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丰泰公司成立-《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地点:晋南丰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临时总部(原苏府别院)

  时间:1913年夏末(丰泰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后一周)

  会议室内,新制的长条会议桌还散发着桐油味。

  晋城头面乡绅们——钱老爷、王掌柜、赵举人等,连同作为领航者公司代表的苏伯钧,以及新任命的总经理李月娥(苏承业妻),济济一堂。

  空气里除了新木和墨香,更弥漫着一股对未来的亢奋与审慎交织的气息。

  “诸位董事,”主持会议的苏伯钧声音沉稳,将一份文件推至桌中,“今日首会,需定下几桩根基大事。首要,便是公司股本构成。”

  他目光扫过众人:“前次《发起人意向书》已明,领航者公司以‘林耐一号’麦种独家专利授权及全套技术支持入股,经全体发起人公议,并参考省府顾问意见,此部分无形资产作价,占丰泰公司总股本34%。”

  这个比例不低,但在座无人异议。

  那份洋行报告和天价面粉的魔力犹在,谁都知道这34%代表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晋雪”品牌和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活水。

  “剩余66%股本,”苏伯钧继续道,“由认购契约种植亩数之发起人,按各自认购比例,以现金或实物(即按约交付之普通优麦折价)实缴认购。

  依据前签《首批供种认购协议》所列亩数份额,各发起人具体占股比例如下——”

  书记员迅速分发清单。

  “诸位请看,”苏伯钧指着清单,“苏家认购六千亩,占认购总额约一成四,对应占股约一成(9.47%)。钱兄认购一万三千亩,独占鳌头,占股逾两成(20.53%)。王掌柜八千五百亩,占股一成三(13.42%)。赵老四千三百亩,占股近七分(6.79%)。其余股东合计万亩,共占股一成六(15.79%)。此比例,已充分体现诸位认购之贡献与风险共担之原则,可还有异议?”

  钱老爷看着自己那20.53%的份额,脸上难掩得色,率先道:“无异议!公平合理!”

  王掌柜、赵举人等也纷纷点头认可。

  苏家那6000亩的份额(由苏承业代表签署,实际管理权在李月娥手中)虽然排在第二,但钱老爷份额最大,也无人有异议。

  “好!”苏伯钧颔首,“既无异议,请诸位股东在《股权确认书》上签字用印。”

  一阵签字盖章的忙碌后,丰泰公司的股权结构正式落定。

  “第二桩,”苏伯钧目光转向坐在他下首,一身靛蓝细布旗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李月娥,“接下来,推举公司总经理。”

  苏伯钧环视众人,“此职关系公司日常运营、生产管理、销售拓展,责任重大。领航者公司林永年总经理提议,并征得多数发起股东同意,推举苏承业夫人,李月娥女士出任丰泰公司首任总经理!李夫人执掌‘铭盛源’铁货铺多年,经营有方,为人干练泼辣,熟知本地商情,且为苏家代表,由其统筹丰泰与领航者之协同,最为适宜。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坐在苏承业身边的李月娥。

  只见她今日一身深青色缎面旗袍,外罩墨绿呢子短褂,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眼神锐利,腰板挺直,自有一股不输男子的利落气势。

  钱老爷第一个表态:“李掌柜巾帼不让须眉!‘铭盛源’在其手中蒸蒸日上,有目共睹!由她掌舵丰泰,老夫信服!”

  王掌柜也笑道:“李夫人精明强干,晋城商界谁人不知?此乃上佳人选!”

  赵举人捻须点头:“苏李夫人持家有道,营商有术,确是不二人选。”

  其余股东更无二话。

  表决毫无悬念地通过。

  李月娥站起身,也不扭捏,抱拳一礼,声音清亮干脆:“承蒙诸位股东抬爱,信任月娥!月娥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让丰泰这块牌子,响当当立起来,让诸位股东的金山银山,实打实堆起来!”她话语直白,却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泼辣劲儿和决心,赢得一片掌声。

  “好!”苏伯钧也露出赞许的笑容,“总经理人选既定。李总经理,公司草创,百事待举,首要者,便是那大型新式磨坊与晋雪品牌立身之本!”

  李月娥再次起身,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眼下千头万绪,有几件火烧眉毛的事,需即刻议定!”

  “其一,品牌门面,晋雪面粉的包装!”她拿起桌上一个粗糙的普通麻袋,“此等陋物,岂能配得上0.55银元一斤的金粉?我提议,定制晋雪专属特制麻袋!”

  她展开一张草图:“材质,选用上等黄麻,紧密厚实,防潮防漏!样式,统一尺寸,便于堆叠运输!关键在标识——袋身正反两面,以靛蓝印染醒目晋雪二字,下方辅以饱满麦穗图案,并加印‘丰泰公司监制’及‘林耐一号特供’小字!袋口以红蓝双色粗线扎口,既牢固又显眼!此袋一出,市井坊间,一眼可辨真伪贵贱!成本虽比普通袋高些,然于品牌价值,百倍值得!诸位意下如何?”

  “妙!正该如此!”钱老爷首先赞同,“好马配好鞍,金粉配金袋!此袋一出,晋雪身价更显!”

  “附议!李总经理思虑周全!”众人纷纷点头。品牌形象,从第一眼就要立住。

  “其二,亦是重中之重——大型新式磨坊!”李月娥语气加重,“我们手握顶级小麦,若仍用乡间石磨土碾,岂非暴殄天物?磨不出顶级粉,坏我晋雪名声,更糟蹋了0.55银元的定价!”

  她环视众人,斩钉截铁:“必须一步到位,购置外国最好、最新式的全钢辊磨机组!我已托人详询,美国爱立斯公司(Allis-Chalrs)或瑞士布勒兄弟公司(BühlerBrothers)的顶级设备为佳!此类机器,磨辊精钢锻造,温控精准,可多道轻碾细筛,最大程度保留麦芯精华,出粉率、白度、纯净度远非土法可比!更可调节研磨程度,未来或可生产不同等级面粉!”

  提到外国顶级机器,在座乡绅虽知其好,也不免忧心价格。

  王掌柜试探问道:“李总经理,此等洋机器…所费不赀吧?”

  “当然不菲!”李月娥毫不讳言,随即抛出关键,“然此乃公司命脉所系!初步估算,引进一套日处理小麦200吨(约合33万斤)的顶级机组,连同厂房建设、锅炉动力、安装调试,总需投入约十万至十二万银元!”

  “十万银元?!”有人惊呼出声。

  “诸位董事!”李月娥声音拔高,压住骚动,“请细算!我丰泰首季签约种植4.18万亩,按保底亩产265斤计,总收约1107万斤顶级小麦!若以其中三成磨制晋雪特一粉,即332万斤!按零售价0.55银元/斤算,仅此一项,潜在营收即达182.6万银元!十万银元之设备投入,与之相比,不过九牛一毛!且此设备非一季之用,乃十年乃至数十年之基业!磨坊建成,即为我晋雪品质之铁证,品牌之基石,更是未来行销四海之底气!此钱,非花不可,且要花得最快、最好!”

  这笔账一算,众人倒吸的凉气瞬间化为灼热的目光。

  182万对10万!这投入回报率,令人咋舌!阻碍瞬间变成了动力。

  “李总经理所言极是!要买就买最好的!”钱老爷率先表态。

  “附议!磨坊乃根本,不可吝啬!”赵举人捻须点头。

  “就依李总经理所言,速速联系洋行,采购顶级机器!”众人再无异议。

  “好!”李月娥雷厉风行,“既如此,第三桩便是公司本金实缴!”她看向苏伯钧和财务:“购机器、建磨坊、定制麻袋、聘人手、日常运营,皆需真金白银。故,除实物资本外,需各股东按认购股份比例,实缴首期现金股本!经测算,公司初始运营及重大投资(含磨坊款),至少需20万银元现金储备!”

  她目光扫过全场:“除领航者公司以其专利技术入股(占34%)外,其余持有公司66%股权的股东,需按各自持股比例,实缴首期现金股本!每股需实缴现金约为3030.3银元(200,000/66%)。”

  “诸位股东,”李月娥手指轻点桌面,强调道,“此二十万现金股本,需于十日内实缴至公司指定账户!此乃支付磨坊定金、麻袋定制、人员招募及公司开门七件事的活水源头!钱不到,万事皆空!”

  “可!”

  “便依此办理!”

  “稍后便让柜上划款!”

  看着一桩桩关乎丰泰根基的大事在高效甚至略显急促的节奏中敲定,苏伯钧眼中露出赞许。

  这位弟妹,果然不负泼辣干练之名,手腕魄力,皆是上乘。

  李月娥最后总结,声音铿锵:“麻袋式样即日定稿,找可靠厂家加急定制!磨坊选址与洋行接洽,同步进行,我亲自督办!时不我待,播种在即,我等需以最快速度,将这晋雪金粉,推向市面,震动三晋!”

  会议结束,众人离席时步履生风。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疑虑,而是被清晰的蓝图、强悍的领航者和近在咫尺的“金山”所点燃的、近乎实质化的创业激情。

  丰泰巨轮,在李月娥这位新掌舵的猛力驱动下,已加足马力,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