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搬空你的粮库-《确诊后,带崽回古代认绝嗣摄政王》

  程书宜咬牙逼自已冷静下来。

  转身出书院就迎上抱着妹妹追来的何广志。

  她接过何广志怀里的妹妹,对他道:“何掌柜,麻烦你去一趟摄政王府找王爷,跟他说如期落水,我去燕王府了。”

  何广志见她脸色不对劲儿,点点头转身就跑起来。

  程书宜抱着妹妹到沈家,拜托沈周氏帮忙照顾。

  然后直奔燕王府!

  燕王府气势恢宏,朱红大门上的铜钉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门口的侍卫知道她会来,没通传便直接将她引入花厅。

  只见燕王正端坐于堂上悠闲品茶。

  花厅中央放置了冰桶,但不是大润万家的冰,是燕王府自已地窖里的冰。

  哥哥坐在一旁的椅子里,脸色苍白,半干的衣服贴在身上。

  “书宜——”

  裴如期一见她就扑了过来。

  程书宜蹲下抱住儿子,警惕地看向燕王。

  昨日中暑,今日就这般面色红润、能吃能喝。

  看来中暑没传言的那么严重嘛。

  程书宜替儿子将额前的碎发捋了捋,起身把孩子护在身后。

  此次哥哥书院落水到底是燕王有意为之,还是意外,她尚未清楚。

  现在撕破脸的话,他们母子恐怕就出不去了。

  程书宜只能压下心中怒意,朝燕王行礼道:“多谢王爷相救。”

  燕王抬起眼皮,缓缓将手里的茶杯扣在桌上。

  和颜悦色,说:“举手之劳,只是本王的画舫恰好路过罢了。”

  护城河上倒是随处可见船舫。

  可事发时正值晚膳时分,燕王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太刻意了!

  程书宜明知他是故意的,还不能发作,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王爷的救命之恩,妇没齿难忘。”

  她看向花厅里的冰桶,燕王府自已存的冰化得快,不如她店里的冰。

  “若王爷不嫌弃,妇愿给王府供冰一夏,以报答王爷恩德。”

  冰,如今可比粮食都贵。

  “本王不要冰。”

  燕王叹了口气,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岭南百姓仍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衣食不饱,本王安能坐在这京城中,享片刻清凉?”

  程书宜皱眉:“……”

  不敢享受片刻清凉?

  那这两桶冰算什么?

  算它们贱吗?

  程书宜看着他演,不接茬。

  燕王见此,心中大骂她不知好歹,语气也逐渐不悦,带着皇权压制的意味。

  “听说裴夫人的大润万家近日给不少朝中官员供粮,还扬言要多少有多少……”

  “本王奉圣上之命,为岭南筹粮赈灾,裴夫人不如为京中各大商户做个表率,捐出五万石粮食。”

  “本王会替你向圣上讨恩,重重有赏!”

  五万石!

  他真敢开口啊。

  而且看他这副势在必得的模样,程书宜若拒绝,她大概会命丧当场吧。

  “好啊。”

  程书宜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既是赈灾救民的好事,我等该义不容辞。”她说:“王爷容我准备准备,今晚子时之前我定能筹满五万石。”

  “只是入夜了,恐怕找不到可以运送粮食的车马和人手……”

  “无妨!”

  燕王大手一挥,“本王会差人手去办!”

  今日是最后期限,明日圣上便会过问筹粮筹银的结果。

  他今晚还有机会扣下一批粮食。

  盛怀民自然不会放过。

  程书宜和燕王定了时间,子时运粮。

  夜深人静,好浑水摸鱼。

  看她不搬空他燕王府的粮仓!

  程书宜带着哥哥从燕王府出来时,正好撞上了带人前来的裴琰礼。

  何广志已将儿子落水的事情告知他,但未说程书宜为何会来燕王府。

  他上前询问:“发生什么事了,你们为何在此?”

  这段时间裴琰礼一直在偷偷调查燕王,以及岭南水患一事。

  据暗探送回来的消息,朝廷这几年拨下去的赈灾粮流程皆无问题。

  唯一令人不解的是:每年赈灾粮都是从西城门送出。

  为何是西城门,裴琰礼还想不通。

  “先回去再说吧,期期受惊了。”程书宜抱着儿子一直在哄。

  哥哥毕竟也才五岁,胆子再大也经受不住今日这般。

  路过沈家时,程书宜去接了妹妹。

  两个孩子今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回到家就拉开嗓子大哭。

  哥哥一边哭一边坐下,伸出自已的右脚。

  “书宜,我的脚坏掉了,好疼……”

  “脚?”

  程书宜赶忙过去,撸起他的裤腿。

  只见哥哥右脚脚背上已经肿起一个鸡蛋大小的包,那个包上面还有个淤青。

  裴琰礼一眼便看出来,“这是被人以石子击打形成的伤势。”

  结合种种,他立刻猜到:是燕王干的!

  落水果然是人为!

  程书宜一语未发,和往常一样,给孩子上药、做饭、洗澡。

  也没问裴琰礼沉着脸离开去了哪里。

  入夜。

  程书宜再次把两个孩子托付给沈周氏照顾,她去铺子开门运粮。

  子时的梆子响了。

  燕王的人也到了。

  运粮的粮队火把犹如蜿蜒的火龙,照亮平西巷口,也照亮长盛街。

  程书宜打开铺子后门,静静地看着燕王的人一车一车把粮食装走。

  开店到现在,她买粮的时候,已经交代现代的店家用麻袋包装送货。

  方便到了古代店员们搬货、补货。

  深夜运粮,声音不小。

  吵醒了附近几户人家出来看。

  程书宜抱歉地大声道:“真对不住,我们大润万家给朝廷捐粮赈灾,吵到各位还望见谅。”

  她就是要让周围人都知道,她捐粮了。

  至于明日粮食还在不在粮仓里,就不好说了。

  运粮队整整搬了一夜。

  燕王或许也怕被人知道这车队去了两个不同的地方,便吩咐人在天亮之前务必搬完。

  这倒是给程书宜一个好机会。

  最后一车粮食渐渐消失在黑夜中,程书宜抬起脚步跟了上去。

  她不管这一车粮食去的是哪个粮仓。

  官库也好,私库也罢。

  她都要搬!

  若搬了官库,明日燕王交不出粮食给朝廷,他会被问罪。

  若搬了私库,等燕王看到空荡荡的粮仓时,也会崩溃。

  程书宜怎么也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