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视众人,仿佛已看到自己未来位极人臣的景象:
“只要我等同心戮力,在祈福大典宫门大开、万众瞩目之际,一举控制宫禁要道,擒杀高澄小儿!则大事可定!这锦绣河山,当由贤者治之!届时,在座诸位,皆是力挽天倾之人,裂土封侯,指日可待!”
“元公雄心,令人钦佩!”
李庶捻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谨慎,缓缓道:
“然则,高氏在河南之地经营多年,党羽爪牙亦非全然无用。崔季舒、崔暹之辈,日夜追随高澄左右,谄媚邀宠,颇得信任,此二人,不可不防啊。”
“崔季舒?崔暹?”一直沉默坐在阴影里的北门司马元大器,此刻终于嗤笑出声,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挺了挺那曾被娄昭吓软的腰板,努力做出睥睨之态:
“李公多虑了!崔季舒,不过是个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爬上来的弄臣小人!出身大族却甘为鹰犬,实在何足挂齿?崔暹嘛……”
他撇撇嘴,“倒算读过几本书,有点小聪明,可他手无寸铁,无兵无权,一个光杆幕僚,能翻起什么浪花?此等人物,与蝼蚁何异?弹指可灭!”
“元将军所言极是,”僧人大笑:
“高氏小儿不足为虑!待大典之日,我僧兵先控制西门,元将军率禁军封锁宫门,淮南王府的私兵负责擒拿高澄党羽。届时,陛下重掌大权,诸位都是元魏功臣!”
众人举杯相庆,烛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志在必得的自信。
但就在醉仙楼对面的茶肆里,一个看似普通的商贾正默默记下每一个进出的人。
苏绰站在龙雀司的秘密据点内,面前是一张巨大的洛阳城防图。十几个身着便装的密探垂手而立,等待指示。
“灵岩寺的武僧会分为四队,”
苏绰修长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
“一队守寺,三队准备在祈福大典时出动。他们的路线是...”手指划过几条街道,“从西直门入宫。”
一名密探递上一份名单:
“这是参与密会的全部人员名单,包括元弼、李庶、元大器、灵岩寺主持圆觉、淮南王府长史杜预。”
苏绰扫了一眼,微微颔首:
“杜预?淮南王那个瘸腿的谋士也敢掺和进来?”
他冷笑一声,“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苏令君,”另一个密探上前:
“陈参军派我来报,晋阳精锐已全部入城,藏于西市‘永丰’、‘泰和’两家货栈。”
苏绰点头:
“告诉陈元康,按原计划行事。”他抬头看向窗外渐亮的天色,“还有三日就是祈福大典,务必万无一失。”
密探们领命而去,苏绰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落在宫城的位置。他没来由想起临行前高欢的嘱托:“阿惠年轻气盛,令绰要多提点提点。”
如今看来,世子哪里需要他提点?这出戏演得连那些老狐狸都信以为真了。
…………
洛阳宫城内,元朗独自坐在偏殿中,面前摊开的,是一卷密报。
上面是一桩白日里发生在帝都通衢之上的暴行:高澄在众目睽睽之下,以马鞭将一位白发苍苍、直言“劝谏”的老御史抽得皮开肉绽。
他的手微微发抖,这哪里是鞭笞臣子?分明是在抽打他这位天子仅存的脸面!
不,他本来就没有脸面了。
“陛下,山真人求见。”内侍轻声禀报。
元朗猛地抬头:“快请!”
山淳远飘然而入,依旧是那袭洗得发白的道袍,手持麈尾。他看了一眼元朗手中的密报,了然于心:
“陛下可是在忧心高澄之事?”
元朗将密报递给山淳远:
“真人请看!此獠越发肆无忌惮!今日竟敢当街鞭笞三朝老臣,视国法纲常如无物!元弼、李恕等爱卿密奏,言此乃天赐良机,高澄跋扈已失人心,正可一举除之!”
山淳远扫了一眼密报,淡淡道:
“陛下,猛兽临噬,必先伏身,示之以弱;鸷鸟将击,必先卑飞,敛其锋芒。高澄今日之狂悖,究竟是本性难移,骄横已极,还是……”他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地看向元朗:
“故意露出的破绽,诱敌深入的毒饵呢?”
元朗脸色一变:“真人的意思是……”
“贫道不敢妄断,只是提醒陛下,行此雷霆一击,须得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山淳远微微躬身,语气却无波澜,:
“不过,元大人、王将军等皆国之柱石,既已暗中绸缪,万事俱备……或许,此番真是天命所归,赐予陛下的转机,也未可知。”
转机!天命!这两个词如同炽热的烙铁,烫在元朗早已被屈辱和恐惧浸泡得冰冷的心上。他猛地攥紧了拳头,心中深埋已久的、属于帝王的血性与决绝重新燃起:
“朕已经没有退路了!若等高欢从容回师洛阳!届时,朕……朕与其如豚犬般引颈就戮,坐以待毙,不如,”他霍然起身:
“不如拼死一搏!纵是九死,亦要挣个朗朗乾坤!这傀儡……朕做够了!”
山淳远静静地看着这位年轻天子眼中喷薄的怒火与孤勇,轻叹一声,也不再多言,只是深深看了元朗一眼,转身离去。
…………
高澄站在府中最高的阁楼上,俯瞰整座洛阳城。苏绰和陈元康站在他身后,三人都沉默不语。
空气凝滞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只有远处宫城方向隐约传来的刁斗声,一下,又一下,敲在人心上,更添几分山雨欲来的急切感。
良久,高澄突然开口,声音里没有一丝世人熟知的轻浮:
“诸事……可都已准备好了?”
“万事俱备。”苏绰淡淡道:
“龙雀司的人已混入灵岩寺和淮南王府。元弼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掌控中。”
陈元康补充:
“晋阳精锐已分成二十小队,潜伏在宫城周围。只待世子号令。”
“好!甚好!”高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等我父王从长安回来,这洛阳,就该变天了!”
“只要我等同心戮力,在祈福大典宫门大开、万众瞩目之际,一举控制宫禁要道,擒杀高澄小儿!则大事可定!这锦绣河山,当由贤者治之!届时,在座诸位,皆是力挽天倾之人,裂土封侯,指日可待!”
“元公雄心,令人钦佩!”
李庶捻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谨慎,缓缓道:
“然则,高氏在河南之地经营多年,党羽爪牙亦非全然无用。崔季舒、崔暹之辈,日夜追随高澄左右,谄媚邀宠,颇得信任,此二人,不可不防啊。”
“崔季舒?崔暹?”一直沉默坐在阴影里的北门司马元大器,此刻终于嗤笑出声,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挺了挺那曾被娄昭吓软的腰板,努力做出睥睨之态:
“李公多虑了!崔季舒,不过是个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爬上来的弄臣小人!出身大族却甘为鹰犬,实在何足挂齿?崔暹嘛……”
他撇撇嘴,“倒算读过几本书,有点小聪明,可他手无寸铁,无兵无权,一个光杆幕僚,能翻起什么浪花?此等人物,与蝼蚁何异?弹指可灭!”
“元将军所言极是,”僧人大笑:
“高氏小儿不足为虑!待大典之日,我僧兵先控制西门,元将军率禁军封锁宫门,淮南王府的私兵负责擒拿高澄党羽。届时,陛下重掌大权,诸位都是元魏功臣!”
众人举杯相庆,烛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志在必得的自信。
但就在醉仙楼对面的茶肆里,一个看似普通的商贾正默默记下每一个进出的人。
苏绰站在龙雀司的秘密据点内,面前是一张巨大的洛阳城防图。十几个身着便装的密探垂手而立,等待指示。
“灵岩寺的武僧会分为四队,”
苏绰修长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
“一队守寺,三队准备在祈福大典时出动。他们的路线是...”手指划过几条街道,“从西直门入宫。”
一名密探递上一份名单:
“这是参与密会的全部人员名单,包括元弼、李庶、元大器、灵岩寺主持圆觉、淮南王府长史杜预。”
苏绰扫了一眼,微微颔首:
“杜预?淮南王那个瘸腿的谋士也敢掺和进来?”
他冷笑一声,“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苏令君,”另一个密探上前:
“陈参军派我来报,晋阳精锐已全部入城,藏于西市‘永丰’、‘泰和’两家货栈。”
苏绰点头:
“告诉陈元康,按原计划行事。”他抬头看向窗外渐亮的天色,“还有三日就是祈福大典,务必万无一失。”
密探们领命而去,苏绰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落在宫城的位置。他没来由想起临行前高欢的嘱托:“阿惠年轻气盛,令绰要多提点提点。”
如今看来,世子哪里需要他提点?这出戏演得连那些老狐狸都信以为真了。
…………
洛阳宫城内,元朗独自坐在偏殿中,面前摊开的,是一卷密报。
上面是一桩白日里发生在帝都通衢之上的暴行:高澄在众目睽睽之下,以马鞭将一位白发苍苍、直言“劝谏”的老御史抽得皮开肉绽。
他的手微微发抖,这哪里是鞭笞臣子?分明是在抽打他这位天子仅存的脸面!
不,他本来就没有脸面了。
“陛下,山真人求见。”内侍轻声禀报。
元朗猛地抬头:“快请!”
山淳远飘然而入,依旧是那袭洗得发白的道袍,手持麈尾。他看了一眼元朗手中的密报,了然于心:
“陛下可是在忧心高澄之事?”
元朗将密报递给山淳远:
“真人请看!此獠越发肆无忌惮!今日竟敢当街鞭笞三朝老臣,视国法纲常如无物!元弼、李恕等爱卿密奏,言此乃天赐良机,高澄跋扈已失人心,正可一举除之!”
山淳远扫了一眼密报,淡淡道:
“陛下,猛兽临噬,必先伏身,示之以弱;鸷鸟将击,必先卑飞,敛其锋芒。高澄今日之狂悖,究竟是本性难移,骄横已极,还是……”他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地看向元朗:
“故意露出的破绽,诱敌深入的毒饵呢?”
元朗脸色一变:“真人的意思是……”
“贫道不敢妄断,只是提醒陛下,行此雷霆一击,须得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山淳远微微躬身,语气却无波澜,:
“不过,元大人、王将军等皆国之柱石,既已暗中绸缪,万事俱备……或许,此番真是天命所归,赐予陛下的转机,也未可知。”
转机!天命!这两个词如同炽热的烙铁,烫在元朗早已被屈辱和恐惧浸泡得冰冷的心上。他猛地攥紧了拳头,心中深埋已久的、属于帝王的血性与决绝重新燃起:
“朕已经没有退路了!若等高欢从容回师洛阳!届时,朕……朕与其如豚犬般引颈就戮,坐以待毙,不如,”他霍然起身:
“不如拼死一搏!纵是九死,亦要挣个朗朗乾坤!这傀儡……朕做够了!”
山淳远静静地看着这位年轻天子眼中喷薄的怒火与孤勇,轻叹一声,也不再多言,只是深深看了元朗一眼,转身离去。
…………
高澄站在府中最高的阁楼上,俯瞰整座洛阳城。苏绰和陈元康站在他身后,三人都沉默不语。
空气凝滞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只有远处宫城方向隐约传来的刁斗声,一下,又一下,敲在人心上,更添几分山雨欲来的急切感。
良久,高澄突然开口,声音里没有一丝世人熟知的轻浮:
“诸事……可都已准备好了?”
“万事俱备。”苏绰淡淡道:
“龙雀司的人已混入灵岩寺和淮南王府。元弼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掌控中。”
陈元康补充:
“晋阳精锐已分成二十小队,潜伏在宫城周围。只待世子号令。”
“好!甚好!”高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等我父王从长安回来,这洛阳,就该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