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合军-《南北朝,敕勒长歌》

  远远的,阿史那土别便翻身下马。

  那张被风霜蚀刻的面孔与侯景记忆中的老酋长重叠——鹰隼般的高鼻梁,缀满金环的耳垂。

  几年未见,这位曾经的锻奴酋长身形愈发魁梧,肩背如铁铸般隆起,脖颈上青筋虬结。

  而且眼前这位酋长眼中跳动的野火,比以往更为炽盛了。

  “侯将军别来无恙?”

  阿史那土别翻身下马,大步走来。

  他边走边朝后挥了挥手,身旁亲卫立刻双手捧上一方锦帛。那锦帛边缘已经磨得发毛,显然在途中辗转多时:

  “这是高王遣密使送来的书信,请将军过目。”

  侯景伸手接过,只扫了一眼便知道是高欢亲笔:

  “万景见字如唔,千里奔袭劳苦,阿史那部与晋阳已有盟约,此行或可助大军一臂之力……”

  字迹潦草,狂放,缺笔少画处比比皆是,确实是典型的高王手笔。

  侯景这才放下心来,紧绷的肩膀微不可察地松弛下来。

  他素来多疑,这处微点算是他与高王约定的独特防伪标识。

  以前他独自领兵在外,担心手握重兵会引起奸人诈伪之事发生,因此和高王约定,若是给他密信,就要做一些标识。

  所以每次他和晋阳的书信往来,其实都是加了密的!

  信件和字迹都可以伪造,但对于这等小标记来说,以高王那等性子,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高王是何时与酋长联络的?”

  侯景不动声色收起密信。

  阿史那土别大笑:

  “两年前贺六浑——”

  他突然改口:

  “现在该称高王了,他就派苏先生带着百匠到我部落里商议共讨吐谷浑之事。”

  侯景的瞳孔骤然收缩。两年前?

  两年前高王就预备着今天,预备着要打吐谷浑了?

  仿佛看穿他的疑惑,阿史那土别突然击掌三声。

  后方军阵如潮水般分开,露出十几辆覆盖油布的大车。

  “刺啦——”

  油布掀开的刹那,侯景听见身后传来整齐的抽气声。车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上千把马刀,月光在刃口上流淌如水银。

  更令人震惊的是刀身上的云纹——那是晋阳武库独有的灌钢法印记!

  “我们受柔然王庭约束,世代为他们锻刀,”

  阿史那土别声音低沉,眼中却闪烁着压抑多年的怒火:

  “可铜铁素来都被严格控制!我族勇士用的却是些粗制滥造的废物!”

  他突然暴喝一声:

  “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说着,阿史那土别猛地抽出一柄马刀。刀锋划过冻空气,发出龙吟般的颤音,划出一道凄美的弧光:

  “高王替我们用精铁打造的利刃,才配得上我阿史那部的勇士!”

  侯景的指腹抚过刀身,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郦道元监督打造的筒袖铠。

  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淬火纹,只是这些马刀的弧度更贴近草原风格。

  “不止这些。”

  阿史那土别突然压低声音,兴奋道:

  “高王许我部百年盟好,商路畅通!”

  百年?侯景心头剧震。

  到了这个时候,他哪里还不明白高王的意思。

  用技术和贸易将某些草原部落绑上战车。

  是的,看看晋阳城外那些日夜不停的冶炼工坊,看看那些盖着油布秘密北运的牛车吧。

  高王不仅用精钢利器武装了阿史那部,更用盐铁贸易牢牢掐住了草原的命脉——没有晋阳输送的盐砖和铁料,这些部落连过冬都成问题,遑论反抗?

  这些行为既可以减少北面的压力,又能通过贸易的手段潜移默化的将他们控制起来。

  柔然号称万里大国,可其中有多少像阿史那部落这样怀有异心?不说其他,只怕私底下和晋阳有接触的便有不少吧。

  “首领可知高王要什么?”

  阿史那土别突然收敛笑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要的,是让草原的狼永远对着北方的蛮人呲牙,而不是南方的庄稼汉。”

  这句话如惊雷般劈开迷雾。侯景猛地想起苏绰某次酒后的醉话:“王上布局,向来以十年计……”

  当时他只当是苏先生那等文人的夸张之辞,如今亲眼目睹阿史那部的蜕变,才明白高王布局之深:

  让草原各部自相残杀!

  用晋阳的精铁武装他们,增加他们对抗柔然的力量!

  通过盐铁贸易掌控他们的命脉!

  最终将这些部落变成晋阳在草原上的延伸!

  侯景心中不由暗叹,他望向东方,仿佛已经看见高欢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身影——那个男人不仅要在战场上击败敌人,更要重新塑造整个草原的秩序。

  “好个高王……”他喃喃自语,声音里混杂着震撼与敬畏。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率领的这支孤军,不过是高欢庞大棋局中一枚小小的棋子而已。但即便是棋子,也要做最有用的那一枚!

  朔风突然转向,卷着雪粒扑打在侯景脸上。

  他转身望向身后军阵——晋阳铁骑与阿史那部的狼骑不知何时已汇合在一起,玄甲与铁面在火光中交相辉映。

  “请首领观我军容。”

  侯景突然开口,抬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阿史那土别浓眉一挑,跟着走向阵前。

  “全军——上马!”,侯景一声令下。

  刹那间,上千铁骑同时翻身上马,动作整齐划一。

  铁甲碰撞声如潮水般席卷而过,战马嘶鸣声中,大地为之震颤。阿史那土别瞳孔骤缩——他分明看见每个骑兵上马时,左手扶鞍、右手执缰的动作分毫不差,就连战马扬蹄的节奏都十分协调。

  “演武开始!”

  随着传令兵手中令旗挥落,前排几百重甲骑兵突然催动战马。玄甲连成一片移动的钢铁城墙。沉重的马蹄声如闷雷滚动,震得人胸口发麻。

  就在冲锋至百步时,异变陡生!

  “变阵!”

  令旗再挥,前排骑兵突然齐刷刷从马鞍侧抽出连发弩。这个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更令人瞠目的是,后排骑兵同时将长槊平举,锋利的槊尖在阳光下泛起森然寒光。

  “放!”

  弩弦空放声如蜂群嗡鸣,后排长槊已然递出。

  整个变阵过程不过三息,上千人的动作却整齐得如同一个人。战马喷着白气,铁甲泛着寒光,唯有兵刃上未干的血迹提醒着观者——这不是花架子,而是真正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铁血战阵。

  “这……”阿史那土别的手不自觉地按在刀柄上:

  “诚可谓天下强军,难怪贺六……高王敢以孤军奔袭至此!”

  侯景捕捉到他眼中闪过的敬畏,心中顿时妥贴了几分。此刻,他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手中握着的不仅是精兵利器,更是高王多年布局的磅礴气魄。

  让这些人亲眼见识到晋阳的军事纪律,比任何盟约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