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感到骄傲-《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马场上终究不是处理伤患的良地,尘土与风声都透着不安。

  温梨儿迅速征询过太医意见,声音虽竭力平稳,却难掩一丝颤抖,立刻指挥道:

  “快!将公主与几位小公子都小心移往最近的云霞殿!千万护好公主的手臂,动作轻些!”

  宫人们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将公主抬起。

  温梨儿寸步不离地护在担架旁,看着女儿苍白的小脸和扭曲的手臂,心疼的几乎喘不过气。

  侯府受伤的几位小公子,也被宫人谨慎抱起,紧随其后。

  云霞殿内,苦涩的药香很快弥漫开来,冲淡了血腥气。

  太医们忙碌着。

  仔细为侯府小公子们清洗伤口,敷上清凉消肿、促进愈合的“玉续膏”。

  再用细软的棉布仔细包裹。

  其他未受伤的孩子,如六宝至九宝,虽无外伤,却个个惊魂未定,小脸煞白。

  最小的十宝更是哭得声嘶力竭,耗费了太多心神。

  医女喂了些安神定惊的汤药后,小家伙才体力不支,沉沉睡去。

  只是那小小的眉头依旧紧蹙,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偶尔在梦中抽噎一下,看得心都要碎了。

  昭昭脸上的鲜血已经擦拭干净,那是马血。

  何院判正凝神为她做正骨复位。

  “唔……!”

  剧烈的疼痛让昭昭小小的身体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冷汗瞬间浸透了她额角的碎发。

  她死死咬着下唇,唇瓣已现出深深的齿痕和一丝血线,却倔强地不肯哭喊出声。

  只有压抑不住的、断断续续的抽气和倒吸冷气的声音,清晰地昭示着她正承受着何等酷刑。

  此时,晏时叙在殿外低声交代了张司成几句,大步走进殿内,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令人揪心的一幕。

  昭昭听到熟悉的脚步声,费力地睁开被泪水模糊的眼睛。

  透过朦胧的视线,她看到了父皇那张依旧沉肃威严、辨不清喜怒的脸庞。

  她心中升起一抹心虚和慌乱。

  自已闯下大祸……擅自骑马、害得弟弟们受伤……

  父皇一定气极了!定会重重责罚她了!

  巨大的委屈瞬间压过了身体的剧痛。

  她小嘴一瘪,猛地别开脸,不再看自已的父皇。

  她依旧强忍着不让泪水决堤,只是那小小的肩膀因强忍抽泣而剧烈耸动。

  温梨儿心疼地握紧她未受伤的右手手腕,不停安抚:

  “昭昭不怕,父皇不会责怪你的……”

  晏时叙看着女儿这副不敢面对自已的模样,心口如同被重锤狠狠击中,闷痛难当。

  他骤然意识到,自已平日里对昭昭,或许真的太过严苛了。

  这小家伙比男孩还淘气,一点也不像淼淼乖巧听话。

  所以不知不觉间,他对她越发严厉。

  有几次甚至还动了家法。

  但现在再想想,这孩子也不过才五岁多而已。

  晏时叙叹了一口气,大步走到榻边,伸出宽厚温暖的大手,极其轻柔地覆上昭昭汗湿的额发。

  他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和:

  “朕的昭昭……今日做得极好。临危不惧,智勇双全,护住了弟弟们,是真正的皇家风范。父皇……为你感到骄傲。”

  昭昭猛地睁大了蓄满泪水的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晏时叙。

  仿佛怀疑自已的耳朵出了毛病。

  父皇……没有骂她?没有责罚?

  还……夸她?说她做得好?

  不……不可能吧……

  她抿了抿唇。

  父皇还说——为她……感到骄傲?

  这两个字瞬间冲垮了这小姑娘强装的所有坚强堡垒。

  她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仿佛要将今日所有的恐惧、疼痛和委屈都哭出来。

  她伸出那只未骨折、但也被包裹得像个小粽子的右手手掌,抽抽噎噎地、带着全然的依赖和委屈,努力朝晏时叙伸去:

  “父皇……呜呜呜……昭昭好疼……好疼好疼……”

  晏时叙避开她手掌上的伤口,小心翼翼地将女儿小小的身体拢入自已宽阔坚实的怀抱中。

  “昭昭不怕,父皇在。”

  他无比认真地拍着女儿的背,像哄着初生的婴儿。

  什么帝王威仪,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心疼女儿的父亲。

  “太医在给你治伤,很快就不疼了。朕的昭昭最勇敢了,是不是?”

  昭昭将小脸深深埋进父皇坚实温暖的胸膛,那令人心安的依靠,让她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她紧紧抓着父皇龙袍的前襟,用力点头,带着浓重的鼻音:

  “嗯!父皇在,母后也在,昭昭不怕了……”

  就在这父女温情、昭昭心神稍懈的刹那,经验老道的何院判眼神一凝,双手猛地发力一折!

  “咔嚓!”

  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

  “啊——!!!”

  昭昭凄厉到变调的痛呼瞬间刺破了云霞殿短暂的宁静,让殿内空气都凝固了一瞬。

  晏时叙的心跟着狠狠一揪,搂着女儿的手臂收得更紧,目光如电般钉在何院判脸上,带着无声的催促和严厉的审视。

  何院判额角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手上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反而趁公主被那剧痛攫住、浑身僵直无法反抗的瞬间,以迅雷之势精准地完成了复位。

  紧接着,几名训练有素的医女立刻上前,用早已准备好的特制柳木小夹板和绷带,动作麻利却又万分轻柔地将公主的左小臂牢牢固定包扎起来。

  做完这一切,何院判才长长吁出一口浊气。

  他后退一步,整了整衣袍,对着帝后深深跪拜下去:

  “陛下,娘娘,容臣回禀。”

  殿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唯恐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公主殿下左臂伤处,乃是尺、桡骨中段斜折,所幸骨裂未碎,现已复位。”

  “臣已用柳木小夹板妥善固定,辅以续筋接骨的‘玉续膏’外敷;再内服活血化瘀、壮骨生髓之汤剂。”

  “只要静养得当,百日之内,骨痂可生,断骨可续,手臂当能恢复如初,不影响日后活动。”

  “只是……”

  何院判深知这位长乐公主活泼好动、难以拘束的性子。

  他微微抬眼,觑着帝后脸色,谨慎措辞道:

  “伤筋动骨非一日之功,这百日之内,必须得十二时辰轮守公主殿下,按时换药、调整夹板,确保固定不移位。”

  “稍有差池,恐有错位或愈合不良之虞,届时轻则需打断重接,重则……恐碍及筋骨灵活,影响手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