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顶部的彩虹光晕还未散尽,杨月扶着张峰的手臂踏上最后一级石阶时,耳尖先捕捉到了声响——不是圣林惯常的风声,也不是青木村的犬吠,是几十万道气息叠在一起的嗡鸣,像春潮漫过青石板,带着混沌宇宙特有的粗粝,又藏着难掩的雀跃。
她下意识抬头,脚步猛地顿住。
村口那片平日里晒谷的空地,此刻黑压压站满了人。从圣林边缘一直排到青木村的老槐树下,青灰色的衣袍连成海,袖口、衣襟上缝着的补丁各有不同,却都在领口别着片干枯的灵草——那是混沌宇宙流民的记号,草叶边缘磨得发毛,显然揣在怀里许久。
最前头站着个瘸腿的老汉,拄着根裹着铁皮的木杖,是半年前带着三百流民来投奔的赵伯。他身后挨着个扎双丫髻的姑娘,手里攥着个豁口的陶碗,碗里盛着几颗亮晶晶的石子,是西域水泽被毁后逃来的水修阿禾。再往后,扛着断刀的汉子、抱着孩子的妇人、甚至还有几个坐着石碾的老妪,每个人都仰着头,望着深渊方向的眼神亮得像淬了光。
“是……是杨月他们回来了!”赵伯的木杖“当啷”磕在地上,他踮着脚往前凑了两步,浑浊的眼睛突然红了,“真回来了!真把九窍果给……给摘回来了!”
这话像颗火星落进干草堆,人群瞬间炸开了。先是低低的抽气声,接着是压抑不住的欢呼,最后竟有人哭了起来——是个抱着襁褓的妇人,她丈夫上月在加固结界时被法则碎片伤了心脉,躺了半月没睁眼,此刻她把孩子往怀里紧了紧,眼泪砸在孩子的襁褓上,却笑着喊:“柱子他爹!你有救了!月姑娘他们回来了!”
这群曾经都是在混沌源海中的宇宙之主,哪一个不是在各自宇宙雄霸天下无敌的人物,在这里就和乡村里的农夫农妇一样!
杨逸臣握着金刃的手紧了紧,耳后金色的纹身还未褪尽,却忍不住回头朝杨诗瑶笑:“你看,比咱们想的热闹多了。”
杨诗瑶指尖凝出的冰花刚要绽开,又怕惊着人群,悄悄收了回去,只小声嘟囔:“张婶肯定早把消息传出去了,不然哪能来得这么快。”话音刚落,就见人群里挤出来个熟悉的身影,蓝布衫上沾着面粉,正是张婶——她手里还端着个木托盘,上面放着碗温着的槐花糕,见了他们,托盘晃了晃,差点把糕扣在地上。
“哎哟我的祖宗们!”张婶把托盘往旁边的石桌上一放,扑过来攥住杨月的手就不肯放,指腹蹭过她手腕上刚结痂的小伤口(那是攀爬岩壁时被碎石划的),眼圈瞬间红了,“可算回来了!我就说你们准能成!你看这……这一村子的人,从昨儿起就蹲在村口等,饭都不肯回去吃。”
杨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才发现人群后头堆着不少东西:有豁口的陶罐、捆得紧实的干柴、甚至还有半袋没脱壳的灵稻。赵伯拄着杖凑过来,搓着手笑:“月姑娘,这些都是大家凑的。知道你们去深渊底遭了罪,回来得补补身子。别看东西糙,都是干净的——阿禾还从灵泉里打了水,说给你们煮灵粥喝。”
阿禾红着脸往前递了递手里的陶碗,碗里的水清澈见底,水面浮着层淡淡的灵气:“这水……这水我滤了三遍,没掺法则碎片。”
杨月刚要说话,人群突然往两边退,让出条窄路。路尽头站着个穿玄色衣袍的老者,须发皆白,手里拄着根玉雕的拐杖——是混沌源海东边“黑石宇宙”的宇宙之主石万山,多年前黑石宇宙遭噬魔之主围攻,是杨月带着三兄妹去帮着加固了结界,才没让破。此刻他朝着杨月拱手,动作虽慢,却极郑重:“月姑娘,老夫代表黑石宇宙万亿生灵,谢过您了。”
“客气了。”杨月连忙回礼,“都是应该的。”
“怎么是应该的?”石万山直起腰,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的喧闹都静了下来,“混沌源海乱了这么多年,我们这些人颠沛流离,见惯了背信弃义,哪见过有人肯为了不相干的人,往那九死一生的深渊底闯?再说了,大家能来神灵界,都是托您的福气呢!”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杨逸臣三人,又落在生命之主身上,“老夫听说了,九窍果能开神源九窍,能稳法则紊乱——你们得了这机缘,本可径直去神灵界中心,却还想着回来村里……这份情,我们记着。”
他话音刚落,人群里突然有人喊:“月姑娘!我家老头子的病……”是之前哭着喊“柱子他爹”的妇人,她抱着孩子往前挤了两步,又怕冲撞了,停在原地直搓手,“您看……您看九窍果的法则之力,能不能……”
杨月心里一软。她知道混沌宇宙的人有多难——法则紊乱伤了根基的,被混沌兽咬断经脉的,还有像柱子他爹那样被结界反噬的,缺医少药,全靠硬撑。九窍果炸开时散出的法则之力虽精纯,却只有他们九人吸收了核心,剩下的余韵虽能稳神源,却未必能治病。
正想着,生命之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低声说:“无妨。生命之树的枝叶沾了九窍果的气,我摘了些带回来,捣成汁,掺着生命之泉的精华,能治法则碎片伤。”他从袖中取出个玉盒,里面铺着层翠绿的枝叶,叶片上还沾着深渊底的泥土,却亮着淡淡的光晕。
“真的?”妇人眼睛瞬间亮了,抱着孩子就要跪,被杨月一把扶住。
“别这样。”杨月扶着她的胳膊站起来,“张婶,借你家的灶房用用?生命之主,还得劳烦您……”
“这有什么劳烦的。”生命之主笑着打开玉盒,“正好让这些孩子学学,怎么用木之法则捣药——知渊,你过来。”
杨知渊应声上前,指尖凝出缕柔和的木之法则,落在枝叶上。翠绿的枝叶瞬间舒展开,溢出淡淡的青气。人群里的人都看直了眼,有个背着药篓的少年小声问:“这就是……这就是圣林的木之法则?比我们用的灵草厉害多了。”
“那是自然。”张婶在一旁帮腔,手里麻利地收拾灶房的灶台,“知渊小哥可是圣林里最会用木法则的,上次张伯被法则碎片伤了肺腑,就是他用藤蔓引着生机,才把人救回来的。”
说话间,杨逸臣和杨诗瑶也没闲着。杨逸臣把金刃插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金之法则顺着树根蔓延,在地上织出个小小的聚灵阵——之前人群挤得太密,空气里的灵气都稀薄了,阵法一亮,淡淡的金芒漫开,人群里几个脸色发白的人(那是神源虚弱的)顿时舒了口气。
杨诗瑶则被阿禾拉着,去帮着滤灵泉水。她指尖凝出的冰纹落在水面,把水里最后一点驳杂的气息冻成了小冰晶,捞出来一看,冰晶里裹着丝暗紫色的法则碎片——阿禾吓得脸都白了,杨诗瑶却笑着摆摆手:“没事,滤掉就好了。”
杨月站在老槐树下,看着这热闹又有序的景象,心里忽然暖得发涨。张峰走到她身边,递过来块槐花糕(正是张婶之前端出来的那块),低声说:“你看,这就是你一直护着的人。”
杨月咬了口糕,甜丝丝的,还是熟悉的味道。她望向深渊的方向,那里的彩虹光晕已经淡了,只剩生命之树的方向还亮着点翠绿的光。“其实不止是我们护着他们。”她轻声说,“上次逸臣在黑石宇宙受伤,是黑石之主让人抬着灵稻去换药;张婶总把最好的槐花留给我们;还有阿禾,上次诗瑶染了风寒,她守在床边熬了三夜的药……”
张峰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知道你心软。不过也别太累了,九窍果刚开了九窍,你神源里的‘神’字还没稳,得好好调息。”
正说着,突然听见人群里传来声惊呼。杨月抬头望去,只见生命之主正用木之法则引着枝叶汁往柱子他爹嘴里送——柱子他爹原本躺在床上(是被人用门板抬来的),脸色灰败,此刻喝了汁,突然咳嗽了两声,竟缓缓睁开了眼睛。
“爹!”妇人抱着孩子扑过去,哭得说不出话。
人群瞬间沸腾了。之前还犹豫的人纷纷往前涌,赵伯拄着杖喊:“大家别急!排好队!杨月大人他们不会不管的!”
杨月看着三兄妹被人群围在中间——杨知渊教少年们辨认灵草,杨诗瑶帮着滤水,杨逸臣则用金刃帮个断了刀的汉子修刀——忽然觉得,这比在深渊底见到九窍果还要让人踏实。
日头渐渐升到头顶,张婶的灶房里飘出灵粥的香气。生命之主捣的药汁救了十几个被法则碎片所伤的人,杨知渊还教大家用简单的木之法则养神灵稻,说能让收成多三成。石万山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杨逸臣帮汉子修的刀(金刃划过,断口处竟凝出层淡淡的金纹,比原来还锋利),捋着胡须笑:“我就说嘛,这九窍果选对了人。”
杨月靠在张峰肩上,看着远处圣林的方向——那里的光晕和九窍果炸开时的余韵融在一起,像层薄纱罩着混沌宇宙。她想起九窍果炸开时,神源中央亮起的那个“神”字,想起《华夏仙典》上那句“九法则,归一途,神主出,天地宁”。
或许,“天地宁”从来不是说要让所有人都成为神主,而是像此刻这样——有人捣药救人,有人修刀补锅,有人教着种灵稻,阳光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烘烘的,连风里都带着槐花的香。
“张婶说晚上要做神灵稻饭。”杨月小声说,“还说要给逸臣他们煮鸡蛋,补补神源。”
张峰握着她的手,指尖土黄色的光晕轻轻转了圈:“好啊。等吃完饭,咱们去看看生命之树——它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也该好好谢谢它。”
远处,杨诗瑶不知说了句什么,逗得阿禾红了脸,指尖凝出的水花溅在杨诗瑶手背上,两人笑着闹在一起。杨知渊蹲在地上,教几个孩子用木之法则让枯草发芽,翠绿的嫩芽钻出来时,孩子们发出一阵欢呼。
杨月望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所谓“归一”,或许不只是九种法则的交融,更是这些颠沛流离的人,终于能凑在一起,安安稳稳地晒晒太阳,喝碗热粥——而她和张峰,和三兄妹,和生命之主,能守着这份安稳,就够了。
风从圣林的方向吹过来,带着生命之树的清香,也带着混沌宇宙特有的、粗粝却鲜活的气息。
她下意识抬头,脚步猛地顿住。
村口那片平日里晒谷的空地,此刻黑压压站满了人。从圣林边缘一直排到青木村的老槐树下,青灰色的衣袍连成海,袖口、衣襟上缝着的补丁各有不同,却都在领口别着片干枯的灵草——那是混沌宇宙流民的记号,草叶边缘磨得发毛,显然揣在怀里许久。
最前头站着个瘸腿的老汉,拄着根裹着铁皮的木杖,是半年前带着三百流民来投奔的赵伯。他身后挨着个扎双丫髻的姑娘,手里攥着个豁口的陶碗,碗里盛着几颗亮晶晶的石子,是西域水泽被毁后逃来的水修阿禾。再往后,扛着断刀的汉子、抱着孩子的妇人、甚至还有几个坐着石碾的老妪,每个人都仰着头,望着深渊方向的眼神亮得像淬了光。
“是……是杨月他们回来了!”赵伯的木杖“当啷”磕在地上,他踮着脚往前凑了两步,浑浊的眼睛突然红了,“真回来了!真把九窍果给……给摘回来了!”
这话像颗火星落进干草堆,人群瞬间炸开了。先是低低的抽气声,接着是压抑不住的欢呼,最后竟有人哭了起来——是个抱着襁褓的妇人,她丈夫上月在加固结界时被法则碎片伤了心脉,躺了半月没睁眼,此刻她把孩子往怀里紧了紧,眼泪砸在孩子的襁褓上,却笑着喊:“柱子他爹!你有救了!月姑娘他们回来了!”
这群曾经都是在混沌源海中的宇宙之主,哪一个不是在各自宇宙雄霸天下无敌的人物,在这里就和乡村里的农夫农妇一样!
杨逸臣握着金刃的手紧了紧,耳后金色的纹身还未褪尽,却忍不住回头朝杨诗瑶笑:“你看,比咱们想的热闹多了。”
杨诗瑶指尖凝出的冰花刚要绽开,又怕惊着人群,悄悄收了回去,只小声嘟囔:“张婶肯定早把消息传出去了,不然哪能来得这么快。”话音刚落,就见人群里挤出来个熟悉的身影,蓝布衫上沾着面粉,正是张婶——她手里还端着个木托盘,上面放着碗温着的槐花糕,见了他们,托盘晃了晃,差点把糕扣在地上。
“哎哟我的祖宗们!”张婶把托盘往旁边的石桌上一放,扑过来攥住杨月的手就不肯放,指腹蹭过她手腕上刚结痂的小伤口(那是攀爬岩壁时被碎石划的),眼圈瞬间红了,“可算回来了!我就说你们准能成!你看这……这一村子的人,从昨儿起就蹲在村口等,饭都不肯回去吃。”
杨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才发现人群后头堆着不少东西:有豁口的陶罐、捆得紧实的干柴、甚至还有半袋没脱壳的灵稻。赵伯拄着杖凑过来,搓着手笑:“月姑娘,这些都是大家凑的。知道你们去深渊底遭了罪,回来得补补身子。别看东西糙,都是干净的——阿禾还从灵泉里打了水,说给你们煮灵粥喝。”
阿禾红着脸往前递了递手里的陶碗,碗里的水清澈见底,水面浮着层淡淡的灵气:“这水……这水我滤了三遍,没掺法则碎片。”
杨月刚要说话,人群突然往两边退,让出条窄路。路尽头站着个穿玄色衣袍的老者,须发皆白,手里拄着根玉雕的拐杖——是混沌源海东边“黑石宇宙”的宇宙之主石万山,多年前黑石宇宙遭噬魔之主围攻,是杨月带着三兄妹去帮着加固了结界,才没让破。此刻他朝着杨月拱手,动作虽慢,却极郑重:“月姑娘,老夫代表黑石宇宙万亿生灵,谢过您了。”
“客气了。”杨月连忙回礼,“都是应该的。”
“怎么是应该的?”石万山直起腰,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的喧闹都静了下来,“混沌源海乱了这么多年,我们这些人颠沛流离,见惯了背信弃义,哪见过有人肯为了不相干的人,往那九死一生的深渊底闯?再说了,大家能来神灵界,都是托您的福气呢!”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杨逸臣三人,又落在生命之主身上,“老夫听说了,九窍果能开神源九窍,能稳法则紊乱——你们得了这机缘,本可径直去神灵界中心,却还想着回来村里……这份情,我们记着。”
他话音刚落,人群里突然有人喊:“月姑娘!我家老头子的病……”是之前哭着喊“柱子他爹”的妇人,她抱着孩子往前挤了两步,又怕冲撞了,停在原地直搓手,“您看……您看九窍果的法则之力,能不能……”
杨月心里一软。她知道混沌宇宙的人有多难——法则紊乱伤了根基的,被混沌兽咬断经脉的,还有像柱子他爹那样被结界反噬的,缺医少药,全靠硬撑。九窍果炸开时散出的法则之力虽精纯,却只有他们九人吸收了核心,剩下的余韵虽能稳神源,却未必能治病。
正想着,生命之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低声说:“无妨。生命之树的枝叶沾了九窍果的气,我摘了些带回来,捣成汁,掺着生命之泉的精华,能治法则碎片伤。”他从袖中取出个玉盒,里面铺着层翠绿的枝叶,叶片上还沾着深渊底的泥土,却亮着淡淡的光晕。
“真的?”妇人眼睛瞬间亮了,抱着孩子就要跪,被杨月一把扶住。
“别这样。”杨月扶着她的胳膊站起来,“张婶,借你家的灶房用用?生命之主,还得劳烦您……”
“这有什么劳烦的。”生命之主笑着打开玉盒,“正好让这些孩子学学,怎么用木之法则捣药——知渊,你过来。”
杨知渊应声上前,指尖凝出缕柔和的木之法则,落在枝叶上。翠绿的枝叶瞬间舒展开,溢出淡淡的青气。人群里的人都看直了眼,有个背着药篓的少年小声问:“这就是……这就是圣林的木之法则?比我们用的灵草厉害多了。”
“那是自然。”张婶在一旁帮腔,手里麻利地收拾灶房的灶台,“知渊小哥可是圣林里最会用木法则的,上次张伯被法则碎片伤了肺腑,就是他用藤蔓引着生机,才把人救回来的。”
说话间,杨逸臣和杨诗瑶也没闲着。杨逸臣把金刃插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金之法则顺着树根蔓延,在地上织出个小小的聚灵阵——之前人群挤得太密,空气里的灵气都稀薄了,阵法一亮,淡淡的金芒漫开,人群里几个脸色发白的人(那是神源虚弱的)顿时舒了口气。
杨诗瑶则被阿禾拉着,去帮着滤灵泉水。她指尖凝出的冰纹落在水面,把水里最后一点驳杂的气息冻成了小冰晶,捞出来一看,冰晶里裹着丝暗紫色的法则碎片——阿禾吓得脸都白了,杨诗瑶却笑着摆摆手:“没事,滤掉就好了。”
杨月站在老槐树下,看着这热闹又有序的景象,心里忽然暖得发涨。张峰走到她身边,递过来块槐花糕(正是张婶之前端出来的那块),低声说:“你看,这就是你一直护着的人。”
杨月咬了口糕,甜丝丝的,还是熟悉的味道。她望向深渊的方向,那里的彩虹光晕已经淡了,只剩生命之树的方向还亮着点翠绿的光。“其实不止是我们护着他们。”她轻声说,“上次逸臣在黑石宇宙受伤,是黑石之主让人抬着灵稻去换药;张婶总把最好的槐花留给我们;还有阿禾,上次诗瑶染了风寒,她守在床边熬了三夜的药……”
张峰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知道你心软。不过也别太累了,九窍果刚开了九窍,你神源里的‘神’字还没稳,得好好调息。”
正说着,突然听见人群里传来声惊呼。杨月抬头望去,只见生命之主正用木之法则引着枝叶汁往柱子他爹嘴里送——柱子他爹原本躺在床上(是被人用门板抬来的),脸色灰败,此刻喝了汁,突然咳嗽了两声,竟缓缓睁开了眼睛。
“爹!”妇人抱着孩子扑过去,哭得说不出话。
人群瞬间沸腾了。之前还犹豫的人纷纷往前涌,赵伯拄着杖喊:“大家别急!排好队!杨月大人他们不会不管的!”
杨月看着三兄妹被人群围在中间——杨知渊教少年们辨认灵草,杨诗瑶帮着滤水,杨逸臣则用金刃帮个断了刀的汉子修刀——忽然觉得,这比在深渊底见到九窍果还要让人踏实。
日头渐渐升到头顶,张婶的灶房里飘出灵粥的香气。生命之主捣的药汁救了十几个被法则碎片所伤的人,杨知渊还教大家用简单的木之法则养神灵稻,说能让收成多三成。石万山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杨逸臣帮汉子修的刀(金刃划过,断口处竟凝出层淡淡的金纹,比原来还锋利),捋着胡须笑:“我就说嘛,这九窍果选对了人。”
杨月靠在张峰肩上,看着远处圣林的方向——那里的光晕和九窍果炸开时的余韵融在一起,像层薄纱罩着混沌宇宙。她想起九窍果炸开时,神源中央亮起的那个“神”字,想起《华夏仙典》上那句“九法则,归一途,神主出,天地宁”。
或许,“天地宁”从来不是说要让所有人都成为神主,而是像此刻这样——有人捣药救人,有人修刀补锅,有人教着种灵稻,阳光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烘烘的,连风里都带着槐花的香。
“张婶说晚上要做神灵稻饭。”杨月小声说,“还说要给逸臣他们煮鸡蛋,补补神源。”
张峰握着她的手,指尖土黄色的光晕轻轻转了圈:“好啊。等吃完饭,咱们去看看生命之树——它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也该好好谢谢它。”
远处,杨诗瑶不知说了句什么,逗得阿禾红了脸,指尖凝出的水花溅在杨诗瑶手背上,两人笑着闹在一起。杨知渊蹲在地上,教几个孩子用木之法则让枯草发芽,翠绿的嫩芽钻出来时,孩子们发出一阵欢呼。
杨月望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所谓“归一”,或许不只是九种法则的交融,更是这些颠沛流离的人,终于能凑在一起,安安稳稳地晒晒太阳,喝碗热粥——而她和张峰,和三兄妹,和生命之主,能守着这份安稳,就够了。
风从圣林的方向吹过来,带着生命之树的清香,也带着混沌宇宙特有的、粗粝却鲜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