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摆了燕王一道-《确诊后,带崽回古代认绝嗣摄政王》

  卯时。

  天边渗出蟹壳青。

  长盛街上,卖早点的铺子白汽混着吆喝声,迎接晨起劳作的百姓。

  护城河边的老柳树,知了又开始吱吱吱了。

  程书宜忙碌一夜也未见疲意,心情反常的不错。

  她哼着小曲儿,路过铺子时,开门进店,把冰块一一填进冰柜子。

  又把今日要出售的冰,存到后院那个用被子完全密封的屋子。

  这屋子本是工人住舍。

  但大润万家的工人程书宜都是用招聘的方式找来的,没有买的。

  无需提供住处。

  再来,若店里有人住的话,她就没法儿把现代的货搬过来了。

  会露馅儿。

  做完这些,程书宜出来就绕进沈家接孩子。

  “周姐姐,真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程书宜道谢再道谢,又闲聊了几句,才牵着女儿、抱着儿子回家。

  裴琰礼已经来了一个时辰。

  昨日他带人到燕王府发难,燕王是他老丈人,两家闹得挺难看的。

  盛怀民和盛庭兰这才知,平西巷程书宜的两个孩子,是裴琰礼的种!

  都怪坊间对裴琰礼绝嗣的传言太深入人心。

  两个孩子未认祖归宗之前,裴家也是一点儿风声都不漏。

  才让燕王对此毫不知情。

  至于盛庭兰……

  大婚之后,裴琰礼一次也未进过她的房,她在摄政王府的处境可想而知。

  “期期,脚还疼吗?”程书宜问。

  “不疼了。”

  哥哥已经恢复精神,“姨姨昨晚给我揉脚,我早就不疼了。”

  妹妹在一旁补刀:“才不是!是哥哥睡觉的时候说脚疼,姨姨才给你揉的。”

  妹妹昨晚跟沈周氏一起睡的,哥哥睡在昌哥儿房中。

  半夜昌哥儿来叫人,沈周氏连夜起床照顾裴如期。

  两个孩子你一句他一句争着。

  程书宜从他们的对话中得知昨晚的事儿,沈周氏的这份恩情,她记下了。

  两个孩子清脆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院子里的裴琰礼听见了。

  他走出门外,迎面撞上回家的母子三人。

  裴琰礼很自然地伸手接过程书宜抱在怀里的儿子。

  “脚还疼吗?”

  “不疼!”

  哥哥挂在裴琰礼身上,催促着:“爹,昨晚的功课我还没做,爹抱我回去做功课,不然一会儿去书院又挨打手心了。”

  脚伤了真好。

  终于可以像妹妹一样跟爹撒娇了。

  裴琰礼看了一眼程书宜,似乎想问他们昨晚去哪儿了。

  程书宜没时间解释,直接进了厨房。

  “王爷,你带孩子们去洗脸换衣服吧,我去做早饭。”

  她忙了一夜,也有点饿了。

  因为时间还够,程书宜难得做了凉面给两个孩子。

  鸡蛋丝、豆芽菜、黄瓜丝、胡萝卜丝,没有火腿就不放了。

  一家四口在两个孩子的房里吃早饭,加了冰块的面汤冰冰凉凉的,很适合夏季的早晨。

  两个崽崽从小就是话痨。

  聊的内容,程书宜很多时候都听不懂。

  她索性不听,低头吃面。

  裴琰礼倒是听得很认真,看着叽叽喳喳的两个孩子笑得一脸温柔。

  “你能听懂他们在聊什么?”程书宜问他。

  “听不懂。”

  裴琰礼笑着摇头,给自已碗中添了一筷子小咸菜。

  程书宜:“……听不懂你笑什么?”

  裴琰礼也冲她笑,“孩子们高兴,本王跟着一起高兴,不行吗?”

  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摄政王府所没有的。

  程书宜没搭理他,匆匆把碗里的面吃完。

  “许许快吃,我给你梳头,上学快迟到了。”

  孩子去书院了。

  程书宜困倦袭来,回房补觉。

  裴琰礼本想等孩子去书院后,问问她为何今早他们母子三人是从外头回来的。

  但看到她这么累,又于心不忍。

  罢了。

  她和孩子没出事就好。

  程书宜一觉补到下午,两个孩子的中午饭是裴琰礼解决的。

  还叮嘱两个孩子别吵醒她,让她一觉睡到了下午。

  在她睡觉的时候,外面已经闹翻天了。

  囤积救灾粮食的官库,竟在一夜之间莫名其妙的被人搬空了。

  皇上携百官到官库一看,看到的竟是几个空壳子。

  盛弘勃然大怒。

  当场下旨要治燕王贪污、欺君之罪。

  燕王人也傻了。

  但为了保命,他不得不断尾自救,用自已扣下的粮食填补空缺。

  还给自已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皇上息怒,这是臣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故意为之,真正的赈灾粮在西城粮仓。”

  那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粮食啊!

  且西城粮仓的粮食数量与他呈上去的数量,还差两万斤。

  户部马上就要来清点运粮了。

  盛怀民必须得在户部清点之前,把这两万斤粮食补齐。

  他本想在京城随便找个粮商买两万斤陈米应付了事。

  可偏偏大润万家在这个时候来掺一脚。

  程书宜早上给何广志留了条子,让他今天一开门就把大润万家捐粮五万石的事情宣传出去。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官库的粮食中,有五万石大润万家的精品米。

  这下好了。

  盛怀民不仅得买粮,而且还只能买大润万家的精品米!

  “今日的米为何如此贵!”

  燕王府的官家在大润万家大喊大叫。

  只因今日大润万家的精品米,价格上涨,涨到一斤三十文!

  何广志低头哈腰,赔笑解释:“客官,真是对不住,我们大润万家昨日捐了粮,手中粮食所剩无几,这粮价便水涨船高,还望客官见谅。”

  粮食涨价也是程书宜授意的。

  “你们简直是敲诈!”管家气得不行。

  衣袖一挥,转身就离开了。

  但两炷香后,又灰溜溜的过来,以三十文一斤的价钱,买了两万斤精品米。

  程书宜下午起床后去店里,听何广志说了此事。

  她心情大好。

  昨晚她不仅搬空了官库里的七万石粮食,今天还挣了燕王府六百两银子。

  粮食没少,又挣了钱,还得了慈善的名声。

  赚了!

  只是空间里那批粮食怕是不能再拿出来卖了。

  那就继续送到边疆去吧。

  “程掌柜大义!”

  钱明看到门口的捐粮告示了,一进门就称赞程书宜大义。

  程书宜看到钱明便知他的来意,“钱掌柜,是不是替我找到什么好地儿了?”

  她说过要买铺子、买田地,做其他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