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真要穿这身去品鉴会?"青竹捧着沈瑜选定的衣裙,面露难色。
沈瑜对着铜镜将最后一支玉簪插入发髻:"怎么,不合适?"
"不是不合适,是太素淡了。"青竹抖开那件月白色绣银线梅花的对襟长衫,"今日江南各大丝绸商都会到场,王家小姐肯定又打扮得花枝招展..."
沈瑜轻笑一声,从妆匣中取出一对珍珠耳坠戴上:"品鉴会比的是丝绸品质,又不是比谁穿得艳丽。"
"可萧公子也会去啊。"青竹小声嘀咕。
沈瑜的手顿了一下,耳尖微微发热:"胡说什么呢,我是去谈生意的。"
自从三天前拜访萧瑾的别院后,沈瑜对这个神秘男子的戒心减轻了不少。他确实对"凤穿牡丹"技法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交谈中处处尊重,毫无强求之意。更让她意外的是,萧瑾竟然主动提出帮她调查那批冒用沈家名号的走私丝绸。
"小姐,马车备好了。"周叔在门外禀报。
沈瑜最后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素净淡雅,却不失大家风范。她深吸一口气,拿起准备好的丝绸样本走出房门。
江南丝绸品鉴会每年举办一次,是各大商号展示新品、洽谈生意的重要场合。今年轮到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举办,沈瑜到达时,楼前已是车马盈门。
"沈小姐到了!"门口的小厮高声通报。
踏入大厅,数十道目光立刻投了过来。沈瑜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父亲的身影。
"瑜儿,这边。"沈老爷在靠窗的位置向她招手。
沈瑜走过去,发现父亲身旁坐着几位年长的商人,都是江南丝绸行的老前辈。她一一见礼,举止端庄大方,赢得几位长辈赞许的目光。
"听说今年沈家新出了一批冰蚕丝缎,轻薄如蝉翼,却坚韧异常?"白发苍苍的李老问道。
沈瑜从样本箱中取出一块泛着珍珠光泽的丝绸:"正是,这是用特殊工艺缫制的冰蚕丝,比普通蚕丝细三分之一,却更加柔韧。"
她正要将样本递给李老,一个尖锐的女声插了进来:"哟,沈小姐今年又拿这些老花样出来糊弄人啊?"
沈瑜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王家的千金王瑶,沈家在丝绸行最大的竞争对手。她转身,果然看见一身艳丽的王瑶挽着兄长王裕的手臂,满脸讥讽。
"王小姐此言差矣。"沈瑜不慌不忙,"丝绸之道,贵在精益求精。沈家从不追求花哨噱头,只求每一寸丝都经得起推敲。"
王瑶撇撇嘴,抖开手中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缎:"那沈小姐看看我们王家新出的'七彩云霞锦'如何?这可是请了京城名师设计的。"
沈瑜接过锦缎,指尖轻轻摩挲,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锦缎确实织工精湛,色彩过渡自然,远看如朝霞般绚烂。但细看之下...
"王小姐这锦缎用了七种丝线交替织就,其中金色和银色的是掺了金属丝的。"沈瑜微微一笑,"华丽是华丽,只是..."
"只是什么?"王瑶扬起下巴。
"只是金属丝易氧化,洗涤几次就会失去光泽。"沈瑜温和地说,"而且贴身穿着恐怕不太舒适。"
王瑶脸色一变:"你懂什么!这可是京城最时兴的..."
"瑜妹妹说得没错。"一个熟悉的男声从人群外传来。萧瑾穿着一身墨蓝色长袍,手持一柄象牙骨扇,风度翩翩地走了过来。
沈瑜的心跳忽然加快了几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完美的轮廓。他向她微微颔首,眼中含着笑意。
"这位是..."王裕眯起眼睛打量着萧瑾。
"京城锦绣庄的萧东家。"沈老爷介绍道,"萧公子对丝绸颇有研究。"
萧瑾向众人拱手一礼,然后接过王瑶手中的锦缎:"这'七彩云霞锦'确实华美,但更适合做装饰用。若要制衣,还是沈家的冰蚕丝更为实用。"
王瑶被当众驳了面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王裕则盯着萧瑾,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萧公子与沈家很熟?"王裕语气不善。
萧瑾淡然一笑:"生意往来而已。王公子若有兴趣,也可以来我锦绣庄谈谈合作。"
王裕冷哼一声,拉着妹妹走开了。其余商人则对沈家的冰蚕丝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围上来询问。沈瑜应对自如,不时瞥一眼站在一旁的萧瑾。他看似随意地翻看各家的丝绸样本,却总能在她需要时恰到好处地补充一两句专业见解,帮她化解难题。
品鉴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宣布进入最重要的环节——鉴定今年新出的丝绸品质。各家将选送的样本交给五位德高望重的老行尊评分。
沈瑜正准备呈上沈家的样本,王裕突然高声说道:"今年不如换个方式?各家现场解说自己的丝绸特色,让在座同行共同品评如何?"
几位评委交换了一下眼神,点头同意。沈瑜心头一紧——这分明是针对她来的。往年都是匿名评分,今年突然改为公开演说,王裕是想看她出丑?
"那就从沈家开始吧。"王裕不怀好意地笑道,"听闻沈小姐深得沈夫人真传,想必对丝绸之道见解独到。"
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沈瑜——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要在这么多商人面前演讲?
沈老爷皱起眉头:"这不合规矩..."
"爹,没关系。"沈瑜轻声打断,站起身来。她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到大厅中央。
沈瑜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在冒汗,但她抬起头时,目光坚定。不经意间,她看到萧瑾站在人群后方,对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鼓励。
"诸位前辈,"沈瑜清亮的声音在大厅中响起,"沈家今年主推三款新品..."
她有条不紊地介绍着每一款丝绸的特点、工艺和适用场景,甚至当场演示了如何辨别真伪。讲到专业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全然不见闺阁女子的羞涩。
"...最后这款冰蚕丝,采用了沈家祖传的'九浸九晒'工艺。"沈瑜取出一块看似普通的白绸,"表面看平平无奇,但请诸位细看——"
她将丝绸对着阳光展开,只见那白绸上竟隐隐浮现出精美的暗纹,如云雾中的山水,若隐若现。
"这是..."李老惊讶地站起身。
"暗纹织法。"沈瑜微笑解释,"丝线在染色时经过特殊处理,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会显现图案。这种工艺源自唐代,沈家经过改良,使其更加持久。"
大厅里响起一片赞叹声。沈瑜余光看到王裕脸色铁青,而萧瑾则站在角落,唇角含笑,眼中满是欣赏。
"沈小姐不愧是沈家传人。"李老赞叹道,"这暗纹织法已失传多年,没想到沈家还能重现。"
沈瑜谦虚地行礼:"多谢李老夸奖。沈家只是秉承'精益求精'的家训,不敢有负先祖心血。"
她回到座位时,父亲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接下来的几家演讲都显得平淡无奇,连王家的"七彩云霞锦"在沈家的暗纹织法面前也黯然失色。
品鉴会结束时,沈家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今年的"最佳丝绸"称号。沈瑜被众多商人围住洽谈合作,应接不暇。
"沈小姐今日大放异彩啊。"人群散去后,萧瑾走到她身边,低声道。
沈瑜耳根微热:"多亏萧公子暗中相助。"
"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萧瑾眼中含笑,"倒是沈小姐的暗纹织法令人惊艳。不知..."
"又是'凤穿牡丹'?"沈瑜挑眉。
萧瑾轻笑:"沈小姐果然聪慧。不过今日不谈公事。"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听说今晚西湖有灯会,沈小姐可有兴趣一游?"
沈瑜心头一跳。男女同游灯会,这在江南几乎等同于...她不敢往下想。
"我...我得问过父亲。"她结结巴巴地说。
"自然。"萧瑾彬彬有礼,"若沈老爷允许,酉时三刻我在断桥边等候。"
回府的马车上,沈老爷出人意料地爽快同意了萧瑾的邀请。
"萧公子人品端正,又是生意伙伴,同游灯会无妨。"沈老爷捋着胡须说,"多带几个丫鬟小厮跟着就是。"
沈瑜惊讶于父亲的开放态度,但更多的是隐秘的欢喜。她精心挑选了一件淡绿色的衣裙,腰间系着母亲留下的玉佩,又让青竹给她梳了个简单的发髻。
"小姐今天真好看。"青竹笑嘻嘻地说,"萧公子肯定看呆了。"
"贫嘴!"沈瑜嗔怪道,却忍不住对着铜镜多看了两眼。
酉时三刻,沈瑜带着青竹和两个小厮准时来到断桥。夕阳西下,湖面上已经点起了无数花灯,如繁星落入人间。萧瑾早已等候在那里,一身素色长衫,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沈小姐。"他迎上来,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两人沿着湖边漫步,青竹和小厮识趣地跟在后面,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湖上画舫如织,岸边灯市如昼,各式花灯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
"小时候最喜欢灯会了。"沈瑜望着一个兔子灯出神,"母亲总会给我买一盏最漂亮的。"
萧瑾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沈小姐喜欢兔子灯?"
沈瑜点点头:"母亲说我出生那年是兔年..."
她的话戛然而止。萧瑾已经买下了那盏精致的兔子灯,递到她面前。
"给。"他轻声道,"算是庆祝沈家今日大获全胜。"
沈瑜接过灯,指尖不小心触到他的手,一股暖流顿时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慌忙缩回手,低头看着灯,掩饰脸上的红晕。
两人继续漫步,沈瑜渐渐放松下来,甚至主动为萧瑾讲解各种花灯的典故。萧瑾听得认真,不时提出独到见解,让沈瑜惊讶于他的博学。
转过一个街角,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前方空地上搭了个简易台子,几个乐师正在演奏。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高声邀请路人上台献艺。
"听说沈小姐琴艺超群?"萧瑾忽然问道。
沈瑜惊讶地看着他:"萧公子怎么知道?"
"清风别院的管家说的。"萧瑾微笑,"他说沈小姐去年在知府夫人的寿宴上一曲《春江花月夜》惊艳四座。"
沈瑜摇摇头:"那是夸大其词了。"
"不知今日是否有幸一听?"
在萧瑾鼓励的目光下,沈瑜鬼使神差地走上了台子。乐师听说她是沈家小姐,热情地让出位置。沈瑜轻抚琴弦,试了试音,然后弹奏起来。
她选的是《梅花三弄》,清冷的曲调在夏夜中别有一番韵味。琴声如流水,时而舒缓如春风拂面,时而急促如急雨打萍。围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弹到第二段时,一阵清越的箫声忽然加入进来,与琴音完美融合。沈瑜惊讶地抬头,看见萧瑾不知何时也上了台,正执一管玉箫吹奏。他的眼睛在灯光下如星辰般明亮,直直地望着她。
琴箫和鸣,如诉如泣。沈瑜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仿佛有人能读懂她琴声中的每一个情绪,并用箫声回应。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沈小姐与这位公子真是天作之合啊!"一位老妇人赞叹道。
沈瑜的脸顿时烧了起来。她匆忙起身行礼,逃也似地下了台。萧瑾紧随其后,眼中含着笑意。
"萧公子会吹箫也不告诉我。"沈瑜小声抱怨,心跳却仍未平复。
"沈小姐也没告诉我你琴艺如此高超。"萧瑾轻声回应,"我们配合得很不错,不是吗?"
沈瑜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假装被路边的灯谜吸引。两人一路猜着灯谜,气氛轻松愉快。不知不觉间,跟随的丫鬟小厮也被甩开了一段距离。
"沈瑜!"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这美好的氛围。
沈瑜转身,看见王裕和王瑶站在不远处,满脸讥讽。
"真是世风日下啊,沈家大小姐居然跟男人单独游灯会。"王裕阴阳怪气地说,"传出去不怕坏了名声?"
萧瑾上前半步,不动声色地将沈瑜护在身后:"王公子此言差矣。沈小姐有丫鬟小厮陪同,何来'单独'一说?"
"哟,这不是京城来的'大商人'吗?"王裕冷笑,"怎么,看上沈家的产业了?"
沈瑜气得发抖,正要反驳,萧瑾却轻轻按住了她的手。
"王公子,"萧瑾的声音依然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生意场上各凭本事。王公子若有闲暇在此闲言碎语,不如多想想如何提升自家丝绸的品质。"
王裕脸色一变:"你!"
"哥,我们走。"王瑶拉了拉兄长的袖子,低声说了什么。王裕狠狠瞪了萧瑾一眼,悻悻离去。
"抱歉,连累萧公子了。"沈瑜歉然道。
萧瑾摇摇头:"王裕心胸狭窄,沈小姐日后还需多加小心。"
回府的路上,两人都没再说话,但气氛并不尴尬。月光洒在湖面上,碎成万千银片。沈瑜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萧瑾,发现他正望着远处的灯火出神,侧脸在月光下如雕塑般完美。
"萧公子在想什么?"她忍不住问。
萧瑾回过神,微微一笑:"在想沈小姐今日在品鉴会上的风采。"
沈瑜心头一热,慌忙低下头。这一刻,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位神秘男子的好奇,已经悄然变成了另一种更为微妙的情感。
回到沈府,沈瑜辗转难眠。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日的种种片段——萧瑾在品鉴会上帮她解围,两人琴箫和鸣的默契,月光下他凝视远方的侧脸...
"小姐,您还没睡啊?"外间守夜的青竹迷迷糊糊地问。
"就睡了。"沈瑜轻声回答。
她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年幼的自己站在一片火海前,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女子将她推向安全的地方,而远处,似乎有一个小男孩在呼唤着什么...
沈瑜对着铜镜将最后一支玉簪插入发髻:"怎么,不合适?"
"不是不合适,是太素淡了。"青竹抖开那件月白色绣银线梅花的对襟长衫,"今日江南各大丝绸商都会到场,王家小姐肯定又打扮得花枝招展..."
沈瑜轻笑一声,从妆匣中取出一对珍珠耳坠戴上:"品鉴会比的是丝绸品质,又不是比谁穿得艳丽。"
"可萧公子也会去啊。"青竹小声嘀咕。
沈瑜的手顿了一下,耳尖微微发热:"胡说什么呢,我是去谈生意的。"
自从三天前拜访萧瑾的别院后,沈瑜对这个神秘男子的戒心减轻了不少。他确实对"凤穿牡丹"技法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交谈中处处尊重,毫无强求之意。更让她意外的是,萧瑾竟然主动提出帮她调查那批冒用沈家名号的走私丝绸。
"小姐,马车备好了。"周叔在门外禀报。
沈瑜最后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素净淡雅,却不失大家风范。她深吸一口气,拿起准备好的丝绸样本走出房门。
江南丝绸品鉴会每年举办一次,是各大商号展示新品、洽谈生意的重要场合。今年轮到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举办,沈瑜到达时,楼前已是车马盈门。
"沈小姐到了!"门口的小厮高声通报。
踏入大厅,数十道目光立刻投了过来。沈瑜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父亲的身影。
"瑜儿,这边。"沈老爷在靠窗的位置向她招手。
沈瑜走过去,发现父亲身旁坐着几位年长的商人,都是江南丝绸行的老前辈。她一一见礼,举止端庄大方,赢得几位长辈赞许的目光。
"听说今年沈家新出了一批冰蚕丝缎,轻薄如蝉翼,却坚韧异常?"白发苍苍的李老问道。
沈瑜从样本箱中取出一块泛着珍珠光泽的丝绸:"正是,这是用特殊工艺缫制的冰蚕丝,比普通蚕丝细三分之一,却更加柔韧。"
她正要将样本递给李老,一个尖锐的女声插了进来:"哟,沈小姐今年又拿这些老花样出来糊弄人啊?"
沈瑜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王家的千金王瑶,沈家在丝绸行最大的竞争对手。她转身,果然看见一身艳丽的王瑶挽着兄长王裕的手臂,满脸讥讽。
"王小姐此言差矣。"沈瑜不慌不忙,"丝绸之道,贵在精益求精。沈家从不追求花哨噱头,只求每一寸丝都经得起推敲。"
王瑶撇撇嘴,抖开手中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缎:"那沈小姐看看我们王家新出的'七彩云霞锦'如何?这可是请了京城名师设计的。"
沈瑜接过锦缎,指尖轻轻摩挲,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锦缎确实织工精湛,色彩过渡自然,远看如朝霞般绚烂。但细看之下...
"王小姐这锦缎用了七种丝线交替织就,其中金色和银色的是掺了金属丝的。"沈瑜微微一笑,"华丽是华丽,只是..."
"只是什么?"王瑶扬起下巴。
"只是金属丝易氧化,洗涤几次就会失去光泽。"沈瑜温和地说,"而且贴身穿着恐怕不太舒适。"
王瑶脸色一变:"你懂什么!这可是京城最时兴的..."
"瑜妹妹说得没错。"一个熟悉的男声从人群外传来。萧瑾穿着一身墨蓝色长袍,手持一柄象牙骨扇,风度翩翩地走了过来。
沈瑜的心跳忽然加快了几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完美的轮廓。他向她微微颔首,眼中含着笑意。
"这位是..."王裕眯起眼睛打量着萧瑾。
"京城锦绣庄的萧东家。"沈老爷介绍道,"萧公子对丝绸颇有研究。"
萧瑾向众人拱手一礼,然后接过王瑶手中的锦缎:"这'七彩云霞锦'确实华美,但更适合做装饰用。若要制衣,还是沈家的冰蚕丝更为实用。"
王瑶被当众驳了面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王裕则盯着萧瑾,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萧公子与沈家很熟?"王裕语气不善。
萧瑾淡然一笑:"生意往来而已。王公子若有兴趣,也可以来我锦绣庄谈谈合作。"
王裕冷哼一声,拉着妹妹走开了。其余商人则对沈家的冰蚕丝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围上来询问。沈瑜应对自如,不时瞥一眼站在一旁的萧瑾。他看似随意地翻看各家的丝绸样本,却总能在她需要时恰到好处地补充一两句专业见解,帮她化解难题。
品鉴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宣布进入最重要的环节——鉴定今年新出的丝绸品质。各家将选送的样本交给五位德高望重的老行尊评分。
沈瑜正准备呈上沈家的样本,王裕突然高声说道:"今年不如换个方式?各家现场解说自己的丝绸特色,让在座同行共同品评如何?"
几位评委交换了一下眼神,点头同意。沈瑜心头一紧——这分明是针对她来的。往年都是匿名评分,今年突然改为公开演说,王裕是想看她出丑?
"那就从沈家开始吧。"王裕不怀好意地笑道,"听闻沈小姐深得沈夫人真传,想必对丝绸之道见解独到。"
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沈瑜——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要在这么多商人面前演讲?
沈老爷皱起眉头:"这不合规矩..."
"爹,没关系。"沈瑜轻声打断,站起身来。她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到大厅中央。
沈瑜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在冒汗,但她抬起头时,目光坚定。不经意间,她看到萧瑾站在人群后方,对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鼓励。
"诸位前辈,"沈瑜清亮的声音在大厅中响起,"沈家今年主推三款新品..."
她有条不紊地介绍着每一款丝绸的特点、工艺和适用场景,甚至当场演示了如何辨别真伪。讲到专业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全然不见闺阁女子的羞涩。
"...最后这款冰蚕丝,采用了沈家祖传的'九浸九晒'工艺。"沈瑜取出一块看似普通的白绸,"表面看平平无奇,但请诸位细看——"
她将丝绸对着阳光展开,只见那白绸上竟隐隐浮现出精美的暗纹,如云雾中的山水,若隐若现。
"这是..."李老惊讶地站起身。
"暗纹织法。"沈瑜微笑解释,"丝线在染色时经过特殊处理,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会显现图案。这种工艺源自唐代,沈家经过改良,使其更加持久。"
大厅里响起一片赞叹声。沈瑜余光看到王裕脸色铁青,而萧瑾则站在角落,唇角含笑,眼中满是欣赏。
"沈小姐不愧是沈家传人。"李老赞叹道,"这暗纹织法已失传多年,没想到沈家还能重现。"
沈瑜谦虚地行礼:"多谢李老夸奖。沈家只是秉承'精益求精'的家训,不敢有负先祖心血。"
她回到座位时,父亲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接下来的几家演讲都显得平淡无奇,连王家的"七彩云霞锦"在沈家的暗纹织法面前也黯然失色。
品鉴会结束时,沈家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今年的"最佳丝绸"称号。沈瑜被众多商人围住洽谈合作,应接不暇。
"沈小姐今日大放异彩啊。"人群散去后,萧瑾走到她身边,低声道。
沈瑜耳根微热:"多亏萧公子暗中相助。"
"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萧瑾眼中含笑,"倒是沈小姐的暗纹织法令人惊艳。不知..."
"又是'凤穿牡丹'?"沈瑜挑眉。
萧瑾轻笑:"沈小姐果然聪慧。不过今日不谈公事。"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听说今晚西湖有灯会,沈小姐可有兴趣一游?"
沈瑜心头一跳。男女同游灯会,这在江南几乎等同于...她不敢往下想。
"我...我得问过父亲。"她结结巴巴地说。
"自然。"萧瑾彬彬有礼,"若沈老爷允许,酉时三刻我在断桥边等候。"
回府的马车上,沈老爷出人意料地爽快同意了萧瑾的邀请。
"萧公子人品端正,又是生意伙伴,同游灯会无妨。"沈老爷捋着胡须说,"多带几个丫鬟小厮跟着就是。"
沈瑜惊讶于父亲的开放态度,但更多的是隐秘的欢喜。她精心挑选了一件淡绿色的衣裙,腰间系着母亲留下的玉佩,又让青竹给她梳了个简单的发髻。
"小姐今天真好看。"青竹笑嘻嘻地说,"萧公子肯定看呆了。"
"贫嘴!"沈瑜嗔怪道,却忍不住对着铜镜多看了两眼。
酉时三刻,沈瑜带着青竹和两个小厮准时来到断桥。夕阳西下,湖面上已经点起了无数花灯,如繁星落入人间。萧瑾早已等候在那里,一身素色长衫,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沈小姐。"他迎上来,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两人沿着湖边漫步,青竹和小厮识趣地跟在后面,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湖上画舫如织,岸边灯市如昼,各式花灯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
"小时候最喜欢灯会了。"沈瑜望着一个兔子灯出神,"母亲总会给我买一盏最漂亮的。"
萧瑾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沈小姐喜欢兔子灯?"
沈瑜点点头:"母亲说我出生那年是兔年..."
她的话戛然而止。萧瑾已经买下了那盏精致的兔子灯,递到她面前。
"给。"他轻声道,"算是庆祝沈家今日大获全胜。"
沈瑜接过灯,指尖不小心触到他的手,一股暖流顿时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慌忙缩回手,低头看着灯,掩饰脸上的红晕。
两人继续漫步,沈瑜渐渐放松下来,甚至主动为萧瑾讲解各种花灯的典故。萧瑾听得认真,不时提出独到见解,让沈瑜惊讶于他的博学。
转过一个街角,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前方空地上搭了个简易台子,几个乐师正在演奏。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高声邀请路人上台献艺。
"听说沈小姐琴艺超群?"萧瑾忽然问道。
沈瑜惊讶地看着他:"萧公子怎么知道?"
"清风别院的管家说的。"萧瑾微笑,"他说沈小姐去年在知府夫人的寿宴上一曲《春江花月夜》惊艳四座。"
沈瑜摇摇头:"那是夸大其词了。"
"不知今日是否有幸一听?"
在萧瑾鼓励的目光下,沈瑜鬼使神差地走上了台子。乐师听说她是沈家小姐,热情地让出位置。沈瑜轻抚琴弦,试了试音,然后弹奏起来。
她选的是《梅花三弄》,清冷的曲调在夏夜中别有一番韵味。琴声如流水,时而舒缓如春风拂面,时而急促如急雨打萍。围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弹到第二段时,一阵清越的箫声忽然加入进来,与琴音完美融合。沈瑜惊讶地抬头,看见萧瑾不知何时也上了台,正执一管玉箫吹奏。他的眼睛在灯光下如星辰般明亮,直直地望着她。
琴箫和鸣,如诉如泣。沈瑜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仿佛有人能读懂她琴声中的每一个情绪,并用箫声回应。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沈小姐与这位公子真是天作之合啊!"一位老妇人赞叹道。
沈瑜的脸顿时烧了起来。她匆忙起身行礼,逃也似地下了台。萧瑾紧随其后,眼中含着笑意。
"萧公子会吹箫也不告诉我。"沈瑜小声抱怨,心跳却仍未平复。
"沈小姐也没告诉我你琴艺如此高超。"萧瑾轻声回应,"我们配合得很不错,不是吗?"
沈瑜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假装被路边的灯谜吸引。两人一路猜着灯谜,气氛轻松愉快。不知不觉间,跟随的丫鬟小厮也被甩开了一段距离。
"沈瑜!"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这美好的氛围。
沈瑜转身,看见王裕和王瑶站在不远处,满脸讥讽。
"真是世风日下啊,沈家大小姐居然跟男人单独游灯会。"王裕阴阳怪气地说,"传出去不怕坏了名声?"
萧瑾上前半步,不动声色地将沈瑜护在身后:"王公子此言差矣。沈小姐有丫鬟小厮陪同,何来'单独'一说?"
"哟,这不是京城来的'大商人'吗?"王裕冷笑,"怎么,看上沈家的产业了?"
沈瑜气得发抖,正要反驳,萧瑾却轻轻按住了她的手。
"王公子,"萧瑾的声音依然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生意场上各凭本事。王公子若有闲暇在此闲言碎语,不如多想想如何提升自家丝绸的品质。"
王裕脸色一变:"你!"
"哥,我们走。"王瑶拉了拉兄长的袖子,低声说了什么。王裕狠狠瞪了萧瑾一眼,悻悻离去。
"抱歉,连累萧公子了。"沈瑜歉然道。
萧瑾摇摇头:"王裕心胸狭窄,沈小姐日后还需多加小心。"
回府的路上,两人都没再说话,但气氛并不尴尬。月光洒在湖面上,碎成万千银片。沈瑜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萧瑾,发现他正望着远处的灯火出神,侧脸在月光下如雕塑般完美。
"萧公子在想什么?"她忍不住问。
萧瑾回过神,微微一笑:"在想沈小姐今日在品鉴会上的风采。"
沈瑜心头一热,慌忙低下头。这一刻,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位神秘男子的好奇,已经悄然变成了另一种更为微妙的情感。
回到沈府,沈瑜辗转难眠。她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日的种种片段——萧瑾在品鉴会上帮她解围,两人琴箫和鸣的默契,月光下他凝视远方的侧脸...
"小姐,您还没睡啊?"外间守夜的青竹迷迷糊糊地问。
"就睡了。"沈瑜轻声回答。
她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年幼的自己站在一片火海前,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女子将她推向安全的地方,而远处,似乎有一个小男孩在呼唤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