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星月三问-《楚兵》

  星月楼台辉碧汉,烟霞洞府接青冥。

  洛水河畔,星月楼!

  此楼乃是曾经的洛阳第一楼。

  圣武二年,帝都洛阳,

  二十二坊人头涌动,店铺连绵不断,叫卖、吆喝络绎不绝。

  那年星月楼大堂,赵帝周云回答不上杨重楼提出的三个问题,遂放了天谋一次。

  大丈夫行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既然赵帝周云当年放了他,那星月楼三问的答案,

  尽管,今朝杨重楼依旧没有完成,

  但该写的还是要写出来。

  “一对兄弟,大哥勤奋,二弟懒惰。大哥收益不俗,十几年后,大哥买下二弟之田,后经营有道,家子得读书机会,考取官位。”

  “至晚年时,大哥成了县中巨富……?”

  魏丘望楼,

  魏河涛涛,

  萧曼玉与萧曼汐互视一眼,两人瓜子脸上全是错愕。

  这勤勤恳恳,发家致富,成为县里宗族,

  这不明显是对的吗?

  如此浅显的问题,为什么赵帝周云会答不出来呢?

  “哈哈哈……”杨重楼笑着接竹简,

  吩咐曼汐研磨,又叫曼玉备好新竹后,摇头笑道,

  “既然你们觉得对,那公子再问你们。”

  “这家巨富的孩儿,一出府院,便随从相伴,金银颇丰,他与农户子弟比如何?”

  “豪门大族之子,岂能跟农家子相比?”研磨的萧曼汐理所当然的道。

  “既然不能相比,农家子便远不如豪门子,长期以往,豪门之所得,千万于农家也。”

  “届时豪族田亩万顷,庶民无立锥之地。天下民不聊生,张角、储梁之人,一呼百应,则王朝崩也……”

  王朝崩溃,那就是乱世降临,一切化为齑粉。

  汉末时期,黄巾起义,军阀混战,

  天下民户十不存一,此为苍生大劫!

  魏丘望楼,

  萧家姐妹终于慢慢明白过来了,

  豪门权贵会大量占据资源,而这些资源,但凡豪族下一代不出大问题,肯定会更厉害。

  如此反复,不出几世,豪族与庶民之间,便会成为两个极端。

  太远的事,她们姐妹也不清楚。

  圣昌一朝,官吏臃肿,豪族横行,民不聊生,就发生在十几年前,

  若不是黄河大灾,出了黄宋的动乱,萧梁也不能崛起。

  可这里面又有一个谬论,

  无论是农夫的做法,亦或是权贵初期的做法,他们的行为都是对的。

  对的事物,最终产生了一个恶劣的结果,此为何解?

  “哈哈……所以,本相又问了周云第二个问题。”

  杨重楼笑了笑,打开第二份竹简,

  “一个勤奋的人跟一个懒惰的人,获得报酬一样多。一个聪明的人跟一个愚笨的人,获得银钱一样多。到底是对是错?”

  “当然是错啊!”萧家姐妹毫不犹豫,异口同声。

  勤奋的人跟懒得的人报酬一样多,这肯定不公平。

  聪明的人在读书、见识上,甚至是耕田上,其能力都会远超愚笨的人,他们所获肯定不同。

  “哈哈哈……哈哈哈!!”望楼上,杨重楼笑了,笑的无可奈何,

  “天下人口六千余万,却只有周云与重楼,想到了这些。”

  “孤锋饮雪立寒巅,万刃垂首云底眠。书生孤独啊……”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

  如果勤奋跟懒惰的人,报酬一样,那就是在鼓励人们变的懒惰。

  如果聪明的人,跟愚蠢的人待遇一样,那么聪明的人就会选择愚蠢。

  所以,他们的待遇必然要不一样,

  如果一样,那社稷就会停滞不前。

  因为对国家做出巨大突破的,必然是那一小撮最聪明的人。

  可如果说第二问错,那岂不是又回到了第一问?

  如果勤奋耕田、发家致富是对,那大部分权贵崛起的道路都是对的。

  何来的江山动乱,黄天当立,苍生大劫。

  凄凄草民,容易被恶俗带偏,

  以为是人变坏了之后才能强大,

  自家不强,只不过是心地善良,没有变坏。

  殊不知,此为反论!

  真实情况,乃是势力强大了之后,它才能干坏事。

  在一个势力或者家族崛起的初期,大多数情况都是埋头苦干,逆流而上,遂宗族强大。

  如此情况,星月楼第二问,

  又是一个对的事,却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到底为什么?

  北风呼啸,

  吹的梁军蓝旗飘摇,呼呼作响。

  十一月的河北,已经渐渐起寒风了。

  萧曼汐在研磨的时候,身子靠了过去,看见了公子的第三问。

  按照天谋的说法,

  第三问是前二问的延伸。

  任何王朝,都会不可避免的的出现权贵。

  权贵们互相联姻,盘根错节,形成巨大的垄断势力。

  他们会让王朝体制臃肿,政治僵化,最终掏空帝国,使得天下崩塌。

  世人皆知,历朝历代,均亡于权贵。

  可历朝历代,又不可避免的出现权贵。

  如果权贵不合理,

  那为什么每个王朝,权贵都不可避免的出现?

  一个不合理的事物,总是能合理的出现。那是不是说明,权贵本身就是合理的。

  可它如果合理,

  那王朝末年,民不聊生,绝大部分都是权贵之祸,此又为何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