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世民心思,修道观供奉王皓-《和唐太宗对掏?拿四次元口袋躺平》

  学校?

  李世民一愣,在长安城私人学校很多,王皓怎么盯上这一块了?

  萧瑀点点头。

  “是,王皓确实准备开一个学校。

  “不过这学校应该不着重传授六经,具体是传授什么臣现在也不清楚。

  “王皓做事,臣现在算是知道了一点规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他做的事都只是小范围进行,不过效果非常好,珠宝店就是这样,通过一个店让世人对珠宝的本质有了认知,用他话说这种东西是对大唐财富的一种掠夺。

  “现在有了珠宝标准,波斯人就没有办法将大唐的财富合理合法的掠夺走。

  “他说这件事看看管子就行,臣回家翻了一下管子,确实在管子中有详细的记载。

  “学校,臣以为也是这种作用吧。”

  相这个位置做的最有名的是诸葛亮,没办法武侯那是真的全才。

  但是在这位置上最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一定是管子。

  管仲这个人放在春秋有一种强烈的穿越感,他的那些见识和思维远远超过了同时代。

  齐桓公,就是一个被管仲强行带到不属于他高度的典型。

  有句老话,文化越低王莽穿越越真实,每个人皇帝都在依托周制建立本朝的法度,只有王莽是真的在复古。

  他那一套,彻底复古到了西周。

  管仲不一样,那是真的强。

  只不过生活的时代确实久远,加上春秋的热度比不上战国,他一直在被低估。

  春秋很多人都在被低估,春秋第一名将先轸,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春秋两大军事家都出自齐国,田穰苴和孙武。

  孙子兵法闪耀千古,提起田穰苴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谁啊,怎么能成为武庙十哲的。

  司马法,一部影响力非常深远的兵法。

  “这样么。

  “先生这也是在教化世人,功德无量。

  “只是这些事说出来传播速度会更快,为什么只是做出来而不去宣传呢。”

  传道,是教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萧瑀想了一下道:“可能是道难传?宗圣言道不可能轻言,王皓也是神仙中人,所以只是以身传道。”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就对了,和自己家老祖宗契合上了。

  李姓掌天下这件事还真不是李渊父子炮制出来的,这个说法其实很久。

  早在南北朝就有老子后裔李弘当有天下一说,北魏初年李谱文就以老子玄孙的身份开始搞事。

  隋末,李家有天下那更是到处都在流传。

  为此隋炀帝还杀了李浑和他侄儿李敏,因为李弘和李浑同音,李敏小字洪儿。

  可见李家坐天下这事从南北朝一直影响到了隋末。

  隋末大乱,李轨、李密、李渊都是被各路道士预测能成为那个天下李的存在。

  结果显而易见,是李渊成功了。

  所以老子后人夺取天下这件事一直有民间基础,还真不是李渊父子才炮制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李渊直接将老子封为宗圣。

  预言这次一定是老子后人取代隋朝的终南山楼观台道士歧平定更是一飞冲天,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楼观台的其他道士也都成了官身。

  现在王皓这作法很契合老子的道不名状的传说,这妥妥的李唐大神仙。

  “确实如此。

  “虽然长安和万年已经有了先生的香火,可终究是百姓在供奉,肯定有不足之处。

  “香火啊,还是要正式一点比较好。”

  李世民自言自语,可听的不能迷迷糊糊的听,萧瑀自然能懂其中的意思。

  “主上说的对,王皓虽然不在意这些,但是百姓得到教化不能视为理所当然。

  “臣以为应该有一个正式的供奉之地才行,臣以为终南山道门氛围还是不够。

  “臣请主上下旨,在终南山起护国观。”

  武德八年李渊下旨道在儒释之上,终南山成了天下道门之首,一时风头无量。

  现在全国最有名的道士都在终南山,起道观自然要在终南山起。

  “这。。。不知道先生同不同意。”

  “回主上,王皓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可供奉这件事是朝廷之心意,是群臣之所向,是百姓之所期。

  “纵然是王皓不同意,也要起才是。”

  李世民点点头,这就对了。

  老祖是预言中李家会称帝的人,王皓是现实中教导大唐百姓的人。

  两人都是神仙中人,一玄一真,这就说明天命在李。

  而且王皓还是在自己登基之后出现的,更是弥了旱灾,传下全新粮食。

  识破波斯人诡计,又带来正源六经。

  这每一件事都在证明自己这个皇帝就是天认可,不存在任何的不正当性。

  如此神仙,就该享受香火。

  不止是香火,而且是最高一档!

  “如此这件事就交你全权办理,规格不下宗圣。”

  “臣遵旨。”

  萧瑀心中也是一惊,这道观的保准和宗圣观一样,这是直接将王皓推到最高档次啊。

  在道门还是哲学时代,老庄并列。

  道门成为道教,老子自然高庄子一头,庄子成为四大真人。

  而且这时候已经把老子和太上老君开始模糊成同一个,张道陵最开始只尊太上老君。

  在南朝时三清的概念慢慢被提出,陶弘景正式以书面的名义确定了三清。

  在唐初因为政治需要,太上老君位次还是最高。

  到了中唐后世熟悉的三清位次才算是正式确定下来,到了宋朝彻底成型。

  所以现在有三清概念,但是这三个人也不是一定要组队出现。

  老子,目前还是第一。

  李世民这个意思,直接将王皓提到这个档次。

  神仙,有的是一开始小慢慢提升,真武大帝就是从北极四圣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原始天尊,算是一开始就位阶非常高的存在,只不过后来越来越高,直到成为道门尊首。

  “那你暂时就不要管朝廷的事了。

  “你随着先生去了一趟天竺,朕想你肯定也需要一个静修之地好好感悟一下佛学。

  “终南山,就是一个好去处。”

  萧瑀明白,这是让自己专注于修道观的事,朝中事自己暂时就不要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