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直白且赤裸-《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这个航海王有什么典故么?”

  陆鸣口中的奇怪词汇,可能都隐含着一定的含义,就像前人留下的典故一样,

  了解过几次后,刘彻都觉得有些意思。

  “陆兄说,后世的漫画作品中也有一位航海王,初看之下以为是热血少年闯荡大海的故事,

  后来才发现是顶级二代权贵的冒险,

  李将军祖上是大秦名将李信,没有那位主角身世显赫,但也算家学渊源,身份高贵,

  两人稍稍有些类似,但李将军没有那么强的主角光环。”

  霍去病听说过王路飞的故事,对故事里奇奇怪怪的恶魔果实很感兴趣,

  但是不太理桃之助为何必须死。

  “有机会让陆鸣也给朕讲讲这个故事,电视剧都看腻了,”

  手机里只有一部电视剧,看了几次后刘彻都能把台词背诵下来了。

  卫青低着头没说话,

  眼前的场面不太严肃,身为大将军的他不想参与这个话题。

  “仲卿啊,最近喝奶了么?”

  卫青嘴角一抽,很想问问陛下为何要问这件事,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自从陆鸣提出喝奶的好处后,阳信公主这些天就想方设法的让他多喝,连同几个孩子都没跑掉,

  “据儿都开始喝羊奶了,让你家的几个孩子也开始喝吧,

  还有你和去病两个,平时都要注意养生,多喝点羊奶对身体好,大汉和朕都需要你们俩长命百岁。”

  “多谢陛下挂念,臣这几日已经开始喝了。”

  看着卫青为难的脸色,刘彻想起了什么,努力的压住嘴角,

  “仲卿啊,朝鲜那边早晚要打一场,现在就开始搜集情报吧,”

  ……

  文理学院,

  来的路上,林松靠着两块金子获得了情报,知道除了富民侯之外,还有当朝太傅董仲舒和博士孔安国在等着见他。

  一进到正堂内,

  林松立刻躬身下拜,

  “林松拜见富民侯,拜见董太傅和孔博士。”

  话语间难掩兴奋之情,之前一直难以见到的大人物,一下子就见到了三个。

  “无需多礼,今日请林公子来是为了帮两位大儒了解倭岛上的情况,你要如实讲述。”

  富民侯叫我公子,他叫我林公子啊!

  林松激动得脸色发红,

  虽然没接触过别的权贵,但是他从李广口中听说过陆鸣的很多故事,知道陆鸣是大汉最顶级的侯爵之一,

  年纪轻轻就已身居高位,

  能这是这样一个大人物,这次长安之行也算没有白来。

  “富民侯客气,问我算是找对人了,想了解什么尽管问。”

  董仲舒和孔安国从耕种,织布等涉及百姓生活的内容开始发问,想要全面了解倭岛上的一切情况,

  从生产到生活,从文化到社会风气,问得那叫一个仔细。

  林松竟然也都能说得上来,

  了解得多的就多说点,了解得少的就简单说两句,

  有陆鸣盯着,倒也不敢胡言乱语。

  足足半个时辰后,董仲舒二人才停止发问。

  “多谢林公子,改日我再亲自上门拜访。”

  林松不太想走,他来这可不单是为了介绍倭岛风土人情的,

  但陆鸣已经下了逐客令,他也只好离去。

  离开之时的那种恋恋不舍,董仲舒二人看得清清楚楚。

  “林松这种人就是最好的目标。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接受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可以让其中一部分人过的不错,比如林家,

  然后利用他们帮我们统治倭岛,

  我们甚至不需要直接占领倭岛,只需要扶植听命于我们的势力即可。”

  董仲舒沉思片刻,“改造后的儒学是帮助林家这样的人进行统治?”

  “不太准确,不是帮林家进行统治,是扶植林家帮大汉统治,

  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林家可以被推翻,被清算,大汉利用改造后的儒学再扶植一个势力即可,

  符合大汉利益的势力就是得到教化的,承认他的合法性,

  不符合大汉利益的,就需要吊民伐罪,顺天应民。”

  太直白,太赤裸了,

  董仲舒和孔安国依然有些不适应陆鸣的直接。

  “两位好好思量一番,我实在不想去找谷梁学的人,万一陛下或者太子觉得他们的学问也很好,

  允许他们进太学就不好了。

  时代在变化,公羊学要跟的上啊。”

  不是威胁,也不是警告,就是在简单的叙述事实。

  两种学派相同之处多,不同之处少,

  只要谷梁学派出现一个像董仲舒一样善于包装,善于辩论的人,吸收一些公羊学的优点,

  谷梁派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

  未央宫。

  刘彻,卫青和霍去病都在。

  “谷梁学真的翻身了么?”

  刘彻还记得,谷梁学当初有人和董仲舒进行辩论,却输的一塌糊涂,

  那人叫瑕丘江公,学问不错,可惜辩才太差,完全不是董仲舒的对手。

  “翻身了,在汉宣帝时期翻身的,逐步能和公羊派分庭抗礼。”

  陆鸣讲述了谶纬之说和天命转移带来的问题,

  当听到王莽篡汉离不开这两种理论的帮助时,刘彻气得一拍大腿,

  “怪不得要改变,董仲舒搞得这套东西早早就给朕挖了坑。”

  刘彻一开始就不喜欢这两种说法,尤其是谶纬之说,

  当初董仲舒借着高庙起火的事情,用谶纬之说和天人感应进谏,把责任推到了他的头上,

  气得刘彻当时差点就杀了董仲舒,

  没想到后世子孙还是被这个东西给害了。

  “陛下,这叫双刃剑,董太傅的学问对朝廷有利有弊,要是不强调君权天授的话……”

  陆鸣没再说下去,

  卫霍二人都当做没听见,低着头一言不发。

  刘彻走来走去,“东汉不也亡了么,以后的王朝不会还是用这点东西吧,不也都没了么?”

  通透,刘彻觉得自己现在就是通透,

  没有长生不死的人,没有万世不移的江山,

  王莽能借此篡汉,前提是大汉当时太衰败了,人心思变才给了他可乘之机,

  归根结底,还是后世子孙不孝,守不住祖宗的基业。

  “反正也很难超过三百年,朕为何不尝试点新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