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此非贺六浑旧制乎-《南北朝,敕勒长歌》

  长安城的雪下了一整夜,到黎明时分才渐渐停歇。

  宇文泰站在明光殿前,望着檐下新结的冰凌。晨曦微露,照得那些倒悬的冰凌晶莹剔透,煞是好看。他伸手掰断一根,寒意直透骨髓。

  “王上,众将已至大殿。”

  老仆轻声禀报。

  宇文泰松开手掌,看着冰碴在体温下渐渐融化。

  “走。”他甩掉手上的冰水,大步向前。

  殿内,炭火烧的很旺。众将分列两侧,铠甲上的雪水融化,在青石地面洇开一片片暗痕。

  宇文泰的目光一一扫过这些面孔:

  赵贵、李弼、寇洛、侯莫陈崇……这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如今都是关陇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大步走向主位,面前案几上摊开的正是昨夜写就的《府兵制疏》。

  “诸位。”宇文泰的声音不大,却让厅内嗡嗡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为议定一项关乎国运的大事。”

  “自沙苑一役后,我军元气大伤。”宇文泰缓步走向殿中央的沙盘,手指点在长安与晋阳之间的玉璧城位置。

  “如今贺六浑遣侯景取邵郡,韩轨断我粮道,斛律金袭扰绥州,三路并进,意在长安呐。”

  殿内一片死寂,众将面面相觑,无人开口。

  宇文泰忽然转身,从侍从手中接过一卷绢帛:

  “然天不亡我大魏!昨夜我苦思良久,得一良策,或可解当下困局。”

  他缓缓展开绢帛:

  “从今日起,我大魏要彻底改革旧有兵制,全面推行府兵新法!”

  “府兵?”侯莫陈崇摸着下巴,一脸疑惑,“这又是什么新花样?”

  宇文泰微不可闻轻叹一声:

  “说白了,就是咱们如今招不够兵了,得想个新法子扩充兵力。具体来说,就是从老百姓里挑选精壮汉子当兵。凡是六户中等以上人家,家里有三个壮丁的,就选最骁勇的那个来当兵。这些人可以免去租庸调,专心练武打仗。”

  说着,他重重一掌拍在沙盘上:

  “眼下这局势,不改革军制,咱们关陇军威就真要一蹶不振了!”

  见侯莫陈崇还是一脸似懂非懂的样子,宇文泰示意侍从把准备好的文书分发给众人,又详细解释道:

  “具体纷扰操作首先是征集到兵士后,让郡守在农闲时训练这些府兵,教他们打仗的本事,怎么列阵、怎么进退。到了年底还要考核。至于武器装备和粮草,国家就不承担了,转而由六户人家共同承担,这就是‘六户养一兵’的新制度!”

  殿内渐渐骚动起来。李弼眼中精光闪烁,赵贵抚须沉思,侯莫陈崇突然一拍大腿:

  “说起粮草我就明白了!”他面色兴奋:

  “这法子太绝了!既不耽误种地,又能练出大军,关键是还不用花军饷!自古养兵,哪个不是要发饷银、供粮草?王上这招可真是贼……”

  他猛地刹住话头,硬生生把贼精二字咽了回去,改口道:“真是聪明绝顶啊!”

  宇文泰闻言,眼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两下。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那股无名火,耐着性子解释道:

  “你想岔了,虽然咱们无需按月发放军饷,但补给还是要有的,你说的不花军饷就养兵……”

  话到此处,宇文泰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不花军饷就养兵?他宇文泰就是脸皮再厚,也做不出这等不要脸的事来!

  要不是深知侯莫陈崇这莽夫向来口无遮拦,他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存心在众将面前给自己难堪了。

  他揉了揉眉心,决定换个说法:

  “就好比种地,不给种子就想收成,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咱们要做的不过是让农夫们自己耕地浇水罢了,哪有连种子都不给的道理?”

  李弼目光灼灼地盯着宇文泰,手指轻轻敲击案几,沉声道:

  “咱们这些人往日里领的都是部落兵与本部镇戍兵,若是这般施行,那领兵之人又当如何?”

  见还是有人能发现关键的,,宇文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正色道:

  “我将上表朝廷任命八位柱国大将军,统领全国府兵!”

  他站起身,负手踱至殿中央:

  “柱国大将军,位同三公,总领府兵军务。凡军令调度、兵员征发、战功赏罚,皆由其决断。每岁孟冬,八柱国须亲临各府,校阅兵马,考校武艺,督训军阵。战时则分统诸军,各镇一方;平日则驻守要冲,兼理民政。”

  他环视众人:

  “诸位且听仔细了。这柱国大将军之职,非同小可。

  其一,可开府建牙,自置僚属,府中设长史、司马、参军等职,规模堪比朝廷三省。

  其二,可持节督军,凡所辖境内,刺史、太守皆受节制。

  其三,可参与朝议,军国大事皆得与闻。

  其四,可举荐人才,凡府兵中杰出者,皆可举荐入仕。”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另外,八柱国有资格轮流值宿禁中,参决军国机要。每月朔望,须入宫面圣,奏报军情。凡重大战事,皆由八柱国共议而后行。”

  宇文泰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

  “八柱国之下,再加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分统各部。每府置郎将、别将,专司训练、征调之事。凡府兵户籍、军籍、田亩,皆由柱国府统一造册,层层节制,不得紊乱。”

  他顿了顿,语气转厉:

  “此制既立,各部旧兵尽数归入府兵体系。凡有违抗军令、私蓄部曲者,以谋逆论处!”

  李弼与赵贵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撼:这哪里只是改个兵制?分明是要将关陇军权尽数收归中枢,彻底打破部落私兵的旧制!

  而且八位柱国大将军的权力,只说起来便觉得不小了,可是,可是听起来怎么就那么熟悉呢?

  寇洛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宇文泰眯起眼睛:“王将军似有疑虑?”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将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寇洛,只见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深吸一口气,大步出列,拱手道:

  “王上,此制……”他犹豫片刻,终于咬牙道:

  “此非贺六浑旧制吗?”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哗然。

  宇文泰的脸色瞬间阴沉,他缓缓起身,踱步至寇洛面前:

  “你说什么?”

  寇洛的额头渗出冷汗:

  “末将许久之前曾随贺拔公入洛阳,见贺六浑治军,向来便是如此。农闲练兵,战时为军,且又有三阶二十四军镇……”

  “放肆!”宇文泰突然暴喝一声。

  寇洛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喝震得后退半步。

  “贺六浑何许人也?乱臣贼子!”

  宇文泰一把抓起案上的茶盏,狠狠砸在地上:

  “我苦心孤诣创此良制,你竟敢污为贼子之法?”

  赵贵连忙上前:

  “王上息怒!寇洛粗鄙武夫,不识大体……”

  宇文泰抬手制止赵贵,死死盯着寇洛:

  “我倒要听听,王将军还知道些什么?“

  殿内气氛登时凝重起来,寇洛知道自己已无退路,索性直言:

  “末将别无他意,只是觉得若是单单人云亦云,恐怕要处处落于人后啊!”

  “好,很好。”宇文泰怒极反笑:

  “看来王将军对贺六浑军制了如指掌啊。”

  他心中怒急,“锵”的一声抽出腰间佩剑,寒光凛冽:

  “既如此,朕便成全王将军,送你去晋阳投奔良主如何?”

  寇洛脸色煞白,单膝跪地:

  “末将绝无二心!仅仅是忧心此制若与高欢雷同,恐被世人诟病模仿……”

  “模仿?”宇文泰冷笑:

  “高欢能想到的,我就不能想?天下兵制,大同小异。我问心无愧,何惧人言!”

  他“唰”地还剑入鞘,环视众将:

  “八柱国之设,乃我深思熟虑之策。寇洛既不愿与贺六浑雷同,那便不必位列其中了!”

  寇洛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