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洋行入局-《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晋城,《晋报》馆外

  油墨未干的报纸刚从轮转机上吐出来,带着温热的气息。

  头版上那行加粗的醒目标题,像一颗投入平静水潭的石子,瞬间在晋城的外国人圈子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领航者巨资定乾坤,实业锚定铸坦途!晋城钢铁巨擘蓝图初现!”

  城东,怡和洋行晋城代办处。

  代表查尔斯·威尔逊(CharlesWilso)放下手中的《晋报》,深陷在皮椅里的身体微微前倾,碧蓝的眼珠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报纸上关于“枯树林”未来将成为集采矿、冶炼、焦化、铸造、机械制造于一体的钢铁巨擘、辐射华北的宏伟蓝图,以及领航者公司巨额定购水利债券并定向购定相关官荒地权的细节,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了他。

  “钢铁巨擘...辐射华北...”威尔逊用带着浓重伦敦腔的中文低声念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

  作为怡和洋行在晋东南地区的触角,他的嗅觉极其敏锐。

  山西的煤炭和潜在的铁矿资源,一直是各大洋行垂涎的目标,只是苦于交通、地方势力和混乱的矿权。

  如今,一个由本地新兴资本力量(其核心人物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远见和执行力)主导、且得到官府背书(县长李伯仁的狂热支持就是明证)的超大型钢铁基地计划,就这样突兀而强势地摆在了台面上。

  “林永年...苏婉贞...”威尔逊的脑海中迅速闪过收集到的情报。

  领航者公司及其背后晋兴银行的崛起速度令人咋舌,其技术决策的来源(传闻中指向林家某种不为人知的勘探“秘技”)和资金实力始终笼罩着迷雾。

  如今这步棋,时机精准(在债券遇冷时出手)、目标明确(锁定未来重工业核心用地)、气势磅礴(直接锚定百年基业),绝非普通商人手笔,充分展现了苏婉贞作为银行家兼实业推手的魄力与眼光。

  “枯树林...黑风寨...”威尔逊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比县衙里那张详细得多的晋城周边矿产水文地图前。

  他精准地找到了枯树林的位置,手指在上面画了个圈。“王有财,”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商人特有的、混合着探究与算计的笑意。

  城厢区区长王有财,是晋城有名的“地头蛇”兼“消息篓子”。

  更重要的是,枯树林区域,理论上正属于他城厢区的管辖范围(至少部分边缘区域是)。

  关于那片“官荒地”被领航者拿下的内情、官府内部对此的真实态度、以及林家(或者说其背后决策力量)对这片土地价值的惊人判断依据(那些关于富矿厚煤、近水脉的精准描述从何而来?)...王有财无疑是最有可能掌握第一手内情的地方实力派之一。

  “备车!”威尔逊果断地对门口的华籍听差吩咐道,同时从雪茄盒里抽出一支上好的哈瓦那雪茄,“去‘福寿楼’订个雅间,要最安静的。再派人,用我的名义,恭请王有财王区长午间小酌,就说…有笔关于‘地皮’的小生意,想请区长大人指点迷津。”

  他特意在“地皮”二字上加了重音。

  他需要尽快、尽可能深入地了解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钢铁巨擘”计划的内幕。

  领航者公司和其背后的苏婉贞女士展现出的野心和实力,以及背后可能蕴藏的巨大利益(无论是参与投资、设备供应、技术合作,还是矿产品购销),都值得怡和洋行,乃至其背后的庞大资本帝国,投以最密切的关注。

  而王有财,就是撬开这扇内幕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威尔逊点燃雪茄,袅袅青烟中,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从那位精明的王区长口中,挖出更多关于枯树林、关于黑风寨、关于林家这个迅速崛起的实业家族,以及这个足以震动华北实业格局的宏伟蓝图的真实细节了。

  他深知,谁先掌握了核心信息,谁就能在这盘刚刚开始的大棋局中,抢占最有利的位置。

  -----------------

  福寿楼雅间

  午时刚过,雅间里已弥漫着酒菜香气与雪茄的醇厚味道。

  王有财腆着微凸的肚子,满面红光地坐在主位,几杯陈年汾酒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

  他对威尔逊的殷勤和那盒精致的“洋烟”显然十分受用。

  “哎呀,威尔逊先生太客气了!”王有财夹了一筷子红烧海参,咂咂嘴,“您问枯树林那档子事儿?啧,这两天可真是炸了锅了!李县长那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了,签押房用印快得跟赶集似的!晋兴银行那位苏夫人那份公告,嘿,硬气!真金白银砸下去买债券,指名道姓要那两块荒地,明摆着告诉大伙儿,人家不是空口说白话,是真要干大事、扎根干!”

  威尔逊优雅地切着牛排,看似随意地问:“王区长见识广博,依您看,领航者选定枯树林和黑风寨,除了公告上说的‘未来规划’,可还有什么…特别的讲究?那片地,当真如他们所宣称的,藏有富矿厚煤,且近水脉?”

  王有财放下筷子,左右瞄了瞄,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和得意:“威尔逊先生,这话也就跟您说说。讲究?讲究大了去了!您想啊,那枯树林,听着名儿不咋地,一片荒坡野岭,过去鬼都不爱去。可人家林家,有高人呐!”

  他伸出大拇指,脸上露出一种混杂着敬畏和不可思议的神情,“您知道他们之前找水、开矿、建厂,那叫一个准!指哪儿打哪儿!这回更玄乎了!”

  他灌了口酒,继续道:“公告里没明说,但衙门里私下都传遍了!”

  “苏夫人拿着不知哪里来的精准图纸,指给李县长和苏县佐看,说枯树林底下,埋着上好的‘黑金’(煤)和‘红石’(铁),量大质优!”

  “旁边还有现成的水源,稍加引导就能用!”

  “说是要造一个什么‘钢…钢什么联合体’,以后咱们晋城出的铁家伙,要卖遍北中国!”王有财努力回忆着听来的新词,“辐射华北!对,就这词儿!您说神不神?”

  “可人家林家的本事,由不得你不信!”

  “前头的事儿桩桩件件都成了真!”

  “这回啊,我看苏夫人和领航者是动真格的了,要玩一把大的!”

  威尔逊心中震动,面上却保持平静,湛蓝的眼睛紧盯着王有财:“如此说来,林家对资源勘探的判断能力,确有其独到之处,非是虚言?那片地的价值…”

  “价值?”王有财嘿嘿一笑,搓了搓手指,“现在是有价无市喽!”

  “公告一出,定向购定,那就是板上钉钉归了领航者。”

  “李县长恨不得连夜把地契文书塞苏夫人手里!为啥?泼天的政绩啊!真要成了那‘钢铁巨擘’,咱晋城,嘿嘿。”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市侩的精明,“不过威尔逊先生,您要是对这事儿感兴趣,想了解更细的…比如具体矿脉走向啊,他们那‘循环经济’怎么个搞法啊,甚至有没有合作的门缝儿?”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光找我可不够,这事儿啊,根子还在林家,尤其是那位能拍板的苏夫人身上。”

  “她手腕硬,林县长位子稳,还有苏家那几位爷,水深着呢。”

  “想搭上船,得找对码头,下够本钱才行!这事儿,得从长计议…”

  威尔逊端起酒杯,琥珀色的威士忌在杯中轻轻晃动,映出他若有所思的眼神。

  王有财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测,林家对资源价值的精准判断是核心关键,而领航者对枯树林的控制已成定局,且受到官府全力支持。

  看来,想分一杯羹,甚至更深地介入这盘大棋,仅仅接触王有财这个层级是远远不够的。

  他需要更直接、更有效的途径,去接触领航者真正的决策核心,那位展现出惊人魄力与战略眼光的苏婉贞女士。

  “王区长所言极是,”威尔逊微微一笑,举杯示意,“从长计议,这正是我们怡和最擅长的。”

  “合作的大门,总是向有远见的朋友敞开。”

  “来,为我们未来的…合作可能,干杯?”

  他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通过更高层的关系,或者更诱人的筹码(技术?设备?国际销售渠道?),去叩响苏婉贞那扇代表了晋城乃至晋东南未来工业命脉的大门了。

  晋城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下,似乎正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华北工业格局的风暴,而他,怡和洋行的查尔斯·威尔逊,必须成为这场风暴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