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将领都对周权的建议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如果继续强攻溪水关,这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不仅如此,随着朝廷援军的抵达,攻打溪水关的难度无疑会进一步加大。
福亲王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面对当前的形势,他也明白周权的建议确实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尽管心有不甘,但他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本王这就派人去与太子商谈,看看他的意思如何。”
众人听到福亲王如此表态,心中的担忧顿时减轻了不少。他们暗自庆幸,还好福亲王并未被愤怒冲昏头脑,在如此关键时刻,依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了向太子展现出自己的诚意,福亲王决定让周权亲自前往,与太子商谈借路返回益州的事宜。
而与此同时,镇北王周宁最近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自从裕亲王撤退之后,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当得知太子袭击了茂兰河后,周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显然,太子将矛头对准了福亲王,这让周宁稍稍松了一口气。
周宁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派遣军队出征,如狂风骤雨般猛攻那些尚未投降的城池。
这场战斗异常顺利,势如破竹,因为太子早已放弃了北州,这些城池的抵抗变得毫无意义。
周宁以惊人的速度统一了整个北州,然而,他并未停下脚步。紧接着,他对北州的豪门世家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屠杀。
这一次,周宁之所以如此决绝,是因为他实在没有时间去慢慢整顿这些豪门世家,只能采取这种极端手段来迅速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林清平则驾轻就熟地接管了城池的管理工作。
他有条不紊地任命官员,安抚百姓,处理各种繁杂事务,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
然而,令周宁略感遗憾的是,他未能成功拿下晋城。
原来,端亲王早已洞察到周宁的意图,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因此,晋城注定将成为太子反击的主要据点。
尽管如此,周宁并未气馁。西州与北州之间的道路畅通无阻,既然晋城未能攻克,他果断下令让沈丘的白虎军驻守在西州和北州的交界处,严密防守,以防太子从这个方向发动反击。
周权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景城。这座城市位于中州,是一个重要的城池,而太子周明恰好就在此地。
当太子周明得知周权到来的消息时,他不禁感到有些惊愕。在这个关键时刻,周权为何会突然造访呢?
周权踏入书房,与太子周明相见。他恭敬地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周明连忙摆手,微笑着说:“权弟,你我兄弟之间,无需如此拘谨,何必这般生疏呢?”
周权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太子随即吩咐下人送上香茗,两人相对而坐,各自端起茶杯,默默地品味着茶香。一时间,书房内静悄悄的,只有茶水入喉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这杯茶是世间最顶级的珍品。
然而,周权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放下茶杯,直视着太子周明,缓缓说道:“太子殿下,此次我不辞辛劳前来景城拜见您,实乃受父王所托,有一事相求。”
太子周明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豪爽地说道:“你我兄弟之间,何须言求?只要孤力所能及,必定全力相助。”
太子越是这样,周权心里越没底,周权说道:“太子殿下,茂兰河被你夺了过去,如今二皇子派兵进攻了父王,所以这一次来,我是想让太子殿下高抬贵手,放我们回到益州。”
太子周明闻听周权所言,他并未言语,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想当初,那福亲王背信弃义,如饿虎扑食般主动出兵,强占了中州,如今却又低三下四地来求他,太子周明又怎能如此轻易地应允。
周权凝视着那笑而不语的太子周明,心中便已了然,此事太子断不会轻易点头,看来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了。
周权沉声道:“若是太子殿下,愿高抬贵手,让我等顺利通过茂兰河,父王愿将中州所占据的城池,双手奉还,以谢大恩。”
太子周明嘴角的笑容愈发灿烂,宛如春日暖阳,他朗声道:“既然皇叔要撤离中州,那些城池自然也会弃如敝履,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人情罢了。孤如今兵力匮乏,实难守住那些城池,故而可有可无。”
周权略加思索后,缓声问道:“不知太子殿下,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竟然会同意让我们通过茂兰河呢?”
太子周明微微一笑,解释道:“权弟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本应好好款待一番。在此稍作停留,权弟可先在城中休憩数日,待有确切消息后,孤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于你。”
周权心中自然明白,太子此举不过是想借机拖延时间,以便与众人商议对策。
然而,他们目前的处境可谓是万分危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恐怕二皇子会趁机派兵攻打,到那时,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周权略作犹豫,最终还是决定顺着太子的意思说道:“多谢太子殿下美意,既然来了,我自然要在这景城好生游玩几日,全当是放松心情了。我便在此静候佳音,相信太子殿下定然不会让我失望。”
说罢,周权故意表现出一副轻松自在的模样,似乎对当前的局势毫不在意。他如此伪装,无非是担心太子周明看穿他内心的焦灼,从而借机抬高条件,让他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
待周权前脚刚踏出书房,魏无忌后脚便闪身而入。原来,他早已得知周权抵达景城的消息,故而特意前来,想要一探这位福亲王的真正来意。
太子周明见魏无忌到来,赶忙将周权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末了,他还若有所思地问道:“舅舅,依你之见,我们如今若是不放福亲王离开中州,而是将他困在此地,让他插翅难逃,如此一来,岂不是更为妥当?”
不仅如此,随着朝廷援军的抵达,攻打溪水关的难度无疑会进一步加大。
福亲王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面对当前的形势,他也明白周权的建议确实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尽管心有不甘,但他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本王这就派人去与太子商谈,看看他的意思如何。”
众人听到福亲王如此表态,心中的担忧顿时减轻了不少。他们暗自庆幸,还好福亲王并未被愤怒冲昏头脑,在如此关键时刻,依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了向太子展现出自己的诚意,福亲王决定让周权亲自前往,与太子商谈借路返回益州的事宜。
而与此同时,镇北王周宁最近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自从裕亲王撤退之后,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当得知太子袭击了茂兰河后,周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显然,太子将矛头对准了福亲王,这让周宁稍稍松了一口气。
周宁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派遣军队出征,如狂风骤雨般猛攻那些尚未投降的城池。
这场战斗异常顺利,势如破竹,因为太子早已放弃了北州,这些城池的抵抗变得毫无意义。
周宁以惊人的速度统一了整个北州,然而,他并未停下脚步。紧接着,他对北州的豪门世家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屠杀。
这一次,周宁之所以如此决绝,是因为他实在没有时间去慢慢整顿这些豪门世家,只能采取这种极端手段来迅速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林清平则驾轻就熟地接管了城池的管理工作。
他有条不紊地任命官员,安抚百姓,处理各种繁杂事务,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
然而,令周宁略感遗憾的是,他未能成功拿下晋城。
原来,端亲王早已洞察到周宁的意图,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因此,晋城注定将成为太子反击的主要据点。
尽管如此,周宁并未气馁。西州与北州之间的道路畅通无阻,既然晋城未能攻克,他果断下令让沈丘的白虎军驻守在西州和北州的交界处,严密防守,以防太子从这个方向发动反击。
周权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景城。这座城市位于中州,是一个重要的城池,而太子周明恰好就在此地。
当太子周明得知周权到来的消息时,他不禁感到有些惊愕。在这个关键时刻,周权为何会突然造访呢?
周权踏入书房,与太子周明相见。他恭敬地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周明连忙摆手,微笑着说:“权弟,你我兄弟之间,无需如此拘谨,何必这般生疏呢?”
周权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太子随即吩咐下人送上香茗,两人相对而坐,各自端起茶杯,默默地品味着茶香。一时间,书房内静悄悄的,只有茶水入喉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这杯茶是世间最顶级的珍品。
然而,周权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放下茶杯,直视着太子周明,缓缓说道:“太子殿下,此次我不辞辛劳前来景城拜见您,实乃受父王所托,有一事相求。”
太子周明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豪爽地说道:“你我兄弟之间,何须言求?只要孤力所能及,必定全力相助。”
太子越是这样,周权心里越没底,周权说道:“太子殿下,茂兰河被你夺了过去,如今二皇子派兵进攻了父王,所以这一次来,我是想让太子殿下高抬贵手,放我们回到益州。”
太子周明闻听周权所言,他并未言语,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想当初,那福亲王背信弃义,如饿虎扑食般主动出兵,强占了中州,如今却又低三下四地来求他,太子周明又怎能如此轻易地应允。
周权凝视着那笑而不语的太子周明,心中便已了然,此事太子断不会轻易点头,看来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了。
周权沉声道:“若是太子殿下,愿高抬贵手,让我等顺利通过茂兰河,父王愿将中州所占据的城池,双手奉还,以谢大恩。”
太子周明嘴角的笑容愈发灿烂,宛如春日暖阳,他朗声道:“既然皇叔要撤离中州,那些城池自然也会弃如敝履,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人情罢了。孤如今兵力匮乏,实难守住那些城池,故而可有可无。”
周权略加思索后,缓声问道:“不知太子殿下,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竟然会同意让我们通过茂兰河呢?”
太子周明微微一笑,解释道:“权弟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本应好好款待一番。在此稍作停留,权弟可先在城中休憩数日,待有确切消息后,孤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于你。”
周权心中自然明白,太子此举不过是想借机拖延时间,以便与众人商议对策。
然而,他们目前的处境可谓是万分危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恐怕二皇子会趁机派兵攻打,到那时,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周权略作犹豫,最终还是决定顺着太子的意思说道:“多谢太子殿下美意,既然来了,我自然要在这景城好生游玩几日,全当是放松心情了。我便在此静候佳音,相信太子殿下定然不会让我失望。”
说罢,周权故意表现出一副轻松自在的模样,似乎对当前的局势毫不在意。他如此伪装,无非是担心太子周明看穿他内心的焦灼,从而借机抬高条件,让他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
待周权前脚刚踏出书房,魏无忌后脚便闪身而入。原来,他早已得知周权抵达景城的消息,故而特意前来,想要一探这位福亲王的真正来意。
太子周明见魏无忌到来,赶忙将周权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末了,他还若有所思地问道:“舅舅,依你之见,我们如今若是不放福亲王离开中州,而是将他困在此地,让他插翅难逃,如此一来,岂不是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