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又感情用事了-《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就在文武百官在心里嘀嘀咕咕之时,退出朝堂一年多的莒国公唐俭,他穿着一身浅紫色官袍走了进来。

  众人看着满脸喜色的唐俭,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他要不是为了一点利益,而滥用手中职权,说不定现在还担任户部尚书的重职。

  可惜啊!

  唐俭走到大殿中心,神色恭敬地行礼道。

  “参见陛下!”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唐俭,你休息了这么久,关于财政方面的知识,应该没有忘记吧?”

  当前朝中有两个欢乐臣子,一个是尉迟敬德,另一个就是唐俭。

  他们两人退隐待在家里,不是饮酒作乐,就是修建亭台楼阁。

  这日子过的,比神仙都惬意。

  唐俭连忙说道:“回陛下,臣虽然赋闲在家,但是却常常翻阅算术方面的书籍。”

  “而且臣把贞观数字和算术认真研究了一番,已经能掌握其中的运算。”

  他说话的时候,还看了杜荷一眼。

  很显然,在唐俭心里,数字和算术都是杜荷革新出来的东西。

  “好!”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他沉声说道:“唐俭,朕任命你为太府卿,你要全力协助杜荷,完成摊丁入亩的税收改革!”

  “臣遵命!”

  唐俭脸色凝重应道。

  自从他被革掉户部尚书,改任文散官光禄大夫以来,以往经常登门的重臣便很少往来。

  而他的7个儿子和13个孙子,也一年时间都没有得到升迁。

  唐俭心里很清楚,他和一众子嗣对太子没有任何的贡献,等太子登基以后,不会让他的子孙担任重职。

  现在陛下重新给他机会,他肯定要牢牢抓住。

  为了给子孙谋一个前程,得罪人又如何?

  杜荷不也一直得罪人么?

  现在朝廷的局势,跟武德年间和贞观初年不一样。

  太子可不念贞观老臣的旧情,而是看重辅佐他登基的人之情!

  李世民站起来说道:“太子、杜荷、房玄龄、李绩、侯君集、长孙无忌、马周、李靖、萧瑀、李道宗和许敬宗,你们随朕去两仪殿议事。”

  “退朝。”

  说着他在内侍的搀扶下,往右厢房走过去。

  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行礼道。

  “恭送陛下,太子殿下!”

  ...

  两仪殿内。

  李世民高坐主位,一众宰辅大臣分坐左右两侧。

  看着这十名年龄跨度极大的重臣,李世民的心里充满了感慨,好像回到武德末年。

  那时候父亲李渊和裴寂等武德老臣,他们的年纪都不小,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臣子,他们尚且年富力强。

  现在李承乾和杜荷风华正茂,他和一众老兄弟,全都已经垂垂老矣。

  “咳咳。”

  李世民轻咳两声,他忽然感慨道。

  “光阴似箭啊!”

  “二十多年前诸位爱卿尚且年轻,现在也已经白发横生,真是岁月不饶人。”

  “你们老了,朕也老了!”

  大殿两侧。

  一众从秦王府出来的老臣,他们听到李世民的感慨后,脸上也充满唏嘘。

  特别是房玄龄、李靖和萧瑀三位年过70的老臣,他们如今疾病缠身,更是觉得时光过的太匆忙。

  房玄龄拱手说道:“陛下,是臣跟卫国公和宋国公老了,您还年轻着呢。”

  李承乾和其余大臣纷纷出声,都说李世民还年富力强。

  他们倒是没有夸大,李世民今年才50岁,跟他们三人相比确实很年轻。

  御台上。

  听到这帮臣子的话,李世民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他的年岁不大,只可惜身患恶疾。

  李靖一脸追忆道:“臣追随陛下平萧铣,败辅公祏,灭吐谷浑,定吐谷浑,人生漫漫征途,却好像只是留下一个淡淡的印记。”

  随着李靖挑着这个话题,房玄龄、萧瑀、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等人,他们纷纷二三十年前追随李世民立下的功绩。

  大殿左侧首位。

  杜荷听到这帮臣子都在说自己立下的功绩,他的表情微微一愣。

  什么情况?

  不是商议俘虏的安排吗?

  怎么变成了邀功会议?

  杜荷看到御台上的李世民,被这帮重臣说的满脸动容,稍后恐怕会感情用事,大封这帮臣子的子嗣。

  就在杜荷听的津津有味时,李世民忽然出声道。

  “杜荷。”

  “此情此景,你作诗一首吧。”

  啥?

  让他作诗?

  杜荷听到李世民的话,他顿时愣住了。

  他淡淡定定地吃着瓜,咋就让他来作诗,这也太突然了吧!

  顿了顿。

  李世民接着说道:“方才朕和诸位爱卿之言,有没有让你产生共鸣,触发你的灵感?”

  “你就作一首适合我们心境的诗吧。”

  额...

  杜荷的嘴角微微一抽。

  他还年轻着,哪能跟一帮老头子产生共鸣?

  况且合适的诗,也不是想就能想到。

  其余一众老臣也把目光放到杜荷的身上,他们纷纷出言应和道。

  “杜诗仙,您就作诗一首吧。”

  “您擅长的诗词甚广,即便没有亲身的阅历,肯定也能从我们的回忆里找到灵感。”

  “还请杜诗仙别让我等遗憾啊!”

  听到这帮老臣一口一个杜诗仙,杜荷的脸色也有些羞红。

  关键是...

  他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合适的诗词啊!

  面对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灼热的目光,杜荷只有闭目思索起来。

  盏茶功夫后。

  杜荷睁开眼睛说道:“臣倒想到几句诗,至于诗名倒想不到贴切的,这首诗就叫《无题》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七律中的名篇,前面四句描写人生漫漫征途,后面四句写的是怀旧。

  随着杜荷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陷入沉寂之中。

  过了许久。

  李世民拍手叫好:“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首诗作的好啊!”

  其余众人也纷纷出手夸赞。

  过了片刻。

  李世民朗声说道:“房玄龄、李绩、侯君集、长孙无忌、李靖、萧瑀,你们立国有功,朕赐给你们子嗣富贵!”

  “你们择其中一子,五品以下者官升一级,七品以下者官升三级!”

  这帮重臣脸色一喜,他们纷纷站起来行礼道。

  “谢陛下!”

  杜荷看到被忽悠一下就大肆封赏的李世民,他在心里腹诽道。

  “哎!”

  “李世民又感情用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