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蒙停顿了一下,看到下面许多学生,尤其是王二柱他们,眼睛瞬间亮了。
“学校决定,成立一支支援小队,由我担任队长。任务是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支援本市部分急需进行灶具改造的工厂和学校的食堂。”
徐蒙的目光变得严肃而郑重,“这不是普通的劳动,是带着技术、带着责任去的。关系到人家食堂能不能正常开火,关系到宝贵的燃料能不能节省下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徐蒙看向王二柱、李栓柱等几个学生:“王二柱、李栓柱、刘狗剩、赵铁锤、钱石头!”
被点到名的五个男生蹭地一下站了起来,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紧张。
“你们五个,之前在学校食堂改造中表现突出,动手能力强,对图纸理解也快。经学校批准,作为第一批技术骨干,加入支援小队!”
“是!徐老师!”
五个少年异口同声,声音洪亮,带着破音的激动。
“坐下。”
徐蒙示意他们坐下,目光扫过全班,“其他同学也不要气馁。支援任务会分批进行,后面还会有机会。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打好基础。技术要过硬,文化素养同样重要!明白吗?”
“明白!”
全班齐声回答,声音里充满了力量。王二柱他们几个更是激动得脸通红,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眼神。
......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
轧钢厂那庞大的厂区门口,门卫老孙头叼着烟卷,眯着眼打量着眼前这一小队有些奇特的人马。
领头的正是徐蒙,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中山装,身姿挺拔。
徐蒙身后跟着五个半大小子,正是王二柱、李栓柱他们几个。这几个乡下孩子今天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虽然依旧是洗得发白的旧褂子,打着补丁的裤子,但浆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仔细梳过。他们肩上扛着、手里提着各式工具。
瓦刀、灰铲、水平尺、卷尺,甚至还有两把沉甸甸的大铁锤,用麻绳捆着。
这阵仗,与其说是学生,不如像是一支精干的小型工程队。
“站住!干什么的?”
老孙头例行公事地拦了一下,目光在徐蒙身上停留的时间稍长。这个老师模样的年轻人,气质沉静,眼神清亮,让他不敢小觑。
徐蒙上前一步,拿出学校开的介绍信。
“老师傅,您好。我们是育才中学省柴灶技术支援小队的。受贵厂后勤处马主任邀请,过来协助改造食堂灶具。这是介绍信。”
老孙头接过介绍信,眯着眼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公章和签名,又抬眼打量了一下徐蒙和他身后那几个虽然衣着朴素但眼神透着机灵和干劲的半大孩子,点了点头。
“哦,红星高中的徐主任是吧?马主任交代过了!进去吧,顺着这条路直走,看见那个冒大烟囱的红砖房没?那就是食堂!”
“谢谢老师傅。”
徐蒙收起介绍信,招呼身后的学生,“我们走。”
一踏进轧钢厂大门,王二柱几个的眼睛就有点不够用了。巨大的厂房像匍匐的钢铁巨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穿着深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行色匆匆。
“我的老天爷...这厂子...比咱十个大柳树村还大...”
李栓柱张大了嘴,喃喃道。
......
“小声点!别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给徐老师丢人!”
王二柱虽然自己也心潮澎湃,但还是努力板着脸提醒同伴,只是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也忍不住四处张望。
徐蒙看着孩子们的反应,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徐蒙放慢脚步,边走边低声介绍:“这是轧钢车间,那边是炼钢...注意看脚下,别碰着设备,跟着我走。”
几个人穿过喧闹的厂区,终于看到了那栋标志性的红砖房——轧钢厂第一职工食堂。
食堂主任马有才早就等在门口了,他是个矮胖的中年人,一脸和气生财的模样,看见徐蒙一行人,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哎呀!徐主任!可把你们盼来了!欢迎欢迎!”
马主任老远就伸出双手,和徐蒙用力握了握,又看向他身后几个显得有些局促的少年。
“这几位小师傅就是技术骨干吧?真是年轻有为啊!快请进快请进!”
马主任把徐蒙一行带进宽敞却有些油腻腻的后厨。
这里比学校食堂大了好几倍,几口巨大的灶台如同沉默的巨兽蹲伏着,灶膛口黑乎乎的,散发着经年累月积累的烟火气。
空气里弥漫着饭菜残留的混合气味和一股浓重的煤烟味。
马主任指着其中最大、看起来也最陈旧的一口灶。
“徐主任,您看,就这口主灶,伺候上百号人的大锅饭,费煤大户啊!一天下来,煤渣子能堆成小山!烟也大,呛人!您给看看,这灶...能改不?”
“学校决定,成立一支支援小队,由我担任队长。任务是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支援本市部分急需进行灶具改造的工厂和学校的食堂。”
徐蒙的目光变得严肃而郑重,“这不是普通的劳动,是带着技术、带着责任去的。关系到人家食堂能不能正常开火,关系到宝贵的燃料能不能节省下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徐蒙看向王二柱、李栓柱等几个学生:“王二柱、李栓柱、刘狗剩、赵铁锤、钱石头!”
被点到名的五个男生蹭地一下站了起来,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紧张。
“你们五个,之前在学校食堂改造中表现突出,动手能力强,对图纸理解也快。经学校批准,作为第一批技术骨干,加入支援小队!”
“是!徐老师!”
五个少年异口同声,声音洪亮,带着破音的激动。
“坐下。”
徐蒙示意他们坐下,目光扫过全班,“其他同学也不要气馁。支援任务会分批进行,后面还会有机会。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打好基础。技术要过硬,文化素养同样重要!明白吗?”
“明白!”
全班齐声回答,声音里充满了力量。王二柱他们几个更是激动得脸通红,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眼神。
......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
轧钢厂那庞大的厂区门口,门卫老孙头叼着烟卷,眯着眼打量着眼前这一小队有些奇特的人马。
领头的正是徐蒙,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中山装,身姿挺拔。
徐蒙身后跟着五个半大小子,正是王二柱、李栓柱他们几个。这几个乡下孩子今天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虽然依旧是洗得发白的旧褂子,打着补丁的裤子,但浆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仔细梳过。他们肩上扛着、手里提着各式工具。
瓦刀、灰铲、水平尺、卷尺,甚至还有两把沉甸甸的大铁锤,用麻绳捆着。
这阵仗,与其说是学生,不如像是一支精干的小型工程队。
“站住!干什么的?”
老孙头例行公事地拦了一下,目光在徐蒙身上停留的时间稍长。这个老师模样的年轻人,气质沉静,眼神清亮,让他不敢小觑。
徐蒙上前一步,拿出学校开的介绍信。
“老师傅,您好。我们是育才中学省柴灶技术支援小队的。受贵厂后勤处马主任邀请,过来协助改造食堂灶具。这是介绍信。”
老孙头接过介绍信,眯着眼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公章和签名,又抬眼打量了一下徐蒙和他身后那几个虽然衣着朴素但眼神透着机灵和干劲的半大孩子,点了点头。
“哦,红星高中的徐主任是吧?马主任交代过了!进去吧,顺着这条路直走,看见那个冒大烟囱的红砖房没?那就是食堂!”
“谢谢老师傅。”
徐蒙收起介绍信,招呼身后的学生,“我们走。”
一踏进轧钢厂大门,王二柱几个的眼睛就有点不够用了。巨大的厂房像匍匐的钢铁巨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穿着深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行色匆匆。
“我的老天爷...这厂子...比咱十个大柳树村还大...”
李栓柱张大了嘴,喃喃道。
......
“小声点!别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给徐老师丢人!”
王二柱虽然自己也心潮澎湃,但还是努力板着脸提醒同伴,只是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也忍不住四处张望。
徐蒙看着孩子们的反应,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徐蒙放慢脚步,边走边低声介绍:“这是轧钢车间,那边是炼钢...注意看脚下,别碰着设备,跟着我走。”
几个人穿过喧闹的厂区,终于看到了那栋标志性的红砖房——轧钢厂第一职工食堂。
食堂主任马有才早就等在门口了,他是个矮胖的中年人,一脸和气生财的模样,看见徐蒙一行人,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哎呀!徐主任!可把你们盼来了!欢迎欢迎!”
马主任老远就伸出双手,和徐蒙用力握了握,又看向他身后几个显得有些局促的少年。
“这几位小师傅就是技术骨干吧?真是年轻有为啊!快请进快请进!”
马主任把徐蒙一行带进宽敞却有些油腻腻的后厨。
这里比学校食堂大了好几倍,几口巨大的灶台如同沉默的巨兽蹲伏着,灶膛口黑乎乎的,散发着经年累月积累的烟火气。
空气里弥漫着饭菜残留的混合气味和一股浓重的煤烟味。
马主任指着其中最大、看起来也最陈旧的一口灶。
“徐主任,您看,就这口主灶,伺候上百号人的大锅饭,费煤大户啊!一天下来,煤渣子能堆成小山!烟也大,呛人!您给看看,这灶...能改不?”