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时叙和温梨儿听得心头直跳。
十二时辰轮守监管,对于昭昭来说,无异于一大酷刑。
但为了以后她的手臂能正常使用,绑也是要给她绑上百来日的。
何院判继续回禀:
“公主右手掌擦伤,月余便可愈合结痂,并无大碍。然则后脑位置……”
他神色凝重起来:“虽未见明显创口出血,但坠地时撞击力道极其猛烈。侍卫虽以身相护,消解了大部分冲击,然震荡之力已透骨入髓。”
“臣方才仔细按压探查,颅骨无裂痕,此乃万幸。但……此等重击,极易伤及脑髓,引发‘头风’之症。重则……”
说到这,何院判担心吓到孩子,猛地收回了后半句,转而轻声询问昭昭:
“公主殿下此刻可有眩晕、恶心、畏光、耳鸣之感?”
昭昭在晏时叙怀里虚弱地点点头,声音细若蚊呐:
“晕……想吐……耳朵里嗡嗡的……光好刺眼……”
何院判心头一凛,再次叩首:
“陛下,娘娘!公主此状,已是震荡伤及脑髓之兆!须即刻静卧,避光避声,情绪不可有大悲大喜之波动!臣会为公主开安神镇惊、通窍化瘀之方,务必按时服用,并派医女寸步不离的密切观察。”
晏时叙闻言,立刻亲自将昭昭抱起,小心地移回了温梨儿的凤梨宫。
又命张司成亲自带一队精锐禁军,将安置昭昭的偏殿团团围住。
严令除了皇后亲自安排的心腹宫人,任何人不得擅近。
……
一个时辰后。
药力终于发挥作用,昭昭在极度疲惫中沉沉睡去。
她的小脸依旧苍白如纸,但紧蹙的眉头总算稍稍舒展。
温梨儿坐在榻边,目光须臾不离女儿的脸庞,忧虑和疲惫让她本就因怀孕而略显苍白的脸色更添憔悴。
晏时叙原也想守着女儿,但永泰脚步匆匆地进来,低声急禀:
“陛下,西潼关八百里加急战报!临王殿下、城王殿下和护国大将军等人,已在御书房等候多时了。”
晏时叙眉头紧锁,目光在沉睡的女儿和门外之间犹疑。
温梨儿见状,强打起精神劝道:
“陛下,国事要紧。昭昭这儿有臣妾守着,还有秦嬷嬷和蝶衣、蝶舞她们都在,你安心去处理国事吧。”
她下意识地轻轻抚上自已还未隆起的小腹。
晏时叙看着她憔悴却强撑的面容,又瞥了一眼她的动作,实在放心不下。
他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但离开前,先将昭昭身边照顾的人手再次细细安排妥当,又沉声嘱咐秦嬷嬷:
“务必仔细照料好你家主子,若有任何不妥,即刻来报!皇后身子重,万不可让她太过操劳。”
秦嬷嬷连忙躬身应道:“老奴遵旨,定当照顾好皇后娘娘和公主殿下,请陛下放心!”
晏时叙出了凤仪宫,仍觉不放心那些寻常医女,便对永泰吩咐道:
“速派人连夜去请温少夫人入宫!”
永泰面露难色,低声提醒:“陛下……温家少夫人南宫氏……产期就在这几日了,温府上下正严阵以待……”
晏时叙闻言,这才恍然想起此事。
他无奈地摆摆手:“罢了,且让何院判多费心吧。”
他眉宇间的忧虑更深,大步流星地赶往御书房。
……
御书房内。
气氛凝重如铅。
临王、城王、谦郡王、罗云梡、苏暮扬和其他十来位深受晏时叙信任的朝中重臣肃立两旁。
空气中弥漫着战报特有的硝烟与墨香。
晏时叙一踏入,罗云梡立刻上前一步,双手呈上一封沾染着风尘的军报:
“陛下,西潼关急报!武王爷与家父联名呈递。”
晏时叙迅速展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上面那力透纸背、带着边关凛冽气息的字迹。
随着视线的移动,他原本就紧绷的面部线条如同被冰霜覆盖,越发冷峻森寒。
五年前,大晏连续攻下北狄、南诏。
西虞趁大晏疲累之际,悍然挑衅边境。
武王与罗云梡之父罗渊大将军率五十万大晏铁骑迎敌。
并上奏询问:是化被动为主动,直捣黄龙?还是固守待变?
西虞国力强盛,兵精粮足,足以与大晏抗衡。
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之声争执不休。
晏时叙最终将此决定权交给了西虞。
西虞若敢战,大晏奉陪到底;
西虞若退,大晏便休养生息。
两军对峙一年有余,最终西虞按捺不住,点燃战火。
虽西虞有猛将坐镇,但大晏有攻无不克的武王挂帅。
几年鏖战,西虞节节败退,大半江山已落入大晏版图。
然而,就在大晏军势如破竹,即将彻底覆灭西虞之际。
西虞军中突然出现了一位用兵如神的“鬼面军师”。
此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无人知晓。
只知其深谙兵法,智计百出,谋略竟似凌驾于大晏所有名将之上。
在他指挥下,西虞残军凭借地利与层出不穷的奇诡战术,硬生生顶住了大晏的凶猛攻势,将剩余半壁江山守得如同铁桶一般。
半年多来,大晏军寸步难进,伤亡日增。
因补给线漫长,加之西虞境内山川险恶,气候太过炎热,战事陷入僵局。
此等大才,非我族类。
不能为大晏所用,唯有除之而后快!
晏时叙曾连派数十批精锐暗卫潜入西虞,却连那军师一片衣角都未摸到。
他像一个飘渺的幽灵,却又如实质般横亘在大晏前进的道路上。
如今,僵持不下的西虞,竟主动递上了言辞卑切的求和国书——这无疑是那位“鬼面军师”的又一记奇招。
军报上,武王笔迹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憋屈与警惕:
——
西虞国主遣秘使深夜叩关,泣血呈递国书,言辞极尽卑恭,乞求休兵议和。
其国书言明三款:
其一,割城: 愿即刻割让大晏久攻不下的三座战略咽喉重镇——临渊、落霞、望月。城池舆图、户籍册籍,不日交割。
其二,献宝:愿倾西虞国库珍藏之金珠玉器、名贵药材、奇珍异兽,价值逾五百万金,以充大晏军资,赎其昔日冒犯之罪。
其三,和亲:愿献上西虞国主嫡长女,封号“玉瑶”之公主,入大晏和亲,永结秦晋之好。和亲使团已自西虞王都星夜启程,不日将抵西潼关。
西虞自此愿俯首称臣,永为藩属,岁岁纳贡。
只求大晏止息兵戈,允其保留宗庙社稷,延续国祚血脉。
——
十二时辰轮守监管,对于昭昭来说,无异于一大酷刑。
但为了以后她的手臂能正常使用,绑也是要给她绑上百来日的。
何院判继续回禀:
“公主右手掌擦伤,月余便可愈合结痂,并无大碍。然则后脑位置……”
他神色凝重起来:“虽未见明显创口出血,但坠地时撞击力道极其猛烈。侍卫虽以身相护,消解了大部分冲击,然震荡之力已透骨入髓。”
“臣方才仔细按压探查,颅骨无裂痕,此乃万幸。但……此等重击,极易伤及脑髓,引发‘头风’之症。重则……”
说到这,何院判担心吓到孩子,猛地收回了后半句,转而轻声询问昭昭:
“公主殿下此刻可有眩晕、恶心、畏光、耳鸣之感?”
昭昭在晏时叙怀里虚弱地点点头,声音细若蚊呐:
“晕……想吐……耳朵里嗡嗡的……光好刺眼……”
何院判心头一凛,再次叩首:
“陛下,娘娘!公主此状,已是震荡伤及脑髓之兆!须即刻静卧,避光避声,情绪不可有大悲大喜之波动!臣会为公主开安神镇惊、通窍化瘀之方,务必按时服用,并派医女寸步不离的密切观察。”
晏时叙闻言,立刻亲自将昭昭抱起,小心地移回了温梨儿的凤梨宫。
又命张司成亲自带一队精锐禁军,将安置昭昭的偏殿团团围住。
严令除了皇后亲自安排的心腹宫人,任何人不得擅近。
……
一个时辰后。
药力终于发挥作用,昭昭在极度疲惫中沉沉睡去。
她的小脸依旧苍白如纸,但紧蹙的眉头总算稍稍舒展。
温梨儿坐在榻边,目光须臾不离女儿的脸庞,忧虑和疲惫让她本就因怀孕而略显苍白的脸色更添憔悴。
晏时叙原也想守着女儿,但永泰脚步匆匆地进来,低声急禀:
“陛下,西潼关八百里加急战报!临王殿下、城王殿下和护国大将军等人,已在御书房等候多时了。”
晏时叙眉头紧锁,目光在沉睡的女儿和门外之间犹疑。
温梨儿见状,强打起精神劝道:
“陛下,国事要紧。昭昭这儿有臣妾守着,还有秦嬷嬷和蝶衣、蝶舞她们都在,你安心去处理国事吧。”
她下意识地轻轻抚上自已还未隆起的小腹。
晏时叙看着她憔悴却强撑的面容,又瞥了一眼她的动作,实在放心不下。
他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但离开前,先将昭昭身边照顾的人手再次细细安排妥当,又沉声嘱咐秦嬷嬷:
“务必仔细照料好你家主子,若有任何不妥,即刻来报!皇后身子重,万不可让她太过操劳。”
秦嬷嬷连忙躬身应道:“老奴遵旨,定当照顾好皇后娘娘和公主殿下,请陛下放心!”
晏时叙出了凤仪宫,仍觉不放心那些寻常医女,便对永泰吩咐道:
“速派人连夜去请温少夫人入宫!”
永泰面露难色,低声提醒:“陛下……温家少夫人南宫氏……产期就在这几日了,温府上下正严阵以待……”
晏时叙闻言,这才恍然想起此事。
他无奈地摆摆手:“罢了,且让何院判多费心吧。”
他眉宇间的忧虑更深,大步流星地赶往御书房。
……
御书房内。
气氛凝重如铅。
临王、城王、谦郡王、罗云梡、苏暮扬和其他十来位深受晏时叙信任的朝中重臣肃立两旁。
空气中弥漫着战报特有的硝烟与墨香。
晏时叙一踏入,罗云梡立刻上前一步,双手呈上一封沾染着风尘的军报:
“陛下,西潼关急报!武王爷与家父联名呈递。”
晏时叙迅速展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上面那力透纸背、带着边关凛冽气息的字迹。
随着视线的移动,他原本就紧绷的面部线条如同被冰霜覆盖,越发冷峻森寒。
五年前,大晏连续攻下北狄、南诏。
西虞趁大晏疲累之际,悍然挑衅边境。
武王与罗云梡之父罗渊大将军率五十万大晏铁骑迎敌。
并上奏询问:是化被动为主动,直捣黄龙?还是固守待变?
西虞国力强盛,兵精粮足,足以与大晏抗衡。
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之声争执不休。
晏时叙最终将此决定权交给了西虞。
西虞若敢战,大晏奉陪到底;
西虞若退,大晏便休养生息。
两军对峙一年有余,最终西虞按捺不住,点燃战火。
虽西虞有猛将坐镇,但大晏有攻无不克的武王挂帅。
几年鏖战,西虞节节败退,大半江山已落入大晏版图。
然而,就在大晏军势如破竹,即将彻底覆灭西虞之际。
西虞军中突然出现了一位用兵如神的“鬼面军师”。
此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无人知晓。
只知其深谙兵法,智计百出,谋略竟似凌驾于大晏所有名将之上。
在他指挥下,西虞残军凭借地利与层出不穷的奇诡战术,硬生生顶住了大晏的凶猛攻势,将剩余半壁江山守得如同铁桶一般。
半年多来,大晏军寸步难进,伤亡日增。
因补给线漫长,加之西虞境内山川险恶,气候太过炎热,战事陷入僵局。
此等大才,非我族类。
不能为大晏所用,唯有除之而后快!
晏时叙曾连派数十批精锐暗卫潜入西虞,却连那军师一片衣角都未摸到。
他像一个飘渺的幽灵,却又如实质般横亘在大晏前进的道路上。
如今,僵持不下的西虞,竟主动递上了言辞卑切的求和国书——这无疑是那位“鬼面军师”的又一记奇招。
军报上,武王笔迹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憋屈与警惕:
——
西虞国主遣秘使深夜叩关,泣血呈递国书,言辞极尽卑恭,乞求休兵议和。
其国书言明三款:
其一,割城: 愿即刻割让大晏久攻不下的三座战略咽喉重镇——临渊、落霞、望月。城池舆图、户籍册籍,不日交割。
其二,献宝:愿倾西虞国库珍藏之金珠玉器、名贵药材、奇珍异兽,价值逾五百万金,以充大晏军资,赎其昔日冒犯之罪。
其三,和亲:愿献上西虞国主嫡长女,封号“玉瑶”之公主,入大晏和亲,永结秦晋之好。和亲使团已自西虞王都星夜启程,不日将抵西潼关。
西虞自此愿俯首称臣,永为藩属,岁岁纳贡。
只求大晏止息兵戈,允其保留宗庙社稷,延续国祚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