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皇宫里的灯火彻夜未熄。

  太皇太后的大丧哀乐尚在耳边呜咽,后宫又添太后新丧的噩耗。

  举国缟素尚未褪去,沉重的白色再次覆盖了宫阙。

  “按母后遗愿办。”

  晏时叙声音沙哑,对礼部和宗人府下了旨意:

  “选址于太皇太后陵旁,依山傍水,安静处修建陵寝。规制……按太后礼,务必清净雅致,远离先帝陵区。”

  “陛下!”

  几位老宗亲和礼部官员顶着巨大的压力,颤巍巍地出列。

  “太后娘娘与先帝乃结发夫妻,生同衾死同穴乃祖宗成法,亦是天下夫妻伦常表率。”

  “若太后娘娘独葬于太皇太后陵旁,恐惹天下非议,亦有损先帝身后哀荣啊……”

  “非议?”

  晏时叙脸色苍白,眼下是浓重的青影,但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视过来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和沉痛。

  “母后遗书在此,字字泣血。”

  “她一生困于情障,郁郁寡欢,临终唯一心愿便是离那人远些,求一个清静。”

  “尔等是觉得,朕该为了那虚无缥缈的‘伦常表率’和‘身后哀荣’,违背生身母亲以死明志的最后遗愿?”

  “让她死后依旧不得安宁,与生前厌弃之人同穴而眠?”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甚至有些沙哑,但让劝谏的众人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先帝若泉下有知……”晏时叙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平静道:

  “想必也乐得清静,无需母后去碍他的眼,损他的‘哀荣’。”

  这话已是诛心。

  殿内瞬间死寂一片,落针可闻。

  劝谏的宗亲和官员冷汗涔涔,再不敢多言半句。

  太后娘娘吞金自绝,遗书明志,陛下心意已决,态度强硬至此。

  谁还敢再去拂逆一个儿子对母亲最后心愿的维护?

  “臣等……遵旨。”

  礼部尚书带头,深深拜伏下去。

  太后的陵寝,便紧锣密鼓地在太皇太后陵园脚下不远处动工了。

  没有帝陵的恢弘壮丽,依山而建,清幽雅致,如同她遗愿所求的,一处安静的归宿。

  ……

  秋去冬来。

  凛冽的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敲打着皇宫的琉璃窗。

  年关将近,宫苑内外的红灯笼已次第挂起,在铅灰色的天空下晕开团团暖色。

  紫宸殿西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暖融融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乳香。

  温梨儿在除夕前两日,历经艰难,终于诞下一位健康的皇子。

  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划破宫室的寂静,带来新生的喜悦。

  晏时叙早已等候多时,闻声不顾宫人的劝阻,几乎是立刻便冲了进去。

  新得的小皇子,陛下赐名——晏邢鍪,小名“年年”。

  既是应和年节,亦盼他岁岁安康。

  就在小皇子降生当日,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飞驰入京——西潼关大捷!

  大晏铁骑踏破了西虞最后的抵抗,自此,西虞全境尽归大晏版图!

  捷报传来,举国欢腾。

  这意味着,历经数年征伐,大晏终于扫清了最后一个能与它分庭抗礼的强敌,真正一统宇内!

  四方闻风而动的小国使者,带着恭顺与敬畏,纷纷启程奔赴晏都,准备在新年大朝贺上献表称臣。

  晏时叙龙颜大悦,当即颁下圣旨: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罪,其余囚徒皆得减免刑罚,普天同庆。

  一时间,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都沉浸在这象征着新生与一统的巨大喜悦之中。

  暖阁内。

  炭盆驱散了深冬的寒意,暖阁里温馨宁静。

  刚出生几日的“年年”被包裹在柔软的锦被中,躺在温梨儿身侧。

  其他几个孩子,在枭枭的带领下,轻手轻脚地围拢在小小的摇篮边。

  “母后,母后,弟弟好小啊!”

  淼淼踮着脚尖,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襁褓里那红扑扑的小脸。

  “他的手好小好软。”

  昭昭小心翼翼地伸出食指,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弟弟蜷缩着的小拳头。

  立刻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来,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像个小包子!”

  晏时叙坐在榻边,将产后尚显虚弱的温梨儿轻轻揽在怀中。

  他用温热的湿帕子,极其细致地为她擦拭额角鬓边因生产余痛和暖阁热气而渗出的细密汗珠。

  他的动作专注而轻柔,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

  看着怀中疲惫的爱妻,又瞥了眼摇篮边那热闹的一群儿女,晏时叙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充盈。

  他俯首,在温梨儿耳边低语,声音郑重:

  “梨儿,辛苦你了。如今,朕与梨儿膝下,已有六个孩子了,足够了。”

  “儿女绕膝,天伦之乐莫过于此。往后,我们便不再生了,朕不忍你再受这生育之苦。”

  温梨儿闻言,立刻从虚软中睁圆了眼睛,抬起脑袋,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她都这么大年纪了,他再敢让她生,她就跟他拼了!

  见她这明明虚弱却强撑着“凶悍”的可爱模样,晏时叙胸腔震动,忍不住低低笑出声来。

  他爱怜地低下头,不顾她的“威胁”,在她微微汗湿的颊边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温梨儿脸上飞起红霞,一半是羞的,一半是气的。

  孩子们还在呢!

  她下意识地抬起手,轻轻去推他的脸,声音里带着几分窘迫和无奈。

  “陛下快离远些!臣妾这一身……又是汗味又是药味,臭得很,别熏着你。”

  这熟悉的话语,瞬间将晏时叙的记忆拉回了十年前。

  那时,她初为人母,生枭枭时也是这般汗湿鬓发,也是这般带着点小别扭地推拒他的亲近,说着同样怕自己“污秽”了他的话。

  光影流转,十载春秋倏忽而过。

  窗外的雪落了又融,宫墙内的花开了又谢。

  她为他生儿育女,容颜或许添了些许岁月的痕迹,但她的性子,竟丝毫未改。

  晏时叙的心像是被最温暖的泉水浸泡着,柔软得一塌糊涂。

  他非但没有退开,反而将她拥得更紧了些,下颌轻轻抵着她的发顶。

  暖阁里,孩子们的低声细语,婴儿偶尔发出的细微哼唧,炭火燃烧的噼啪轻响,混合着妻子身上熟悉的梨花香气,共同织就了人间最真实的烟火图景。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他拥着她,只觉得这万里江山,千秋功业,都比不上此刻怀中这真实的温度与重量。

  十指相扣,他无声地传递着这份历经岁月沉淀、愈发厚重的情意。

  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却再也吹不进这方被爱与温情盈满的天地。

  ……

  (宝子们,帝后的剧情告一个段落啦,后面主要是写孩子们的剧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