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蜂巢”地下三层,空气里弥漫着冷却液与金属的混合气味。林默推开厚重的防辐射门时,指尖的传感器发出三道短促的蜂鸣——这是最高决策层成员独有的准入信号。圆形会议厅中央的全息沙盘正投射着北半球的实时气象云图,暗蓝色的风暴带像溃烂的伤口,在亚洲大陆边缘不断扩大。
“第七次冲击的余波比预期强37%。”首席气候学家周明远的声音带着血丝,他调出一组跳动的红色数据,“西伯利亚冻土带的甲烷释放量突破临界值,现在每小时有三个新的温室气体喷发点形成。”
林默的军靴踩在钛合金地板上没有声音。他走到自己的席位前,看着沙盘里代表“方舟计划”的银色光点在太平洋上闪烁。三个月前,这个旨在保存人类文明火种的项目还只是理论模型,而现在,首批十万人的登船名单已经在加密服务器里躺了48小时。
“说说民众的情况。”常务理事赵衡按下座椅扶手的按钮,沙盘边缘弹出二十七个城市的监控画面。上海陆家嘴的玻璃幕墙在酸雨冲刷下泛着斑驳的白,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火把组成的长龙正沿着海岸线移动。
“一级隔离区的物资还能维持12天,”社会事务部部长陈雪翻开电子备忘录,她的指甲在屏幕上划出刺耳的摩擦声,“但二级区已经出现抢粮骚乱,开罗昨天发生了军队哗变,三个军火库被烧毁。”
林默的目光停留在沙盘角落的绿色标识上——那是位于青藏高原的“种子库”。三天前,最后一架运输机在那里完成了基因样本转运,现在只剩下三十名守卫和三百吨凝固汽油弹。“必须优先保证种子库的安全。”他开口时,发现自己的喉咙比预想中干涩,“如果那里失守,我们连重建的基础都没了。”
周明远突然咳嗽起来,他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手帕捂住嘴,展开时,林默看见上面沾着暗褐色的血渍。“气象模型显示,未来两周会有八级以上的地磁暴。”老教授把最新的推演结果投放到中央屏幕,“所有同步卫星都会失效,包括方舟的导航系统。”
会议厅陷入短暂的沉默。通风系统发出单调的嗡鸣,像是某种巨兽在喉咙里的低吼。赵衡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所以,我们只剩下十四天的时间转移方舟?”
“不止。”陈雪调出一份加密文件,投影在她面前的空气中,“生物实验室昨晚传来消息,‘赤霉病’已经变异出空气传播能力。北美小麦产区的感染率……”她顿了顿,指尖悬在删除键上方,“已经达到91%。”
林默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导师捧着培育成功的抗虫小麦说:“人类总以为能战胜自然,其实我们只是在拖延审判日。”当时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培养皿上投下整齐的光斑,而现在,那些光斑变成了沙盘上不断扩大的红色警戒圈。
“登船名单需要调整。”赵衡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把农业专家的比例提高到15%,优先保留植物基因学的研究人员。”
“那物理学家呢?”周明远反驳道,“没有他们,方舟的核聚变引擎根本撑不过半年。”
陈雪突然笑了一声,那笑声在空旷的会议厅里显得格外突兀。“各位还记得三年前的全民公投吗?78%的人反对‘精英优先’原则,现在看来,他们选的是一起毁灭。”她调出登船名单的备份文件,密密麻麻的名字在屏幕上滚动,像不断流逝的沙漏,“现在修改名单,需要全体理事签字,包括……”
“包括已经失联的欧洲区代表?”林默接过她的话。三天前,伦敦的地下掩体失去所有信号,卫星图像显示那里已经被淹没在三十米深的海水里。他按下座椅扶手上的红色按钮,会议厅的灯光突然变暗,只有沙盘中央的方舟模型发出幽蓝的光。
“启动‘备用方案’。”赵衡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放弃北美和欧洲的登船点,集中所有运力到亚洲。把种子库的守卫调回一半,他们的家人可以优先登船。”
周明远突然站起来,他的白大褂下摆扫过控制台上的按钮,沙盘里的风暴带瞬间扩大,吞噬了半个中国。“你疯了?没有守卫,种子库会被那些……”
“会被那些我们本该保护的民众抢走?”林默打断他,“周教授,看看外面的世界吧。昨天成都的隔离墙被攻破时,第一个冲进去的是中学老师,他怀里抱着的不是学生,是抢来的压缩饼干。”他调出一段监控录像,画面里的男人跪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包装袋,身后是燃烧的教学楼。
陈雪低下头,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找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种子库的首席研究员在名单上,他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符合登船标准。”
林默想起那个叫苏晴的女孩。去年在青海考察时,他见过她一次,小女孩坐在轮椅上,手里捧着一盆从冻土带挖出来的雪莲。“修改医疗标准,”他说,“把所有罕见病患者的名额保留下来,他们的基因多样性……”
“我们没有时间争论伦理问题了。”赵衡按下表决器,绿色的指示灯在他面前亮起,“现在开始投票:同意启动备用方案的请举手。”
林默抬起手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周明远的手悬在半空,最终还是放下了。陈雪的手在颤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通风系统的嗡鸣声突然变大,像是有什么重物在头顶落下。
“三票同意,一票反对,一票弃权。”赵衡宣布结果时,沙盘里的方舟模型突然熄灭,整个会议厅陷入一片黑暗。应急灯亮起的瞬间,林默看见周明远正按下自己的表决器,红色的指示灯在他面前闪烁,像一颗正在冷却的余烬。
“我反对。”老教授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解脱的平静,“十年前,我在北极钻取冰芯时,发现了三万年前的病毒样本。当时我就该明白,人类从来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过客。”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U盘,放在桌面上,“这是最新的气象模型,风暴会在七天内到达青藏高原,种子库……保不住了。”
陈雪突然捂住嘴,压抑的哭声在寂静的会议厅里回荡。林默看着桌面上的U盘,想起苏晴捧着雪莲说的话:“爸爸说,雪莲花要在零下三十度才能开花,就像我们,要在最难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
通风系统的声音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金属扭曲的巨响。沙盘里的海水开始倒灌,淹没了方舟的模型。林默按下紧急通讯按钮,耳机里传来刺耳的杂音,夹杂着守卫的喊叫:“隔离墙被攻破了!他们手里有炸药!”
赵衡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皱巴巴的西装外套。“看来我们的决策做晚了。”他走到林默面前,把一个银色的徽章放在他手里,“方舟的钥匙,你比我们更适合保管。”
林默握紧徽章,金属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他想起二十年前导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文明的火种从来不在基因里,在我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应急灯突然熄灭,整个会议厅陷入彻底的黑暗。林默摸索着找到门把,推开时,外面的喊叫声和爆炸声扑面而来。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黑暗中,周明远正把那个U盘插进控制台,沙盘的方向传来一阵微弱的蓝光,像是雪莲花在冻土下绽放。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登上方舟,也不知道苏晴和她的雪莲能不能活下去。但他知道,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总会有人捧着最后的种子,在废墟上种下新的希望。就像三万年前,那些在冰川纪里点燃第一堆火的人一样。
“第七次冲击的余波比预期强37%。”首席气候学家周明远的声音带着血丝,他调出一组跳动的红色数据,“西伯利亚冻土带的甲烷释放量突破临界值,现在每小时有三个新的温室气体喷发点形成。”
林默的军靴踩在钛合金地板上没有声音。他走到自己的席位前,看着沙盘里代表“方舟计划”的银色光点在太平洋上闪烁。三个月前,这个旨在保存人类文明火种的项目还只是理论模型,而现在,首批十万人的登船名单已经在加密服务器里躺了48小时。
“说说民众的情况。”常务理事赵衡按下座椅扶手的按钮,沙盘边缘弹出二十七个城市的监控画面。上海陆家嘴的玻璃幕墙在酸雨冲刷下泛着斑驳的白,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火把组成的长龙正沿着海岸线移动。
“一级隔离区的物资还能维持12天,”社会事务部部长陈雪翻开电子备忘录,她的指甲在屏幕上划出刺耳的摩擦声,“但二级区已经出现抢粮骚乱,开罗昨天发生了军队哗变,三个军火库被烧毁。”
林默的目光停留在沙盘角落的绿色标识上——那是位于青藏高原的“种子库”。三天前,最后一架运输机在那里完成了基因样本转运,现在只剩下三十名守卫和三百吨凝固汽油弹。“必须优先保证种子库的安全。”他开口时,发现自己的喉咙比预想中干涩,“如果那里失守,我们连重建的基础都没了。”
周明远突然咳嗽起来,他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手帕捂住嘴,展开时,林默看见上面沾着暗褐色的血渍。“气象模型显示,未来两周会有八级以上的地磁暴。”老教授把最新的推演结果投放到中央屏幕,“所有同步卫星都会失效,包括方舟的导航系统。”
会议厅陷入短暂的沉默。通风系统发出单调的嗡鸣,像是某种巨兽在喉咙里的低吼。赵衡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所以,我们只剩下十四天的时间转移方舟?”
“不止。”陈雪调出一份加密文件,投影在她面前的空气中,“生物实验室昨晚传来消息,‘赤霉病’已经变异出空气传播能力。北美小麦产区的感染率……”她顿了顿,指尖悬在删除键上方,“已经达到91%。”
林默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导师捧着培育成功的抗虫小麦说:“人类总以为能战胜自然,其实我们只是在拖延审判日。”当时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培养皿上投下整齐的光斑,而现在,那些光斑变成了沙盘上不断扩大的红色警戒圈。
“登船名单需要调整。”赵衡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把农业专家的比例提高到15%,优先保留植物基因学的研究人员。”
“那物理学家呢?”周明远反驳道,“没有他们,方舟的核聚变引擎根本撑不过半年。”
陈雪突然笑了一声,那笑声在空旷的会议厅里显得格外突兀。“各位还记得三年前的全民公投吗?78%的人反对‘精英优先’原则,现在看来,他们选的是一起毁灭。”她调出登船名单的备份文件,密密麻麻的名字在屏幕上滚动,像不断流逝的沙漏,“现在修改名单,需要全体理事签字,包括……”
“包括已经失联的欧洲区代表?”林默接过她的话。三天前,伦敦的地下掩体失去所有信号,卫星图像显示那里已经被淹没在三十米深的海水里。他按下座椅扶手上的红色按钮,会议厅的灯光突然变暗,只有沙盘中央的方舟模型发出幽蓝的光。
“启动‘备用方案’。”赵衡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放弃北美和欧洲的登船点,集中所有运力到亚洲。把种子库的守卫调回一半,他们的家人可以优先登船。”
周明远突然站起来,他的白大褂下摆扫过控制台上的按钮,沙盘里的风暴带瞬间扩大,吞噬了半个中国。“你疯了?没有守卫,种子库会被那些……”
“会被那些我们本该保护的民众抢走?”林默打断他,“周教授,看看外面的世界吧。昨天成都的隔离墙被攻破时,第一个冲进去的是中学老师,他怀里抱着的不是学生,是抢来的压缩饼干。”他调出一段监控录像,画面里的男人跪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包装袋,身后是燃烧的教学楼。
陈雪低下头,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找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种子库的首席研究员在名单上,他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符合登船标准。”
林默想起那个叫苏晴的女孩。去年在青海考察时,他见过她一次,小女孩坐在轮椅上,手里捧着一盆从冻土带挖出来的雪莲。“修改医疗标准,”他说,“把所有罕见病患者的名额保留下来,他们的基因多样性……”
“我们没有时间争论伦理问题了。”赵衡按下表决器,绿色的指示灯在他面前亮起,“现在开始投票:同意启动备用方案的请举手。”
林默抬起手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周明远的手悬在半空,最终还是放下了。陈雪的手在颤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通风系统的嗡鸣声突然变大,像是有什么重物在头顶落下。
“三票同意,一票反对,一票弃权。”赵衡宣布结果时,沙盘里的方舟模型突然熄灭,整个会议厅陷入一片黑暗。应急灯亮起的瞬间,林默看见周明远正按下自己的表决器,红色的指示灯在他面前闪烁,像一颗正在冷却的余烬。
“我反对。”老教授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解脱的平静,“十年前,我在北极钻取冰芯时,发现了三万年前的病毒样本。当时我就该明白,人类从来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过客。”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U盘,放在桌面上,“这是最新的气象模型,风暴会在七天内到达青藏高原,种子库……保不住了。”
陈雪突然捂住嘴,压抑的哭声在寂静的会议厅里回荡。林默看着桌面上的U盘,想起苏晴捧着雪莲说的话:“爸爸说,雪莲花要在零下三十度才能开花,就像我们,要在最难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
通风系统的声音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金属扭曲的巨响。沙盘里的海水开始倒灌,淹没了方舟的模型。林默按下紧急通讯按钮,耳机里传来刺耳的杂音,夹杂着守卫的喊叫:“隔离墙被攻破了!他们手里有炸药!”
赵衡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皱巴巴的西装外套。“看来我们的决策做晚了。”他走到林默面前,把一个银色的徽章放在他手里,“方舟的钥匙,你比我们更适合保管。”
林默握紧徽章,金属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他想起二十年前导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文明的火种从来不在基因里,在我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应急灯突然熄灭,整个会议厅陷入彻底的黑暗。林默摸索着找到门把,推开时,外面的喊叫声和爆炸声扑面而来。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黑暗中,周明远正把那个U盘插进控制台,沙盘的方向传来一阵微弱的蓝光,像是雪莲花在冻土下绽放。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登上方舟,也不知道苏晴和她的雪莲能不能活下去。但他知道,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总会有人捧着最后的种子,在废墟上种下新的希望。就像三万年前,那些在冰川纪里点燃第一堆火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