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盐铁论与潜夫论-《楚兵》

  “圣武皇帝在位时,将天下的祸端认为是洛阳权贵所为,故大肆屠杀,最终皇位都没了。”

  “黄九起于庶民、流民,他将齐国权力给了流民上来的官吏。可最终,齐官之害,更胜楚国。”

  魏州郡。

  魏丘高坡。

  梁营望楼。

  说到这些,满头白发的杨重楼,忍不住仰头叹息,默默停下了手中的笔。

  苍生之解,太难了!

  当然,这些问题,杨重楼不是第一个思索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

  各家圣人学者,就对此有很深的研究。

  宝贵的思想,就像是中原民族的灯塔,最终会反映在国家的建设上。

  墨家崇尚兼爱、非攻。

  道家崇尚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阴阳家提出了五行之术。

  而法家则认为,当依法治国。

  可儒家对法家提出了异议,法由人定,何来的以法治国?

  《商君书》的出现,以及商鞅改革的成果,证明了法家的强大。

  可此书被司马迁评价‘刻薄少恩’,乃强国之方,却是害民之举。

  秦代韩非,将商鞅的‘法’与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融合,成为法家集大成者。

  在其有限的生命中,他的着作如星辰璀璨,给文脉长河,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可惜,韩非被李斯所害,成为千古文道的一大遗憾。

  两汉时期,中原民族的大才能者,

  分别提出了《盐铁论》、《潜夫论》。

  汉宣帝的重臣桓宽,坚持盐铁官营、平准均输,国家调控经济。

  以避免这些重要的产业,掌握在私人权贵手中,对民族造成危害。

  东汉隐士王符,

  于着作《潜夫论》中,开历代文道先河,

  尖锐的指出了,东汉日渐腐化的三个本质病因。

  其一,王符认为,是东汉权贵集团的道德破产,

  当一个社会,奉行以家族背景和权势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

  对父母冷漠,却憎恨他人尽孝,

  对家族薄情,却厌恶他人重义,

  而又必须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时,

  就会诞生各种弄虚作假之人,而这些人往往被当时的社会所崇拜。

  其二,乃是东汉官僚体系的逆淘汰,

  东汉末期,社会氛围虚浮的情况下,东汉官场已经丧失了正常的选拔机制,

  愚钝之徒被包装成英才,忤逆之悲被标榜为孝子。

  真正忠于职守,怀揣治国抱负的人,屡屡遭受排挤,

  而擅长逢迎,精于权术之人,则得以攀上高位。

  这些上位之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就会进一步打压正直的朝臣,

  想要报效国家的官员,首先就要与得势宠臣为敌,

  最优秀的一批人才,反而成为最先淘汰的官吏。

  其三,王符痛心疾首,他看见了巨大的地方危害,

  当东汉皇权对地方渐渐失效时,

  地方豪强、士族门阀便会趁机崛起。

  地方官员为求自保,对地方不闻不问,

  甚至出现了与地方豪强联手,以侵夺东汉国家资源,盘剥百姓为己任,欺上瞒下,荼毒地方的行为。

  “所以,权贵之祸,在历朝历代的灭亡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要是盖棺定论,本相认为,也是不对的。”

  “人有强弱之分,旧的强者死去,新的强者就会出现……屠杀,并非解决之道。”

  魏丘望楼。

  北风萧瑟,桌台的竹简已经堆的很高了。

  杨重楼聚精会神,在写下自己对于此三问的理解。

  这一刻,萧曼汐与萧曼玉,美眸不禁互视一眼。

  起风了!

  魏河梁军营楼,

  大风起兮,旗帜乱舞。

  公子身上,似乎有一种特殊的东西,正在蓬勃而出。

  魏丘望楼里,两个萧家剑客不知道,

  这一瞬间,天谋杨重楼,不是在魏河之畔,书写一封承诺给周云的答案。

  而是站到了历代圣贤的文道长河上,

  发出大楚时代,振聋发聩,惊天动地的文道之声。

  ---------------

  “嗯……奇怪。为何前方会有大气运?”

  魏丘。

  赵营十里外,

  巡逻兵策马而过。

  魏州郡的土地,较为松软,且水源不缺,是最好的耕作之地。

  哪怕就是在山丘地带,也有人开辟了农田。

  三个朱红赵装兵卒,策马田间路,

  他们似乎在巡视这一片地区,防止梁军突围。

  可此三人却很奇怪,

  为首一人,虽然看着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但出口却是女人之音。

  就在方才,这位赵军粗汉,敏锐察觉到魏丘梁营,有大气运冲天而起,

  这就不对了!

  如果梁军中还有如此气运,为何会被赵军包围?

  北狄大马上,赵军粗汉在两个一胖一瘦随行兵卒,不解的眼神中,

  她手指有韵律掐动,企图窥算天机。

  “奇怪。不见了,天机遮蔽吗?”片刻后,凶戾的女声呢喃不解。

  忽然,田间小路,

  粗汉没有解开迷团,她眼神一冷,面容扭曲,

  恶狠狠的对着身后两个兵卒道,

  “你们两个废物,还自称小乘境道尊?连师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你们……你们知道师娘有多伤心吗?”

  “这样的鼎炉,师娘要去哪里找?要不你们两个陪本道修行?”

  什么!修行?

  这怎么行,要被吸干的。

  两个徒弟面露沮丧,害怕的躬身后退,

  其中有一个脸长的兵卒,怯怯的道,

  “师父是被赵帝周云杀的,关外赵军,凶如虎狼。就凭秦寄一人,我们师兄弟两个也不是对手啊。”

  “是啊,是啊。师娘,听上将军说,师父是被杨重楼出卖,大都督要造反呢!证据确凿了。”胖子道人有些害怕。

  跟师娘双修,那是要吸食他们道行的,

  别看是行合欢之事,

  但那种痛苦,每年鹿山死去的男人,就是榜样。

  “杨重楼!老道必杀了你。”

  “走,咱们去梁营,找大都督问个明白。”

  魏丘田间路,一股可怕的道家真气,在赵军粗汉身边有韵律的流转,

  真气外凝,环身不散!

  这是道家功法,大乘境界的标志。

  此田间之人,竟然是一个道家大乘境的高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