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书宜……很喜欢啊。”
裴琰礼轻啄香肩,呢喃、迷离,院中的雪都不及她的好。
“你、闭嘴!”
程书宜被他说得脸涨红。
偏偏裴琰礼就有这恶趣味,不吝啬表达自已的感受,也不吝啬赞她的好。
“闭不了。”
裴琰礼抬起头,一双含情眼微眯,舒服地叹道:“书宜吃得我浑身都打开了。”
“你!”
他的荤话,叫程书宜快哭出来。
她害羞不想听,也怕他吵醒孩子,于是反手捂住他的嘴。
裴琰礼被压制,脑袋往后仰着,搁在沙发背上。
他不反抗。
眉眼带着笑意看她。
沉闷愉悦的笑声从胸膛传到喉咙,修长的脖颈喉结震动,万分享受。
裴琰礼爱极了她似小猫炸毛的模样。
想狠狠做。
“书宜,还是捂好自已的嘴吧……”裴琰礼抱着她翻身,将她按在榻上。
院中的雪渐渐大了。
榻上的人儿却已经顾不上看雪。
-
除夕。
过年总是让孩子们特别兴奋。
盛京城清晨的第一响爆竹之后,两个崽崽就醒了。
这几日断断续续的雪,让整个盛京城在每天天亮的时候,都是白色的。
两个崽崽现在每天睁眼就是想知道外面的雪下得多厚了。
他们想堆雪人。
但现在还没到雪最大的时候。
这几日的积雪,也只堪堪没过脚面罢了。
尽管如此,依旧阻挡不了两个崽崽在雪地上翻滚玩耍。
今天也是。
起床看到新下的雪,两个崽崽一个纵身飞扑,直接在院子里滚了起来。
程书宜和裴琰礼天不亮就回云市去买鱼肉生鲜果蔬了。
云市今天也是除夕。
鱼肉生鲜的种类比盛京丰富,她买了很多。
得让裴琰礼跟她一起去,帮忙提东西。
两人掐着孩子醒来的点儿回来的,一回来就看到两个崽崽在地上滚。
脸上、衣服上都沾了雪。
裴琰礼没责骂孩子,只是叮嘱一句:“小心着凉。”
前几日两个孩子第一次看到雪,在外面玩了一天,回来就发烧了。
这才刚好就不长记性。
程书宜拎着两碗海鲜馄饨,把两个崽崽叫回屋里吃。
这是她在云市买的,现成的。
她和裴琰礼在云市吃过了。
傍晚裴琰礼还要进宫参加宫宴,他们下午就得吃年夜饭。
所以程书宜来不及做早饭,现在就得忙碌做年夜饭和炸食了。
裴琰礼打开院门。
拿了把扫把,将院门里外的台阶,以及院子的两条石板路扫出来。
接着他又去把菜棚上的积雪弄来下,给他的马换了新的粮草。
做杂活的婆子三天来一次,大多做洗衣清扫的活计。
剩下其他的,裴琰礼已经顺手做习惯了。
人间烟火,也没什么不好的。
程书宜不问朝堂事,他便不把在朝堂的模样带回家。
因为若是那样,便和以前的摄政王府无差了。
家庭、朝堂,对他来说都很重要。
裴琰礼需要做的,就是将二者明确开来,平衡好即可。
两个孩子换上新做的衣服,又要出门去。
“爹,我出去玩了——”
妹妹怀里抱了个纸袋子出去。
哥哥拖着他的木马鞋跟着,帮忙补充说:“我们去护城河玩……”
护城河冰面上也积了雪。
那里的雪是干净的,没有泥巴和草屑,每天都有一大群孩子在护城河冰面上玩耍。
但似乎许许没到护城河那么远。
她就在家附近玩儿,和巷子里的孩子点爆竹炸雪堆。
爆竹点燃的时候,裴琰礼还能听到女儿一惊一乍笑着跑开的声音。
“琴棋书画摆屋里,是没一点儿效果啊。”
程书宜从厨房出来打冷水,和热水一起兑,准备备菜。
她也听到了女儿的声音。
他们给两个孩子准备了培养兴趣爱好的东西,摆了一屋子。
好几天了,连个声响都没听到。
裴琰礼洗了手来帮忙。
程书宜曾跟他开玩笑说过,他这个王爷当得稳定,希望他多顾家,会做饭。
她虽是开玩笑,但他听进去了。
裴琰礼现在一心只想宠妻、养娃。
过好可能不太符合他身份,但他却甘之如饴的小日子。
“大抵是放冬假的缘故吧。”裴琰礼倒是不急,“等孩子再大些,请了先生来上课就好了。”
程书宜也知道现在就要求两个五岁半的孩子学习琴棋书画早了些。
但她就是忍不住。
总是有种东西既然已经备好了,就希望他们用一用、学一学的心态。
“干娘——”
大门口传来昌哥儿的声音。
程书宜在厨房里应了声‘哎’,话音刚落,门外又响起了砚哥儿的声音。
她走出厨房一看,两个孩子手里都端了东西站在院里。
他们还是和之前一样,一文一武的穿着打扮和性子。
才隔了一个冬假,昌哥儿身上温润书生的气质就已经显现出来。
但又不完全是书生的文弱。
他内敛、从容,身姿挺拔,茂林修竹,个子猛窜。
颇有小说里权臣小时候的味道。
砚哥儿与他相反。
这小子身上的气质,有点儿邪……
让人看不清的、难以捉摸的,亦正亦邪的感觉。
程书宜看着砚哥儿,心中暗叹:这小子长大后,怕是要迷疯不少姑娘。
“你们怎么来了?”程书宜笑着问。
“娘亲包了些饺子,让我送过来。”昌哥儿把手里的竹簸箕端过去。
上面盖了块干净的白布。
程书宜掀开一角,里面是一个个刚刚包好的、皮薄馅大的生饺子。
“太好了!”程书宜说:“干娘不会擀面,还打算一会儿出去买呢,你就送来了。”
“替我谢谢你娘亲。”
她问过裴琰礼,盛京城过年是要吃饺子的。
但云市过年不怎么吃饺子。
所以今早回去买菜,他们买不到现包的饺子。
速冻的又觉得差了点意思。
程书宜想着一会儿到街上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卖的。
没成想,沈周氏包好给她送来了。
砚哥儿也把手里的东西递给程书宜:“干娘,这是我奶奶亲手做的柿子糕,娘让我送来给干娘尝尝。”
柿子糕是用熟透的软柿子做的。
在盛京城也算是过年必备,寓意事事如意。
程书宜不客气,通通接过来。
“正好你们来了,干娘也有东西要给你们带回去。”
她今早回去买鱼肉生鲜,给沈、林两家,还有将军府和皇上都各备了一份。
是她早早就预定的波士顿龙虾和西班牙火腿。
程书宜刚才已经把龙虾处理开背了,一只波士顿龙虾足有六斤多重,一只就装了一个菜篮子。
火腿买来时已经切好,包装在精致的盒子里。
“这个大龙虾,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煮粥、做汤,我已经处理过了。”
程书宜一人给了他们一个篮子、一盒火腿,叮嘱道:“回去告诉你们娘亲,龙虾易熟,火候无需太久。”
“这盒子里是肉,可以直接吃,不用下锅。”
两个孩子认真点头,道谢:“谢谢干娘。”
程书宜微笑,“回去吧,明日过年记得来跟干娘拜年,干娘给你们准备红包。”
……分割线……
对不起,因为不太擅长写结局,所以一直卡。
总之是要收尾了。
裴琰礼轻啄香肩,呢喃、迷离,院中的雪都不及她的好。
“你、闭嘴!”
程书宜被他说得脸涨红。
偏偏裴琰礼就有这恶趣味,不吝啬表达自已的感受,也不吝啬赞她的好。
“闭不了。”
裴琰礼抬起头,一双含情眼微眯,舒服地叹道:“书宜吃得我浑身都打开了。”
“你!”
他的荤话,叫程书宜快哭出来。
她害羞不想听,也怕他吵醒孩子,于是反手捂住他的嘴。
裴琰礼被压制,脑袋往后仰着,搁在沙发背上。
他不反抗。
眉眼带着笑意看她。
沉闷愉悦的笑声从胸膛传到喉咙,修长的脖颈喉结震动,万分享受。
裴琰礼爱极了她似小猫炸毛的模样。
想狠狠做。
“书宜,还是捂好自已的嘴吧……”裴琰礼抱着她翻身,将她按在榻上。
院中的雪渐渐大了。
榻上的人儿却已经顾不上看雪。
-
除夕。
过年总是让孩子们特别兴奋。
盛京城清晨的第一响爆竹之后,两个崽崽就醒了。
这几日断断续续的雪,让整个盛京城在每天天亮的时候,都是白色的。
两个崽崽现在每天睁眼就是想知道外面的雪下得多厚了。
他们想堆雪人。
但现在还没到雪最大的时候。
这几日的积雪,也只堪堪没过脚面罢了。
尽管如此,依旧阻挡不了两个崽崽在雪地上翻滚玩耍。
今天也是。
起床看到新下的雪,两个崽崽一个纵身飞扑,直接在院子里滚了起来。
程书宜和裴琰礼天不亮就回云市去买鱼肉生鲜果蔬了。
云市今天也是除夕。
鱼肉生鲜的种类比盛京丰富,她买了很多。
得让裴琰礼跟她一起去,帮忙提东西。
两人掐着孩子醒来的点儿回来的,一回来就看到两个崽崽在地上滚。
脸上、衣服上都沾了雪。
裴琰礼没责骂孩子,只是叮嘱一句:“小心着凉。”
前几日两个孩子第一次看到雪,在外面玩了一天,回来就发烧了。
这才刚好就不长记性。
程书宜拎着两碗海鲜馄饨,把两个崽崽叫回屋里吃。
这是她在云市买的,现成的。
她和裴琰礼在云市吃过了。
傍晚裴琰礼还要进宫参加宫宴,他们下午就得吃年夜饭。
所以程书宜来不及做早饭,现在就得忙碌做年夜饭和炸食了。
裴琰礼打开院门。
拿了把扫把,将院门里外的台阶,以及院子的两条石板路扫出来。
接着他又去把菜棚上的积雪弄来下,给他的马换了新的粮草。
做杂活的婆子三天来一次,大多做洗衣清扫的活计。
剩下其他的,裴琰礼已经顺手做习惯了。
人间烟火,也没什么不好的。
程书宜不问朝堂事,他便不把在朝堂的模样带回家。
因为若是那样,便和以前的摄政王府无差了。
家庭、朝堂,对他来说都很重要。
裴琰礼需要做的,就是将二者明确开来,平衡好即可。
两个孩子换上新做的衣服,又要出门去。
“爹,我出去玩了——”
妹妹怀里抱了个纸袋子出去。
哥哥拖着他的木马鞋跟着,帮忙补充说:“我们去护城河玩……”
护城河冰面上也积了雪。
那里的雪是干净的,没有泥巴和草屑,每天都有一大群孩子在护城河冰面上玩耍。
但似乎许许没到护城河那么远。
她就在家附近玩儿,和巷子里的孩子点爆竹炸雪堆。
爆竹点燃的时候,裴琰礼还能听到女儿一惊一乍笑着跑开的声音。
“琴棋书画摆屋里,是没一点儿效果啊。”
程书宜从厨房出来打冷水,和热水一起兑,准备备菜。
她也听到了女儿的声音。
他们给两个孩子准备了培养兴趣爱好的东西,摆了一屋子。
好几天了,连个声响都没听到。
裴琰礼洗了手来帮忙。
程书宜曾跟他开玩笑说过,他这个王爷当得稳定,希望他多顾家,会做饭。
她虽是开玩笑,但他听进去了。
裴琰礼现在一心只想宠妻、养娃。
过好可能不太符合他身份,但他却甘之如饴的小日子。
“大抵是放冬假的缘故吧。”裴琰礼倒是不急,“等孩子再大些,请了先生来上课就好了。”
程书宜也知道现在就要求两个五岁半的孩子学习琴棋书画早了些。
但她就是忍不住。
总是有种东西既然已经备好了,就希望他们用一用、学一学的心态。
“干娘——”
大门口传来昌哥儿的声音。
程书宜在厨房里应了声‘哎’,话音刚落,门外又响起了砚哥儿的声音。
她走出厨房一看,两个孩子手里都端了东西站在院里。
他们还是和之前一样,一文一武的穿着打扮和性子。
才隔了一个冬假,昌哥儿身上温润书生的气质就已经显现出来。
但又不完全是书生的文弱。
他内敛、从容,身姿挺拔,茂林修竹,个子猛窜。
颇有小说里权臣小时候的味道。
砚哥儿与他相反。
这小子身上的气质,有点儿邪……
让人看不清的、难以捉摸的,亦正亦邪的感觉。
程书宜看着砚哥儿,心中暗叹:这小子长大后,怕是要迷疯不少姑娘。
“你们怎么来了?”程书宜笑着问。
“娘亲包了些饺子,让我送过来。”昌哥儿把手里的竹簸箕端过去。
上面盖了块干净的白布。
程书宜掀开一角,里面是一个个刚刚包好的、皮薄馅大的生饺子。
“太好了!”程书宜说:“干娘不会擀面,还打算一会儿出去买呢,你就送来了。”
“替我谢谢你娘亲。”
她问过裴琰礼,盛京城过年是要吃饺子的。
但云市过年不怎么吃饺子。
所以今早回去买菜,他们买不到现包的饺子。
速冻的又觉得差了点意思。
程书宜想着一会儿到街上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卖的。
没成想,沈周氏包好给她送来了。
砚哥儿也把手里的东西递给程书宜:“干娘,这是我奶奶亲手做的柿子糕,娘让我送来给干娘尝尝。”
柿子糕是用熟透的软柿子做的。
在盛京城也算是过年必备,寓意事事如意。
程书宜不客气,通通接过来。
“正好你们来了,干娘也有东西要给你们带回去。”
她今早回去买鱼肉生鲜,给沈、林两家,还有将军府和皇上都各备了一份。
是她早早就预定的波士顿龙虾和西班牙火腿。
程书宜刚才已经把龙虾处理开背了,一只波士顿龙虾足有六斤多重,一只就装了一个菜篮子。
火腿买来时已经切好,包装在精致的盒子里。
“这个大龙虾,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煮粥、做汤,我已经处理过了。”
程书宜一人给了他们一个篮子、一盒火腿,叮嘱道:“回去告诉你们娘亲,龙虾易熟,火候无需太久。”
“这盒子里是肉,可以直接吃,不用下锅。”
两个孩子认真点头,道谢:“谢谢干娘。”
程书宜微笑,“回去吧,明日过年记得来跟干娘拜年,干娘给你们准备红包。”
……分割线……
对不起,因为不太擅长写结局,所以一直卡。
总之是要收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