒地、低效用地,将统一规划开发!债券持有者,享有优先购买权与租赁权!可建货栈、商铺、工厂、旅店、车马店!此路一通,沿线寸土寸金!今日买债券,就是买下长治未来最值钱的地段,就是为子孙后代置办一份会下金蛋的家业!晋兴银行,以全部资本、信誉,为这一百五十万债券提供不可撤销之全额担保!本金利息,到期足额兑付,分文不差!”

  提到晋兴的信誉和沿线土地的诱惑,台下前排的李德福、赵掌柜、钱老板、周乡绅等人已是激动不已,频频点头。

  林永年宏亮的声音再次响起,如洪钟大吕,压过所有议论:“然而!乡亲们,路是血脉,水利才是长治真正的命根子!旱魃不除,长治永无宁日!为此,县府规划:兴建十座骨干水库!开垦荒坡荒地两百万亩!引水灌溉五十万亩!筑我长治万世粮仓!”

  十座水库!两百万亩!巨大的蓝图让全场屏息。

  “此项工程,耗资更巨!需银元三百万元整!”林永年斩钉截铁,“故同时发行长治水利垦荒建设债券,总额三百万元!由晋兴银行独家承销担保!年息六厘(6%)!期限七年!”

  “水利债券,利上加利!”林永年目光灼灼如炬,“其一,水库建成、新田开垦后,债券持有者拥有库区灌溉范围内新垦良田的优先租佃权!租子从优!更有优惠赎买权!可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把子孙后代吃饭的田,买成自家的恒产!”

  “其二!”他声音更加激昂,“依托水库形成的水运码头、水力磨坊、工坊!债券大额持有者,享有优先经营权或入股分红权!水兴则百业旺!买水利债券,买的不仅是利息,更是长治未来最肥沃的土地、最便利的水运、最清洁的动力!是长治百业兴旺的股份!”

  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台下上万民众:“路债!水债!总计四百五十万银元!这不是官府的摊派,这是长治人自救的号角!是大家为自己、为子孙投资长治未来的机会!钱,我们聚沙成塔!力,我们众志成城!利,我们共享同分!”

  “是守着坛坛罐罐,坐等田裂人亡,商路断绝?还是拿出长治人的血性和眼光,投资这路,这水,这田!为自己搏一个旱涝保收、商通四海的金光大道!为子孙挣一份根基深厚的家业!”

  “长治的命运,不在天,不在地,就在今日,就在我们每一个长治人自己的手里!大家说,这债,我们发不发?!这路,这水,这田,我们干不干?!”

  “干——!!!”

  如同山呼海啸!前排的士绅工商、保长代表首先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发债!修路!”李德福振臂高呼!

  “兴水利!开荒田!”周乡绅老泪纵横!

  “买债券!占好地!”赵掌柜、钱老板等工商业主群情激奋!

  “为了活路!干啊!”数百保长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修路!兴水!自救!”中小店主、作坊主们挥舞着手臂!

  “买十块的!给娃留个指望!”后排的普通乡民代表、农民工匠们也激动地喊着。

  整个县衙广场沸腾了!

  人声鼎沸,手臂如林!

  “干!”“发债!”“自救!”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

  那份被灾情压抑已久的绝望,此刻化作了破釜沉舟、再造家园的磅礴力量!

  苏婉贞趁热打铁,朗声宣布:“晋兴银行感念乡亲们同心自救之赤诚!即日起,银行总号、各分号、各乡代办点,同步开设专柜,登记发售公路、水利两项建设债券!无论认购多寡,皆是我长治再造之功臣!今日在场登记认购者,额外赠送精美债券凭证匣!”

  话音未落,人群已如潮水般涌向广场边缘临时搭起的数十个晋兴银行登记台。

  李德福、周乡绅等大步流星走向大额认购专柜;中小商人、地主富农挤满了普通柜台;保长们带着各村凑集的银钱、铜元,在乡民代表窗口排起了长队;甚至一些穿着朴素的教师、郎中也掏出了积蓄,算盘珠子清脆密集的响声,如同最动听的乐章,瞬间淹没了广场。

  林永年和苏婉贞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这万民同心、踊跃认购的震撼场景,望着那一条条蜿蜒却充满希望的长队,眼中充满了坚毅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